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胜从选择开始,我们是您最好的选择!—— 中州期刊联盟(新乡市博翰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0373-5939925
2851259250@qq.com
我要检测 我要投稿 合法期刊查询
您的位置:网站首页 > 优秀论文 > 教育论文 > 正文

高校思政课沉浸式教学传承红色基因探析

作者:罗庆林来源:《河南经济报》日期:2024-12-06人气:110

 红色基因是中国共产党人百年奋斗的精神特质,传承红色基因,是高校思政课教育教学的重要任务。沉浸式教学能切合红色基因的传承要求,拓展高校思政课教育教学新思路。

一、红色基因特质分析

红色基因是中国共产党人特有的属性,是中国共产党这一百年大党生生不息,永葆生命力和战斗力的精神源泉。国家领导人多次指出,要用好红色资源,传承好红色基因,把红色江山世世代代传下去。高校思政课是高校立德树人的重要课程,在青年大学生中传承红色基因的重要阵地。思政教师要研究红色基因精神内核和实质,探索传承红色基因的教学模式,实现红色基因在青年大学生中的传承。

中国共产党人的红色基因首先体现在对党忠诚、维护核心;体现在坚定崇高理想信念;体现在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这是党的性质宗旨、政治本色,是红色基因中最本源的成分;其次,中国共产党人的红色基因还体现在艰苦奋斗的政治本色,高度自觉的党的纪律,不断进取的精神状态,这是党的精神状态的具体呈现,是红色基因中最丰富精彩的成分。最后,中国共产党人的红色基因还体现在科学理论和辩证哲学思想上。包括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勇于自我革命、坚持党的思想方法和工作方法等,这是中国共产党科学性和先进性的重要保证。

从纵向来看,红色基因贯穿于中国共产党百年的奋斗史中,有着一脉相承的精神因子。而在各个的历史节点,又有各自具体的表达。比如,在土地革命期间,涌现出了井冈山精神、苏区精神,在社会主义建设时期,涌现出了雷锋精神、焦裕禄精神,铁人精神等。因此,传承红

色基因,要在红色基因一脉相承的语境中去呈现具体历史节点的表现内容;从横向来看,红色基因中,既蕴含着抽象的概念表述,同时也包含了具体形象的表达。比如说长征精神,包含了坚定革命理想和信念不怕任何艰难险阻精神坚持独立自主、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的精神等。同时,长征精神也具体地表现在湘江战役中“绝命后卫师”的故事中,表现在飞夺泸定桥的故事中,表现四渡赤水的传奇中,因此,在进行红色基因的传承时,要注意讲好红色故事,在讲述过程中去体现蕴含其中的红色基因的理论性和唯物辩证法,以实现历史与现实的统一,形象与抽象的结合。

思政课中运用沉浸式教学模式传承红色基因的实践探索

上世纪70年代,美国学者米哈里·契克森米哈赖首次提出了沉浸理论。他认为,“沉浸”是一种心理状态这种状态能使人不断体会到满足感,驱使个体在工作和学习中忽略劳累不断忘我探索,从而激发个体的潜能,实现目标。学者们随后在教学实践中进行了沉浸式教学模式的探讨。沉浸式教学要点在于创设生动的教学情境,引导学习者对学习产生一种强烈的欲望,从而实现持续学习,并能生动表达。在思政课传承红色基因的教育教学中,沉浸式教学可以有以下几种实践方式:

(一)基于VR技术的沉浸式教学

VR技术的中文全称为虚拟现实,英文全称是 Virtual Reality。VR技术以最新的智能技术作为核心,结合了其它学科的技术,创设数字环境。这一数字环境与真实环境高度相似,包括了视、听、触感等方面。体验者通过数字装备的帮助,与数字化环境中的对象产生互动,受到影响,从而产生亲临实境的感受和体验。在思政课教学中,运用VR技术,可以创设虚拟场景,刻画和还原红色基因的载体,将革命事件立体、形象地呈现,在此基础上进行教学设计,使学生产生自己当时当地事件的参加者而不是旁观者的感觉,由此感同身受,激发进一步的思考与认同。

(二)剧本表演的沉浸式教学

戏剧是生活的提炼与升华。在思政课堂上,教师可以安排布置红色戏剧表演活动,让学生根据红色故事撰写剧本,进行表演。通过这一过程,让学生走进故事,在故事中去认知、体会红色基因的力量,进而传承红色基因。

(三)课堂讨论式的沉浸式教学

教师通过设计主题,布置任务(如PPT汇报、辩论等方式),引导学生为完成任务去创设情境,在任务汇报环节,教师一步步设计教学链,引导学生去思考,探究,解决问题,在这一过程中一步步深入情境,去主动体会红色基因的力量,以实现红色基因的传承。

在思政课教学运用沉浸式方法实现红色基因传承的实践中,要注意抓好以下两个关键环节

  1.精选素材,创设情境

创设情境是沉浸式教学能否实现的关键。是指教师根据教学内容设置氛围或情境,让学生产生身历其境的感受,从而对教学内容自觉认知、接受。在教学实践中创设情境,重点在情境、难点在创设。它要求情境是形象具体,并贴近生活,要能够激发学生的情感。而要达到这一目的,内容素材的选取就是非常重要。内容素材需要围绕教学内容进行选取,同时又要求满足传承红色基因的需要,还需要贴合学生的知识特点和个性需求。只有这样,沉浸式教学才能够实现。

2.教学交互,渐入沉浸

在进入情境的基础上,更容易进行教学交互。所谓教学交互,就是在课堂教学中,通过一系列特定的教学设计,进行交互活动的双方,即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发生的交流,比如基于问题的交流,或情感交流(包括认同与对立等),通过交流来进一步发展认识,升华情感,实现教学目的。


文章来源:  《河南经济报》   https://www.zzqklm.com/w/qt/34236.html

网络客服QQ: 沈编辑

投诉建议:0373-5939925    投诉建议QQ:

招聘合作:2851259250@qq.com (如您是期刊主编、文章高手,可通过邮件合作)

地址:河南省新乡市金穗大道东段266号中州期刊联盟 ICP备案号:豫ICP备2020036848

【免责声明】:中州期刊联盟所提供的信息资源如有侵权、违规,请及时告知。

版权所有:中州期刊联盟(新乡市博翰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关注”中州期刊联盟”公众号
了解论文写作全系列课程

核心期刊为何难发?

论文发表总嫌贵?

职院单位发核心?

扫描关注公众号

论文发表不再有疑惑

论文写作全系列课程

扫码了解更多

轻松写核心期刊论文

在线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