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胜从选择开始,我们是您最好的选择!—— 中州期刊联盟(新乡市博翰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0373-5939925
2851259250@qq.com
我要检测 我要投稿 合法期刊查询
您的位置:网站首页 > 优秀论文 > 其他论文 > 正文

深入推进诉源治理赋能县域治理现代化

作者:王艺桦来源:《河南经济报》日期:2024-12-12人气:378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把非诉讼纠纷解决机制挺在前面,推动更多法治力量向引导和疏导端用力,加强矛盾纠纷源头预防、前端化解、关口把控,完善预防性法律制度,从源头上减少诉讼量,同时强调,要善于运用法治思维谋划县域治理。进入新的历史时期,深入推进诉源治理工作,将大部分矛盾纠纷化解在诉讼前,对于强化县域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意义重大。

一、诉源治理赋能县域治理现代化的理论依据

诉源治理的“诉”是指诉讼案件,“源”是指纠纷产生的根源,诉源治理是政府、社会机构及个体为预防和化解矛盾纠纷,使潜在纠纷和已出现纠纷的当事人的冲突和利益得以调和,避免纠纷进入到诉讼程序而采取各种措施的行为。诉源治理作为社会治理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实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题中之义。

“县域”是我国历朝历代国家治理的基本单元,统一建立组织建制和治理体制,形成了一体化的治理格局。在现代社会治理体系中,县域作为五脏俱全的小“麻雀”,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基本单元,其一头连接城市、一头服务乡村,是承托城乡发展的天然载体,也是实践诉源治理的最佳场域。

深入推进诉源治理工作,事关基层民生福祉、和谐稳定,在推动农业农村现代化、促进乡村全面振兴、实现城乡融合等方面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二、诉源治理赋能县域治理现代化的现实基础

一是实现依法治县的必然选择。县级司法力量相对薄弱,不宜将所有矛盾纠纷都诉诸司法。通过诉源治理,建立健全矛盾纠纷多元预防化解体系,将大部分矛盾纠纷化解在诉讼前,既能减轻基层政府负担,优化治理体制机制,又有利于形成“办事依法、遇事找法、解决问题用法、化解矛盾靠法”的浓厚氛围二是促进经济发展的现实需求。经济发展是诉讼案件增长的客观背景,是“诉讼爆炸”的客观原因。基层特色产业的发展和产业链的持续延展必然产生大量产业矛盾,不建立科学的矛盾纠纷化解分流机制,这些产业矛盾就难以得到妥善解决,将会对当地经济发展产生消极影响。三是提升干部能力的重大契机。现代基层治理对基层干部的工作能力有着较高要求。各级干部参与诉源治理工作的过程,不仅是面向群众的多元解纷,也是对自身法治素养和综合能力的实践检验。通过多场景、多平台、多环节的解纷实践,倒逼干部自觉钻研法律知识、锤炼工作作风,提升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开展工作的能力。

三、诉源治理赋能县域治理现代化的文化根脉

一是“无讼息争”的风俗习惯。在古代宗法等级社会中,不管是中央还是地方,官府还是民间,都认为诉讼要花费大量时间与金钱,甚至会付出惨重的人身代价。因此,在处理民间纠纷时,多是强调“无讼息争”,以此来稳定统治秩序,“无讼息争”的传统风俗与今天的诉源治理工作实乃一脉相承。二是“大同社会”的治理理想。从古至今,理想社会的构建始终是一个具有生命力的话题,求“大同”是中华民族的美好愿景,《礼记·礼运》中关于“大同社会”的构想为后世的社会治理指明了方向,而建立矛盾纠纷多元预防化解机制是构建一个“大同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三是公平正义的价值取向。老百姓对于包拯、海瑞这类“青天老爷”的追捧反映出人民群众对公平正义的价值追求,这种公平正义不只体现在司法诉讼中,更体现在非诉讼的矛盾纠纷解决方式中。多数老百姓对于“打官司”的接受程度较低,强化诉源治理成为人民群众增强公平正义获得感的重要途径。

四、诉源治理赋能县域治理现代化的实践路径

一是坚持党的领导是首要前提。党的领导是做好包括诉源治理在内的基层治理工作的政治保障和底气来源,要特别注重把基层党组织的组织优势、组织功能、组织力量充分发挥出来,形成“党政主导+法官指导+行业专家参与+基层调解力量联动”的矛盾纠纷预防化解体系,使各级党组织成为强化诉源治理,助推县域治理现代化的坚强堡垒。二是强化系统治理是关键之举。诉源治理是一项系统工程,必须对整个全局通盘考虑、对各个环节严格把控,做到环环相扣、衔接连贯,同时要加强各部门、各层级团结配合、密切协作,实现上下、左右、内外贯通联动,避免出现“各自为政、缺乏合力”的问题,进而达到优化多元解纷体制机制的效果,夯实县域治理之基。三是依靠人民群众是有力保障。实行诉源治理、推动县域治理现代化离不开人民群众的参与支持。重点培育、优先发展行业协会商会类、城乡社区服务类、心理咨询类、公益慈善类等社会组织,积极完善、建立健全行业规章、团体章程、居民公约等社会规范,通过发挥其在矛盾纠纷预防化解中的积极作用,充分调动人民群众参与治理的积极性。四是运用信息技术是重要支撑。充分运用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数字化技术搭建诉源“智理”平台,打破各个基层部门之间的信息壁垒,逐步改善过去因牵涉部门多、数据共享不足等因素导致矛盾预防化解效能低下的情况,提升纠纷预警预判的广泛性和源头化解的精确性,为强化诉源治理,助推县域治理现代化提供技术支持。


文章来源:  《河南经济报》   https://www.zzqklm.com/search/?/%u6CB3%u5357%u7ECF%u6D4E%u62A5/

网络客服QQ: 沈编辑

投诉建议:0373-5939925    投诉建议QQ:

招聘合作:2851259250@qq.com (如您是期刊主编、文章高手,可通过邮件合作)

地址:河南省新乡市金穗大道东段266号中州期刊联盟 ICP备案号:豫ICP备2020036848

【免责声明】:中州期刊联盟所提供的信息资源如有侵权、违规,请及时告知。

版权所有:中州期刊联盟(新乡市博翰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关注”中州期刊联盟”公众号
了解论文写作全系列课程

核心期刊为何难发?

论文发表总嫌贵?

职院单位发核心?

扫描关注公众号

论文发表不再有疑惑

论文写作全系列课程

扫码了解更多

轻松写核心期刊论文

在线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