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胜从选择开始,我们是您最好的选择!—— 中州期刊联盟(新乡市博翰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0373-5939925
2851259250@qq.com
我要检测 我要投稿 合法期刊查询
您的位置:网站首页 > 优秀论文 > 经济论文 > 正文

乡村电商促进农民增收的机制分析

作者:阿孙体尔来源:《安徽科技报》日期:2025-09-24人气:7

摘要:文章聚焦乡村电商对农民增收的影响,以凉山州为研究对象,深入剖析其内在增收机制。通过研究发现,凉山州凭借特色农产品资源,借助电商平台,在信息获取、成本控制、金融支持等方面为农民带来积极改变,有效提升了农民收入水平,为乡村振兴提供了有力支撑。

  关键词:乡村电商;农民增收;市场信息

  在数字经济蓬勃发展的当下,乡村电商成为推动农村经济发展、促进农民增收的关键力量[1]。凉山州地处西南山区,拥有丰富多样的特色农产品,如盐源苹果、会理石榴等,但过去受限于交通、信息等因素,农产品销售渠道狭窄,农民收入增长缓慢。近年来,随着乡村电商在凉山州的兴起与发展,这一局面得到显著改善。深入探究凉山州乡村电商促进农民增收的机制,对其他地区发展乡村电商、实现农民增收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一、强化信息获取,打破信息壁垒

  (一)提升农民信息搜寻与应用能力。电商经营明显提升了农民的信息搜寻与互联网技术应用能力。农户通过参加当地组织的电商培训,学会使用电商平台、社交媒体等工具获取市场信息。西昌市佑君镇的蓝莓种植户李本宏,积极参加电商培训,从最初的只会干巴巴地在直播间叫卖,到现在熟练地向全国网友介绍特色农产品,将蓝莓园的丰收景象实时呈现在消费者眼前。通过直播他不仅将自家蓝莓销售出去,还了解到市场对蓝莓品种、品质的需求,从而提前调整种植策略,提升了经营绩效,显著增加了收入。

  (二)降低信息不对称程度。电子商务为农民获取广泛的市场信息提供了可靠工具。以盐源苹果的销售为例,过去果农们对市场需求、价格波动等信息掌握滞后,销售存在盲目性。如今借助电商平台,果农们能够实时了解全国各地的苹果价格走势、消费者偏好等信息。同时,电商平台的评价体系和反馈机制,使得果农能根据消费者的反馈,及时改进种植技术、优化包装,实现产品优质优价。通过严格把控物资投入、产品分级、品牌运营等环节,将质量信息传递给消费者,也让盐源苹果在电商平台上获得了较高的销售溢价,提升果农的收入水平。

   二、降低经营成本,提高经济效益

  (一)拓展物资和技术采购渠道。电商经营极大地拓展了农民对生产经营物资和技术的获取渠道。以往农民采购农资往往依赖于当地有限的农资店,选择少且价格偏高。现在通过电商平台,农民可以直接从厂家或大型农资供应商处采购种子、化肥、农药等物资,价格平均降低了15%~20%。

  (二)减少了市场交易环节。传统农产品销售模式中,从农户到消费者需经过多级中间商,交易成本高[2]。而乡村电商的发展,压缩了交易环节。农户通过电商平台可直接与消费者对接,减少了对传统销售渠道的依赖。比如会理姑娘何爽,辞去“空姐”岗位回乡直播卖石榴,通过电商平台将自家石榴直接销售给消费者,不仅省去了中间商的层层加价,还能根据市场需求及时调整销售策略。

   三、增强金融支持,助力产业发展

  (一)吸引了金融机构关注。随着乡村电商的发展,农产品的销售额持续增长,产业前景向好,吸引了金融机构的关注。金融机构开始主动为从事电商经营的农户和相关企业提供贷款支持。银行推出了针对农村电商的小额贷款产品,为扩大生产规模、改善物流设施等提供资金支持。

  (二)推动了电商产业集群发展。金融支持不仅助力单个的农户,还积极推动了电商产业集群的发展。以德昌县为例,政府与金融机构合作,为入驻电商产业园区的企业提供低息贷款、融资担保服务,吸引众多电商企业、物流企业、农产品加工企业集聚。这些企业实现了资源共享、优势互补,降低了企业运营成本,提高了企业竞争力。

  四、结束语

  乡村电商通过强化信息获取、降低经营成本、增强金融支持等机制,有效促进了农民增收。为进一步发挥乡村电商的增收效应,凉山州及其他类似地区可从以下方面努力:持续加强电商人才培训,提升农民的电商运营能力和信息素养;加大对农村物流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降低物流成本;完善金融服务体系,创新金融产品,为乡村电商发展提供更有力的资金支持;加强农产品品牌建设,提高农产品附加值,提升市场竞争力。只有多管齐下,才能让乡村电商在促进农民增收、推动乡村振兴中发挥更大作用。





文章来源:《安徽科技报https://www.zzqklm.com/w/qt/35317.html 

上一篇:畜牧业疫病防控的经济效益评估
下一篇:没有了

网络客服QQ: 沈编辑

投诉建议:0373-5939925    投诉建议QQ:

招聘合作:2851259250@qq.com (如您是期刊主编、文章高手,可通过邮件合作)

地址:河南省新乡市金穗大道东段266号中州期刊联盟 ICP备案号:豫ICP备2020036848

【免责声明】:中州期刊联盟所提供的信息资源如有侵权、违规,请及时告知。

版权所有:中州期刊联盟(新乡市博翰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法律顾问:北京京师(新乡)律师事务所

关注”中州期刊联盟”公众号
了解论文写作全系列课程

核心期刊为何难发?

论文发表总嫌贵?

职院单位发核心?

扫描关注公众号

论文发表不再有疑惑

论文写作全系列课程

扫码了解更多

轻松写核心期刊论文

在线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