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论企业廉洁风险防控机制建设
廉洁风险防控是国有企业内部控制的重要内容、反腐倡廉建设的重要手段。本文对当前国有企业廉洁风险防控工作进行分析,阐述构建廉洁风险防控机制的必要性,并探讨机制建设的具体策略。期望本文能够对加强企业廉洁风险管理、促进反腐倡廉建设提供一定的帮助。
1 国有企业构建廉洁风险防控机制的必要性
1.1 防控廉洁风险
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央加大党风廉政建设力度,各级纪检组织在聚焦监督执纪问责的基础上,进行廉洁风险防控机制的创新,对党员干部的日常行为进行规范和约束[1]。深化反腐倡廉工作实践对于国有企业生产经营和可持续发展具有重大影响。然而受诸多因素影响,部分企业内控管理混乱,腐败案件时有发生,其中,廉洁风险防控机制建设不到位是主要原因之一。因此,在新时期切实加强廉洁风险防控机制建设,是落实反腐倡廉建设的具体举措,也是企业转型发展的内生需求。
1.2 促进企业规范运行
确保企业员工具有较高的廉洁意识,是促进企业业务开展及可持续发展的前提。新经济形态下,文化多元化使得人们的思想认知和价值观念多样。在企业建设中,构建廉洁风险防控机制能够确保企业工作人员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念,从而在自我控制与监督中,规范地履行职务职责。从企业战略发展角度来看,廉洁风险防控机制能够促进企业风清气正,增强员工行为的规范性;并且,促进企业管理更加公正,业务开展更加高效,有助于企业战略目标的实现和可持续发展。
2 当前企业廉洁风险防线建设问题
2.1 廉洁风险防控重视程度不够
廉洁风险防控机制建设工作的开展需要干部员工从思想上予以重视并积极主动地进行自我约束和监督。当前,国有企业普遍开展了反腐倡廉建设并取得了成效,但是部分企业对于廉洁风险防控机制重视程度不够,缺乏深层次的认知,未能正确认识到廉洁风险机制建设与反腐倡廉以及企业发展的关系,廉洁风险防控机制建设不到位,反腐倡廉建设难以取得实质性的成效。
2.2 廉洁风险控制措施不当
当前,国有企业对反腐倡廉建设认识普遍得到提高,但部分企业廉洁风险防控机制不健全,未能结合企业自身经营模式和业务运作形态,制订的防控策略适用性不强,影响了工作开展质量。另外,在实践中,部分企业廉洁风险防控措施针对性不强、落实不到位,使得企业廉洁风险未能得到有效防控,影响了企业经济效益的提升和长期发展。
3 现代企业构建务实管用廉洁风险防控机制的具体策略
3.1 建成本质廉洁型企业
为了更好地将反腐倡廉贯彻到底,健全廉洁风险防控机制,我们借鉴本质安全的概念,力求建成本质廉洁型企业。本质安全是指通过技术手段使生产系统本身具有安全性,即使在误操作或发生故障的情况下也不会造成事故。本质廉洁可理解为廉洁风险在控、可控、可预警,即使外界的因素、人的因素影响,也不会或不易发生舞弊行为,因为廉洁风险防控机制建设到位而“不能腐”。
3.2 具体防控廉洁措施
3.2.1 加强员工防控廉洁意识
廉洁风险防控机制是企业廉洁工作开展的有效保证,要确保廉洁风险防控机制建设的高效性、合理性,在企业发展中,就应注重全体员工廉政观念的教育和引导。其一,加强企业员工的责任教育,从领导层抓起,逐步深化到基层,确保企业职员梳树立问题意识,用严格的制度流程防控违纪违规操作。其二,应注重岗位廉洁风险教育,通过教育、排查、会议等多种形式,帮助干部员工提高风险意识,认识本岗位存在的廉政风险,掌握防控措施,做好岗位风险防控工作。其三,注重企业文化宣传和教育,并通过廉政建设典型案例对企业员工进行警示教育。其四,加大制度红线教育,组织员工学习反腐倡廉建设相关制度规定,增强企业员工遵章守纪的自觉性和自律性,从而为企业廉政工作开展创造良好的思想认知环境。
3.2.2 加强风险防控制度建设
规范、严明的规章制度能够为企业廉洁风险防控提供保证。首先,应建立健全集体议事规则,并结合自身业务开展运行的工作密实,建立高度符合本企业发展实际的廉洁管理制度,从而形成科学化的反腐、廉洁工作机制,为企业廉洁工作的开展提供指导。其次,应注重企业业务开展流程的规范,在企业分工及管理中,加大岗位责任监督管理,并编制业务操作的具体要求,然后就具体岗位的敏感事项进行规范,并制定标准化应对策略,规范业务流程。最后,加大企业员工的行为控制力度,实现企业业务、人员及廉洁建设的高度协调;同时制定严格的行为考核标准,处理业务违规及行为腐败问题,提升企业管理的廉洁性。
3.2.3 廉洁风险排查、廉洁风险管理策略
