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文批改的三种方法
作者:王春霞来源:原创日期:2013-12-25人气:2914
长期以来,作文批改是语文教师繁重的工作任务之一。批改的过程中,教师不应把作文当成孤立的个体,要把它作为连接师生关系的纽带和促成师生交流的阵地,进而实现“教师—作文—学生”一体化,提高学生的作文水平。以下三种方法对提高作文批改效果、加强师生情感是卓有成效的,语文教师不妨一试。
一、“冷热”法
写作能力较强的学生,由于其作文经常获得教师的好评和同学的赞扬,心中往往产生骄满之情,久而久之,轻狂态度流于笔端。对于这类学生必须使其清醒、冷静,这就是所谓的“冷”。如一学生在《社会现象随感》中写到:“当今社会由于金钱万能而私欲横流,特权阶层的腐败,使百姓怨声载道……”这篇“随感”辞锋之犀利,言语之激烈,是学生作文中不多见的,从中也反映出该学生看问题偏激,思想认识片面,所以必须严肃给予批评。为此我作了这样的眉批:“何以一叶障目,不见泰山?小片乌云难道能永远遮住太阳的万丈光芒?切不能以偏概全。”总批是:“本文立意有误,不要陷入政治思想上的盲区,要学一点唯物辩证法,用一分为二的观点看问题。”事后,这位学生在“练笔”中写道:“老师,您深刻而尖锐的批评使我警醒;您中肯而善意的教导使我受益匪浅;您一针见血的‘立意有误说’使我终生难忘,我要求重写一篇观点正确的文章。”这一反馈,使我欣喜地看到了这位学生不仅懂得了“文章之道,立意是本”的道理,还使我看到了一个政治上不成熟的孩子正在走向成熟。如果说批评脑子发热的学生的思想错误是一种“冷”,那么指出一篇较好作文中的不足也同样是一种“冷”,它能使学生在教师的点评中看到自己的毛病,从而使写作水平更上一层楼。而对于另一类写作质量比较差的学生则相反,批改的思路应为“冷则热之”。因为这类学生写作的水平长期偏低,已失去了对作文的热情和自信心。教师如能很好地利用批改这一重要的评价手段,唤起学生的写作热情,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那么他们的作文水平必定会有所提高。针对这类学生中的不同情况,具体做法也应有所不同。如一篇作文写得平平淡淡,其中还有一定数量的错别字与病句,过渡也不自然,小毛病不少,但从总体上看,还像一篇完整的作文,则给予“习作写得有头有尾,主体部分清楚”等肯定的评语。如一篇作文从总体上看连这样的质量也达不到的话,那么就从作文的局部——段来寻找其成功之处,给某一段以较高的评价,可用“本段记叙较具体,描写较生动”“本段写得条理清楚,用词恰当”等评语。如是一篇更次等的作文,则要从更小的角度挖掘出它的“闪光点”。如某一句写得好,某一词用得准确,可在其下面画上醒目的红圈,并写上一个“好”字,外加一个“!”。总之,对这类写作水平较低的学生要偏爱一点,评价时决不要吝啬,应多使用一些赞语,千方百计激发出他们的写作兴趣,使他们迸发出写作的热情,让他们在获得低层面上的喜悦后,获得高一层次的成功。
二、面批法
书面批改作为常用的批改法,其不足之处是尽管教师费尽心思,力图指正学生习作中的问题,帮助他们提高写作水平,但教师的良苦用心未必会被每一个学生真正理解。因此,作为书面批改形式的补充——面批法,虽然费时费力,但效果明显,因此是十分必要的,也是学生十分欢迎的。面批法在实施时,有两种做法:
(一)一对一,即一个教师对一个学生。采用这种做法,教师可以对某一学生作文中出现的毛病——大至篇章结构,小到词句标点全面进行诊治,在批改中师生可以直接对话。在对话过程中,教师能从中了解学生遣词造句、谋篇布局的原始动机,批改就可以更有针对性,更为恰当。而学生在平等对话中,能在阐述自己的思想中发展个性,让个性趋于优良化。结果表明,面批法能在亲和融洽的气氛中使学生感受到教师的关爱,更愿意接受教师的指正,更容易理解教师的评判。
