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电和调度自动化系统间的数据交换问题研究
作者:闫威来源:原创日期:2013-12-25人气:839
在电力系统中,调度自动化系统的主要作用是对输电网络进行监控与管理,而配电自动化系统的主要作用是对配电网络进行监控与管理,解决两者之间管理交界问题势在必行,本文主要对两者间的数据交换进行研究探索。
1、设备的数据接入
无论针对配电还是调度自动化系统而言,变电站设备信息的有效获取意义都十分重大,通常其获取方式有三种:
(1)配电系统利用变电站综合自动化系统的串口与其子站进行连接,再经由子站直接将变电站设备信息传送给配电系统,配置设备分析转换之后为己所用。
(2)配电系统发挥调度系统的前置服务器的作用而获取到新的数据信息,配置设备分析转换之后为己所用。
(3)调度系统接收到数据信息并进行处理操作之后,利用两者间的接口再将数据直接传出给配电系统使用。
配电和调度自动化系统间的数据交换主要包括两项:其一是变电站与中心配馈线开关遥控;其二是变电站内部的变压器、母线、出遥信以及遥测数据。
2、信息的接入
由于上文所讲1、2两种信息获取方式都为硬件接口问题,本文主要针对方式3进行分析。
2.1接口的注意事项
接口过程要保证两个系统能够安全稳定的运行,再经由路由器等相关设备实现有效连接;实时数据信息接入两个系统后,要分工明确,落实责任,为将来系统维护提供依据;高度和配电系统使用相同的数据表,这样既可以使数据统一,又有利于将来系统维护的方便;使用应用层通信协议,保证系统的安全效能;配电系统需要进行故障处理操作,因此变电站10kV出线开关要做好控制,理想办法是将其控制权赋予配电系统;调度系统向配电系统进行数据传输的同时,仍要保证监控工作正常运行,并且还要实现配电系统的实时性需求;自动保留两系统间的需求记录,方便今后的查询分析操作。
2.2接口的实现
从硬件连接方面来看,配电和调度自动化系统间的连接主要使用路由器实现,可以通过路由设定配电和调度两个系统的互访方式;为保证系统安全,系统网络层/传输层通常使用TCP/IP网络协议,应用层则使用DL476-1992实时数据传输规约,0型规程。下面做以简单说明。
2.3数据传输模式
配电和调度系统间的数据传输,根据双方共同确定的数据索引来实现;遥测以及遥信数据可以使用全数据或者变化数据进行周期性的传输,该周期具有可调性;数据信息接收后,彼此要立即进行确认报文;变化遥测数据具有一定的缓冲时间,但遥信需要即刻传输;系统连接建立之后,要将彼此的全数据及时发送给对端。
2.4数据报文说明
对数据报文头和确认报文头进行设置,使其控制域分别为A_DATA和A_DATA_ACK;设置“优先级”,以使每条链路具有惟一性;设置数据报文长度,最大为512字节;多数据包的报文进行分包传送,并标注好起始序号,每次起始序号都为0;全遥测和全遥信数据报文的起始序号要分别进行计算;控制报文中5、6字节代表剩余报文长度;全数据报文报文头包括12个字节,变化数据报文报文头包括10个字节,其中5、6,9、10字节都代表剩余报文长度,11、12字节都代表起始序号。
2.5数据通信交互说明
从TCP层连接来看,通信进程首先由Client发起,Server处于监听状态;连接建立后进入应用层连接;从握手协议来看,通信进程首先由Client发出A_ASSOCIATE建立链路的握手报文请求,Serve使用A_ASSOCIATE_ACK做出应答。握手成功后进入应用层连接;应用层建立连接后数据传输开始,双方彼此发送各种数据报文,并在接收后及时进行确认报文;Server和Client双方要对彼此通信进程终止情况及时做出反应,等待再次连接的建立或者进行自动切换操作;Server和Client断开连接时,需要彼此发送连接控制报文;Server和Client如无法收到对方报文,需要断开连接并等待再次连接。
2.6数据通信端口说明
cc2000系统计算机的通信子系统,Server仅用一个端口监听Client连接,可统一监听端口号。Client能够实现与远方Server的连接。具体的实现途径是:配电和调度系统之间使用TCP/IP协议,配电系统作为Client,通过网络实时监控机制与调度系统的Server建立连接,实现数据交换。其具体的数据交换是指10kV线路的定周期遥信/遥测数据以及实时变化的遥信/遥测数据。用户可以对数据交换内容进行设置,此外还能自由选择配后台数据以及网子站数据的优先级别。
2.7数据交换的操作控制
本文主要针对配电自动化系统控制指令的发出过程加以分析说明:配电系统根据接收到的数据分析后认为有必要发送操作指令时,会进行如下过程操作:对判断指令的合理性做出判断,认为指令合理时会将指令传送给调度自动化系统进行检查,认为不合理时会进行返回;调度自动化系统对配电自动化系统发送来的指令进行检查,认为合理时执行该指令,认为不合理时会进行返回;以此类推,配电自动化系统执行指令的过程也是如此。配电和调度自动化系统数据交换,两系统指令审查的申请和执行都必须按照TCP/IP规定步骤方能实现。
参考文献
[1]张建明,李带文,王兴念等.电力自动化系统间数据交换的探索[J].科技创新导报,2010(9).
[2]方伟忠.基于SOA架构的通用数据交换平台的设计与实现[J].计算机时代,2008(8).
