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胜从选择开始,我们是您最好的选择!—— 中州期刊联盟(新乡市博翰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0373-5939925
2851259250@qq.com
我要检测 我要投稿 合法期刊查询
您的位置:网站首页 > 优秀论文 > 艺术论文 > 正文

打造河南黄河文化旅游带的理论进路与实践路径

作者:宁震霖来源:《河南经济报》日期:2024-12-07人气:104

河南黄河沿岸一带地处黄河流域中下游,是黄河文化和中华文明的主要发祥地和承载地拥有打造黄河文化旅游带的突出优势尽管学者对黄河文化旅游相关问题进行了一定的研究,但如何打造河南黄河文化旅游带,以驱动文旅文创融合战略深入推进,尚需进一步探索其理论进路与实践路径。

一、打造河南黄河文化旅游带的现实条件

(一)区位独特

河南黄河文化旅游带位于黄河中下游黄金交汇点,承东启西,连南贯北,是“黄河之中”、“天地之中”。尤其是由河南黄河文化旅游带的核心区郑汴洛所构成的三百里长方形区域更是成为展示全谱系黄河文化的黄金走廊。

(二)交通发达

河南黄河文化旅游带交通发达。尤其是旅游带的核心郑州拥有发达的立体交通网,被誉为全国的“交通心脏”,因具有较强的国际性、中心性、协同性而被国务院发布的《“十四五”旅游业发展规划》定位为“旅游枢纽城市”。

首先,从铁路来看,截至2023年底,河南高铁通车里程突破2200公里,其中时速350公里的高铁运营里程1925公里,居全国首位。尤其是核心区郑州“米”字型高铁的率先建成促成了以郑州为中心的1小时核心圈、2小时紧密圈和4-6小时辐射圈,能够有效辐射全国70%以上的人口和GDP产值区域。其次,从公路来看,截至2023年底,河南高速公路通车里程已突破8300公里,多条国家级高速公路交汇于黄河文化旅游带。最后,从航空来看,郑州新郑国际机场作为区域性枢纽机场,多项关键运营指标位居中部首位。

(三)政策叠加

黄河国家战略的提出和深入推进为打造河南黄河文化旅游带迎来了良好机遇,核心区郑汴洛更是集齐了从国家到省级的政策支持,政策叠加效应愈加明显。尤其是《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规划纲要》明确提出要“保护传承弘扬黄河文化,打造具有国际影响力的黄河文化旅游带”。

(四)文化资源富集

在历史长河中,黄河文化和华夏文明造就了河南黄河文化旅游带承载着影响深远、谱系完整的黄河文化资源,包括著名古都、历史文化名城、著名寺窟、著名考古遗址、知名非遗、名山、大川、名人、经典历史故事、名作等,绘就了一条全景式展现黄河文化的纵贯带。尤其是位居河南黄河文化旅游带核心区域的郑汴洛处于我国“长安—洛阳—开封”东西文化主轴,共同创造了中国古都的“黄河时代”,因此成为我国著名古都分布最密集、黄河文化最富集的区域。

(五)情感心理优势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黄河是中华民族的母亲河;黄河文化是中华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华民族的根和魂”。而河南黄河文化旅游带所处区域不仅是中国地理上的“黄河之中”、“天下之中”,更是黄河文化和中华文明的主要发祥地,是中华民族心理上的“情感之中”、“心灵故乡”,因而天然地成为“黄河文化”的最佳展示地和体验地。

二、打造河南黄河文化旅游带的理论进路

(一)地缘相近

河南黄河文化旅游带九市距离相近,交通便利。尤其是位于核心区的郑汴洛位置相邻,相距仅三百里左右;三市间有高密度的立体交通相连,且交通网越织越密。

(二)人缘相亲

河南黄河文化旅游带九市同为典型的中原,生活在该区域的人民同为典型的中原人民,彼此有亲近感。尤其是郑汴洛三城更是地理相邻、心理相亲,均说中原官话,便于沟通来往。

(三)经济相融

河南黄河文化旅游带各市之间具有较强的经济联系。首先,涵盖河南黄河文化旅游带整体区域的国家战略规划(如中原经济区、中原城市群等)重塑了中原经济版图,加强了中原城市群之间的经济联系。其次,聚焦河南黄河文化旅游带核心区的国家战略规划(如中国(河南)自由贸易试验区、郑洛新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郑州国家中心城市等)更是促进了核心城市之间的融合发展。

(四)文化相通

河南黄河文化旅游带以其丰厚的养分创造了辉煌的华夏文明和中原文化。随着历史的演进,这种文化更是成为黄河文化的核心主干和集大成者,成为中华民族的根与魂。

(五)历史相连

河南黄河文化旅游带核心区域承担中国政治、经济、文化中心长达三千年,诞生了三大古都和五个中国历史文化名城。在黄河文化漫长的形成过程中,郑汴洛三城更是交相辉映,历史相连。