(二)一对多,即一个教师对几个学生。采用这种做法,教师应事先把全体学生写作中表现出来的毛病进行分类,然后分批集中进行批改(每批以四五个学生为宜)。如第一批学生语言不简洁,就着重指出他们不简洁的原因及如何克服;第二批学生说话前后脱节,就着重指出他们应前后文照应;第三批学生逻辑思维有错误,就着重指出他们的逻辑思维错误……这种批改方式,能使学生的注意力集中,对教师的批改能牢记于心,以后不再犯类似的毛病。当然,批改的着重点对每个学生来说不是一成不变的,一个缺点克服了,别的缺点还存在,或出现新的缺点。因此,过一阶段要重新排列组合,进行新一轮的分类面批,以帮助学生不断提高写作水平。
三、互改法
互改作文充分利用了学生的好奇心和强烈的表现欲,能极大地激发出学生的兴趣,调动他们的内动力和积极性,培养他们思维的活跃性。同时,学生在批改过程中,能饶有兴趣地吸收他人的长处,在直言不讳指出他人短处时,对自身也是一个借鉴。只要学生批改得大体正确,不失为一举两得的好方法。学生互改的大致流程,是将学生四人分为一组,每人先浏览一遍其他三篇作文,然后确定一篇自以为能改出点“名堂”来的作文进行批改。四人批改完毕后,相互传阅,对不同意见进行讨论、争辩。这一步至关重要,它能使学生在质疑问难中学会用自己独特的视角观察和思考;在争论答辩中发展批判性、创造性思维。总之,通过语言的交锋,碰撞出思想的火花。待意见一致后,再交教师审批。而教师在审批时,除对有明显不当的批改加以纠正外,都应予以充分肯定,以保护学生的积极性。具体操作方法如下:
(一)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每组人数与作文评改的几方面相对应,组内有几位同学,便批改几篇作文,每位同学批改一方面。例如:作文水平差的学生批改字词和标点,作文水平好的学生批改语言、内容、创意等,根据“作文批改标准”,给作文下自己的评语。这样,每篇作文被批改达六七遍,优点与不足也就完全显露出来了。
(二)对学生批改后的作文,教师不能采取不闻不问的“放羊式”的方法,因为毕竟学生的写作能力、赏析能力、批改能力尚浅,所以,教师应在学生批改的基础上,参考学生的批语再次批改。教师的批语应尊重学生的观点,多用鼓励性的语言,不宜对学生的作文内容和批语作较大的改动,以防挫伤学生的写作积极性。作文批改中要注意运用语言和文字的艺术,不能重总批、轻旁批,要对遣词造句、表现手法等提出意见或建议,有针对性地设计小练习,做到批、练结合。调动学生批改作文的主动性与积极性,采取多种方式进行程序化训练,以期能真正学会改文章。在培养学生互改能力的过程中,教师要着重指出三个问题:一是“练”。初期的作文批改训练,不妨把有关提示与要求定得具体详细些,以期学生能明确训练重点,并且较顺利完成一篇文章,获得初步的成功感。二是“评”。一般的作文都是为了表达某个中心或某种思想感情,但这种表达效果如何,却不像数理化学科那样有客观的标准答案,要加以评判,可选几篇典型的范文来参考对照。因此,每次批改作文后,及时精选一篇或几篇各种层次的文章与学生一起对照分析,体会其成功的地方和不足之处,使技巧训练更具体化,让学生从中受到启发而慢慢掌握标准。三是“改”。在基本掌握评判标准的基础上,让学生实际操作一番,要求小组成员在读完各篇作文后,互相讨论,交流意见,共评得失,使作文要求更加具体化,激发学生的参与意识,真正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与作用。四是“赏”。在教室墙壁上开辟“佳作展示栏”,把每次优秀的作文连同评语一同展示,让学生共评得失,力求从各个方面得到启发,同时营造一种声势:“这些佳作都来自同学中,我也能写出这样的文章。”这不仅能让佳作作者产生荣誉感,也激活了其他同学的情感因素,增强了他们的写作信心。
作文在语文教学里占据着“半壁江山”的重要位置,所以,教师在要求学生多花精力用于写作的同时,更应该要求自己在作文的备课和评改上多花时间,多花心血,不要以自己太忙为借口。要知道,这是语文教师最辛苦的时候,但也是语文教师最幸福的时候。
一、“冷热”法
