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市证券公司的内部控制
作者:刘卓新来源:原创日期:2013-11-16人气:877
作为证券市场主要参与者之一的证券公司,其内控管理的历史由来已久。中国证监会早在2001年1月借鉴COSO报告的内部控制理论发布了《证券公司内部控制指引》,2003年12月15日,证监会对内控指引进行了修订,重新发布了《证券公司内部控制指引》以及《关于加强证券公司营业部内部控制若干措施的意见》,将内部控制定义为:证券公司为实现经营目标,根据经营环境变化,对证券公司经营与管理过程中的风险进行识别、评价和管理的制度安排、组织体系和控制措施。并从控制环境、风险识别与评估、控制活动与措施、信息沟通与反馈、监督与评价五方面内容做出指引。同时下发的还有《证券公司治理准则(试行)》。2006年7月20日,证监会下发《证券公司风险控制指标管理办法》,并于2008年6月做出修订;2008年4月23日,国务院颁布证监会下发《证券公司监督管理条例》。这一系列法规和规范性文件的出台,为证券公司的内控管理指明了方向。
上市证券公司具有证券公司与上市公司的双重属性,作为证券公司,要适用证券公司监管相关法规;作为上市公司,要适用上市、发行监管相关法规。为加强对上市证券公司的监管,2009年4月3日,证监会下发《关于加强上市证券公司监管的规定》,明确了上市证券公司应当按照从严的原则,严格执行《证券公司治理准则(试行)》、《上市公司治理准则》等证券公司监管法规和上市公司监管法规,不断完善法人治理结构,提高公司治理水平。
“没有品尝过牛市浓浓的烈酒,没有经历过熊市漫漫的长夜,就很难说对风险市场有充分全面的了解。”——华尔街的一句名言,道出了风险的真谛。
一个强大的国家经济,必须有一个强大的资本市场,一个强大的资本市场,必须有一批强大的证券公司。所以,对证券行业来说,风险是绝对的,无风险是相对的,从某种意义上说,证券公司就是经营风险的公司。
证券公司在经营管理过程中,面临各种风险,外部如市场变化、政策调整、国际形势变化等客观风险。内部如制度不完善、不适应、经营管理不力、人为主观因素等风险。因此,证券公司必须加强内部控制,建立并完善内部风险防范控制体系和危机处理机制,从而保障企业安全运营。证券公司的竞争将是经营管理的竞争而非客户的竞争,而内控管理就是全面的经营管理。
证券公司在经营管理过程中,违规经营、违规操作带来的教训也非常深刻,因此内控管理对证券行业来说尤显重要。
随着外部经营环境的变化和证券公司发展壮大的需要,证券公司的内控管理也要与时俱进。如何探索出操作性强的内控管理模式,一种简洁明了的管控方法,逐步提升管理的有效性和管理效率,以适应内外环境的变化,是证券公司内控管理工作中需不断摸索和探讨的课题。
良好的内部控制是风险管理工作的基础。证券公司只有在做好内部控制工作后,风险管理工作才能真正发挥作用。完善的内部控制体系包括事前的风险防范、评估机制;事中的预警监控机制;事后的纠正处理机制以及与之相应的健全的制度、组织体系和规范高效的业务操作流程。以实现业务运作过程中的日常管理制度化、操作流程规范化、执行文书格式化。
内部控制不是最终目的,而是为了追求规范经营下的最大利润。内控管理的首要目的是防范风险,进行有效风险控制,常言说:“善正者正于始,能禁者禁于微”。发现隐患比解决隐患更重要,话虽好说,行则艰难。作为风险重重的证券业,又如何找准各个业务环节的风险源头,避免“狗咬刺猬,无从下口”的局面呢?
上市证券公司具有证券公司与上市公司的双重属性,作为证券公司,要适用证券公司监管相关法规;作为上市公司,要适用上市、发行监管相关法规。为加强对上市证券公司的监管,2009年4月3日,证监会下发《关于加强上市证券公司监管的规定》,明确了上市证券公司应当按照从严的原则,严格执行《证券公司治理准则(试行)》、《上市公司治理准则》等证券公司监管法规和上市公司监管法规,不断完善法人治理结构,提高公司治理水平。
“没有品尝过牛市浓浓的烈酒,没有经历过熊市漫漫的长夜,就很难说对风险市场有充分全面的了解。”——华尔街的一句名言,道出了风险的真谛。
一个强大的国家经济,必须有一个强大的资本市场,一个强大的资本市场,必须有一批强大的证券公司。所以,对证券行业来说,风险是绝对的,无风险是相对的,从某种意义上说,证券公司就是经营风险的公司。
证券公司在经营管理过程中,面临各种风险,外部如市场变化、政策调整、国际形势变化等客观风险。内部如制度不完善、不适应、经营管理不力、人为主观因素等风险。因此,证券公司必须加强内部控制,建立并完善内部风险防范控制体系和危机处理机制,从而保障企业安全运营。证券公司的竞争将是经营管理的竞争而非客户的竞争,而内控管理就是全面的经营管理。
证券公司在经营管理过程中,违规经营、违规操作带来的教训也非常深刻,因此内控管理对证券行业来说尤显重要。
随着外部经营环境的变化和证券公司发展壮大的需要,证券公司的内控管理也要与时俱进。如何探索出操作性强的内控管理模式,一种简洁明了的管控方法,逐步提升管理的有效性和管理效率,以适应内外环境的变化,是证券公司内控管理工作中需不断摸索和探讨的课题。
良好的内部控制是风险管理工作的基础。证券公司只有在做好内部控制工作后,风险管理工作才能真正发挥作用。完善的内部控制体系包括事前的风险防范、评估机制;事中的预警监控机制;事后的纠正处理机制以及与之相应的健全的制度、组织体系和规范高效的业务操作流程。以实现业务运作过程中的日常管理制度化、操作流程规范化、执行文书格式化。
内部控制不是最终目的,而是为了追求规范经营下的最大利润。内控管理的首要目的是防范风险,进行有效风险控制,常言说:“善正者正于始,能禁者禁于微”。发现隐患比解决隐患更重要,话虽好说,行则艰难。作为风险重重的证券业,又如何找准各个业务环节的风险源头,避免“狗咬刺猬,无从下口”的局面呢?
热门排行
推荐信息
期刊知识
- 2025年中科院分区表已公布!Scientific Reports降至三区
- 2023JCR影响因子正式公布!
- 国内核心期刊分级情况概览及说明!本篇适用人群:需要发南核、北核、CSCD、科核、AMI、SCD、RCCSE期刊的学者
- 我用了一个很复杂的图,帮你们解释下“23版最新北大核心目录有效期问题”。
- CSSCI官方早就公布了最新南核目录,有心的人已经拿到并且投入使用!附南核目录新增期刊!
- 北大核心期刊目录换届,我们应该熟知的10个知识点。
- 注意,最新期刊论文格式标准已发布,论文写作规则发生重大变化!文字版GB/T 7713.2—2022 学术论文编写规则
- 盘点那些评职称超管用的资源,1,3和5已经“绝种”了
- 职称话题| 为什么党校更认可省市级党报?是否有什么说据?还有哪些机构认可党报?
- 《农业经济》论文投稿解析,难度指数四颗星,附好发选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