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数学模型的企业仓储优化研究
随着经济全球化和信息技术的发展,企业需要不断提升运营效率,以获得市场竞争优势。仓储是连接生产、分销和消费的重要环节,供应链管理中需要有效的仓储管理策略,用以降低成本、提高服务质量和增强客户满意度。面对市场需求的多样化和供应链环境的复杂化,传统的仓储管理模式已经无法满足现代企业的需求。在此背景下,多层次分析可以用于优化仓库布局规划、库存控制、物流路径设计等多个方面,提供更为精确和系统的决策支持,使仓储管理更加高效和经济,企业可以在保证服务质量的同时,降低运营成本,提高市场适应能力。因此,相关人员需要研究如何将多层次分析应用于企业仓储优化,根据企业的特定需求和条件制定合理的优化策略。本文基于多层次分析,探讨企业的仓储优化策略,以期为企业仓储管理提供理论参考。
1仓储管理
1.1仓储管理概念
仓储管理包括仓储物理空间的管理,也包括信息流的处理、库存控制、成本管理以及对仓储资源的优化配置,承担着保持产品质量、确保有效存取以及提供灵活响应市场需求的角色。随着市场竞争的加剧和客户需求的多样化,仓储管理成为了企业综合竞争力的关键指标,有效的仓储操作流程,可以减少不必要的成本支出,提高整体物流效率。科学的仓储管理方法需要根据货物特性和存储需求合理布局,有效利用空间,减少货物存取时间。合理的库存水平可以减少资金占用和仓储成本,提高资金周转率。高效的作业流程可以缩短作业时间,提高响应速度。
1.2仓储管理的重要性
通过合理的库存控制策略,减少存储空间和提高仓储效率来降低仓储成本,能够显著降低企业存货成本和运营成本。在此基础上,良好的库存管理可以保障准确及时的订单履行,提高客户服务水平,提高客户满意度和忠诚度,确保产品的快速、准确配送,满足客户对于快速响应和高服务质量的期望。随着市场环境的变化和供应链风险的增加,有效的仓储管理可以迅速调整仓储策略和库存水平,从而应对需求波动和供应链中断的风险,保持企业在不确定的市场环境中的竞争力,促进企业可持续发展。
1.3仓储管理相关技术
仓储管理相关技术主要包括自动化技术、仓库管理系统、物联网技术三个主要技术。自动化技术包括自动化立体仓库和自动搬运系统等,通过机械化设备和智能化系统来替代或辅助人工操作,可以提高仓库的存取效率和空间利用率,减少人为错误和劳动力成本,提高仓储作业的速度和准确性。仓库管理系统(WMS)可以实现仓储作业的实时监控、库存管理、订单处理和报告生成等功能,支持与企业资源规划系统(ERP)和供应链管理系统(SCM)等其他企业管理系统集成,提供精确的库存数据和作业流程的可视化,实现数据共享和业务流程的整合,可以优化内部操作流程,提高供应链的透明度和协同效率。物联网技术可以实现对仓库环境的温湿度控制、货物位置跟踪和安全监控,可以实现即时响应,解决仓储管理中的问题,帮助优化仓库布局和库存管理。
2企业仓储管理现状分析
2.1案例选择与概况
文章选取了A公司作为研究对象,A公司是一家具有10000平方米仓库面积的物流服务提供商,主要业务范围包括仓储基础服务、增值服务和个性化服务,涉及传统的仓储管理、城市间的外调运输和基于平台所在城市的本地配送。较大的仓储面积表明A公司拥有相当规模的物资存储和处理能力,其也在积极寻求通过提供多元化服务以满足客户的特定需求。
2.2仓储管理问题分析
2.2.1仓库布局规划不合理
A公司仓库布局沿用传统的模式,货物存放的位置没有根据存取频率和物流路径进行优化,一些高频次存取的商品存放在仓库的较远或难以到达的位置,增加搬运时间和劳动力成本,导致货物的搬运和存取效率低下。目前的仓库布局不能满足多样化的货物类型和存储需求,不能适应不同大小和形状的商品,导致空间浪费和存储能力不足。另一方面,A公司的仓库没有为快速存取和紧急处理预留充足空间,导致严重的物流拥堵,影响了物理空间的利用效率,使得仓库管理系统功能发挥受限,无法有效地监控库存状态和优化库存管理流程,影响整个供应链的响应速度。
2.2.2物流搬运系统设计不合理
