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胜从选择开始,我们是您最好的选择!—— 中州期刊联盟(新乡市博翰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0373-5939925
2851259250@qq.com
我要检测 我要投稿 合法期刊查询
您的位置:网站首页 > 优秀论文 > 其他论文 > 正文

经济变革的企业社会责任 ——1994年的“宜磷现象”及其现实启示

作者:杨焙焙来源:《河南经济报》日期:2025-02-26人气:107

一、经济变革中的企业两难

1994年6月21日,宜昌日报(现三峡日报)刊登了一则备受瞩目的报道,标题为《稳定市场,挖潜支农:宜昌磷肥厂销售让利两百万》。这一消息迅速在社会各界引发了广泛的关注与热议,成为人们热议的话题。在当时磷肥价格水涨船高的情况之下,宜昌市 磷肥厂维持原本价格不变卖给消费者,在自身利益与社会利益的两难选择当中,宜昌市磷肥厂的做法引发了公众的激烈讨论。不仅仅是磷肥厂的让利举措本身受到关注,更重要的是公众对这一行为背后的动机、影响以及其在更大社会背景下的意义展开了深入的探讨。为了进一步促进这种讨论,宜昌日报于1994年6月23日特别推出了“‘宜磷现象’讨论”专题。该专题旨在汇聚来自各个行业、学术界以及普通市民的声音,鼓励他们发表对“宜磷现象”的看法和见解。这一讨论从1994年6月23日启动,持续了近两个月,在8月19日才画上句号。在此期间,专题共发表了27篇,涵盖了68篇与“宜磷现象”密切相关的评论和分析,反映出当时人们对“宜磷现象”的浓厚兴趣和深刻思考。

宜昌市磷肥厂的让利行为在历史上引发了广泛讨论,反映了当时特定的社会与经济环境。1949年新中国成立后,进入了计划经济时代,企业承担了重大的社会责任,形成了被称为“企业办社会”的模式。这一模式不仅体现了中国特色,也是当时历史必然的产物,对国家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发挥了重要作用。在这一过程中,企业除了追求自身利益,还积极承担员工福利,稳定团队并激励员工,推动健康成长。随着改革开放的推进,这一模式为企业发展奠定了基础,帮助他们积累了社会资本和人力资源。1978年,改革开放开启了国有企业的产权改革,企业逐渐增强自主性,追求利润最大化成为发展的动力之一。此阶段,劳动者素质快速提高,企业管理层与股东的力量对比发生变化,企业运营重新归于正常,同时受到外部力量的影响在这一背景下,宜昌市磷肥厂的让利行为不仅延续了“企业办社会”的传统,也代表了在时代变迁中企业社会责任的新视角。这种转变显示出企业主动承担社会责任的态度,反映了新时代下企业与社会关系的变化。

二、“宜磷现象”及社会热议

 关于“宜磷现象”的讨论中,主要聚焦在三个方面:一、宜昌市磷肥厂的让利行为是否妥当。“企业如果不懂得追求其最大利润,用于扩大生产、更新设备,提高生产技术水平和管理水平,仅仅满足于稳定市场,维持“简单”的再生产,这样的企业必将在经当今科学技术的日新月异的条件下遭淘汰。”二、让利行为是否真正惠及农民。“我在为‘国家队’宜昌磷肥厂的高风亮节叫好之余,更多的是对其动机与效果的是否和谐统一的怀疑。”“‘利’都被那些中间经商者所吞:经营者的理由是:一、运输费提高了,二、粮食提价了。‘水涨船高’肥料不涨价可以,哪有利让呢?”三、让利行为究竟是出于慈善的利他行为还是对于利益的利己行为。“宜磷现象”值得肯定,但其终究是为了自身企业发展“磷肥厂与农业唇齿相依,互为发展,只有农业的稳定发展,磷肥厂才有稳定的市场......那种把涨价因素转嫁于消费者的行为,都不是高明的行为,是迟早要自欺欺人的。在这方面,宜昌磷肥厂可谓做得好,树起了榜样。”“......不但产品供不应求,而且政府、经营部门、农民等方面都为之赞扬,为企业、为新产品树立了形象,赢得了信誉,无疑将给自己在市场竞争中带来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三、“宜磷现象”的现实启示

宜昌磷肥厂的让利政策不仅是经济决策,还在当地企业界引发了广泛共鸣。这一举措实质性地支持了农民,降低了他们的生产成本,并激励其他企业重新审视自身的社会角色与责任。例如,宜化公司受到“宜磷现象”的启发,在1994年和1995年分别让利500万元和1000万元,表明企业在市场中主动承担社会责任的重要性。“宜磷现象”深刻影响了宜昌及周边地区的企业,促使它们在商业活动中融入更多社会责任理念。这些行动和讨论不仅丰富了公众对企业社会责任的理解,也为其他企业树立了榜样,激励它们关注社会、服务社会。由此,企业与社会的关系得以重新定义,为构建更加和谐的经济与社会关系奠定了基础。

企业对社会责任的承担因其类型、行业和环境不同而有所差异,但其在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中的重要性愈加突出,履行社会责任不可忽视。“宜磷现象”引发广泛关注,因为它促使公众重新思考企业的社会责任,结合时代背景与社会需求。1994年,企业不仅是商品生产和服务的提供者,还肩负促进社会稳定与经济发展的双重责任。宜昌市磷肥厂通过让利措施直接降低农民生产成本,体现了对自身利益的超越,展现了企业在支持社会与促进经济繁荣方面的责任。

“宜磷现象”成为重新审视企业社会责任的契机,人们意识到企业不仅仅应追求利润,积极参与社会事务与承担社会责任同样重要。这一讨论深化了社会对企业责任内涵的理解,强调企业应对股东、社会和消费者负责。这种反思促使企业责任观念转变,企业的发展不应仅停留在追求利润的表面也应关注社会问题和改善社会状况。


文章来源:  《河南经济报》   https://www.zzqklm.com/w/qt/34236.html

网络客服QQ: 沈编辑

投诉建议:0373-5939925    投诉建议QQ:

招聘合作:2851259250@qq.com (如您是期刊主编、文章高手,可通过邮件合作)

地址:河南省新乡市金穗大道东段266号中州期刊联盟 ICP备案号:豫ICP备2020036848

【免责声明】:中州期刊联盟所提供的信息资源如有侵权、违规,请及时告知。

版权所有:中州期刊联盟(新乡市博翰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关注”中州期刊联盟”公众号
了解论文写作全系列课程

核心期刊为何难发?

论文发表总嫌贵?

职院单位发核心?

扫描关注公众号

论文发表不再有疑惑

论文写作全系列课程

扫码了解更多

轻松写核心期刊论文

在线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