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版画为载体的美育与劳动教育融合的研究——基于教育评价改革背景
摘要:教育评价改革提升了美育与劳动教育的地位。为了顺应改革,提供更好的教学以实现美育与劳动教育的目标,将版画作为两者融合教育的载体。文章从美育与劳动教育融合的可行性研究入手,再对版画的历史渊源和特性进行研究,分析出版画作为融合载体的优势,提出了融合的策略、方法与模式,为提升美育与劳动教育的发展出谋划策。
关键词:版画,美育,劳动教育,融合
一、研究背景
我的父亲与母亲都是名普通的工人,他们热爱劳动,在工作岗位上恪尽职守,荣获了许多劳动奖项。回到家里,他们秉承了白天的劳动精神,把房子收拾的干干净净,整整齐齐。在耳濡目染下,我在小学时就会洗袜子、洗内衣裤,餐前帮忙洗青菜、瓜果,把碗筷摆放整齐,餐后收拾碗筷和杂物,等等的家务劳动。我以为,孩子们就应该会做这些家务,但现实的情况并不是这样,会有很多不想劳动、不会劳动、不珍惜劳动成功的孩子。原因有许多,比如繁重的作业,繁多的课外辅导和兴趣班,已经将孩子的精力和时间都消耗殆尽了。也有家长对劳动教育的不重视,认为做家务不能有助升学,是在浪费时间,很少对孩子进行劳动教育,不认同劳动提供的独特育人价值。即使家长认同劳动教育,但为了让孩子有更多的学习时间,就把孩子能做的劳动都包办了。
教育评价改革让人看到了变化的希望。国务院在2020年发布的《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总体方案》文件中,要求对学生的评价工作进行改革,使得学生的德智体美劳能够全面发展。第17点提到,为了改进美育教育的评价工作,将中小学生的艺术类课程(美术、书法、音乐等)和学生参加学校组织的艺术实践活动,都放到学业要求里,力求使学生对艺术产生爱好,提升四美能力(感受、表现、鉴赏、创造)。第18点提到,为了加强劳动教育评价,将不同学段和年级的劳动目标写入劳动教育指导纲要,研究制定劳动清单以落实劳动教育的具体内容,同时加强过程性评价,学生综合素质档案将包含劳动教育课程学习和实践的情况。[[[] 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总体方案.2020]] 教育部也结合教育评价改革,在2022年时修订了《义务教育课程方案》,使原本附属于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劳动内容,独立出来,在一至九年级设置劳动课程。
二、融合的意义
劳动是一种人类运动,过程中对外输出劳动量或劳动价值,分为脑力和体力两大类。[[[] 韩晴.新时代加强大学生劳动教育问题研究.《信阳师范 学院硕士论文》. 2021]]脑力劳动主要是大脑神经系统的运动,如对某个问题的思考、一些内容的记忆等。体力劳动主要是人体肌肉与骨骼的运动,如搬桌椅、打扫卫生等。[[[] 劳动.《网络(https://baike.baidu.)》]]劳动教育的重要意义在于:劳动教育能树立德育。可以使学生们建立起正确的劳动态度以及劳动观念,让学生们爱上劳动、对劳动人民及劳动成果给与尊重和珍惜,养成勤俭节约、艰苦朴素的好作风。同时避免受到贪图安逸,厌恶劳动,贪于吃喝,懒于做事等不良习气的影响。并且在劳动中磨砺坚强意志,培养学生自理、自立、自强的独立生活能力和进取精神。劳动教育能增进智育和体育,同时能涵养美育。劳动美是社会美的最基本内容,因为它是人们在生产劳动中形成和表现出的美,最直接和集中地将人的创造活动以及才能、智慧等本质力量体现在生产劳动之中。[[[] 王殿军.补齐劳动教育的短板.《中国教育报》.2018]]劳动教育可以引导青少年树立正确的审美观、价值观,坚持自己独立的认识和选择。
既然国家课程已经设立了美育与劳动教育课程,为什么还要将两者融合?因为美育与劳动教育息息相关,两者融合能促进各自的发展,融合的好处体现在以下3点。第1点:作为美术学科,是基础美育的主力学科,美术课堂是美育的主阵地,美术课堂中蕴含着丰富的劳动教育要素,特别是美术手工制作类的课程不但培养审美能力,创造力,还有动手能力,培养工匠精神。审美教育与劳动教育深度融合,更加的踏实和接地气,美育不是高高在上的教育,美育与生活息息相关,学生通过劳动体会幸福生活是靠双手创造的,这也是实现劳动教育的价值。第2点:融合能带来更多的劳动机会。虽然有劳动教育课程,但在九年总课时中占的比例却较少。教育部要求劳动每周均不少于1课时,实践情况可能每周也就1课时,因为其它课程课时也很紧缺,已经分不出更多课时给到劳动课程了,想要学生进行更多的劳动教育,就要在其它课程中融合劳动教育,以培养学生正确的劳动价值观和良好的劳动品质。第3点:融合能令劳动教育多元化、有趣化。如果劳动教育的内容是千篇一律的重复性劳作,学生们在新奇感过去后,很快就会对劳动厌烦,逐渐怠慢劳动,也就达不到劳动教育的目的。通过将劳动与其它有趣的、直接体验和亲身参与的学习内容结合,能激发出学生参与劳动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