1、设备的数据接入
无论针对配电还是调度自动化系统而言,变电站设备信息的有效获取意义都十分重大,通常其获取方式有三种:
(1)配电系统利用变电站综合自动化系统的串口与其子站进行连接,再经由子站直接将变电站设备信息传送给配电系统,配置设备分析转换之后为己所用。
(2)配电系统发挥调度系统的前置服务器的作用而获取到新的数据信息,配置设备分析转换之后为己所用。
(3)调度系统接收到数据信息并进行处理操作之后,利用两者间的接口再将数据直接传出给配电系统使用。
配电和调度自动化系统间的数据交换主要包括两项:其一是变电站与中心配馈线开关遥控;其二是变电站内部的变压器、母线、出遥信以及遥测数据。
2、信息的接入
由于上文所讲1、2两种信息获取方式都为硬件接口问题,本文主要针对方式3进行分析。
2.1接口的注意事项
接口过程要保证两个系统能够安全稳定的运行,再经由路由器等相关设备实现有效连接;实时数据信息接入两个系统后,要分工明确,落实责任,为将来系统维护提供依据;高度和配电系统使用相同的数据表,这样既可以使数据统一,又有利于将来系统维护的方便;使用应用层通信协议,保证系统的安全效能;配电系统需要进行故障处理操作,因此变电站10kV出线开关要做好控制,理想办法是将其控制权赋予配电系统;调度系统向配电系统进行数据传输的同时,仍要保证监控工作正常运行,并且还要实现配电系统的实时性需求;自动保留两系统间的需求记录,方便今后的查询分析操作。
2.2接口的实现
从硬件连接方面来看,配电和调度自动化系统间的连接主要使用路由器实现,可以通过路由设定配电和调度两个系统的互访方式;为保证系统安全,系统网络层/传输层通常使用TCP/IP网络协议,应用层则使用DL476-1992实时数据传输规约,0型规程。下面做以简单说明。
2.3数据传输模式
配电和调度系统间的数据传输,根据双方共同确定的数据索引来实现;遥测以及遥信数据可以使用全数据或者变化数据进行周期性的传输,该周期具有可调性;数据信息接收后,彼此要立即进行确认报文;变化遥测数据具有一定的缓冲时间,但遥信需要即刻传输;系统连接建立之后,要将彼此的全数据及时发送给对端。
2.4数据报文说明
对数据报文头和确认报文头进行设置,使其控制域分别为A_DATA和A_DATA_ACK;设置“优先级”,以使每条链路具有惟一性;设置数据报文长度,最大为512字节;多数据包的报文进行分包传送,并标注好起始序号,每次起始序号都为0;全遥测和全遥信数据报文的起始序号要分别进行计算;控制报文中5、6字节代表剩余报文长度;全数据报文报文头包括12个字节,变化数据报文报文头包括10个字节,其中5、6,9、10字节都代表剩余报文长度,11、12字节都代表起始序号。
2.5数据通信交互说明
从TCP层连接来看,通信进程首先由Client发起,Server处于监听状态;连接建立后进入应用层连接;从握手协议来看,通信进程首先由Client发出A_ASSOCIATE建立链路的握手报文请求,Serve使用A_ASSOCIATE_ACK做出应答。握手成功后进入应用层连接;应用层建立连接后数据传输开始,双方彼此发送各种数据报文,并在接收后及时进行确认报文;Server和Client双方要对彼此通信进程终止情况及时做出反应,等待再次连接的建立或者进行自动切换操作;Server和Client断开连接时,需要彼此发送连接控制报文;Server和Client如无法收到对方报文,需要断开连接并等待再次连接。
2.6数据通信端口说明
cc2000系统计算机的通信子系统,Server仅用一个端口监听Client连接,可统一监听端口号。Client能够实现与远方Server的连接。具体的实现途径是:配电和调度系统之间使用TCP/IP协议,配电系统作为Client,通过网络实时监控机制与调度系统的Server建立连接,实现数据交换。其具体的数据交换是指10kV线路的定周期遥信/遥测数据以及实时变化的遥信/遥测数据。用户可以对数据交换内容进行设置,此外还能自由选择配后台数据以及网子站数据的优先级别。
2.7数据交换的操作控制
本文主要针对配电自动化系统控制指令的发出过程加以分析说明:配电系统根据接收到的数据分析后认为有必要发送操作指令时,会进行如下过程操作:对判断指令的合理性做出判断,认为指令合理时会将指令传送给调度自动化系统进行检查,认为不合理时会进行返回;调度自动化系统对配电自动化系统发送来的指令进行检查,认为合理时执行该指令,认为不合理时会进行返回;以此类推,配电自动化系统执行指令的过程也是如此。配电和调度自动化系统数据交换,两系统指令审查的申请和执行都必须按照TCP/IP规定步骤方能实现。
参考文献
[1]张建明,李带文,王兴念等.电力自动化系统间数据交换的探索[J].科技创新导报,2010(9).
[2]方伟忠.基于SOA架构的通用数据交换平台的设计与实现[J].计算机时代,2008(8).
热门排行
推荐信息
期刊知识
- 2025年中科院分区表已公布!Scientific Reports降至三区
- 官方认定!CSSCI南大核心首批191家“青年学者友好期刊名单”
- 2023JCR影响因子正式公布!
- 国内核心期刊分级情况概览及说明!本篇适用人群:需要发南核、北核、CSCD、科核、AMI、SCD、RCCSE期刊的学者
- 我用了一个很复杂的图,帮你们解释下“23版最新北大核心目录有效期问题”。
- 重磅!CSSCI来源期刊(2023-2024版)最新期刊目录看点分析!全网首发!
- CSSCI官方早就公布了最新南核目录,有心的人已经拿到并且投入使用!附南核目录新增期刊!
- 北大核心期刊目录换届,我们应该熟知的10个知识点。
- 注意,最新期刊论文格式标准已发布,论文写作规则发生重大变化!文字版GB/T 7713.2—2022 学术论文编写规则
- 盘点那些评职称超管用的资源,1,3和5已经“绝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