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接Z世代:以三星堆盲盒为媒介的文化认同构建研究
摘 要:本文聚焦Z世代的消费特征,探讨三星堆文化如何通过盲盒设计实现符号转译与意义建构。通过构建“购买—体验—分享—认同”的传播闭环,为传统文化在青年群体中的活化提供创新路径。
关键词:Z世代;三星堆文化;潮玩盲盒;文化认同;设计策略;文化传播
Z世代(1995—2009年出生)作为数字原住民,其文化消费行为呈现出注重个性表达、圈层归属与情感价值的鲜明特征。在传统文化传播领域,单向度、说教式的传播模式难以引发该群体的共鸣。三星堆文化遗存凭借其独特的视觉符号体系与神秘的文化内涵,为文创开发提供了优质资源。与此同时,盲盒作为一种集随机性、收集性与社交性于一体的消费形态,正逐渐成为文化传递的新型媒介。本研究旨在探讨三星堆文化如何通过系统化的盲盒设计策略,实现从文物元素到青年文化符号的转译,进而构建Z世代对传统文化的认同机制。
Z世代文化消费特征与三星堆文化的内在契合
☆视觉符号的消费认同
Z世代对具有高辨识度的视觉符号具有天然的消费敏感度。三星堆文物中的“纵目面具”“青铜神树”“太阳轮”等元素,具备强烈的图形性与象征性,易于通过潮流化、卡通化的设计语言进行重构,从而满足该群体对个性化视觉表达的诉求。
☆圈层互动的社交功能
盲盒消费在Z世代中不仅是一种审美行为,更是一种构建社交资本的方式。设计优良、内涵深厚的三星堆盲盒系列可作为文化媒介,在社交媒体平台引发分享、讨论与交换,从而在社群中实现文化的自然浸润与群体认同。
☆情感价值的文化共鸣
Z世代在消费中重视产品所承载的叙事与价值观。三星堆文化所蕴含的宇宙观念、神秘想象力与文明探索精神,与当代青年追求创新、尊重差异、向往未知的价值取向高度契合。
面向Z世代的三星堆盲盒设计策略
☆文物形象的人格化转移
通过为三星堆文物赋予人格特质与背景故事,使其从祭祀场景中的神器转变为具有亲和力的文化角色。例如,将“青铜大立人”塑造为部族智者,其沉稳睿智的形象可象征族群对智慧的尊崇;将“纵目面具”诠释为具有超验能力的先知,其神秘特质呼应Z世代对未知领域的探索欲。这种叙事重构不仅拉近了文物与当代青年的距离,更通过情感共鸣强化了文化认同。
☆叙事体系的世界化构建
构建以“三星堆幻想世界”为核心的整体叙事框架,将盲盒产品划分为“祭祀典礼”“神祇体系”等主题系列。每个盲盒作为叙事世界的组成部分,通过AR技术还原文物使用场景、小程序剧情解锁隐藏故事等交互方式,使收集过程升华为一种沉浸式的文化探索体验。
☆体验路径的数字化融合
依托Z世代高度依赖的数字生态,开发配套应用程序,实现实体盲盒与虚拟角色的联动展示;设立线上虚拟收藏馆,支持用户进行数字化策展与互动;通过限定款线上发布、虚拟抽盒等活动,增强用户在数字空间中的参与感与文化归属。
文化认同的生成机制:从消费行为到意义建构
三星堆盲盒的文化传播机制本质上构成了“购买—体验—分享—认同”的闭环路径。用户因视觉吸引与文化好奇产生购买行为,在开箱与互动中,用户获得了沉浸式审美与叙事体验,进而通过社交媒体进行二次创作与圈层传播。最终,用户在持续的社群互动与文化实践中,完成从消费者到文化参与者的身份转变,建立起对三星堆文化的情感认同与文化自豪感。
结语
以盲盒为媒介连接Z世代,是传统文化在当代传播语境下实现创造性转化的一种有效路径。其成功关键在于尊重Z世代的消费心理与文化逻辑,通过人格化转译、叙事化构建与数字化融合等策略,将古老文明要素转化为青年群体可感知、可参与、可传播的文化符号。此举不仅有助于三星堆文化的现代化表达,更在青年群体中培育出对传统文化的认同感与传承意识,从而实现文化记忆的当代续写。
- 别被这个老掉牙的报纸理论版投稿邮箱误导了!最新核实91个报纸理论版投稿邮箱通道,一次集齐
- 喜报!《中国博物馆》入选CSSCI扩展版来源期刊(最新CSSCI南大核心期刊目录2025-2026版)!新入选!
- 2025年中科院分区表已公布!Scientific Reports降至三区
- 国内核心期刊分级情况概览及说明!本篇适用人群:需要发南核、北核、CSCD、科核、AMI、SCD、RCCSE期刊的学者
- CSSCI官方早就公布了最新南核目录,有心的人已经拿到并且投入使用!附南核目录新增期刊!
- 北大核心期刊目录换届,我们应该熟知的10个知识点。
- 注意,最新期刊论文格式标准已发布,论文写作规则发生重大变化!文字版GB/T 7713.2—2022 学术论文编写规则
- 盘点那些评职称超管用的资源,1,3和5已经“绝种”了
- 职称话题| 为什么党校更认可省市级党报?是否有什么说据?还有哪些机构认可党报?
- 《农业经济》论文投稿解析,难度指数四颗星,附好发选题!

0373-5939925
2851259250@qq.co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