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胜从选择开始,我们是您最好的选择!—— 中州期刊联盟(新乡市博翰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0373-5939925
2851259250@qq.com
我要检测 我要投稿 合法期刊查询
您的位置:网站首页 > 优秀论文 > 正文

如何提问题的一例教改初探

作者:姚再交来源:原创日期:2013-12-24人气:815
每一堂课,都离不开提问题,精心设计课堂问题,为学生创设情境,是实施新课标的教学要求,是启发式教学与学生思维能力培养的重要一环,更是进行课堂教改的主要途径。下面我以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四年级下册43页例3为例,来初探如何提问题的一例教法。
一、以已知条件提问题
在每节课中讲授新课时,一般是以一些已知条件为铺垫设疑,进行发现问题提问题,探索规律,启迪学生思维。如教学例3可从下面两个方面提问题。例题3:一共有25个小组,每个小组种5棵树苗,购买树苗花了1250元,每棵树苗多少钱?
1.根据问题提问题。从题意得知问题是“每棵树苗多少钱?”,由问题设疑提出新问题:能一步求出结果吗?由新问题找出中间问题:可先求出每组平均用去多少钱(总价钱÷总组数﹦每组钱数)?25个小组共种多少棵树苗(每组种树数×组数﹦总棵数)?求出中间未知条件后才能与已知条件求出结果。即:每组用钱数÷每组种树数﹦每棵树苗价钱,总价钱÷总棵数﹦每棵树苗价钱。
2.探索性提问题。在上面提问题的基础上,教师可启发学生挖掘题目所给的已知条件进行具有探索性的提问题,也就是说要求每棵树苗多少钱要先求出什么?可理解为:①从已知25个小组、购买树苗共花1250元的两个条件,能求出每个小组种树用去多少钱,则提问题为:每个小组种树平均用去多少钱?即:1250÷25﹦50(元)。再由求出中间未知条件和已知条件的每组种树棵数求出每棵树苗的价钱,则提问题为:每棵树苗价钱是多少?即:50÷5﹦10(元)。②从已知25个小组、每组种5棵树苗的两个条件,能求出种树总棵数,则提问题为:25个小组共种多少棵树苗?即:5×25﹦125(棵)。再由求出中间未知条件和购买树苗所用的钱就能求出每棵树苗价钱,则提问题为:每棵树苗价钱是多少?即:1250÷125﹦10(元)。
教师通过由浅入深的思维方法,去引导、启发学生分析例题、提问题,就能很快激发学生强烈的学习欲望,从而使学生注意力高度集中、积极主动投入课堂学习。
二、以改、变、换提问题
新课标对课本中的每一道例题都要求教师教会学生能够融会贯通,做到举一反三,那么教师必须把“死”例题教“活”给学生。而“问题”又是学生学“活”例题的创新思维的基础。所以,我认为在教学例3时,可在第一种提问题的基础上进行“改、变、换”来提问题。
改,就是改数字提问题。如将例题3中的“25”改为“10”,其它不变,然后提问题为:“每棵树苗多少钱?”
变,就是把例题变成学生做过的事来提问题。如“今年植树节这天,有60名学生参加植树活动,用4小时植树1600棵,问平均每人每小时植树多少棵?”
换,就是把已知与问题换一换提问题。如以例3为例,①一共有25个小组种树,购买树苗花了1250元,每棵树苗价钱10元,每个小组种多少棵树苗?②一共有25个小组,每个小组种5棵树苗,每棵树苗10元钱,购买这批树苗花了多少钱?
从“改、变、换”的角度来启发学生对例3产生强烈的问题感及对问题过程的冲动性和思维的活跃性,更好地激发学生的求异思维和创新思维。
三、补充条件提问题
爱因斯坦这样说过:“一个问题的产生通常要比它的结论的得出更为重要。”由此可见,设疑、释疑是人生追求真理、获取知识、增长才干、创造发明的重要途径。每一位教师如能在每一堂课中提出具有激发学生的“探究性、发散性、求异性”等开放思维能力的问题,引导学生从多途径、多角度思考、探究,纵横联想所学知识,沟通不同部分的数学知识及求解方法,引领学生思维能力向深度、广度两方面发展,对提高学生思维能力和探究能力是有很大的促进作用。所以,我认为像例3,应在第一、二两种提问题训练的基础上为学生创设一个较大的思维空间进行提问题。
如,谁能根据“一共25个小组”这一已知条件自行补充条件和问题编成一步计算应用题(将全班学生分成4个小组讨论自编)?当学生完成任务后,教师又问:谁还能编成两步计算应用题(将全班学生分成4个小组讨论自编)?这样的问题一提出,课堂学习氛围就活跃了,学生学习积极性就调动起来了,在整个教学过程中花的时间少,收获却很多,从而起到了以点带面的导向性作用,同时又能培养学生思维的广阔性、灵活性和创造性。
总之,对例3这类的例题要设计好问题,才有利于学生独立思考、交流,寻求提问题的方法,提高解题能力。这种训练比单纯一字不变从例题引导学生提问题更具有挑战性。但要防止学生的合作交流流于形式,要强调在个人独立思考的基础上合作交流,以及通过合作交流提出有实际意义的问题来开拓思路,培养思维能力,提高教学质量。

网络客服QQ: 沈编辑

投诉建议:0373-5939925    投诉建议QQ:

招聘合作:2851259250@qq.com (如您是期刊主编、文章高手,可通过邮件合作)

地址:河南省新乡市金穗大道东段266号中州期刊联盟 ICP备案号:豫ICP备2020036848

【免责声明】:中州期刊联盟所提供的信息资源如有侵权、违规,请及时告知。

版权所有:中州期刊联盟(新乡市博翰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关注”中州期刊联盟”公众号
了解论文写作全系列课程

核心期刊为何难发?

论文发表总嫌贵?

职院单位发核心?

扫描关注公众号

论文发表不再有疑惑

论文写作全系列课程

扫码了解更多

轻松写核心期刊论文

在线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