芳纶纳米纤维基导电复合材料的发展与应用
芳纶是以芳香族大分子原料经缩聚纺丝制得的线性高分子纤维,具有机械性能强、质量轻、耐酸碱等优异性能,分为间位芳纶和对位芳
图1 对位芳纶的分子结构图
Fig. 1 Molecular structure of para-aramid
柔性电子器件以其独特的柔性、延展性和高效、低成本的制造工艺,在信息能源、医疗和国防等领域具有广泛的应
本文对比总结了芳纶纳米纤维的制备方法和芳纶纳米纤维与不同的碳材料、金属材料和导电聚合物结合形成导电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并且介绍了其在电磁屏蔽、超级电容器、压力传感器及氧还原电催化领域的应用,并对芳纶纳米纤维基导电复合材料未来的发展趋势进行了展望。
静电纺丝是一种常见的制备聚合物纳米纤维的技术,其原理是在强电场作用下高分子聚合物被赋予一定加速度得以拉伸喷射形成小液滴,高速射流溶剂受到电场的作用不断挥发,带电液滴间的静电排斥力也不断增大,最终导致细化分裂,形成了静电纺丝纤
机械辅助制备的ANFs通常不破坏化学结构,能保持其原有的优异力学性能、耐高温性能和化学稳定性。Ifuku等
碱溶法制备芳纶纳米纤维属于化学法且具有低能耗的优势。Takayanagi等
Koo等
图2 ANFs制备方法示意
Fig. 2 Schematic illustration of fabrication methods for ANF
芳纶纳米纤维由于其良好的力学性能和优异的耐腐蚀性,常和导电材料复合应用。本文中介绍了3种与导电材料复合的类型。
碳纳米管(CNTs)具有优异的导电性、强的力学性能、高稳定性以及质量轻等优点。Hu等
图3 FC-ANFs/CNT混合气凝胶膜的制备、结构组成及其多功能
Fig. 3 Schematic of the fabrication and structural composition of the FC-ANFs/CNT hybrid aerogel film and its multifunctionalit
除了一维碳材料,芳纶纳米纤维还可以与二维碳材料(比如石墨烯纳米片)组合成复合材料。石墨烯纳米片由于缺乏官能团,很难加工成自组装结
Sas等
相比于碳材料,金属纳米填料与芳纶纳米纤维基底结合的优点在于其电导率要高很多。目前,不同种类、不同尺寸的金属纳米颗粒已被成功合成,并广泛应用于电学、传感器等领域的研究中。其中金纳米颗粒(Au NPs)和银纳米颗粒(Ag NPs)由于合成方法简单快速,纳米颗粒稳定、不易被氧化,粒径分布窄等优点而被广泛应
MXenes材料是一种具有亲水表面的新型二维化合物,由于具有高比表面积、优良的电导率、化学活性表面和强电磁波吸收等特性,在微波吸收和电磁屏蔽材料中具有巨大的潜
Lei等
图4 MXene/ANFs复合薄膜的制备及性
Fig. 4 Preparation and properties of MXene/ANFs composite film
Wang等
导电聚合物与ANFs结合后的导电复合材料具有许多优点,可以在较大范围内根据实际情况调节其机械性能与导电性等,并且它的化学稳定性良好,易于成型和大批量生产。
聚吡咯(PPy)是一种常见的导电聚合物,具有高导电性、良好的环境稳定性、易于合成且无毒。Han等
聚苯胺(PANI)的分子结构与芳纶的组成单位PPTA分子非常相似,将ANFs经PANI掺杂后可具有导电性及电学性能。Lyu等
由于芳纶纳米纤维的加入,导电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得到改善,同时也为电学应用的研究提供新的思路。本文主要介绍芳纶纳米纤维基导电材料在电磁屏蔽、传感器、超级电容器及氧还原反应(ORR)电催化4个领域的应用。
由于电子通信设备的迅速增加和频谱范围的扩大,控制电磁干扰的任务变得非常严峻和具有挑战
(1) |
图5 电磁屏蔽的机
Fig. 5 Mechanism of electromagnetic shieldin
当进行反射损耗时,屏蔽材料在磁场中有可自由移动的载流子,具有良好的导电性,屏蔽材料的多孔结构也会增加多重反射的次数,从而提高屏蔽效能。一般来说,具有良好导电性能的材料的电磁屏蔽机制主要取决于电磁波的反射。