写作能力较强的学生,由于其作文经常获得教师的好评和同学的赞扬,心中往往产生骄满之情,久而久之,轻狂态度流于笔端。对于这类学生必须使其清醒、冷静,这就是所谓的“冷”。如一学生在《社会现象随感》中写到:“当今社会由于金钱万能而私欲横流,特权阶层的腐败,使百姓怨声载道……”这篇“随感”辞锋之犀利,言语之激烈,是学生作文中不多见的,从中也反映出该学生看问题偏激,思想认识片面,所以必须严肃给予批评。为此我作了这样的眉批:“何以一叶障目,不见泰山?小片乌云难道能永远遮住太阳的万丈光芒?切不能以偏概全。”总批是:“本文立意有误,不要陷入政治思想上的盲区,要学一点唯物辩证法,用一分为二的观点看问题。”事后,这位学生在“练笔”中写道:“老师,您深刻而尖锐的批评使我警醒;您中肯而善意的教导使我受益匪浅;您一针见血的‘立意有误说’使我终生难忘,我要求重写一篇观点正确的文章。”这一反馈,使我欣喜地看到了这位学生不仅懂得了“文章之道,立意是本”的道理,还使我看到了一个政治上不成熟的孩子正在走向成熟。如果说批评脑子发热的学生的思想错误是一种“冷”,那么指出一篇较好作文中的不足也同样是一种“冷”,它能使学生在教师的点评中看到自己的毛病,从而使写作水平更上一层楼。而对于另一类写作质量比较差的学生则相反,批改的思路应为“冷则热之”。因为这类学生写作的水平长期偏低,已失去了对作文的热情和自信心。教师如能很好地利用批改这一重要的评价手段,唤起学生的写作热情,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那么他们的作文水平必定会有所提高。针对这类学生中的不同情况,具体做法也应有所不同。如一篇作文写得平平淡淡,其中还有一定数量的错别字与病句,过渡也不自然,小毛病不少,但从总体上看,还像一篇完整的作文,则给予“习作写得有头有尾,主体部分清楚”等肯定的评语。如一篇作文从总体上看连这样的质量也达不到的话,那么就从作文的局部——段来寻找其成功之处,给某一段以较高的评价,可用“本段记叙较具体,描写较生动”“本段写得条理清楚,用词恰当”等评语。如是一篇更次等的作文,则要从更小的角度挖掘出它的“闪光点”。如某一句写得好,某一词用得准确,可在其下面画上醒目的红圈,并写上一个“好”字,外加一个“!”。总之,对这类写作水平较低的学生要偏爱一点,评价时决不要吝啬,应多使用一些赞语,千方百计激发出他们的写作兴趣,使他们迸发出写作的热情,让他们在获得低层面上的喜悦后,获得高一层次的成功。
二、面批法
书面批改作为常用的批改法,其不足之处是尽管教师费尽心思,力图指正学生习作中的问题,帮助他们提高写作水平,但教师的良苦用心未必会被每一个学生真正理解。因此,作为书面批改形式的补充——面批法,虽然费时费力,但效果明显,因此是十分必要的,也是学生十分欢迎的。面批法在实施时,有两种做法:
(一)一对一,即一个教师对一个学生。采用这种做法,教师可以对某一学生作文中出现的毛病——大至篇章结构,小到词句标点全面进行诊治,在批改中师生可以直接对话。在对话过程中,教师能从中了解学生遣词造句、谋篇布局的原始动机,批改就可以更有针对性,更为恰当。而学生在平等对话中,能在阐述自己的思想中发展个性,让个性趋于优良化。结果表明,面批法能在亲和融洽的气氛中使学生感受到教师的关爱,更愿意接受教师的指正,更容易理解教师的评判。
(二)一对多,即一个教师对几个学生。采用这种做法,教师应事先把全体学生写作中表现出来的毛病进行分类,然后分批集中进行批改(每批以四五个学生为宜)。如第一批学生语言不简洁,就着重指出他们不简洁的原因及如何克服;第二批学生说话前后脱节,就着重指出他们应前后文照应;第三批学生逻辑思维有错误,就着重指出他们的逻辑思维错误……这种批改方式,能使学生的注意力集中,对教师的批改能牢记于心,以后不再犯类似的毛病。当然,批改的着重点对每个学生来说不是一成不变的,一个缺点克服了,别的缺点还存在,或出现新的缺点。因此,过一阶段要重新排列组合,进行新一轮的分类面批,以帮助学生不断提高写作水平。
三、互改法
