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胜从选择开始,我们是您最好的选择!—— 中州期刊联盟(新乡市博翰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0373-5939925
2851259250@qq.com
我要检测 我要投稿 合法期刊查询
您的位置:网站首页 > 优秀论文 > 教育论文 > 正文

浅析高职高专院校产学合作教育

作者:唐义玲来源:《文学教育》日期:2017-06-20人气:669

职业教育是国家高素质应用型人才的重要培养力量,但是由于我国职业教育起步较晚,发展时间较短,积累的经验也不足,所以我国职业教育中出现了生源萎缩、毕业生素质下降及就业困难等情况。纵观国内外优秀的职业教育模式,产学合作是一种较为优秀的职业教育模式,它的出现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这个矛盾,实现了职业教育的教学目标。通过产学合作教育模式对学生进行培养,一方面能够提高学校的办学实力,提高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以及实际专业技术应用能力;另一方面,也可以为不同需求的企业有针对性的培养更多高素质应用型人才。我国高职院校产学合作教育在实行过程中还是出现了一些问题,概括地说主要有以下几点:

1、产学合作教育的教学目标不够明确

产学合作教育的主要目的就是通过学生在企业的实习、实践过程来实现学生从学校到企业的“直接过渡”,让更多的学生通过在企业实际生产过程中的实习,来掌握相应的专业技术,适应实际生产过程。学校要让学生有机会在不同的企业不同的工作岗位上进行实习实践,让学生能够充分认识自身优势以及形成适合自身发展的职业规划。然而,当前很多学校只是把产学合作教育看作一个教学内容,而学生也把企业实习实践看作是一门课程,参与的主要目的就是为了完成学业。

2、传统教育理念对职业教育的影响

我国教育制度的发展方式导致社会上出现了严重的“唯学历”、“唯文凭”思想,人们关注的焦点已经不再是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而是一纸文凭。每年的就业季,研究生供不应求、本科生顺理成章、专科生四面碰壁、中专生无人问津,似乎应用型人才已经不是用人单位的首选。社会上这些现象的出现极大的影响了职业教育的招生与教学工作,很多学生都是在无奈的前提下选择了职业教育,从进入校园就出现了破罐子破摔的心理,导致高职院校的学生素质以及就业情况不容乐观。长此以往,就出现了恶性循环的现象,越不想学越学不好,越学不好越不想学。职业教育教学质量上不去,就更谈不上发展。

3、产学合作教育环境与条件不够完善

“定向培养”是当前产学合作教育模式中的主要形式之一,也就是说通过学校与企业的联合定向培养,让学生在校期间专门学习某些技术,以便毕业时能够直接参与到企业的实际生产过程当中。但是目前的产学合作教育,企业很少参与到这些定向生的在校培养过程,甚至于这些定向生在实习、实践过程中也很少能够得到企业负责人以及技术人员的指导与监督。长期下去,学校难以为企业培养高素质的应用型人才,企业不愿意接受经产学合作教育培养出来的学生。此外由于职业教育招生规模的限制,仅靠每年所收取的费用来丰富学校的硬件设施非常困难,学生在学校难以得到充分的工程实践,教师只能够教授学生技术理论知识,想要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就非常困难。而且在学校硬件设施建设上,政府并没有给与充分的支持,企业为学校“双师型”教师培养所提供的支持不足。

4、产学合作教育深度、广度不够

当前产学合作教育大多还处于“基本层面合作”,也就是说在合作教育的整个过程中,企业的作用只是单一的为学校提供学生实习或实践场所,对于学生培养其他环节并没有过多的关注,合作的企业基本不参与到学生教学计划的制定当中,完全由学校单方面负责。从某种意义上说,企业参与产学合作教育的主要目的只是为了招收生产一线工人,对于投入精力培养显得兴趣度不高。我国现在正处于经济转型期,越来越多的高科技技术用于工业生产中,以往的劳动密集型企业也在抓紧转型。很多高职院校能够明显的感觉到,如今的产学合作教育有些“一厢情愿”的味道,学校积极与企业联系开展产学合作,希望能够通过这种方式来解决学生的就业以及教学问题,但是企业却显得积极性不高。这种产学合作教育的不协调情况,极大地影响着这种教育模式的发展。长此以往下去,产学合作教育只能够流于形式,毫无实际意义可言。