由于对仓库操作需求的误解或忽视,使得搬运设备的选择未能充分考虑货物的大小、重量或形状,物流搬运路径不能根据货物流动的实际情况优化,导致了实际操作中出现搬运困难,增加了作业时间和风险,也增加了操作成本和员工的工作负担。另外,搬运系统的设计未能考虑到人机工程学原则,导致员工在搬运过程中承受不必要的身体压力和劳累,也增加了货物损坏或丢失的风险,影响货物的安全和质量。
2.2.3仓储作业流程存在问题
A公司的仓储作业流程缺乏优化和标准化,使得接收、存储、拣选和发货等环节变得繁琐和低效,员工需要花费额外的时间来完成任务,容易因为操作不一致而导致错误率升高,这种缺乏标准化的作业流程使得作业中的问题无法及时被识别和解决,从而影响整体的仓储运营效率。另一方面,A公司的信息流和物流不能有效同步,使得A公司仓库中存在过度库存或者库存短缺的情况,导致作业流程中的信息断裂,影响部门之间的协作和响应速度,从而影响A公司的整体运营情况。
2.2.4仓储作业绩效管理不明确
目前A公司缺乏明确的绩效指标以及缺乏完善的绩效评估体系。缺乏明确的绩效指标会导致作业团队对于工作目标和标准的不清晰,员工不了解其工作的预期结果和评价标准,难以实现目标导向的工作,削弱绩效管理体系的有效性,无法准确反映员工的工作表现和贡献,从而影响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和改进意愿。在此基础上,A公司的绩效评价的结果不能有效用于指导绩效改善和员工发展,使得A公司缺乏针对性的培训和发展计划,影响员工的士气和公平感。
3基于多层次分析的企业仓储优化
3.1企业仓储优化指标
指标的建立需要对仓库布局、库存管理、物流流程以及相关的成本和服务水平等企业仓管内容有全面的理解,指标需要覆盖仓储操作的各个方面,且具有可量化的特性,可以在实施多层次分析时进行有效的计算和评估。在此基础上,仓储优化指标的建立需要反映当前的仓储操作状况,指出潜在的优化空间和改进方向。以此建立一套全面、准确、可操作和灵活的仓储优化指标体系,并且确保指标体系与企业的整体战略目标和市场需求保持一致,提升仓储管理的效率和效果,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占据优势。企业仓储优化指标体系如表1所示。
表1企业仓储优化指标
一级指标 | 二级指标 | 指标解释 |
仓储管理 | 库存准确性 | 衡量仓储管理中库存记录与实际库存之间的准确性 |
空间利用率 | 评估仓储场地的利用效率,即仓库空间的有效利用程度 | |
仓储成本控制 | 衡量仓储管理中所涉及的成本控制情况 | |
仓储作业流程 | 订单处理效率 | 评估仓储作业中订单处理的速度和准确性 |
损耗率 | 衡量仓储作业过程中货物损耗的程度 | |
物流配送速度 | 衡量仓储作业中物流配送的速度和准时性 | |
仓储安全管理 | 评估仓储作业过程中的安全管理情况 | |
仓储绩效 | 客户满意度 | 衡量仓储服务对客户需求的满足程度和客户的满意度水平 |
订单履行准时率 | 评估仓储履行订单的准时率,即按时完成客户订单的比例 | |
库存周转率 | 衡量仓储物资的周转速度,即单位时间内的库存货物周转次数 | |
仓储自动化水平 | 评估仓储作业流程中采用自动化设备和技术的程度 | |
能耗与环保 | 衡量仓储作业过程中的能源消耗水平和环境保护措施 |
文章使用层次分析法,计算确定的优化指标的权重,从而确定各种仓储管理活动和策略的优先级,以及评估不同仓储优化措施的相对有效性。层次分析法作为一种结构化决策支持工具可以帮助决策者评估各个因素的相对重要性。
第一步,定义决策的目标,建立一个多层次的层级结构,从总目标逐渐细化到具体的评价标准和备选方案层。
第二步,通过成对比较的方式确定各层次中元素的相对重要性,文章邀请物流领域的专家和A公司管理人员(共16人)对指标进行重要性评价,一级指标评价结果如表2所示。
表2一级指标评价结果
仓储管理 | 仓储作业流程 | 仓储绩效 | |
仓储管理 | 1.00 | 1.143 | 1.176 |
仓储作业流程 | 0.88 | 1 | 1.25 |
仓储绩效 | 0.85 | 0.8 | 1 |
