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胜从选择开始,我们是您最好的选择!—— 中州期刊联盟(新乡市博翰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0373-5939925
2851259250@qq.com
我要检测 我要投稿 合法期刊查询
您的位置:网站首页 > 优秀论文 > 艺术论文 > 正文

学院派民族民间舞蹈与原生素材的互异与利用

作者:段雅梦来源:《尚舞》日期:2023-03-15人气:485

1.学院派民族民间舞蹈与原生素材的时殊各异

“学院派”一词是于西方兴起,《辞海》中解释到 “学院派”也被称作学院主义。它最初在国内的提出是在中国民族民间舞蹈的教学研究和教材创作之中,用来着重强调高校当中的民族民间舞蹈教学内容是对于传统民俗文化也就是本文多次提到的“原生态舞蹈”的集合与构建。

当今时代下,学院派民族民间舞蹈的传承与发展离不开对诸多原生态舞蹈素材的开发和充实,针对此类原生素材的“非遗”性质,我们不仅要保护其特有的艺术特征,还要从中探寻出其与学院派民族民间舞蹈的相互关系与作用。


1.1学院派民族民间舞蹈相对于原生素材的艺术化与象征性

学院派民族民间舞蹈是对于原生素材的再度抉择,挑选其中能够被应用且适合被应用的舞蹈元素,而后将其融入到表演与教学当中去。然则,并不是任何原生素材都能被加以艺术化和套用进演出、课堂模式,其一,它必须符合当今社会的主流意识,能够普遍被人们认同和接受;其二,在被选择性的改编以后它仍然还能够延续原生素材的文化内核和精神内涵,才能作为一种区别于传统形式的内容保留下来。

学院派民族民间舞蹈最大区别于原生素材的地方就是其规范性、观赏性以及一些艺术化的填充和粉饰,原因主要有两点。首先是便于系统化的学习,创建“教”与“学”的科学体系,更好的传承与发扬民族民间传统文化主旨;其次是基于学院派舞蹈专业学科的长期建设和发展,民族民间舞蹈不可以再只是局限于元素化的照搬照拿,而是在其选择和编创高校民族民间教材的过程中应该越来越多的呈现出艺术化的趋势,即明显的具有欣赏性和审美性,当然,这也将是时代文化进步与变迁的必然结果。

无论是学院派舞蹈还是原生舞蹈素材都具有各自的舞蹈内涵,只不过在原生素材当中内涵屈居次位,而在学院派民族民间中却占据不可替代的作用。在这里需要说明的是,并不是说所有的学院派民族民间舞都是饱含寓意和富有多重艺术化渲染的,只能说寓意性和象征性在学院派舞蹈作为主流意识的存在是无可厚非的。

象征性也是编导在创作民族民间舞蹈或舞台舞蹈的方式和手段之一,更是一部舞蹈成品的核心所在,其作用是在民族民间舞蹈中更好的表现出舞蹈中心思想,同时也便于舞者的理解与二次表达。这些本质性的差异都是由于学院派民族民间舞与原生素材的侧重点不一而造成的,原生素材重在“记载”和“保留”,是历史中的活态文化,随动于社会和历史的变迁,见证着人类的发展进程。而学院派民族民间舞蹈则是由专家学者将某些少数民族舞蹈中所具有的独特性和风格性进行改造和发展的,包括其舞蹈元素当中的基本形态和动作动律,重点在于“变其形、扬其神”,借助“寓意性”和“象征性”途径的外套去更广泛的普及传统民族文化意识和线形态,同时也反映着时代精神和主流审美标准。

目前来看,学院派民族民间舞蹈的传播表现主要还是以“装饰化”和“意味性”为主,为此我们要正确区分开学院派民族民间舞蹈与原生素材审美价值,以便将艺术创新的热忱和民族性格的呈现并驾齐驱的发展下去。


1.2学院派民族民间舞蹈相对于原生素材的刻意创作与必然产生

学院派民族民间舞蹈在中国舞蹈领域当中,尤其是高校教育中占据绝对的导向作用。正因为这样,学院派民族民间舞蹈整体的编创水平和舞蹈作品素质以及审美价值都会对广大群体以及社会产生重要的影响。学院派民族民间舞蹈的发展主旨是为人们创造一个了解和认识舞蹈的正确途径和方式,其在迎合时代背景和主流意识的同时也会审时度势的调整自己的发展路径,使得自己本身能够在可持续发展的道路上继续前进。