目前,金属材料仍然是电磁屏蔽的首选,因为他们导电性好、具有优异的电磁屏蔽效
Xie等
图6 双层纳米复合材料
Fig. 6 Double-layers nanocomposite paper materia
由于化石燃料的快速消耗,以及使用它们造成的污染,可持续能源仍然是一个重要的全球问题。电能是迄今为止最方便的能源形式,但电力存在发电强度和频率随机变化的缺
将ANFs作为活性导电物质的机械增强材料,使得ANFs基超级电容器电极在成本、多功能性和环境友好性方面具有显著的优势。Yin等
Flouda等
自组装石墨烯水凝胶由于优异的比表面积、高孔隙率和连续的导电网络在电化学能量储存领域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Sas等
传感器是能够感受规定的被测量并按照一定规律转换成可用输出信号的器件或装
Han等
随着化石燃料的加速枯竭和一系列的环境问题,先进的能源转换技术已经引起学术界和工业界的极大关注。其中,燃料电池、金属-空气电池等新型电化学能量转换装置的商业化应用主要受限于氧还原反应(ORR)的动力学障碍及阴极上使用铂基催化剂的高昂成
Ren等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单一的导电材料慢慢向复合导电材料进行过渡。芳纶纳米纤维作为一种新型高分子纤维材料,由于其独特的结构更易与导电材料结合,在维持电子器件导电性的情况下增强了耐用性,为大规模生产和多功能应用提供了可能,在实现可持续能源的发展方面具有很好的开发前景。
芳纶纳米纤维作为一种性能优异的纳米单元,有效地解决了芳纶纤维本身光滑、化学反应活性低的难题,经处理后的纳米纤维表面的酰胺基团可以与各种导电材料复合,极大地丰富了其在电学领域的应用研究。未来芳纶纳米纤维在电学领域的发展将更多地集中在以下几点。
4.1 复合方法。由于芳纶纳米纤维本身表面只有单一的酰胺基团,结合能力较差,通常需要加入交联剂来提高材料的稳定性。如何对ANFs表面进行活性处理仍需要进一步深入的研究。
4.2 导电复合材料制备方式。目前的芳纶纳米基导电复合材料的制备工艺复杂且效率低,需要进一步推广更高效、更环保的规模化制造方法。ANFs在高性能纤维表面构建纳米结构中起着不可或缺的作用,然而,关于纤维与基体界面的应力传递机理和定量表征的报道很少,ANFs基导电复合材料的界面厚度和界面模量梯度变化值得进一步研究,在实际应用中也具有重要的意义。
4.3 电学与力学性能的平衡。通常情况下,由于芳纶纳米纤维的加入,复合材料的电学性能会受到影响,如何在不破坏电学性能的基础上提高力学性能也是一个需要不断研究的过程。
4.4 多功能化与规模化应用。目前报道的由芳纶纳米纤维制成的材料具有优异的机械强度与韧性强的优点,在柔性电极制造和聚合物增强等电学领域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未来应聚焦于如何将这些优点与高效、低成本的制备技术相结合,实现多功能化与规模化的应用。
- 2025年中科院分区表已公布!Scientific Reports降至三区
- 官方认定!CSSCI南大核心首批191家“青年学者友好期刊名单”
- 2023JCR影响因子正式公布!
- 国内核心期刊分级情况概览及说明!本篇适用人群:需要发南核、北核、CSCD、科核、AMI、SCD、RCCSE期刊的学者
- 我用了一个很复杂的图,帮你们解释下“23版最新北大核心目录有效期问题”。
- 重磅!CSSCI来源期刊(2023-2024版)最新期刊目录看点分析!全网首发!
- CSSCI官方早就公布了最新南核目录,有心的人已经拿到并且投入使用!附南核目录新增期刊!
- 北大核心期刊目录换届,我们应该熟知的10个知识点。
- 注意,最新期刊论文格式标准已发布,论文写作规则发生重大变化!文字版GB/T 7713.2—2022 学术论文编写规则
- 盘点那些评职称超管用的资源,1,3和5已经“绝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