第三步,计算指标权重和进行一致性检验。一级指标权重结果如表3所示。一致性检验结果如表4所示。
表3一级指标权重
项 | 特征向量 | 权重值 | 最大特征值 | CI值 |
仓储管理 | 1.10 | 0.366 | 3.004 | 0.002 |
仓储作业流程 | 1.03 | 0.342 | ||
仓储绩效 | 0.88 | 0.292 |
表4一致性检验结果
最大特征根 | CI值 | RI值 | CR值 | 致性检验结果 |
3.004 | 0.002 | 0.520 | 0.004 | 通过 |
第四步,采用同样的方法,确定二级层次的权重。最终指标权重如表5所示。
表5企业仓储优化指标权重
一级指标 | 权重 | 二级指标 | 权重 | 组合权重 |
仓储管理 | 36.62% | 库存准确性 | 30.36% | 11.12% |
空间利用率 | 31.10% | 11.39% | ||
仓储成本控制 | 38.54% | 14.11% | ||
仓储作业流程 | 34.19% | 订单处理效率 | 30.36% | 10.38% |
损耗率 | 28.10% | 9.61% | ||
物流配送速度 | 24.59% | 8.41% | ||
仓储安全管理 | 16.95% | 5.80% | ||
仓储绩效 | 29.19% | 客户满意度 | 21.02% | 6.14% |
订单履行准时率 | 19.87% | 5.80% | ||
库存周转率 | 22.78% | 6.65% | ||
仓储自动化水平 | 23.56% | 6.88% | ||
能耗与环保 | 12.77% | 3.73% |
基于客观数据和系统的分析,可以明确仓储管理中各项措施的优先级,从而做出更为合理和有效的决策。
3.3企业仓储优化策略
3.3.1仓储管理优化
A公司需要重新设计仓库的布局,将常用商品存放在仓库的前端或易于访问的位置,季节性或低频使用的商品可以放在较远的区域,以提高空间利用率和作业效率。在仓库中利用可调节的货架和立体存储系统等垂直的存储设备,同时考虑操作的安全性和便利性,确保仓库工作人员能在安全的环境中高效地完成作业。另一方面,需要为仓库制定标准化的入库、拣选和装运流程等标准操作程序(SOP)和作业指导书,降低作业复杂性和培训成本,减少错误和延误,提高作业效率。合理的仓库布局可以显著提高仓储管理的整体效率和响应速度,更好地适应市场变化和客户需求。
3.3.2仓储作业流程的信息化管理
企业可以引入仓库管理系统(WMS)和物联网(IoT)技术,WMS用于实时跟踪库存水平、优化货物存放位置和路径规划,为管理者提供详细的报告和分析,帮助做出库存和物流管理决策。物联网技术实现对货物的自动识别和追踪,减少人工操作的错误和时间消耗。在此基础上,建立统一的信息平台,实现不同部门和功能之间的数据共享和通信,帮助仓库管理者更准确地进行库存规划和调整,为供应商和物流服务提供商提供优化采购和运输安排的信息,提高整个供应链的透明度和协调性,确保企业在动态市场环境中的竞争优势。
3.3.3仓储作业绩效评价
企业需要建立一个全面且具体的绩效评价体系,包含仓储成本、作业效率、服务质量、库存准确性等多维度的评价指标,每个指标都应具有清晰的定义和可量化的标准,确保评价的客观性和一致性,关注当前的企业仓储作业表现,评估企业潜在改进空间和持续改进能力。基于绩效评价体系,需要定期收集数据、分析趋势并调整策略,关注表现不佳的指标,深入分析其背后的原因,及时根据企业战略目标的变化和市场环境的发展进行仓储调整和更新,提升仓储管理的整体水平。
4仓储优化后的效果评价
使用模糊数学原理对仓储优化的效果进行评价,建立对于仓储优化的效果的评语集为:{满意,较为满意,一般,较为不满意,不满意},对应评价集为V={5,4,3,2,1},邀请A公司员工289人对每个指标的满意度进行评价,将收集到的数据进行归一化处理,如表6所示。
表6 指标满意度归一化处理结果
一级指标 | 二级指标 | 满意 | 较为满意 | 一般 | 较为不满意 | 不满意 |
仓储管理 | 库存准确性 | 0.365 | 0.341 | 0.175 | 0.079 | 0.040 |