廉洁风险管理策略可按照 PDCA 循环,对廉洁风险管理的整个实施过程进行系统管理。具体分为四步,分别是计划阶段(Plan)、执行阶段(Do)、考核阶段(Check)、修正阶段(Action)。
3.3.1 计划阶段(Plan)
动员干部职工寻找风险点,制订预防措施,拟定防范廉洁风险的工作方案,建立相对应的领导机构与工作机构,形成一种全员参与、上下联动、统一协调、动态管理的工作格局。
3.3.2 执行阶段(Do)
将廉洁风险防范管理与企业中心工作结合起来,融合到企业的日常生产经营管理中去,落实好风险防范的具体管理措施,充实活动内容,创新工作方式,夯实基础工作,扩大载体渠道,从而有效的避免苗头性、倾向性问题演变成违规违纪问题,确保活动能够稳步推进取得成效。
3.3.3 考核阶段(Check)
对活动成效进行全方面的分析与评估,考核廉洁风险防范管理工作的质量,以自查自纠、专项检查的方式,通过动态考核和综合评估得出的结果,严格追究责任主体。
3.3.4 修正阶段(Action)
根据考核结果,对现行规章制度执行情况的梳理分析,找出其中的问题,并针对这些问题点、薄弱点和关键点,重新制订相关规章条文,重视思想教育,加强行为管理,从根本上预防和杜绝腐败问题的发生。
4 具体管理措施
4.1 建立风险防控制度
规范、严明的规章制度能够为企业廉洁风险防控提供保证。现代企业发展中,企业管理人员首先应建立健全集体议事规则,并结合自身业务开展运行的工作密实,建立高度符合本企业发展实际的廉洁管理制度,从而形成科学化的反腐、廉洁工作机制,为企业廉洁工作的开展提供指导。其次,应注重企业业务开展流程的规范,在企业分工及管理中,加大岗位责任监督管理,并编制岗位操作的具体要求,然后就具体岗位的敏感事项进行规范,并制定标准化应对策略,简便企业岗位办事流程。最后,加大企业职员的行为控制力度,实现企业业务、人员及廉洁建设的高度协调;同时制定严格的行为考核标准,处理业务违规及行为腐败问题,提升企业管理的廉洁性。
4.2 强化廉洁风险监督机制
建立监督检查机制是企业反腐廉洁建设的一种强制性手段,其能确保企业连接工作的高效开展,实现业务开展的规范性,并促进企业稳定、有效发展。在监督检查体系建设中,首先应加强企业员工的自我检查和评估,从廉洁教育、制度遵守、业务规范执行等角度,对企业员工的廉洁性进行管理,并修正廉洁风险防范中的不足。其次,在发现企业廉洁建设问题的同时,应强化防控措施的具体执行,即从企业管理层到基础,应积极的应对企业廉洁建设问题,并加大腐败现象的打击力度,确保廉洁监管部门责任的有效落实。
4.3 增强风险防控科技支撑
现代企业发展中,要提升企业廉洁工作开展质量,还应注重现代科学技术的高效应用。具体而言,企业管理人员应利用现代信息技术进行反腐监管,从而在办事网上申请、流程网上与进行、结果网上公开中,实现廉政建设的动态控制,进而构建“制度+技术+廉洁”的工作开展模式,确保企业廉洁建设的效率化、质量化。利用科技手段开展廉洁工作是,首先应注重企业业务品种、数量、技术和质量信息的公开,然后对现代技术下,廉洁工作的开展模式进行优化,将廉洁工作落实到业务运行的方方面面,确保企业廉洁工作的针对性、有效性。最后,对于廉洁建设成果应及时的公开,并进行网络数据永久保存,从而为企业后续工作开展提供支撑,实现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5 结语
切实加强廉洁风险防控机制建设,对于加强企业内部控制,防范廉洁风险具有较大影响。只有充分认识到构建廉洁风险防控机制的必要性,系统化地分析当前企业反腐倡廉工作建设问题,并进行廉洁风险防控机制建设策略的合理应用,才能确保企业廉洁风险防控机制的科学性、有效性,促进党风廉政建设,推动企业可持续发展。
- 2025年中科院分区表已公布!Scientific Reports降至三区
- 官方认定!CSSCI南大核心首批191家“青年学者友好期刊名单”
- 2023JCR影响因子正式公布!
- 国内核心期刊分级情况概览及说明!本篇适用人群:需要发南核、北核、CSCD、科核、AMI、SCD、RCCSE期刊的学者
- 我用了一个很复杂的图,帮你们解释下“23版最新北大核心目录有效期问题”。
- 重磅!CSSCI来源期刊(2023-2024版)最新期刊目录看点分析!全网首发!
- CSSCI官方早就公布了最新南核目录,有心的人已经拿到并且投入使用!附南核目录新增期刊!
- 北大核心期刊目录换届,我们应该熟知的10个知识点。
- 注意,最新期刊论文格式标准已发布,论文写作规则发生重大变化!文字版GB/T 7713.2—2022 学术论文编写规则
- 盘点那些评职称超管用的资源,1,3和5已经“绝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