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享经济盘活智慧城市资产内生动力
在当前这个数字化时代,智慧城市建设已成为提升城市治理效能和居民生活质量的关键路径。智慧城市的核心目标是通过信息技术优化城市资源配置,提升居民生活体验。传统城市发展模式导致大量资产闲置,未得到充分利用。共享经济基于互联网平台,整合分散资源、促进使用权共享,为智慧城市建设提供了新的解决方案。
共享经济的资源整合机制以互联网平台为核心载体,通过精准实现供需匹配,将闲置资产的使用权临时转移,从而打破所有权限制,以租赁、共享等方式提升资源利用率。其核心特征体现在三个方面:其一,聚焦使用权共享,打破所有权壁垒,推动资产高效流动与循环利用;其二,依托平台化运营,借助数字技术降低交易成本,构建便捷的供需对接渠道;其三,强调多方协同治理,促使政府、企业、居民等主体共同参与资源调配,有效盘活分散化的闲置资源,形成共治共享的治理格局。
智慧城市建设中,资产盘活的核心需求体现在物理资产、数据资产和空间资产这三个层面。物理资产盘活聚焦于静态资源的激活,包括实现共享停车位错时利用,或对老旧厂房、闲置建筑进行功能改造与空间重构。数据资产盘活强调挖掘城市运行的数据价值,通过构建一体化数据底座,整合政务、物联、社会数据,打破“数据孤岛”并提升数据质量,支撑跨部门协同治理与智慧应用开发。空间资产盘活则强调优化城市空间布局,实现功能复合利用。
基于共享经济核心特征以及智慧城市建设中的资产盘活需求,可构建三位一体的盘活生态。
在物理资产盘活方面,通过共享经济模式构建全域物理资源智能调度体系,打破传统资产配置的静态固化格局。南京江北新区科学仪器设备开放共享机制,便是这一创新的典型范例。新区通过政府主导搭建生物医药和集成电路两大公共服务平台,将财政投资购置的高端科学仪器设备统一纳入平台管理,联合高校、科研院所和科技企业成立共享服务联盟,实现设备资源的跨主体流通。政府可与科技企业合作搭建物理资产共享服务平台,整合科研、交通、能源、市政设施等领域的闲置资源,建立标准化资产接口与动态定价机制,通过供需信息实时交互和智能算法,实现闲置物理资源的最优匹配。为适应不同类型资产的特性,还可探索多元共享模式,包括用户间直接共享、企业为用户提供共享服务、企业间资产协作等多种形式,针对不同资产类型,设计差异化运营方案,确保共享经济模式在物理资产盘活中实现效能最大化。
在数据资产盘活方面,着力构建覆盖数据采集、流通、应用的全链条制度体系,实现数据要素的市场化配置与价值转化。规划建设城市级数据中枢,整合分散在政务、企业、社会等领域的异构数据资源,形成跨部门、跨行业的数据共享交换枢纽。在此基础上,重点推进政务数据与行业数据的标准化治理,构建统一的数据目录、元数据管理和质量管控机制,实现“一数一源、一源多用”。同步搭建全要素知识图谱,将城市运行核心指标(如交通流量、能耗数据、公共服务资源等)进行关联建模,形成可视化数据资产地图,为城市治理与决策提供实时化、精准化的数据支撑。例如,南京运行的“一网统管”综合调度系统整合25个部门的核心指标,通过构建十大城市主题信息库与六大智能化监测专题,实现全维度城市体征感知,实现跨部门数据共享与动态协同治理。数据流通机制的突破是盘活的关键。可建立数据交易市场体系,明确数据资产定价机制、交易规则和权益分配模式,培育数据服务商、数据经纪人等经营主体,推动数据的产品化、服务化发展,形成数据价值变现生态。
在空间资产盘活方面,突破城市空间功能的单一化限制,通过技术赋能、功能重构,构建立体开发、智能管理的城市空间资源高效配置体系。构建城市空间用途动态调整机制,通过政策引导社会资本参与闲置空间改造,支持商业楼宇、工业厂房、公共设施等空间进行模块化分割,配置可移动设施与智能隔断系统,实现办公、商业、文化等功能灵活切换。例如,原南京师范大学紫金校区在2019年师生整体搬迁后,由南京师范大学、玄武区政府与金地商置三方合作,将其改造为集科技研发、文化创意于一体的生态科技园。其中,操场、食堂、宿舍等校园设施得以保留,通过微整形设计手法改造为书店、报告厅及小微企业场所等。此外,建立地上地下空间一体化规划管理平台,推进城市地上建筑、地下管廊、架空层、屋顶等立体空间的统筹开发。在交通枢纽、商业综合体等区域试点打造垂直空间共享网络,通过智能导览系统实现不同标高空间的功能衔接与客流引导。也可探索低空域资源市场化配置机制,设置无人机起降点、制定低空飞行路线规划技术标准,建设低空数字信息服务平台,为低空经济业态提供支撑。
通过物理资产的智能共享、数据资产的可信流通、空间资产的多维复用,城市存量资产得以转化为智慧城市发展的新动能。未来的智慧城市建设,仍需不断探索共享经济的实践形式,使共享经济从“资源匹配”升级为“价值创造”,构建以数据为纽带、以共享为特征的新型智慧城市生态。
文章来源:《中国改革报》https://www.zzqklm.com/w/qt/35708.html
- 喜报!《中国博物馆》入选CSSCI扩展版来源期刊(最新CSSCI南大核心期刊目录2025-2026版)!新入选!
- 2025年中科院分区表已公布!Scientific Reports降至三区
- 2023JCR影响因子正式公布!
- 国内核心期刊分级情况概览及说明!本篇适用人群:需要发南核、北核、CSCD、科核、AMI、SCD、RCCSE期刊的学者
- 我用了一个很复杂的图,帮你们解释下“23版最新北大核心目录有效期问题”。
- CSSCI官方早就公布了最新南核目录,有心的人已经拿到并且投入使用!附南核目录新增期刊!
- 北大核心期刊目录换届,我们应该熟知的10个知识点。
- 注意,最新期刊论文格式标准已发布,论文写作规则发生重大变化!文字版GB/T 7713.2—2022 学术论文编写规则
- 盘点那些评职称超管用的资源,1,3和5已经“绝种”了
- 职称话题| 为什么党校更认可省市级党报?是否有什么说据?还有哪些机构认可党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