空间利用率 | 0.325 | 0.341 | 0.167 | 0.095 | 0.071 | |
仓储成本控制 | 0.286 | 0.317 | 0.198 | 0.111 | 0.087 | |
仓储作业流程 | 订单处理效率 | 0.254 | 0.357 | 0.262 | 0.087 | 0.040 |
损耗率 | 0.286 | 0.294 | 0.230 | 0.119 | 0.071 | |
物流配送速度 | 0.230 | 0.270 | 0.325 | 0.103 | 0.071 | |
仓储安全管理 | 0.270 | 0.357 | 0.246 | 0.063 | 0.063 | |
仓储绩效 | 客户满意度 | 0.262 | 0.294 | 0.278 | 0.095 | 0.071 |
订单履行准时率 | 0.325 | 0.310 | 0.214 | 0.087 | 0.063 | |
库存周转率 | 0.278 | 0.452 | 0.190 | 0.048 | 0.032 | |
仓储自动化水平 | 0.325 | 0.357 | 0.190 | 0.079 | 0.048 | |
能耗与环保 | 0.230 | 0.373 | 0.246 | 0.079 | 0.071 |
结合层次分析法确定的指标权重,使用模糊数学方法对三个一级指标进行模糊综合评价。
仓储管理指标的综合评价:
B1={11.12%,11.39%,14.11%}
使用同样的方法,计算仓储作业流程和仓储绩效的模糊综合评价,结果如表7所示。
表7 一级指标模糊综合评价结果
一级指标 | 满意 | 较为满意 | 一般 | 较为不满意 | 不满意 |
仓储管理 | 0.322 | 0.332 | 0.181 | 0.097 | 0.068 |
仓储作业流程 | 0.260 | 0.318 | 0.266 | 0.096 | 0.060 |
仓储绩效 | 0.289 | 0.324 | 0.246 | 0.097 | 0.064 |
结合评价集与一级指标的模糊综合评价结果,计算仓储优化后的效果,结果如表8所示。优化后的仓储效果得分为3.700,证明A公司员工对优化后的仓储系统较为满意。
表8 仓储优化模糊综合结果
一级指标 | 得分 |
仓储管理 | 3.744 |
仓储作业流程 | 3.620 |
仓储绩效 | 3.737 |
综合得分 | 3.700 |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全球货运量规模不断扩大,企业需要不断完善其仓储设施,优化仓储管理。本文在仓储管理理论的基础上,以A公司为例,分析了A公司的仓储管理问题,使用层次分析法确定了仓储管理活动和策略的优先级,针对层次分析的结果,提出了仓储优化策略。采用模糊综合评价法对优化后的仓储管理效果进行评价,结果表明,这些策略显著提升了仓储管理的整体性能。
文章来源: 《上海轻工业》 https://www.zzqklm.com/w/kj/30978.html
- 2025年中科院分区表已公布!Scientific Reports降至三区
- 官方认定!CSSCI南大核心首批191家“青年学者友好期刊名单”
- 2023JCR影响因子正式公布!
- 国内核心期刊分级情况概览及说明!本篇适用人群:需要发南核、北核、CSCD、科核、AMI、SCD、RCCSE期刊的学者
- 我用了一个很复杂的图,帮你们解释下“23版最新北大核心目录有效期问题”。
- 重磅!CSSCI来源期刊(2023-2024版)最新期刊目录看点分析!全网首发!
- CSSCI官方早就公布了最新南核目录,有心的人已经拿到并且投入使用!附南核目录新增期刊!
- 北大核心期刊目录换届,我们应该熟知的10个知识点。
- 注意,最新期刊论文格式标准已发布,论文写作规则发生重大变化!文字版GB/T 7713.2—2022 学术论文编写规则
- 盘点那些评职称超管用的资源,1,3和5已经“绝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