三、版画为载体
为什么选取版画作为载体,进行美育与劳动教育融合?这就要先认识版画,了解版画的特性。版画,是绘画门类中的一种特殊的表现形式。制作时会运用刀和笔等工具,在不同材料的版面上,如在木板、石板、铜板、丝网版等版面进行刻画,再加以印刷出来的画作。早期称为复制版画,主要用于复制图画,绘版、刻版、印版分别由不同的人负责;后来称为创作版画,是由创作者自行绘画雕刻及印制,并发展成为独立的艺术形式。[[[] 夏征农,陈至立主编.大辞海 美术卷.上海辞书出版社.2012]] 版画自身含有劳动的基因,版画就是诞生于劳动中。版画的起源,可以追溯到中国殷商时期,在龟甲、兽骨、铜器、陶器上镂刻文字,图案,用于记录思想与事迹。到秦汉两代,印章已普遍用于宫廷及市井中,作为凭证之用。到隋唐五代,雕版印刷随着印章技术的进步和造纸技术的发明而有了进一步的发展。而欧洲的版画则出现在十四、十五世纪初期,主要用于制作扑克牌、宗教圣像、书籍插图。可以看出,早期的版画主要复制图画,起功能性作用,需要输出一系列的脑力与体力劳动才能有所产出,以满足人们对劳动产品的需求。后期为了提高生产效率,进行劳动分工,将绘、刻、印三者分工,脑力与体力劳动者各自发挥自己的专长。一直到20世纪初,随着工业革命以及科学技术的发展,印刷技术取得了非常巨大的进步,版画得以卸去复制图像的功能,纯粹以一种独具魅力的复数艺术形式而存在。[[[] 张天星.现代主义绘画中的欧洲版画艺术探析.《南京艺 术学院学报(美术与设计版)》.2012]] 分别在2006年及09年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和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如今版画的形式和用材更加多样,为这项古老而珍贵的手工艺注入了新的生机。通过以上对版画的认识,其作为载体的优势可以总结为:制作版画的步骤中,既有强调培养想象力和创新思维的美育教育,也有强调动手实践和出力流汗的劳动教育,兼具了两种教育的特性,是很适合作为载体来进行美育与劳动教育的融合。而且版画类型丰富,不同类型的版画所使用的工具及创作手法都不同,可以持续给学生提供兴奋点,有效避免重复劳作带来的枯燥感,使学生保持劳动的积极性。同时,多样的版画类型带来不同的制作难度,能够适配各个学段和年级的学生,容易推广普及。并且版画是一种具体的劳动形式,能够明确劳动目标,形成劳动清单,用于劳动教育评价。
四、重点研究内容
以版画为载体的美育与劳动教育融合,如想融合好,需要对以下三个方面进行研究:
4.1在哪个年级进行版画与劳动教育的融合
《义务教育艺术课程标准(2022年版)》中,首次出现版画内容是在3-5年级,在吹塑板、雪弗板、木板等材料上,通过剪贴、针刻、雕刻的手法,以及拓印、压印等方法,创作黑白或套色版画,着重表达自己的所见所闻、所感所想,学会以视觉形象的方式与他人交流。到了6-7年级,则增加了厚纸板、陶泥板、石膏板、铝塑板等材料,提升创意表达能力。8-9年级,继续拓展更多类型的材料,以发展创造性思维能力。[[[] 《义务教育艺术课程标准(2022年版)》.2022]]《义务教育劳动课程标准(2022年版)》:3-4年级初步体验手工制作等生产劳动,规范使用常用的劳动工具;5-6年级进一步体验手工制作,选择合适的材料和工具以便安全和规范地开展劳动;7-9年级适当体验专业工种如木工、陶艺等项目的劳动过程,体会其中的智慧和人类创造力。[[[] 《义务教育劳动课程标准(2022年版)》.2022]]对于艺术与劳动的教育,都是从浅入深,逐步推进的,这也符合学生成长的规律。因此,版画与劳动教育的融合,也是分阶段逐步推进的。第一阶段以认识和体验版画为主,在3年级时就可以开展了,学生更多的是学习版画的历史以及艺术特色,了解版画的制作方法。第二阶段是使用简单易用,且安全的材料与工具,尝试按照示例制作版画,可以在4年级开展。第三阶段是全面使用各种工具,自行设计及制作版画,需要学生对工具的使用具有安全意识,适宜在7年级开展。
4.2版画中的哪种类型适合与劳动教育融合