三、打造河南黄河文化旅游带的实践路径

(一)以规划为纲,科学定位河南黄河文化旅游带

打造河南黄河文化旅游带,要做好科学规划。精准定位每个城市,充分发挥各自优势,携手共创“行走河南·读懂中国”品牌,擦亮“老家河南,豫见中国”名片。作为黄河旅游带核心的郑汴洛更要精准定位,错位发展,协同共创黄河文化旅游之都。

(二)以交通为线,紧密串联河南黄河文化旅游带

文化旅游景观的可达性是影响旅游意愿的关键因素。河南黄河文化旅游带各市距离虽非遥远,但交通尚需完善。首先,要郑汴洛为突破点,加密城际交通网,串联“三座城、三百里、五千年”的黄河文化精品旅游景观。其次,加大新郑国际机场国际辐射力,开通更多国际航线,提高国际游客通达性。最后,要提高旅游带其他城市的通达性,使黄河文化旅游带连为一体。

(三)以需求为锚,科学整合河南黄河文化旅游资源

新时代的文旅消费者追求的是规划科学、体验美好、服务一流的文化旅游产品。打造黄河文化旅游带,要坚持以游客需求为锚,以游客槽点为着力点,促进黄河文化创新性发展和创造性转化。为此,要科学整合河南黄河文化旅游资源,设计开发游客喜闻乐见的文化旅游景观,打造以游客为导向的黄河文化旅游产品体系。

(四)以品牌为翼,强力引领河南黄河文化旅游带建设

首先,抓好拳头工程、精品工程、品牌工程,下好先手棋,打造具有广泛影响力的黄河文化主地标,如黄河国家博物馆、大河村国家考古遗址公园、大河文明国际论坛、黄河悬河文化展示馆、二里头国家考古遗址公园等。

其次,打造黄河文化旅游品牌矩阵,实施品牌“雁阵战略”。以黄河文化主地标为品牌“头雁”,引领“群雁”集体腾飞。

最后,运用品牌思维,筑牢品牌三要素。首先,夯实品牌载体要素,即创造高品位黄河文化旅游产品;其次,突出品牌有形要素,即做好VI设计,建议以“龙形黄河”为品牌标识骨架,以“黄色”为品牌底色,以“大河文明、华夏根脉”为品牌标识语;最后,强化品牌无形要素,即以“大河文明、华夏根脉”为品牌主张,打造具有独特IP和强大影响力的黄河文化旅游品牌。

(五)以营销为媒,大力传播河南黄河文化旅游独特IP

首先,要挖掘提炼黄河文化的深刻内涵和时代精神,融入黄河国家战略伟大实践,强化文化底色和精神内核。

其次,运用新媒体矩阵塑造传播黄河文化旅游独特IP和品牌形象。要打造融合微博、微信、抖音、快手、B站等聚合年轻人的新媒体传播矩阵和营销传播体系,塑造和传播黄河文化旅游独特IP,讲好黄河故事和中原故事。

最后,充分运用国家级、世界级重大活动的特殊公关传播功能,打造多渠道、立体化公关传播平台,提高黄河文化旅游带的国际知名度。借助郑州国际少林武术节,扩大嵩山和功夫文化的国际影响力;利用中国(郑州)国际旅游城市市长论坛、嵩山论坛、黄帝拜祖大典、中国(三门峡)国际黄河旅游节等重大活动,展现“黄河-黄土-黄帝”为核心元素的“黄色文明”画卷;借助“一带一路”倡议、亚洲旅游促进计划等重大国际合作计划,加大黄河文化旅游的对外开放力度。

四、结论

“黄河国家战略”视阈下,打造河南黄河文化旅游带迎来了良好的机遇,同时也具备良好的条件。而且,打造河南黄河文化旅游带有其深刻的理论逻辑。在此基础上,本文提出了打造河南黄河文化旅游带的实践进路,以促进河南黄河文化旅游带加速隆起和河南文旅文创融合战略深入推进。


文章来源:   《河南经济报》   https://www.zzqklm.com/w/qt/34236.html

网络客服QQ: 沈编辑

投诉建议:0373-5939925    投诉建议QQ:

招聘合作:2851259250@qq.com (如您是期刊主编、文章高手,可通过邮件合作)

地址:河南省新乡市金穗大道东段266号中州期刊联盟 ICP备案号:豫ICP备2020036848

【免责声明】:中州期刊联盟所提供的信息资源如有侵权、违规,请及时告知。

版权所有:中州期刊联盟(新乡市博翰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关注”中州期刊联盟”公众号
了解论文写作全系列课程

核心期刊为何难发?

论文发表总嫌贵?

职院单位发核心?

扫描关注公众号

论文发表不再有疑惑

论文写作全系列课程

扫码了解更多

轻松写核心期刊论文

在线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