论当今国际货币体系下中国的人民币政策
作者:江苏省淮安经济开发区经济发展总公司—宋燕来源:原创日期:2013-10-09人气:896
要避免国际货币体系的问题必要进行改革,首先,应继续推进国际货币体系改革。当前,国际贸易和金融交易计价结算大部分都集中于美元,美元是最重要的国际储备货币。全球外汇资产过度集中于单一货币,容易出现事与愿违的异常现象。长期内稳步推动国际货币体系向多元化发展。其次,此前IMF是一直是被批评的焦点。批评点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现有的国际经济治理结构和制度实际上是根据20世纪30年代经济危机的经验建立的,因此无法适应新的形势,做出更合理的反应;第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是国际官僚,其行为缺乏民主和监督,很容易成为暗箱操作;最后,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是国际资本利益的代表,是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的工具。第四广大发展中国家尤其是新兴国家的代表性不足,应该增加新兴国家的代表权。。学者萨克斯认为,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权力的一个重要基础就是,它是美国财政部干预发展中国家的工具。
一、我国人民币政策的特点面临的问题以及改革的方向
(一)人民币汇率问题
我国目前实行的汇率制度是2005年7月21日起开始实施的“以市场供求为基础、参考一篮子货币进行调节的、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主要内容是:1、人民币汇率不再盯住单一美元,而是按照我国对外经济发展的实际情况,选择若干种主要货币,赋予相应的权重,组成一个货币篮子。2、根据国内外经济金融形势,以市场供求为基础,参考一篮子货币计算人民币多边汇率指数的变化,对人民币汇率进行管理和调节,维护人民币汇率在合理均衡水平上的基本稳定。人民币的汇率问题早已成为中美博弈的核心议题之一,美国每每遇到国内重大问题时如选举临近,失业率上升,重大国际会议召开时都会抛出人民币汇率问题多中国政府施压,这种蛮不讲理的行为,无视中国政府在汇改方面所做的努力,无视人民币已取得的升值幅度,妄图接机敲诈勒索,逼迫中国政府让步,来获取美国的经济利益。
(二)人民币国际化的发展及其意义
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综合国力的不断增强,外汇储备的持续大量增加,贸易总量占世界贸易总量的增加,人民币国际化的问题逐渐浮出水面。也有越来越多的声音来呼吁尽快推进人民币的国际化。为什么最近人民币国际化问题升温,并不是因为周小川行长提出超主权货币的构想,而是人民币已经在国际化了。比较典型的就是过去几年人民币跨境流通,以及在边境贸易中用于支付结算。另外我国已经与俄罗斯,白俄罗斯,韩国等国家以及最近刚刚与蒙古国签订了50亿美元的货币互换协议。这是国际化最初级阶段,可以说就是国际化的萌芽。这个萌芽并不意味着人民币一定就有作为国际贸易、投资、储备货币的空间。人民币国际化对国际收支的影响。充足的外汇储备是人民币走向国家化的保障,但是人民币走出去后,会对贸易顺差产生怎样的影响,国际收支情况会发生怎样的改变?事实上,中国国际收支状况如果不因人民币国际化而改变,人民币国际化以后,外国投资者持有人民币,意味着外汇收支顺差要比现在大得多。对这种顺差可能有两种解决方式,一是政府继续增持外汇,表现为外汇储备继续膨胀,另一种是依靠私人部门走出去。现在看来如果继续推进人民币国际化,反映在外汇储备上仍是储备的高增长,这种国际收支的发展趋势以及如何应对,是目前应该思考的问题。
总结:由于“信用评级”并未下降,因此债券利率可以维持低位,但是远在大西洋彼岸的欧洲却深陷债务危机的泥淖,直到今天也未脱身。再次美国有能力而且有意愿并且实际上也的确向发展中国家转嫁了危机。针对这种现象,各国政府、专家、学者纷纷筹谋划策,谋求改变,以求使现在的国际货币体系更加完善。并且防止类似的金融危机再次危害全球。并且也避免主要储备货币发行国不负责任的滥发货币,冲击世界经济体系。我国作为日益崛起的新兴大国,理应在此时局下有所作为,运用智慧化解外界对人民币汇率升值的压力,按照自己的国情推进汇率市场化改革,并且不失时机的、不遗余力的推进人民币的国际化,完善国际货币体系,同时也提高中国在世界经济中的话语权。
