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当下国有画院与美术馆的发展趋势
一、画院与美术馆的背景
美术是人类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嵌入生活各个角落,目之所及皆有其影,如房屋、衣服、家具及生活用品。一件作品,不仅仅是作者依靠“隐含的读者”去创作它,自其诞生之日,更需要现实中的审美者去接受和享受它的美,这就使得美育贯穿每个人的一生。“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当今美育不像旧时那么奢侈,读者有受专业教育的,亦有在社会中耳濡目染的。随着人们对一个民族“文化自信”的进一步认识,能够给群众提供专业的美育平台,提高审美精神,不止是一个艺术爱好者之幸,亦一个时代之幸,更是一个民族之幸。
(一)画院
古今艺事,以家传与师传为主,早期官方专职机构中有涉及图画者,如史馆、少府、弘文馆以及集贤殿书院。宋翰林院则更为集中体现,图画局主要涉及琴、棋、书、画,类似于今天的“中国艺术研究院”,但同时兼有天文局和医馆。职能主要是召集画家创作,教育的行为并不明显。到太宗翰林图画院时,画院学生的主要职责是协助待诏或者祗侯完成一些工作任务,同时获得一定的教育,这又类似于今天画院中的部分工作人员,如工勤人员或志愿者。画者不管是出于求职还是学习的目的,有了自我发展方向的认识,画院教育才逐步出现。
当下,无论是大型历史题材的宣传画,大型公共文化场地的装饰,书本插图或动画等作品,还是群众审美的提高及精神享受,都离不开专业美术人才的创作和引导。在国家重视文艺事业的今天,能够为专业艺术人才提供专业的创作平台,不仅对艺术家个人而言,对整个国家文艺水平的提高和丰富人们精神都是一大幸事。从1977年的文化部中国画创作组,到1981年的中国画研究院,再到2006年的更名—中国国家画院,历经三个阶段的国有画院正式出现在人们视野。现在全国省市县多数地方都配有画院,使得社会美育普及范围不断扩大,进一步推动我国美术研究及美术创作事业的发展。
(二)美术馆
1. 目前的美育途径
我国现在普及美育途径主要是在学校,包括高校美术教育和中小学美术教育。而高等美术院校集中培养专业艺术人才,主要针对学生群体,包括继续教育人员。且需要通过高考、考研、或其它考试,故具有一定的选拔性,社会人群少有参与。从西南地区贵州的乡村中小学美术教育来看,很多学校没有条件开设独立且专业的美术课,或者就是美术教师同时兼任其它课程,使得没有更好地将精力投入到美术教育方面,再者就是意识中还是以文化课为主,即便排有美术课,但最终还是上以文化课内容开展,所以大众接受美育的方式还是有限。其它美育途径还有民办艺术培训机构以及少数的老师单独传授,其中的部分美育对象与学校美育对象有所交叉,后者则主要针对群体为部分特殊艺术人才,涉及范围较小,故面向群众免费开放展览学习,公益性美术教育的工作,很大程度上落在了画院和美术馆。
2美育学习资料
在有关美育的学习资料方面,古人没有影印本,钩摹本数量又有限,而且非一般人所能拥有。像芥子园画谱这样的刻印本又以单色出现,且有所失真,没有专业老师引导的话很容易走偏,最好的一手资料当以名家真迹为主,但此类真迹作品多是宫廷收藏和民间私人收藏,普及范围更小,画院、美术馆和博物馆的出现无疑解决了这一问题。当下,除了影印本彩色图书和高清微喷作品,各大馆藏历代名家作品的展出为人们观赏和学习提供了一手资料。收藏保护是职责,展览宣传是手段,教育分享是最终目的。自1958年中央确定建设中国美术馆以来,到现在各省市县多地美术馆的落成,均承载着中国美术文化理想,肩负着中国美术文化使命。
二、画院与美术馆职能职责及下设机构的比较
国有画院与美术馆皆为公益一类事业单位,这里以国家画院和中国美术馆为例,从中国和文化旅游部发布的内容来看,国家画院主要职责包括开展美术创作、理论研究、以及收藏、展览和公共教育等。美术馆是造型艺术的博物馆,无疑收藏与展览成为其主要职能,这一点相对于画院来说较为明显。同样是具有向群众进行审美教育、组织学术研究、开展国际文化交流等多职能的国家美术事业机构。
