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疑”引领,提高小学高段学生的阅读能力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课程应激发和培育学生热爱祖国语文的思想感情,引导学生丰富语言的积累,培养语感,发展思维,初步掌握学习语文的基本方法,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使他们具有适应实际需要的识字写字能力、阅读能力、写作能力、口语交际能力,正确地理解和运用祖国语文。”①
由此可见,语文教学的目的,不是教给学生语文知识,而是要培养学生形成学习语文的能力,不断促进学生形成良好的自主学习的习惯。使学生逐步具有适应社会生活所需的各种语文能力。而阅读能力又是学生获得其它各种语文能力的奠基石。因此在课堂教学中,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就显得非常重要了。而培养学生的质疑能力则是提高学生阅读能力的主要方法之一。什么是“质疑”?质疑就是在阅读中提出不解的问题,然后带着问题去读书、去思考,最终解决这些疑难问题,求得真知,以此提高自己的语文学习水平。那么,在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质疑能力呢?
一是预习课文时,教师要教给学生质疑的方法,引领学生把握文章整体。 每一种类型的文章有自己本身的写作特点。因此,要根据文章的不同类型,抓住文章的写作特点进行质疑:
(一)记事类文章,就是把一件事情按照事情的发生、发展、结果的过程记下来,赞美或揭露社会中的某一种现象。阅读记事类文章,要引导学生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质疑:
1.文章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抓住事情发生的时间、地点、人物,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等六要素,概括出文章讲了一件什么事。
2.文章是按什么顺序记叙的?一般来说,记事类文章,按事情的因果关系划分层次,也就是把事情分成起因、经过、结果这几个层次。
3.作者的写作意图是什么?弄懂文章通过记叙一件什么事,说明了……或是表现了……或是歌颂了……或是揭露了……。
(二)写景类文章,就是作者抓住景物特点,进行有条理地描写,让读者感受到大自然之美。阅读此类文章要引导学生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质疑:
1.文章的类别属于什么?写景的文章一般有以下三类:一类是写人们生活周围的一种自燃景物,如课文《黄山奇松》;一类是描写生活中见到的自然景象,如课文《雾凇》;一类是游记,写的是在游览过程中所见的景物,如课文《记金华的双龙洞》。
2.文章是按怎样的顺序描写的?弄清作者的描写顺序对理解全文内容有相当大的帮助。写景文章一般有这样的几种顺序:按空间顺序写。(从……到…… 如:从上到下,从左到右等);‚按时间推移的顺序写。随着时间的变化,描写的景物的特点也发生了变化。如《烟台的海》描写了冬、春、夏、秋几个季节中,烟台的海的不同景色。ƒ按观察的先后顺序写,这类文章一般是以参观游览的进行描写。如《记金华的双龙洞》。④按景物的不同类型来写,如《黄山奇松》一文中,分别描写了迎客松、陪客送、送客松的不同特点。
3.作者的写作意图是什么?借景抒情,是我们阅读写景文章时应把握的重点。写景的文章,作者不仅仅只是为描写景物而描写景物,而是要通过景物的描写,抒发自己的某种思想感情。如: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或是借物喻人,表达自己对某种人物的赞美或憎恶。
(三)写人的文章,就是以描写人物为主的文章,它主要是通过描写人物的言行举止、心理动态等,通过具体的事例来表现人物的思想品质,阅读此类文章要引导学生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质疑:
