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擎驱动”视域下高校学生党支部建设路径研究 ——以“红齿轮”党建品牌建设为例
随着新时代高校党建“七个有力”要求的深入推进,学生党支部建设已成为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重要抓手。然而,理工科院校学生党支部普遍面临“党建与专业两张皮”的结构性矛盾:组织生活停留于理论灌输,与学科实践脱节;党员考核侧重思想表现,忽视专业贡献量化;学生参与积极性不足,党支部战斗堡垒作用难以发挥。针对上述困境,蚌埠学院学生党支部依托“双擎驱动”理论框架,通过激活“教师科研引擎”与“学生竞赛引擎”的协同效应,重构党支部建设路径,为破解党建与专业融合难题提供了新思路,也是对高校党建“七个有力”要求的校本化回应。
“双擎驱动”理论的核心在于通过激活师生党员的差异化优势,构建“教师科研引领+学生实践反哺”的共生体系。教师党员依托学科背景与科研资源,将企业技术需求转化为支部师生服务课题,如党支部支委党员老师牵头横向项目,带领学生团队破解生产线难题;学生党员则通过成图大赛、机械创新设计赛等平台,将科研成果应用于竞赛作品,形成“教师出题-学生解题-成果落地”的闭环。这种双向赋能机制,既解决了传统学生党员“重理论轻实践”的短板,也弥补了教师党员“重科研轻育人”的不足,实现党建与专业的深度融合。“双擎驱动”理论深植于马克思主义“实践-认识-再实践”的认识论。“教师科研引擎”将产业实践上升为理论认知,“学生竞赛引擎”将认知转化为技术实践,二者螺旋上升同时推动了支部的创新发展。同时,组织行为学的“双因素激励理论”为实践提供了操作框架:教师党员通过横向课题成就获得“激励因素”满足,学生党员借竞赛荣誉实现“保健因素”提升,双因素协同破解党员参与惰性。
“红齿轮”品牌建设以“师生协同”为组织基础、“量化管理”为制度保障、“专业融合”为实践抓手、“资源整合”为外部支撑、“文化浸润”为精神引领,形成了一套可复制、可推广的学生党支部建设模式。该模式既符合高校党建“七个有力”要求,又充分体现学科特色。
构建师生协同的党建共同体。学生党支部通过优化组织架构,打破师生身份壁垒,建立以专业方向为核心的“师生联合协作小组”。每个小组由教师党员担任学术带头人,学生党员担任实践协调员,形成“教师领方向、学生抓落实”的运行模式;建立量化赋能的党员管理机制。为破解传统党建“软指标”难题,制定《党员“科创先锋”积分管理办法》,将党员作用发挥细化为“思想引领”“专业贡献”“社会服务”三大类指标,并赋予差异化分值;打造“党建+专业”特色活动品牌。围绕学院学科特色设计系列品牌活动,推动党建与专业深度结合。组织师生党员观看“大国工匠”系列纪录片,在科研教育中融入党性教育,开展“卡脖子技术突破中的党员担当”主题研讨。举办学科竞赛培训,要求设计作品融合党建元素,既锻炼专业技能,又强化思想引领;搭建校企协同育人平台。邀请企业工程师进支部,为支部党员讲授工作中遇到的实际技术问题。与其他院系支部举行交流论坛,分享竞赛经验、科研转化案例,扩大品牌影响力;文化浸润,培育“红齿轮”精神内核。注重文化塑造,通过设计“红齿轮”logo,强化品牌识别度,通过可视化载体和仪式化活动,增强党员归属感与使命感。党支部组织毕业班党员将竞赛笔记、比赛图纸等移交低年级党员,完成知识与精神的代际传递。党支部还定期邀请优秀师生党员分享科研竞赛心得,营造“比学赶超”氛围。
经过积极探索与实践,党支部以“双擎驱动”为理论框架,通过组织重构、制度创新、载体设计等路径,实现了党建与专业发展的深度融合。党员教育实效显著提升。通过“红色课堂”“党建+竞赛”等特色活动,支部党员的政治素养与专业能力实现同步提升。师生党员在横向课题协作、学科竞赛备赛过程中,将专业案例融入思政教育,显著提高了学习参与度和实效性。“科创先锋积分制”的实施,使党员考核从传统的定性评价转向数据化、可视化。党员在科研、竞赛、志愿服务等方面的贡献均可量化,积分结果动态公示,并与评优评先、推优入党直接挂钩,这一制度有效激发了党员创先争优的积极性,形成良性提升党员发展质量的局面。“师生联合小组”的设立,使党支部活动更加贴近学科发展和党员需求。“双擎驱动”模式的实践,为高校学生党支部建设提供了新思路。其一,验证了党建与专业深度融合的可行性,破解了“两张皮”难题;其二,量化管理机制为党员作用发挥提供了科学依据;其三,师生协同模式促进了资源整合,使党支部成为连接教学、科研、服务的枢纽。未来,可进一步探索数字化党建平台建设,优化积分管理效率,同时加强校际合作,推动“红齿轮”模式在更广范围内应用。
高校党建工作只有扎根学科土壤、紧扣育人使命,才能焕发持久生命力,这既是对新时代高校党建要求的生动回应,也为培养德才兼备的创新型人才提供了坚实的组织保障。“红齿轮”党支部的建设实践,以“双擎驱动”理论为指引,通过师生协同、专业融合、制度创新,探索出了一条符合专业特色的高校学生党支部发展路径。这一模式不仅有效解决了党建与专业“两张皮”的难题,更通过量化管理、品牌塑造、资源整合等具体举措,将“七个有力”要求转化为可操作、可评估的实践方案。实证表明,该模式显著提升了党支部的组织力、凝聚力和服务力,使党支部真正成为引领学科发展、服务师生需求的坚强战斗堡垒。
文章来源:《通化日报》 https://www.zzqklm.com/w/qt/36980.html
- 喜报!《中国博物馆》入选CSSCI扩展版来源期刊(最新CSSCI南大核心期刊目录2025-2026版)!新入选!
- 2025年中科院分区表已公布!Scientific Reports降至三区
- 2023JCR影响因子正式公布!
- 国内核心期刊分级情况概览及说明!本篇适用人群:需要发南核、北核、CSCD、科核、AMI、SCD、RCCSE期刊的学者
- 我用了一个很复杂的图,帮你们解释下“23版最新北大核心目录有效期问题”。
- CSSCI官方早就公布了最新南核目录,有心的人已经拿到并且投入使用!附南核目录新增期刊!
- 北大核心期刊目录换届,我们应该熟知的10个知识点。
- 注意,最新期刊论文格式标准已发布,论文写作规则发生重大变化!文字版GB/T 7713.2—2022 学术论文编写规则
- 盘点那些评职称超管用的资源,1,3和5已经“绝种”了
- 职称话题| 为什么党校更认可省市级党报?是否有什么说据?还有哪些机构认可党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