互改作文充分利用了学生的好奇心和强烈的表现欲,能极大地激发出学生的兴趣,调动他们的内动力和积极性,培养他们思维的活跃性。同时,学生在批改过程中,能饶有兴趣地吸收他人的长处,在直言不讳指出他人短处时,对自身也是一个借鉴。只要学生批改得大体正确,不失为一举两得的好方法。学生互改的大致流程,是将学生四人分为一组,每人先浏览一遍其他三篇作文,然后确定一篇自以为能改出点“名堂”来的作文进行批改。四人批改完毕后,相互传阅,对不同意见进行讨论、争辩。这一步至关重要,它能使学生在质疑问难中学会用自己独特的视角观察和思考;在争论答辩中发展批判性、创造性思维。总之,通过语言的交锋,碰撞出思想的火花。待意见一致后,再交教师审批。而教师在审批时,除对有明显不当的批改加以纠正外,都应予以充分肯定,以保护学生的积极性。具体操作方法如下:
(一)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每组人数与作文评改的几方面相对应,组内有几位同学,便批改几篇作文,每位同学批改一方面。例如:作文水平差的学生批改字词和标点,作文水平好的学生批改语言、内容、创意等,根据“作文批改标准”,给作文下自己的评语。这样,每篇作文被批改达六七遍,优点与不足也就完全显露出来了。
(二)对学生批改后的作文,教师不能采取不闻不问的“放羊式”的方法,因为毕竟学生的写作能力、赏析能力、批改能力尚浅,所以,教师应在学生批改的基础上,参考学生的批语再次批改。教师的批语应尊重学生的观点,多用鼓励性的语言,不宜对学生的作文内容和批语作较大的改动,以防挫伤学生的写作积极性。作文批改中要注意运用语言和文字的艺术,不能重总批、轻旁批,要对遣词造句、表现手法等提出意见或建议,有针对性地设计小练习,做到批、练结合。调动学生批改作文的主动性与积极性,采取多种方式进行程序化训练,以期能真正学会改文章。在培养学生互改能力的过程中,教师要着重指出三个问题:一是“练”。初期的作文批改训练,不妨把有关提示与要求定得具体详细些,以期学生能明确训练重点,并且较顺利完成一篇文章,获得初步的成功感。二是“评”。一般的作文都是为了表达某个中心或某种思想感情,但这种表达效果如何,却不像数理化学科那样有客观的标准答案,要加以评判,可选几篇典型的范文来参考对照。因此,每次批改作文后,及时精选一篇或几篇各种层次的文章与学生一起对照分析,体会其成功的地方和不足之处,使技巧训练更具体化,让学生从中受到启发而慢慢掌握标准。三是“改”。在基本掌握评判标准的基础上,让学生实际操作一番,要求小组成员在读完各篇作文后,互相讨论,交流意见,共评得失,使作文要求更加具体化,激发学生的参与意识,真正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与作用。四是“赏”。在教室墙壁上开辟“佳作展示栏”,把每次优秀的作文连同评语一同展示,让学生共评得失,力求从各个方面得到启发,同时营造一种声势:“这些佳作都来自同学中,我也能写出这样的文章。”这不仅能让佳作作者产生荣誉感,也激活了其他同学的情感因素,增强了他们的写作信心。
作文在语文教学里占据着“半壁江山”的重要位置,所以,教师在要求学生多花精力用于写作的同时,更应该要求自己在作文的备课和评改上多花时间,多花心血,不要以自己太忙为借口。要知道,这是语文教师最辛苦的时候,但也是语文教师最幸福的时候。
热门排行
推荐信息
期刊知识
- 2025年中科院分区表已公布!Scientific Reports降至三区
- 官方认定!CSSCI南大核心首批191家“青年学者友好期刊名单”
- 2023JCR影响因子正式公布!
- 国内核心期刊分级情况概览及说明!本篇适用人群:需要发南核、北核、CSCD、科核、AMI、SCD、RCCSE期刊的学者
- 我用了一个很复杂的图,帮你们解释下“23版最新北大核心目录有效期问题”。
- 重磅!CSSCI来源期刊(2023-2024版)最新期刊目录看点分析!全网首发!
- CSSCI官方早就公布了最新南核目录,有心的人已经拿到并且投入使用!附南核目录新增期刊!
- 北大核心期刊目录换届,我们应该熟知的10个知识点。
- 注意,最新期刊论文格式标准已发布,论文写作规则发生重大变化!文字版GB/T 7713.2—2022 学术论文编写规则
- 盘点那些评职称超管用的资源,1,3和5已经“绝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