学院派民族民间舞蹈对于原生素材的二次创作是规范性教学的必然产物,当然还有一点就是高校舞蹈中的教育模式也需要原生素材的新鲜血液与发展革新。学院派民族民间舞蹈的出发点在于教育高素质人才和培养具有综合专业水平以及艺术表现力的高级舞蹈人才。所以,学院派民族民间舞蹈中除了在教学剧目上有所要求的同时也兼并训练学生们的基本功、技巧组合等技术层面的内容,让学生拥有良好基底的前提下,再给予其舞蹈实践机会,也就是在作品中塑造艺术性的人物角色形象。而原生素材能够提供的都是属于相对基层和原始的状态,不适合作为系统性的教材应用到教育教学实践当中去,这就引发了职舞蹈专业从事者对于其的审核和再度创作。我们会发现很多原生态舞蹈艺术家并没有过高的教育水平又或者是过硬的舞蹈功底,但他们依然是这个时代的民俗性艺术家。由此看来,学院派舞蹈是刻意编排教材用来培养所谓的全方位舞蹈“演员”,而原生舞蹈当中的民俗表演者本身就是向大家演绎自己民族真实性的“演员”。

教育在社会中永远都是“残缺不全”的,这就需要更多能提供给学生们进行实践的作品。并且从某个角度来看,我们也确确实实需要一个衡量标准来检验和反馈教学实践的状态和成果,进而对舞蹈教学方面起到完善的作用。所以学院派民族民间舞蹈体系的产生,是为了不断革新以及更好的提高高校舞蹈的教育水平。且在学院派民族民间舞蹈产生的过程当中,其与教学的关系是密不可分的,这也是我们经常把高校舞蹈中的创作作品叫做“教学剧目”的原因。总而言之,学院派民族民间舞蹈相对于原生素材是需要刻意创作也是时代的必然产物,它包含着技术和艺术的两层价值意义,也让高校舞蹈艺术迈进了更高的层次。


综上所述,学院派民族民间舞蹈与原生素材所承载的教育意义以及文化表现形式不尽相同,前者是依附于教材的高校教育产物,后者则是顺应民俗的田野艺术,又因为各自针对的受众人群不一,所以其在本质上还是存在着很大差异的。但同时我们不可否认,二者之间又有着相互交叉、相伴相生的关系,如何将二者更好的有机融合,将民族民间舞蹈的发展与继承实现利益最大化,是我们需要共同探讨的方向和目标。


2.学院派民族民间舞蹈对原生素材的取精用弘

2.1学院派民族民间舞蹈于原生素材中汲取创作养分

学院派舞蹈的产生主要原因之一是为了规范教学和对于教学水平进行进一步考证。相对于原生素材来说,两者在审美角度、社会功能、产生目的等方面是千差万别的,但是学院派民族民间舞蹈的产生及来源无疑是以原生素材为基础的,且学院派专业化舞蹈在吸收原生素材的同时也对其去粗取精,扬长避短。

就目前的高校舞蹈专业教育来讲,民族民间舞蹈的过程当中接触到的都是经由专家学者改编的舞蹈片段或者具有明显锻炼性的舞蹈组合,但是其最初形成的基本形态都是源于原生素材。比如在学习藏族舞蹈的过程中,首先需要接触到的是其基本动作,诸如一些手位和脚位,手位包括齐眉晃手、髋前划手、前后摆手等,又或者是踢踏步、退踏步的一些步伐动律,继而学习舞蹈组合的时候能够将这些琐碎的元素添加进去,形成一个风格独特且结构健全的舞蹈片段。这些基本动作都是于原生素材中提炼加工而来的,齐眉晃手和踢踏步原本都是藏族人民在劳作和节日里欢歌起舞时的习惯性动作,而后被凝练成经典动作应用到学院派藏族舞的教学解释当中去。再如维族舞蹈当中的移颈、绕腕、垫步、三步一抬等动作作为规范化的维族舞蹈代表性特征,其实都是来源于维吾尔族人们在劳作采摘葡萄时形成的动作形态。

当然,学院派民族民间舞蹈的取材也绝不仅限于将原生素材只应用到教学的训练性组合当中去,还有许多剧目的编创成品也将原生素材运用的淋漓尽致。在第八届桃李杯独舞剧目《萨亮娣》和《黑珍珠》(见图1)中都采用了佤族甩发舞的舞蹈元素,主题动作的原态是佤族当中自娱性舞蹈中的一类,与其他舞蹈不一样的是它并不用于祭祀、婚丧嫁娶等仪式性活动,而在除此之外的任何时节都可以跳。原生素材当中的甩发比较单一,大多为前后左右,而当编导将其作为题材融入到表演剧目当中去的时候又在原有的基础上将其丰富,添加了一些跪甩、转甩等多样化动作,在表演者的身上再现了佤族妇女们潇洒和豪放的性格特征。   

