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语文教学中学生问题意识的培养
作者:杨艳琴来源:原创日期:2013-12-09人气:908
问题意识是指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教师通过创设相关的情境,引导学生发现问题,探寻解决方法的一种心理活动,它是使各种问题得到解决的重要前提和基础。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在分析小学语文问题意识培养的意义的基础上,提出了小学语文问题意识培养的策略,希望能够引起人们的关注,能够对小学语文问题意识的培养起到指导作用。
一、学生问题意识培养的意义
小学语文教学在很大程度上是围绕着问题展开的。在教学中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具有重要的意义,总的来说,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拓展学生的思维。在小学语文教学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能促使学生积极主动地探寻自己感兴趣的问题,对相关问题进行深入和仔细的思考与研究。在这个过程中,学生的思维会因为某一问题的解决而得到拓展。问题意识能够将学生对学习的兴趣转变为学习的动力,活跃学生的思维。在教学过程中,学生提出疑问,可以促使学生对相关问题进行深入的思考。在质疑和提问的过程中,学生的思维得到了拓展。
2.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小学语文教学的一个重要目标是提高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而问题意识的培养,能够使学生对相关问题进行深入的思考与研究,探寻相关的解决方法。在这个过程中,学生既充实了自己的知识,又拓展了思维,还培养了独立思考的良好习惯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提高教学质量和教学效果。大多数小学生缺乏相应的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但是,经过老师的指导,他们能够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并探寻解决问题的方法。正因为如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做好学生的指导工作,准确地掌握学生学习的思维过程,了解学生学习的疑难点,进而帮助学生有效地解决问题,提高教学质量和教学效果。
一、学生问题意识培养的意义
小学语文教学在很大程度上是围绕着问题展开的。在教学中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具有重要的意义,总的来说,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拓展学生的思维。在小学语文教学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能促使学生积极主动地探寻自己感兴趣的问题,对相关问题进行深入和仔细的思考与研究。在这个过程中,学生的思维会因为某一问题的解决而得到拓展。问题意识能够将学生对学习的兴趣转变为学习的动力,活跃学生的思维。在教学过程中,学生提出疑问,可以促使学生对相关问题进行深入的思考。在质疑和提问的过程中,学生的思维得到了拓展。
2.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小学语文教学的一个重要目标是提高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而问题意识的培养,能够使学生对相关问题进行深入的思考与研究,探寻相关的解决方法。在这个过程中,学生既充实了自己的知识,又拓展了思维,还培养了独立思考的良好习惯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提高教学质量和教学效果。大多数小学生缺乏相应的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但是,经过老师的指导,他们能够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并探寻解决问题的方法。正因为如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做好学生的指导工作,准确地掌握学生学习的思维过程,了解学生学习的疑难点,进而帮助学生有效地解决问题,提高教学质量和教学效果。
热门排行
推荐信息
期刊知识
- 2025年中科院分区表已公布!Scientific Reports降至三区
- 2023JCR影响因子正式公布!
- 国内核心期刊分级情况概览及说明!本篇适用人群:需要发南核、北核、CSCD、科核、AMI、SCD、RCCSE期刊的学者
- 我用了一个很复杂的图,帮你们解释下“23版最新北大核心目录有效期问题”。
- CSSCI官方早就公布了最新南核目录,有心的人已经拿到并且投入使用!附南核目录新增期刊!
- 北大核心期刊目录换届,我们应该熟知的10个知识点。
- 注意,最新期刊论文格式标准已发布,论文写作规则发生重大变化!文字版GB/T 7713.2—2022 学术论文编写规则
- 盘点那些评职称超管用的资源,1,3和5已经“绝种”了
- 职称话题| 为什么党校更认可省市级党报?是否有什么说据?还有哪些机构认可党报?
- 《农业经济》论文投稿解析,难度指数四颗星,附好发选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