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入推进“学查改”三步走绘新时代作风建设画卷
“党的作风是党的形象,是观察党群、干群关系,人心向背的晴雨表。”在全党深入开展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是习近平总书记的重大决策部署,也是党和国家发展的助力器。全国各地党员干部自上而下要坚决推进并落实“学、查、改”三个重要环节,做到学在心里、查在细节、改于实践。
学在心里,就是要把“眼里的教训”转化成“心中的敬畏”。要将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关于思想建设、作风建设的讲话和决策部署内化于心,精准把握中央八项规定精神的核心要义,从理论源头入手,深刻领会其精神实质,明白哪些行为坚决不能触碰,哪些底线必须坚守,不断使心中的红线底线加红加实,不给其褪色模糊之机。让警钟在心中长鸣,积极自省,主动从自身内部找问题,拒腐防变,筑牢思想堤坝,抵御不良风气。
加强党的作风建设是一场持久战,必须以“永远在路上”的清醒和坚定,着力将中央的指示落到实处,让党员学在心里。一方面,各级党组织要行动起来,积极开展专题学习活动,围绕中央八项规定精神的内容、意义和实践要求进行集中学习和探讨,引导党员干部从理论高度和实践维度,切实增强贯彻落实这一思想的行动自觉。另一方面,建立常态化警示教育机制,通过观看警示教育片和定期通报违反该精神的典型案例,进行案例学习,用“身边事”警醒“身边人”引以为戒,持续强化纪律意识。同时研究正面案例,学习其他地区落实规定的有效做法,结合自身实际予以借鉴和改进,探索出因地制宜又行之有效的举措,推动作风建设不断走深走实。
查在细节,就是要真查问题,查真问题。调查研究作为谋事之基、成事之道,其生命力恰恰在于精准捕捉藏在细枝末节中的真问题。这些问题既不会自动出现在文件报表里,也不会凭空出现在办公桌上。要走到乡野田间、社区街巷,才能让问题浮出水面。但要切忌流于表面的形式主义、“打卡式”走过场。体察民情,了解群众最想解决的问题,不是为了完成“任务”而是对党的群众路线的生动实践。坚决杜绝“走红毯式”的形式主义、官僚主义、奢靡之风的调研,使调查工作对群众生活的影响最小化、对问题的检索高效化。要查真问题,就是要到矛盾集中、人民群众意见多的地方去,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不能搞到工作成绩突出的地方调研多、到情况复杂和矛盾突出的地方调研少的“嫌贫爱富”式调研,而是要拜人民为师、向人民学习,放下架子、扑下身子。摒弃“绕道而行”的思想,要敢于啃硬骨头,才能让人民群众感受到党的真切关怀。
党要管党,全面从严治党,锤炼过硬作风,就要建立严格的监督机制,党员干部要自己监督自己,自下而上相互监督,还要让群众来监督。首先从自身找“真问题”,建立个人或部门的“问题清单”,从住房、接待、出差食宿等具体方面逐一对照是否存在违规现象。其次从外部听“真声音”,通过设置意见箱等方式,听群众的声音,鼓励人民群众和基层干部对党员干部的作风进行“挑刺式”的反馈,重点关注党员干部在用公款吃喝、“踢皮球”办事的问题。同时可以通过走访,深入一线,摒弃安排“模范户”的做法,打破阻断民意的“隔离墙”,以唠家常的方式和群众谈心,才能使人民群众把亟待解决的问题和盘托出。最后,从细节揪真漏洞,定期核查财务账目,从票据、行程等细节处寻找蛛丝马迹。在节假日、走访初期等关键节点,严查收礼、宴请等易出现作风问题的行为。从作风细节中挖出“隐性问题”,才能将中央八项规定精神的落实和践行推向纵深发展。
改于实践,本质是将内化于心的信念转化成外化于行的自觉。规定的生命力就在于执行,没有实践的理论是空洞的理论。将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在心里,查在细节,归根到底是要以刀刃向内的勇气革除党内的不良之风,这不仅是保持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的必然要求,更是每一位党员干部坚决当好作风建设的践行者、执行者的使命所在。制度定而不落实,便如田间“稻草人”,徒有形式而无实效。只有动真格、求实效的整改,才能让“廉政、为民”的理论要求转化成党员干部的具体行动,让制度不是“纸面规定”而成为真正带电的高压线,以刚性约束筑牢作风建设的堤坝。
作风问题屡禁不绝,反复回潮,根本上并非缺乏制度规范,而是制度多停留在宏观层面,缺乏细化的操作指导和量化标尺,导致在执行的过程中出现“弹性变通”等乱象。应将“合理安排”“严格控制”等相关规定与表述结合实情予以具体的部署,将抽象的政治要求转化为“看得见、摸得着”的行为准则,不给形式主义以滋生的空间。同时,提高工作效率,向低效率工作开刀。大力精简无实质内容的会议,可推行“多会合一”;整治假大空的套话,将核心观点前置,减少解决问题无用无意的内容;杜绝“注水式”新闻报道,突出核心内容,避免冗长,使有价值有效用的信息以更快速更高效的形式被群众了解熟知。解决党员干部于“文山会海”,将更多的时间投入到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实际中去,真正实现以作风转变赋能工作效能的提升。
中央八项规定精神作为新时代推进全面从严治党的关键举措,是党员干部在时代浪潮和众多诱惑中仍然坚守初心的指南,是对“发财就不要当官,当官就不要发财”的践行。它将以水滴石穿的韧性不断推进正风肃纪,以清正廉洁的党风来赢得人民群众的拥护与爱戴,以严明的纪律来保障党和国家事业发展,让每一位党员干部都能做到“清清爽爽的做官”。
文章来源:《安徽科技报》 https://www.zzqklm.com/w/qt/35317.html
- 2025年中科院分区表已公布!Scientific Reports降至三区
- 2023JCR影响因子正式公布!
- 国内核心期刊分级情况概览及说明!本篇适用人群:需要发南核、北核、CSCD、科核、AMI、SCD、RCCSE期刊的学者
- 我用了一个很复杂的图,帮你们解释下“23版最新北大核心目录有效期问题”。
- CSSCI官方早就公布了最新南核目录,有心的人已经拿到并且投入使用!附南核目录新增期刊!
- 北大核心期刊目录换届,我们应该熟知的10个知识点。
- 注意,最新期刊论文格式标准已发布,论文写作规则发生重大变化!文字版GB/T 7713.2—2022 学术论文编写规则
- 盘点那些评职称超管用的资源,1,3和5已经“绝种”了
- 职称话题| 为什么党校更认可省市级党报?是否有什么说据?还有哪些机构认可党报?
- 《农业经济》论文投稿解析,难度指数四颗星,附好发选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