图1《黑珍珠》

舞蹈创作中汲取创作灵感的来源有很多,但是就专业化的民族民间舞蹈来说,无论编导学者们在哪些方面对其进行改编和再度创作都绝对不能脱离其本真的艺术特征。这些标志性的动律和形态一经消失,那么它必将失去自身的文化属性和地域代表性,也就不能作为某个少数民族的特色被呈上教学课堂。因此,学院派民族民间舞蹈只有不断探寻和汲取原生素材的根柢,才能形成一套科学系统的高校民族民间舞蹈取材和教学的体系以及模式,才能被称之为“学院派”舞蹈。


2.2学院派民族民间舞蹈应用原生素材贯彻教学本质

学院派民族民间舞蹈可以将原生素材应用到传承中国优秀文化的教学本质当中去。学院派民族民间舞蹈看似与原生素材的属性大相径庭,但是谁都不能否认它们两者之间必然的关联。追究其溯源来看,学院派民族民间舞蹈无疑是根据原生文化的基础元素发展演变而来的,实则从某个角度来讲,他们本就是同宗同源的。相比较而言,原生素材最具突出的艺术特征是自娱性与群众性,但学院派民族民间却富有极大的观赏性和传承性,且在学院派教学中能够实现最大化的文化承袭与传播。继而学院派民族民间舞蹈可以在延续原生素材的发展道路上实现继承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双赢。

学院派民族民间舞蹈可以将原生素材应用到创新高校舞蹈编创的教学本质当中去。在2006年第八届“桃李杯”结束之际,有人向主办方提出,何时能够把原生态舞蹈文化搬上专业赛制的舞台,但是作为主要考验教师与学生教研水平的“桃李杯”舞蹈大赛暂时还未能承担起如此具有包容性的一类舞蹈。但是,这体现出原生态舞蹈文化作为一种淳朴的民间文化在观众心目中的位置愈演愈烈,也从侧面反映出了人们的审美取向在慢慢发生着改变。顺应趋势来看,学院派民族民间可以将原生素材创新式推进,将其融入到校本教材和原创剧目的创编过程当中去。在贴合原生素材本质的基础上,用丰富的舞蹈语言缔造出具有民族原生形象和感情风格的中国舞蹈,摒弃掉传统民族民间舞“模式化”、“唯美化”的创作手段。这样不仅能够为学院派民族民间舞蹈的发展提供活水源泉,还能够使得原生素材这类乡土艺术根植于高校艺术教育的改革创新中。

学院派民族民间舞蹈可以将原生素材应用到弘扬民族精神内核的教学本质当中去。鲁迅先生说过“只有民族的,才是世界的。”那么能够源远流长并且在历史的长河中一直永垂不朽的艺术必然是回归于国体本身的艺术。近些年来,中国传统文化与社会习俗不断收到外来文化的冲击与挑战,面对此境遇,我们更应该做的就是坚定对自身文化的充分肯定与积极践行,并对优秀传统文化的生命力持有绝对的信心。原生文化作为代表民族精神内涵的重要标志之一,在实现高校舞蹈教育教学意义等方面占据着直接性的导向作用。学院派民族民间舞蹈可以将高校课堂作为突破口,将原生素材结合学院派的教学方式带入到教室,带入到剧场,带入到大众的视野当中去,充分彰显民俗舞蹈文化的价值意义,将其定义弘扬民族精神内核的重要内容。这不仅能够在高校艺术教育、社会教育中起到文化传递的作用,还能够起到一定的政教作用,从而增强民族凝聚力,激发民族自豪感,振奋民族精神,提高民族自信以及文化软实力。

针对以上学院派民族民间舞蹈对于原生素材的多种利用方向,综合考虑当下新时期的社会需求,可以健全相应发展机构。遵循继承、创新、弘扬三部曲,通过可持续发展的手段促进中国本土民俗文化的传承和发展,继而完善社会艺术体系,逐步养成全面、多元的舞蹈文化环境。


本文来源:《尚舞》https://www.zzqklm.com/w/wy/26862.html

网络客服QQ: 沈编辑

投诉建议:0373-5939925    投诉建议QQ:

招聘合作:2851259250@qq.com (如您是期刊主编、文章高手,可通过邮件合作)

地址:河南省新乡市金穗大道东段266号中州期刊联盟 ICP备案号:豫ICP备2020036848

【免责声明】:中州期刊联盟所提供的信息资源如有侵权、违规,请及时告知。

版权所有:中州期刊联盟(新乡市博翰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关注”中州期刊联盟”公众号
了解论文写作全系列课程

核心期刊为何难发?

论文发表总嫌贵?

职院单位发核心?

扫描关注公众号

论文发表不再有疑惑

论文写作全系列课程

扫码了解更多

轻松写核心期刊论文

在线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