版画的类型丰富,各类型之间使用的材料、颜色、制作方法和技法都不同。选取的版画类型,需符合以下三点原则:1、适合学生学习,也就是制作过程要安全不能危害学生健康;制作难道适中,不会过难无法完成,或者过于容易缺乏成功的乐趣。2、适宜学校开展,要想广泛的推广版画教育,就要兼顾大部分学校的情况,选择学校能够实施的类型。3、符合劳动教育目标,即让学生动手实践、出力流汗。结合选取版画类型三原则,建议优选以下类型的版画。吹塑板版画,吹塑板质地脆且软,容易刻画,只需用圆珠笔在吹塑纸上划过,无需过分用力,其表面就会留下粗细各异的点和线,不使用刻刀等锋利的工具安全性较高,取材容易、价格便宜,可制作黑白、单色、彩色的凹版和凸版,很适合低年级的学生用于版画入门。雪弗板也是容易刻画的材料,质地比吹塑板硬,不容易折烂损坏,但价格比吹塑板贵,接近木板的价格,在学生掌握了吹塑板后可改用雪弗板。木版画,历史悠久,数量大,而且形式多样,可制作黑白、单色、彩色的凹版和凸版,并且有足够大的面积供制作较大的作品。制版的材料可采用价格相对便宜的三合板,或质地较好的椴木板。用笔刀刻制木版画需要掌握好力度,力度过小就无法刻出想要的图案,力度过大容易破坏图案或者伤到手指,建议初中年级的学生使用。厚纸版画,价格便宜,制作方法多样,有剪贴、刀刻、笔划等,可以制作凸版、凹版、孔版等,适合有一定版画基础的初中年级学生制作。陶泥版画需要先用陶泥制成泥板后刻画,也是需要注意刻画的力度,太深容易破坏泥板,适合初中年级学生制作。石膏版画制作方法与木版画类似,刻画时比木板容易,但石膏板价格较贵,不作为推荐选项。其它版画类型则进行理论知识的讲授,有条件的学校也可以适当教授其它类型的版画。
4.3版画与劳动教育融合的具体形式
劳动教育强调学生亲历劳动过程, 养成正确的劳动观念、精神及习惯, 并从中学习到生产技术知识, 掌握相关技能;以劳动实践为主, 让学生动手实践、 出力流汗, 接受锻炼、 磨炼意志。同时注重手脑并用, 也要传授有关的生产劳动技术的基本原理、劳动技巧等, 把习得的理论知识运用到实际操作中, 帮助学生掌握劳动技能。[[[] 《广州市中小学劳动教育指导纲要》.2021]] 因此需要将版画课程进行延展,合理设计劳动教育的内容和教育方式,实现两者融合。除了对版画发展历史,艺术价值,原材料和制作工具的认识外,更加强调的是动手制作版画,包括制作版画前的准备工作,制作后的交流展示。具体内容有:1、了解版画作品,欣赏版画之美。通过课程和活动,让学生了解版画的基础知识,包括版画的工具材料、版画的特点(间接性、复数性、印痕美)、版画的分类、版画制作的步骤及优秀版画作品的欣赏等。2、制作版画作品,体会劳动之美。在有版画认识和热爱的基础上尝试进行版画制作或创作,认识不同版种的制作手法,独立完成版画作品,体会版画制作的严谨、专注,培养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引导学生寓情于技、化技为美。3、结合版画文创,服务生活之美。开拓思路结合文创产品将版画作品设计其中,将美与生活结合,美化生活、服务他人、服务社会。4、展示版画创作,共享成功之美。通过学生版画作品或文创产品等的展示,增强交流、提升自信,学生在版画创作中辅之以情,并以一定的劳动意志力克服创作困难,借此获得创作的成就感,分享成功之美。
五、结语
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下,教育要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发展素质教育。[[[] 《义务教育课程方案(2022年版)》.2022]] 作为一名美术老师,如何把握社会发展的动向,在教好美育课程的基础上,实现新时代的教育目标,是值得我去深入研究与思考的。版画,一项历史悠久且具有丰厚文化底蕴的艺术门类,同时兼具了较多的劳动元素,经过研究分析后得出,其很适合作为美育与劳动教育融合的载体。希望通过版画教学,使学生在健康向上的审美实践中感知、体验与理解艺术,培养学生正确的劳动价值观和良好的劳动品质,进而成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学生。
- 别被这个老掉牙的报纸理论版投稿邮箱误导了!最新核实91个报纸理论版投稿邮箱通道,一次集齐
- 喜报!《中国博物馆》入选CSSCI扩展版来源期刊(最新CSSCI南大核心期刊目录2025-2026版)!新入选!
- 2025年中科院分区表已公布!Scientific Reports降至三区
- 国内核心期刊分级情况概览及说明!本篇适用人群:需要发南核、北核、CSCD、科核、AMI、SCD、RCCSE期刊的学者
- CSSCI官方早就公布了最新南核目录,有心的人已经拿到并且投入使用!附南核目录新增期刊!
- 北大核心期刊目录换届,我们应该熟知的10个知识点。
- 注意,最新期刊论文格式标准已发布,论文写作规则发生重大变化!文字版GB/T 7713.2—2022 学术论文编写规则
- 盘点那些评职称超管用的资源,1,3和5已经“绝种”了
- 职称话题| 为什么党校更认可省市级党报?是否有什么说据?还有哪些机构认可党报?
- 《农业经济》论文投稿解析,难度指数四颗星,附好发选题!

0373-5939925
2851259250@qq.co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