产学合作教育需要政府、企业、学校三方面的通力合作,协同构建一个长效机制,才能够实现学校和企业的长期共赢。

1、借助政府调控力量给产学合作教育创造良性发展空间

市场经济的发展使得国家能够使用的调控方式越发多样,行政、法律、经济等都能够成为政府宏观调控的有效措施。高职院校是我国培养应用型人才的中坚力量,社会上对于职业教育的扭曲认识,需要政府进行积极引导与纠正:一方面,政府要大力宣传职业教育的培养目标,让社会大众认识到职业教育在整个教育体系中所起到的作用;另一方面,积极宣传优秀高职院校,在社会观念上以“学力”取代“学历”。政府还应该出台相应的法律与支持政策,为产学合作教育模式增加新动力,特别是对参与产学合作教育的企业实行一些优惠政策,让企业能够从产学合作教育中得到更多的实在利益。通过政府的调控力量,来提高整个社会对产学合作教育的关注度。这样不仅能够激发企业参与其中的热情,还能够为学校开展产学合作提供更多的资金、人力支持,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实践机会,为国家培养更多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

2、产学合作教育双方应该相互合作,深度沟通

加强企业与学校的沟通,对学校教学目标、教学计划、教学内容及方法进行联合制定,建立一套完整的人才培养方案,依靠这种紧密沟通合作,来完善产学合作教育的各项规章制度,保证教育过程的高效顺利实施。根据市场经济的发展程度,企业发展过程对技术人才的需求方向,定期的开展校企双方交流会,让学校明确企业需求,让企业了解学校的培养情况。企业为学校“双师型”教师培养提供更多的条件,让学校的老师不仅仅具备技术理论知识,同时还具备一定的实际工业生产技能。学校要经常聘请企业负责人或者专门技术人员来校做讲座,让更多的学生了解企业文化,了解企业需求。长时间高频率的沟通在一定程度上能够深化学校与企业之间的情感交流,学生对企业有了更深厚的感情,企业对学生有了更全面的了解。

3、企业是校企合作的关键

企业是职业教育产学合作的主力,是职业教育产学合作可持续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共同建立“实训基地”是企业和学校二者实现“共赢”的方式之一,但是切不可流于形式,要利用学校的教师资源以及企业的专业技术人员,对学生的整个“实训”过程进行切实有效的指导与监督,为培养更多的企业“第一线”应用型人才提供保障。学生在企业进行实践锻炼时,企业应该指派相应的技术人员作为带班教师,帮助学生解决实践生产过程中遇到的困难,教授他们更多地实际操作技能,已能够保证学生在有限的时间内积累更多的实际工作经验。此外,由于学校教师普遍具有较为深厚的理论知识,企业在与学校相互深入交流的过程中,可以利用高校教师理论功底深厚的优势,来研发更多的新技术。所以,产学合作教育模式对于企业新技术新产品研发是有着一定帮助的。

4、学校应该为校企合作创造一切有利条件

职业教育的培养目标就是专业性、应用性,所以在专业设置上应该以市场为导向,按照社会需求适当调整专业设置。长期与企业保持沟通,了解企业的实际需求,调整学校相应专业学生的培养方向及方式,让企业能够感受到学校培养的学生能够满足他们的需求,能够直接应用于“生产一线”。学校要经常请企业负责人或者专家来学校给学生作报告,让学生了解不同企业的实际涉及内容、近几年企业的发展方向等等。这样学生就可以真实了解到自己感兴趣企业的实际情况,以便于确定自身将来的学习目标以及发展方向。教学计划的制定一定要结合企业实际情况,不能够单一的制定学生实训内容,以免出现计划与实际的脱节。学校和企业可以组织人员共同构建一个“产学合作教育”负责小组,通过实时沟通协商与研究,保证产学合作教育模式能够长期有效的发展下去。


本文来源:《文学教育》:http://www.zzqklm.com/w/wy/63.html

网络客服QQ: 沈编辑

投诉建议:0373-5939925    投诉建议QQ:

招聘合作:2851259250@qq.com (如您是期刊主编、文章高手,可通过邮件合作)

地址:河南省新乡市金穗大道东段266号中州期刊联盟 ICP备案号:豫ICP备2020036848

【免责声明】:中州期刊联盟所提供的信息资源如有侵权、违规,请及时告知。

版权所有:中州期刊联盟(新乡市博翰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关注”中州期刊联盟”公众号
了解论文写作全系列课程

核心期刊为何难发?

论文发表总嫌贵?

职院单位发核心?

扫描关注公众号

论文发表不再有疑惑

论文写作全系列课程

扫码了解更多

轻松写核心期刊论文

在线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