从下设机构方面看,目前国家画院官网上显示的下设机构有18个,即办公室、党(纪)委办公室、人事人才处、财务处、创研规划处;有山水、人物、花鸟、书法篆刻、油画、版画、雕塑、和理论研究所;教学培训部、交流合作部、总务处、信息中心、同时还设有美术馆。中国美术馆设立19个内设机构,即办公室、党委办公室、财务处、人事处、研究部(图书馆)、展览部、典藏部、藏品征集部、民间美术部、公共教育部、艺术传媒推广部、信息技术部、国际(港澳台)事务部、文创开发处、保卫处、后勤处、艺术品修复部、设计部。
综上看来,国家画院除了在美术创作方面独立外,其它功能和职能有所雷同或交叉,再加上画院设有独立美术馆或展厅,进而在宣教和展览方向上有所趋同。
三、目前部分国有画院与美术馆的状态
(一)“一套人马,多块牌子”的画院和美术馆机构
2013年南昌画院增挂“南昌美术馆”牌子,柳州画院加挂“柳州美术馆”牌子,株洲市编办正式批复株洲美术馆(株洲画院);2017年贵州画院加挂“贵州美术馆”牌子;2021年遵义美术馆加挂“遵义画院”牌子,西宁画院与西宁市美术馆实行“院馆合一”。
融合比较多的就是成都画院,2010年成都画院加挂成都市美术馆牌子,2020年又加挂成都市天府美术馆和成都市当代艺术馆牌子,目前实现了一套班子“四块牌子”,一馆多区、统一运营的模式。主要开展艺术展览、美术创作、艺术收藏、学术研究、公共教育、艺术交流、文创开发等公共文化服务活动。
2006年6月泰山画院加挂“泰安市美术馆”牌子,也是“一套人马、两块牌子”的管理方式。2014年泰山画院变更为民办非企业社团组织,美术馆为其举办和主管单位。这样看来泰山画院职能较其它画院更为纯粹,主要就是创作和教育,更好地与艺术市场接轨。
深圳画院下设部门有独立美术展厅和美术图书室,故除了创作以外,算是兼有美术馆、图书馆部分功能,教育、创作、展览系统完整。故为了整合资源,2021年深圳画院和原深圳市公共艺术中心(深圳雕塑院)、原深圳市文艺创作室共同组建为深圳市公共文化艺术创作中心(深圳画院),深圳画院也由深圳文化广电旅游体育局下属单位划为深圳市文联下属单位。其坚持“1+1+1大于3”的原则,其目的性就是整合资源,包括藏馆设施、经费,以及书法家协会、美术家协会的艺术人才等。
(三)独立美术类机构
在艺术氛围浓厚,经费和艺术人才充足的地方,也有直接终止实行“一套人马、两块牌子” 运作模式的机构,如桂林画院与桂林美术馆,厦门画院与厦门美术馆。同样,部分地方还设有细分类别画院,如浙江杭州国画院,江苏启东版画院,山东青州农民画画院等。
四、“一套人马、多块牌子”的利弊
“一套人马、多块牌子”的模式不管是在工作开展,编制数额,还是在专业艺术人才和基础设施的利用方面都有明显的优势。在管理难易程度和专业性方面较为薄弱,但经济发展好的地方,有充足的编制和专业技术人员,则没有明显的这一问题。
(一)工作开展
从以上论述可知,多数画院体系完备,除了画院主要的创作职能外,基本上还拥有和美术馆类似的功能和设施,管理科学有效的情况下,很大程度上是充当美术馆角色的。独立的美术馆其主管部门多为文化旅游单位,而其对应的资源又是文联下面的书协、美协、影协等艺术类团体中的创作人员,这样一来,工作推进方面会涉及对接多家单位,不同的意见和时间,以及大小不一的会议难免导致工作效率低下。
文化旅游一体化,以文化助力乡村振兴,深入乡村采风写生,挖掘民族村寨特色文化,创作具有民族特色主题的作品,进而从文化层面传播特色民风习俗的职能则偏向画院。很多画院的文化经费又不及美术馆,使得一些工作又难以开展。故“一套人马、多块牌子”的模式在资源融合共享情况下,将会使得信息更为便捷,在工作推进方面效率也会大大提高。
(二)编制数额
另外,在艺术人才和经济靠后的地方,“一套人马、多块牌子”的运作模式会在一定程度上解决编制紧张和经费不足的问题,如贵州遵义美术馆(遵义画院)编制11人,毕节美术馆编制7人,六盘水美术馆7编制人。这些地级市中的文化馆、图书馆、博物馆、美术馆中,美术馆人员编制占比最少,有些不足其它馆的一半。美术馆增加人员或成立单独的画院会增加财政负担,在二则兼容下较好的发展运作模式就是“一套人马、多块牌子”。就目前遵义美术馆而言加挂了“遵义美术馆”牌子,充分发挥基础设施功能和经费的合理使用,若二者独立建设,则编制数加起来至少在15人。
(三)专业艺术人才和基础设施的利用