一、我国人民币政策的特点面临的问题以及改革的方向
(一)人民币汇率问题
我国目前实行的汇率制度是2005年7月21日起开始实施的“以市场供求为基础、参考一篮子货币进行调节的、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主要内容是:1、人民币汇率不再盯住单一美元,而是按照我国对外经济发展的实际情况,选择若干种主要货币,赋予相应的权重,组成一个货币篮子。2、根据国内外经济金融形势,以市场供求为基础,参考一篮子货币计算人民币多边汇率指数的变化,对人民币汇率进行管理和调节,维护人民币汇率在合理均衡水平上的基本稳定。人民币的汇率问题早已成为中美博弈的核心议题之一,美国每每遇到国内重大问题时如选举临近,失业率上升,重大国际会议召开时都会抛出人民币汇率问题多中国政府施压,这种蛮不讲理的行为,无视中国政府在汇改方面所做的努力,无视人民币已取得的升值幅度,妄图接机敲诈勒索,逼迫中国政府让步,来获取美国的经济利益。
(二)人民币国际化的发展及其意义
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综合国力的不断增强,外汇储备的持续大量增加,贸易总量占世界贸易总量的增加,人民币国际化的问题逐渐浮出水面。也有越来越多的声音来呼吁尽快推进人民币的国际化。为什么最近人民币国际化问题升温,并不是因为周小川行长提出超主权货币的构想,而是人民币已经在国际化了。比较典型的就是过去几年人民币跨境流通,以及在边境贸易中用于支付结算。另外我国已经与俄罗斯,白俄罗斯,韩国等国家以及最近刚刚与蒙古国签订了50亿美元的货币互换协议。这是国际化最初级阶段,可以说就是国际化的萌芽。这个萌芽并不意味着人民币一定就有作为国际贸易、投资、储备货币的空间。人民币国际化对国际收支的影响。充足的外汇储备是人民币走向国家化的保障,但是人民币走出去后,会对贸易顺差产生怎样的影响,国际收支情况会发生怎样的改变?事实上,中国国际收支状况如果不因人民币国际化而改变,人民币国际化以后,外国投资者持有人民币,意味着外汇收支顺差要比现在大得多。对这种顺差可能有两种解决方式,一是政府继续增持外汇,表现为外汇储备继续膨胀,另一种是依靠私人部门走出去。现在看来如果继续推进人民币国际化,反映在外汇储备上仍是储备的高增长,这种国际收支的发展趋势以及如何应对,是目前应该思考的问题。
总结:由于“信用评级”并未下降,因此债券利率可以维持低位,但是远在大西洋彼岸的欧洲却深陷债务危机的泥淖,直到今天也未脱身。再次美国有能力而且有意愿并且实际上也的确向发展中国家转嫁了危机。针对这种现象,各国政府、专家、学者纷纷筹谋划策,谋求改变,以求使现在的国际货币体系更加完善。并且防止类似的金融危机再次危害全球。并且也避免主要储备货币发行国不负责任的滥发货币,冲击世界经济体系。我国作为日益崛起的新兴大国,理应在此时局下有所作为,运用智慧化解外界对人民币汇率升值的压力,按照自己的国情推进汇率市场化改革,并且不失时机的、不遗余力的推进人民币的国际化,完善国际货币体系,同时也提高中国在世界经济中的话语权。
热门排行
推荐信息
期刊知识
- 2025年中科院分区表已公布!Scientific Reports降至三区
- 官方认定!CSSCI南大核心首批191家“青年学者友好期刊名单”
- 2023JCR影响因子正式公布!
- 国内核心期刊分级情况概览及说明!本篇适用人群:需要发南核、北核、CSCD、科核、AMI、SCD、RCCSE期刊的学者
- 我用了一个很复杂的图,帮你们解释下“23版最新北大核心目录有效期问题”。
- 重磅!CSSCI来源期刊(2023-2024版)最新期刊目录看点分析!全网首发!
- CSSCI官方早就公布了最新南核目录,有心的人已经拿到并且投入使用!附南核目录新增期刊!
- 北大核心期刊目录换届,我们应该熟知的10个知识点。
- 注意,最新期刊论文格式标准已发布,论文写作规则发生重大变化!文字版GB/T 7713.2—2022 学术论文编写规则
- 盘点那些评职称超管用的资源,1,3和5已经“绝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