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胜从选择开始,我们是您最好的选择!—— 中州期刊联盟(新乡市博翰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0373-5939925
2851259250@qq.com
我要检测 我要投稿 合法期刊查询
您的位置:网站首页 > 优秀论文 > 教育论文 > 正文

新时代青年使命担当的价值内核

作者:丁祎婧来源:《通化日报》日期:2025-08-20人气:6

新时代象征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迈入全新发展阶段,开启了历史进程的新纪元。身处这一时空坐标的中国青年,亟待培育与时代发展脉搏同频共振的价值追求与责任意识。唯有深刻领悟新时代青年使命担当的本质内涵,青年群体方能内化出主动作为的价值取向、知行合一的行动自觉和堪当大任的素质本领。

一、使命担当之根本:坚定不移地听从党的指导,紧跟党的步伐

历经新民主主义革命烽火淬炼,中国共产党始终将青年运动与民族解放进程深度融合。自建党伊始,无产阶级政党便将唤醒青年群体的历史自觉作为重要使命,在党的旗帜引领下,蕴藏于青年中的社会变革动能得以充分迸发。从启蒙工农群众到开辟农村包围城市的革命道路,从浴血奋战于抗日疆场到奔走呼号于民主战线,进步青年始终与党的革命事业同频共振,以青春热血铸就民族独立的精神丰碑,成为改变国家命运的中流砥柱。在社会主义革命与建设的热潮中,党持续激发青年群体的建设热情。响应“把青春献给祖国”的时代召唤,新生代以主人翁姿态投身新中国各项建设事业,在生产突击、技术革新、垦荒造林等领域勇当先锋,用青春汗水浇灌出社会主义建设的累累硕果,镌刻下属于奋斗者的历史印记。改革开放的春风吹拂神州大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迎来崭新篇章。青年群体发出“团结起来振兴中华”的时代强音,在经济特区建设、科技攻关、教育振兴等各条战线锐意进取,以开拓者的姿态谱写改革开放的青春之歌,为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注入蓬勃生机。回望百年征程,中国青年始终与党同心同向,在马克思主义真理光芒照耀下,在党的核心引领下,创造了光照史册的青春业绩。置身民族复兴的关键节点,当代青年正迎来人生出彩的最佳机遇期。新时代青年当以党的创新理论滋养初心,在历史纵深与全球视野的交织中校准人生坐标,始终牢记:个人的理想追求只有融入民族复兴的历史洪流,方能绽放最绚丽的人生光彩。

二、使命担当之核心:将祖国和人民的利益置于首位

置身民族复兴的战略全局,新时代青年肩负的使命担当须臾不可偏离家国情怀的精神坐标。爱国精神作为中华民族精神图谱的核心密码,始终是引领青年将个人理想熔铸于民族复兴伟业的航标。这既是对百年青年运动规律的科学总结,更是新时代青年砥砺品格的价值标尺。回望历史长河,一代代进步青年以理想信念为帆、以革命意志为桨、以英雄气概为锚,在救亡图存的惊涛骇浪中筑起精神丰碑,在民族复兴的壮阔征程上镌刻精神印记。从新民主主义革命的烽火硝烟,到社会主义建设的筚路蓝缕,再到改革开放的春潮澎湃,不怕牺牲、敢于胜利的革命精神始终贯穿于各个历史阶段,构筑起中国共产党永葆青春的精神密码。历史方位虽然更迭,但青年运动的爱国本质从未改变。任何组织或个体若割裂国家需求、背离人民利益,终将陷入自我设限的窠臼。唯有将个体生命融入民族复兴的洪流,在党的旗帜下与时代同频共振、与人民血脉相连,以“先天下之忧而忧”的情怀践行初心,以“位卑未敢忘忧国”的担当砥砺前行,青年方能在复兴征程中书写无愧于时代的青春答卷。这种精神传承不是抽象的教条,而是具象的实践:它体现在科技攻关的实验室里,在乡村振兴的田野间,在守卫边疆的界碑旁,在创新创业的浪潮中。当每个青年都将个人奋斗的“小我”融入国家发展的“大我”,便汇聚成推动民族复兴的磅礴力量,这正是中国青年运动永葆生机的精神密码。

三、肩负使命之途径:以不懈的奋斗和永恒的奋斗精神为荣

千秋伟业的铸就离不开砥砺奋进的征程。当代中国青年当赓续红色血脉,将艰苦奋斗精神转化为投身实践的自觉行动,在德才兼修中夯实人生根基,在知行合一中锤炼过硬本领,努力成长为堪当民族复兴重任的时代新人。

青年群体作为民族复兴征程的生力军,培养造就大批担当大任的新时代青年是共青团工作的战略任务。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既是新时代青年必须扛起的时代重任,更是检验青年成色的试金石。这种历史使命的担当,必然要以艰苦奋斗为精神底色,以时代新人的标准砥砺品格。广大青年当以“强国有我”的志气立心,以明德修身的准则立身,以堪当大任的才学立业,在民族复兴赛道上跑出最好成绩,这正是新时代青年担当精神的生动诠释。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嘱托的:“希望广大党员特别是青年党员认真学习马克思主义理论,结合学习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在学思践悟中坚定理想信念,在奋发有为中践行初心使命,努力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智慧和力量。”这段重要论述,为新时代青年成长成才指明了方向,也赋予了艰苦奋斗精神新的时代内涵。





文章来源:《通化日报https://www.zzqklm.com/w/qt/36980.html


网络客服QQ: 沈编辑

投诉建议:0373-5939925    投诉建议QQ:

招聘合作:2851259250@qq.com (如您是期刊主编、文章高手,可通过邮件合作)

地址:河南省新乡市金穗大道东段266号中州期刊联盟 ICP备案号:豫ICP备2020036848

【免责声明】:中州期刊联盟所提供的信息资源如有侵权、违规,请及时告知。

版权所有:中州期刊联盟(新乡市博翰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关注”中州期刊联盟”公众号
了解论文写作全系列课程

核心期刊为何难发?

论文发表总嫌贵?

职院单位发核心?

扫描关注公众号

论文发表不再有疑惑

论文写作全系列课程

扫码了解更多

轻松写核心期刊论文

在线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