美术馆的面积根据人口在省、市、县上分为5类,省市服务人口数量在500至1000万的对应Ⅰ美术馆,即面积在2.2至3.5万平米。Ⅰ美术馆的建筑面积可以做到很多精细的功能分区,现在很多美术馆结合地方文化和需要在功能分区设计上都较为完备,除了展厅、学术厅、图书室、培训室内(公教)等,还设有艺术创作室,如江苏美术馆、山东美术馆、遵义美术馆等,江苏美术馆还设有油画雕塑院、版画院及书画创作室等。如贵州毕节美术馆,若加挂画院牌子,则可根据本地民族特色,除了配有临时展厅,还可以设有长期的黔西北红色书画陈列展厅,少儿空间陈列展厅、民族工艺美术陈列展厅;创作研究方面,除了设立基本的书法篆刻创研室、中国画创研室、油画创研室和版画创研室,可设立漆艺创研室、农民画创研室、民间蜡染创研室等。“一套人马、多块牌子”的运作模式,可以根据功能需要充分挥基础设施的使用率,同时美术馆内的艺术专业人才可以在艺术在创作方面有所发挥。
(四)管理与专业性
弊端主要体现在下设部门科室较多,涉及范围较广,这与人员编制少产生了矛盾,从而在管理上增加难度。只有工作人员数量有所增加方可解决,但过多增加人员又涉及财政经费问题,这又失去了使用“一套人马、多块牌子”运作模式解决地方编制和经费不足问题的初衷。另外,专业技术岗的工作人员很大程度上会兼有其它行政工作,如负责每个艺术门类创作研究室的人会兼有财务、人事、信息、党建、培训、展览等工作,从而在专业项目立项、艺术基金申请、艺术创作、学术研究方面会力不从心,难以专业细化。
相较前面论述的优点,尽管此模式存在管理难和工作量大的问题,但对于边远地区能推进文化事业发展,同时又能缓解经济、艺术人才、编制岗位不充足的情况,同亦不失为好的运作模式。再者随着国家经济稳定发展,以后边远地区文化艺术机构的编制数量也会有所增加,这样便解决管理困难和专业性分散的问题,故实行“一套人马、多块牌子”的运作模式也是为将来的文化事业打下基础。
(五)职称评审
现行文艺类职称体系中的文物博物、工艺美术、美术创作以及群众文化,均无法对应美术馆美术馆的展览、公教、研究、典藏等职能。2024年3月吴洪亮先生两会提出的“关于加快推进‘全国美术馆专业人才职称评审制度’的提案”,就是想进一步完善美术馆专业人才评审制度。在没有建立美术馆专业人才职称制度情况下,“一套人马、多块牌子”的运作可以实现艺术类专业人员对应美术创作类业绩材料,其它人员可对应管理编辑类业绩材料,这样使得美术馆专业技术岗人员职称评审更为人性化。
五、结语
综上看来,不论经济发展好坏,均会出现“一套人马、多块牌子”运作模式的现象,主要因素有以下两种,第一国有画院与美术馆,在下设机构上趋同,在职能职责上交叉;第二开展工作时涉及不同艺术类“兄弟”单位和主管部门,导致工作效率低。出于工作开展的效率,同时更好地发挥当地文化优势,集中艺术人才和充分利用基础设施和资源,多地在原有的独立画院或美术馆基础上加挂一块或多块牌子。实行“一套人马、多块牌子”的运作模式,不但解决以上两种问题,对于经济发展缓慢靠后的地方,还可以缓解财政和艺术人才不足的情况,提高艺术专业人才和基础设施使用率,并在美术馆专技人员职称评审方面趋于人性化。
国家经济发展越稳定,各行各业突出“专业性”的情况会越发明显,文艺版块中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越趋于完善,伴随着的艺术文化服务机构和基础设施就越成熟,对专业型艺术人才的运用就越具体。“一套人马、多块牌子”的运作模式,无疑是较为理想的发展趋势,再者随着社会经济稳定发展,工作人员和基础设施的配比会更加趋于人性化。
文章来源: 《文化产业》 https://www.zzqklm.com/w/wy/32640.html
- 2025年中科院分区表已公布!Scientific Reports降至三区
- 官方认定!CSSCI南大核心首批191家“青年学者友好期刊名单”
- 2023JCR影响因子正式公布!
- 国内核心期刊分级情况概览及说明!本篇适用人群:需要发南核、北核、CSCD、科核、AMI、SCD、RCCSE期刊的学者
- 我用了一个很复杂的图,帮你们解释下“23版最新北大核心目录有效期问题”。
- 重磅!CSSCI来源期刊(2023-2024版)最新期刊目录看点分析!全网首发!
- CSSCI官方早就公布了最新南核目录,有心的人已经拿到并且投入使用!附南核目录新增期刊!
- 北大核心期刊目录换届,我们应该熟知的10个知识点。
- 注意,最新期刊论文格式标准已发布,论文写作规则发生重大变化!文字版GB/T 7713.2—2022 学术论文编写规则
- 盘点那些评职称超管用的资源,1,3和5已经“绝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