1.文章的主人公是谁?他所处的时代背景是怎样的?通过对人物所处的时代背景的了解,初步感知人物的思想品质。如课文《聂将军与日本小姑娘》,主人公聂将军处于抗日战争时期,却善待了两个从抗日战争的战场上救下的两个日本小姑娘。学生对聂将军恩怨分明的精神品质就会有初步的感知。
2.从作者对人物的外表、语言、动作、心理活动等方面的描写,表现了人物怎样的思想品质。如课文《半截蜡烛》,通过对伯诺德夫人、儿子杰克、女儿杰奎林的语言、动作心理活动等方面的描写,充分表现了他们在厄运即将到来的危险时刻,沉着冷静、机智勇敢的精神品质。
3.从人物的典型事例中,表现了人物怎样的思想品质?如课文《负荆请罪》通过廉颇负荆请罪的过程的记叙,表现了廉颇知错就改的精神品质。
4.作者的写作意图是什么?写人的文章也不仅仅是为写人而写人,而是要通过对人物的描写,抒发自己的某种思想感情。如课文《最后的姿势》,通过对谭千秋老师在地震时的语言、动作的描写,表现了谭千秋老师舍生救人的崇高精神。
小学阶段常见的文学样式基本就是以上三种。只要教师持之以恒地引导学生根据不同文学样式的特点,自己从文章内容方面进行质疑,就能有效地提高自己把握文章整体,理解课文内容的能力,不断提高自己的阅读能力。
二是精读课文时,教师应多追问“为什么”,引领学生抓关键词句品读课文。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当学生回答出教师所期望的答案之时,千万别用一句“您真聪明”作为了结,匆匆步入下一阶段的学习。这样学生对课文的理解往往只处在表层肤浅的理解。不利于学生阅读能力的提高。而应该多一些追问,质疑学生:“你是从文中的哪些词句中体会到的?你为什么会有这样的想法?”这样有利于引导学生抓关键词句,再一次研读课文,加深对课文的理解,逐步培养学生抓住关键词句进行深入思考、品读课文的习惯,不断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如:在教学《半截蜡烛》一课的时候,学生读课文后,很容易体会出“伯诺德夫人机智聪明,面对危险时沉着冷静”的精神品质。此时,教师就不能轻描淡写,一带而过。而应再追问一句:“你是从哪些词句中体会到的?为什么会有这样的想法?”这样一来,学生就会再一次研读课文,找到藏情报方法的绝妙之处:藏在蜡烛里,摆在显眼的桌子上。藏情报的工具是生活中常见的生活用品,而且摆在了显眼的位置,不容易引起德军的注意,反而显得更安全。正所谓“最危险的地方就是最安全的地方”。由此,学生对 当德军把蜡烛点燃,厄运即将降临时,伯诺德夫人“从厨房取出一盏油灯,“瞧,先生们,这盏灯亮些 ”“说着轻轻把蜡烛吹灭”。用油灯换下蜡烛,而且“轻轻吹灭”一切都做得那么自然妥帖。由此一来,学生对伯诺德夫人面对危险时沉着冷静的精神品质就理解得更深了。久而久之,学生也会渐渐养成抓关键词品读课文的习惯,阅读能力就会得到不断提升。
总之,“疑”是引发学生思维活动的源泉,在小学高段的语文教学中,教师应持之以恒地培养学生的质疑习惯,不断地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
本文来源:《文学教育》:http://www.zzqklm.com/w/wy/63.html
- 2025年中科院分区表已公布!Scientific Reports降至三区
- 官方认定!CSSCI南大核心首批191家“青年学者友好期刊名单”
- 2023JCR影响因子正式公布!
- 国内核心期刊分级情况概览及说明!本篇适用人群:需要发南核、北核、CSCD、科核、AMI、SCD、RCCSE期刊的学者
- 我用了一个很复杂的图,帮你们解释下“23版最新北大核心目录有效期问题”。
- 重磅!CSSCI来源期刊(2023-2024版)最新期刊目录看点分析!全网首发!
- CSSCI官方早就公布了最新南核目录,有心的人已经拿到并且投入使用!附南核目录新增期刊!
- 北大核心期刊目录换届,我们应该熟知的10个知识点。
- 注意,最新期刊论文格式标准已发布,论文写作规则发生重大变化!文字版GB/T 7713.2—2022 学术论文编写规则
- 盘点那些评职称超管用的资源,1,3和5已经“绝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