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沭柳编:传统工艺的美学绽放与传承发展
在山东临沂的临沭县,有一种传统美术工艺如同一颗璀璨的明珠,历经岁月的打磨愈发闪耀,它就是临沭柳编。作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临沭柳编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深厚的文化内涵以及实用与审美兼具的特性,在美术领域占据着重要的地位。
临沭柳编历史悠久,可追溯至1400多年前的唐朝初年。据记载,明朝永乐年间,当地村民就将杞柳编织成日常生活用具,如箢子、笊篱、箱篓等。沭河岸边的人民世代传承这门技艺,家家户户都与柳编有着不解之缘,孩子们从小就跟随家人植柳编柳,柳编已成为他们生活的一部分,也成为当地文化传承的重要载体。这种代代相传的方式,让柳编技艺在岁月的长河中不断沉淀、发展,形成了如今独特的艺术风格。
临沭柳编的编织技法丰富多样,主要有编、系、砌、穿、缠、扭等,其中扭编最具特色。不同的技法相互配合,形成了千变万化的纹理效果。人字纹简洁大气,十字纹规整有序,波浪纹灵动优美 ,这些纹理相互交织,构成了一幅幅精美的图案,展现出独特的韵律和节奏感。在编织过程中,艺人通过对技法的熟练运用和创新,不仅让柳编制品具有实用性,更使其成为具有观赏价值的艺术品。比如在编制篮子时,艺人会根据篮子的用途和形状,选择合适的技法和纹理,使篮子既坚固耐用,又美观大方。
柳编制品的造型分为几何形与拟物形两大类。几何造型简洁流畅,具有现代感和设计感,如方形的收纳盒、圆形的果篮等,能够很好地融入现代家居环境。拟物造型则生动形象,充满趣味,如栩栩如生的动物造型、形态饱满的蔬果造型等,展现了艺人丰富的想象力和精湛的技艺。近年来,随着市场需求的变化和创新设计的推动,柳编制品又发展出套装、拆装、框架式结构等新形式,进一步拓展了柳编的应用领域和市场空间。产品品类也从传统的生活用具,如筐、篓、簸箕等,扩展到现代的家居用品、工艺品等,包括花篮、花盆套、洗衣筐、吊篮、宠物窝笼,沙发、茶几、桌椅、屏风,以及各种动物、葫芦、鼎等工艺品,满足了人们不同层次的需求。
临沭柳编不仅仅是一种手工技艺,更是当地文化的重要体现。在临沭,许多习俗与柳编息息相关,比如每年农历三月三的柳庄庙会,人们通过祭祀神灵,祈求家庭幸福安康,柳编也成为庙会中的重要元素。柳编文化中包含着丰富的民风、民俗以及民间传说,它是临沭人民在长期的生产生活中积累下来的智慧结晶,承载着当地人民的情感和记忆,具有深厚的文化底蕴和地域特色。从柳编制品中,我们可以看到临沭人民对生活的热爱和对美的追求,它是地域文化的生动表达。
在现代社会,临沭柳编面临着新的机遇和挑战。一方面,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审美观念的变化,对柳编制品的需求逐渐从实用转向审美和文化消费。另一方面,愿意学习柳编技艺的年轻人越来越少,柳编传承面临困境。为了保护和传承这一古老的技艺,临沭县采取了一系列措施。政府引导成立了柳编工艺品商会,加强行业规范和人才培养,先后培养出各级柳编工艺美术大师20余人。临沂市工业学校依托当地产业特色,开展非遗传承平台建设,聘请非遗传承人授课,组建专兼职教师队伍,培养了大量柳编技艺传承和创新人才。同时,柳编传承与教育相结合,推进柳编进校园进课堂,从小培养学生对柳编的兴趣。
在创新方面,柳编艺人不断探索与现代设计理念的融合,将传统柳编技艺与新材料、新技术相结合,开发出更多符合当代审美和市场需求的产品。
临沭柳编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深厚的文化内涵和不断创新的发展理念,在美术领域展现出独特的价值。它是传统与现代的交融,是实用与审美的结合,是地域文化的传承与弘扬。相信在社会各界的共同努力下,临沭柳编这一古老的技艺将在新时代绽放出更加绚烂的光彩,为人们带来更多美的享受,也为传承和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作出更大的贡献。
文章来源:《大河美术报》 https://www.zzqklm.com/w/qk/35647.html
- 2025年中科院分区表已公布!Scientific Reports降至三区
- 2023JCR影响因子正式公布!
- 国内核心期刊分级情况概览及说明!本篇适用人群:需要发南核、北核、CSCD、科核、AMI、SCD、RCCSE期刊的学者
- 我用了一个很复杂的图,帮你们解释下“23版最新北大核心目录有效期问题”。
- CSSCI官方早就公布了最新南核目录,有心的人已经拿到并且投入使用!附南核目录新增期刊!
- 北大核心期刊目录换届,我们应该熟知的10个知识点。
- 注意,最新期刊论文格式标准已发布,论文写作规则发生重大变化!文字版GB/T 7713.2—2022 学术论文编写规则
- 盘点那些评职称超管用的资源,1,3和5已经“绝种”了
- 职称话题| 为什么党校更认可省市级党报?是否有什么说据?还有哪些机构认可党报?
- 《农业经济》论文投稿解析,难度指数四颗星,附好发选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