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胜从选择开始,我们是您最好的选择!—— 中州期刊联盟(新乡市博翰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0373-5939925
2851259250@qq.com
我要检测 我要投稿 合法期刊查询
您的位置:网站首页 > 优秀论文 > 建筑论文 > 正文

建设工程质量行为存在的问题及监管对策

作者:王猛来源:《产品可靠性报告》日期:2025-03-19人气:265

建设工程作为社会基础设施的重要组成部分,直接影响到民众的生活质量和社会的安全稳定。加强有效的质量管理和监管,可以提升工程的整体质量,减少安全事故,还能增强社会公众对建筑行业的信任,提高行业的可持续发展能力。通过深入分析当前建设工程质量管理中的关键问题,并提出切实可行的监管对策,可推动建设行业形成更为规范、严谨的质量管理体系,并为未来的行业发展提供理论支持与实践指导。

一、建筑工程建设特点

建筑工程具有独特的特点,主要体现在施工环境、工作方式和安全管理等方面。工程量庞大、技术复杂,不同类型建筑如住宅、商业楼宇或工业设施,其结构和设计差异要求高度协调和专业化技术支持。尤其是高层建筑或复杂结构项目,往往涉及高空作业、特殊设备使用和多工种协作,施工难度较大。工地常见高处作业、露天作业和立体交叉作业,要求工人频繁切换工作面,使用重型机械,且恶劣气候、灰尘、噪音等因素增加了施工环境的挑战。此外,紧迫的工期要求建设、设计、施工单位之间密切配合,但协调不当容易带来安全隐患。若安全管理不到位,高空坠落、设备故障或操作失误等事故可能发生,造成严重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因此,确保施工过程中的安全监管、操作规范和人员培训至关重要。同时,建筑行业仍保有劳动密集型特点,尽管部分环节已实现机械化,但仍有大量手工操作,导致施工人员容易过度疲劳,从而增加事故发生的风险

二、建设工程质量行为存在的问题

(一)工程勘察的问题

工程勘察是建筑工程项目顺利推进的关键步骤之一,可为项目设计和施工提供基础数据。理想情况下,勘察工作应充分考虑到地质条件、地形地貌、水文状况等因素,为后续设计和施工提供科学依据。然而,现实中,部分企业为节省开支,忽视勘察的必要性,甚至直接跳过这一环节,使得施工单位在不了解现场具体情况的情况下展开工作,而且容易导致无法预见的问题。尤其是在地质条件复杂或水文情况特殊的地区,缺乏详细勘察的项目往往在施工过程中面临重大困难。例如,地基承载力不足可能导致沉降或不均匀沉降,直接影响结构安全。因此,勘察环节的疏忽,会影响项目的实施效率,而且对后期的工程质量造成无法挽回的损失。

(二)施工方面的问题

施工过程是建设工程中最直接、最复杂的环节,也是影响工程质量的关键因素之一。尽管现代建筑施工技术日益成熟,但在实际操作中,仍有许多施工单位存在管理不规范、操作不标准的情况。有些单位在施工时未严格按照国家法律法规和设计标准进行作业,甚至在没有相关资质的情况下,违规越级进行设计或施工,不利于施工质量控制,而且容易造成严重的安全隐患。另外,一些施工单位为了追求经济利益,采取不正当手段进行承包和分包,将工程项目层层转包,造成管理松散、责任不清,工程管理效率降低,而且会导致各方的利益分配不公,影响工程质量的监控和保障

(三)监理方面的原因

工程监理机构是第三方监督单位,需承担着保障工程质量的重大责任。监理机构应具备独立性、公正性、专业性和科学性,能够确保施工过程严格按照设计和施工规范执行。然而,实际情况却并非如此。部分监理单位在面临外部压力或利益诱惑时,未能保持应有的独立性和客观性。部分监理人员接受施工方或承包商的贿赂,甚至参与工程项目的造假,导致监理职能的失效,使得工程质量得不到应有的保障,而且施工方在缺乏有效监管的情况下,可能会肆意降低工程质量。此外,部分监理单位缺乏完善的监督机制,甚至存在管理层与执行层之间的信息不对称,导致许多问题未能在初期阶段被发现和解决,从而影响工程的最终质量。

(四)建材产品的质量问题

建筑材料作为工程质量的基础,其质量可直接决定整个建筑项目的可靠性。随着建筑行业的不断发展,建筑材料市场的需求日益增大,导致部分企业为追求利润最大化,采取降低材料成本的方式,从而导致建筑材料质量不合格或不达标。部分施工单位在选择建筑材料时,往往为了降低成本,采购低价、劣质的原材料,而没有严格执行质量检测程序。此外,某些企业和供应商为降低生产成本,使用不符合标准的原材料,或在施工现场使用过期、变质的建材。在后期的施工和使用过程中,会导致建筑结构不稳固、耐久性差等问题,严重时可能危及到建筑物的安全。

(五)设计方面的原因

设计是建筑工程质量管理的源头,其质量直接影响到施工的可行性和工程的整体效果。尽管设计单位通常具备较强的技术能力,但在实际工作中,设计方案仍然存在一些问题。部分设计单位为了缩短工期或降低设计成本,会选择采用简化的设计方案,忽略建筑的功能性和安全性。在设计过程中,设计人员没有充分了解施工现场的实际情况,导致设计方案与现场条件不匹配,造成施工困难或施工质量下降。另外,由于部分设计单位对新材料、新技术的应用不够重视,设计的创新性和前瞻性较弱,而且会影响建筑工程的整体质量。

三、建设工程质量监管对策

(一)严格执行质量管理体系的内容

严格执行质量管理体系是确保建设工程质量的基本前提,也是所有工程管理活动的核心。质量管理体系贯穿整个建筑项目的生命周期,从前期的工程策划到设计、施工,再到最终的竣工验收,所有环节都必须遵循严格的管理标准和控制流程。在工程的初期阶段,设计和勘察工作应经过详尽的审核与确认,使得项目设计方案在技术上是可行的,并符合相关的标准和规范。审核设计方案,保证设计的合理性,预见可能的技术问题,避免因设计缺陷导致后续施工中的复杂问题和质量隐患。进入施工阶段后,质量管理体系的实施尤为重要。每一项施工工序、每一个施工环节,都应严格按照事先设定的质量控制标准来执行。要求施工单位遵守相关的操作规程和技术标准,每位参与者从事细致的质量自检和互检,使得每一步骤都能够达到标准要求,防止在施工过程中出现质量疏忽。为了有效控制质量,必须建立完善的监督机制,确保每个环节都在监管视野内,任何可能出现的问题都能够被及时发现并加以纠正。在材料采购方面,建设单位和施工单位需建立严谨的材料审核与检验制度。所有进入施工现场的建筑材料必须经过严格的检验程序,使其符合国家及行业标准。特别是在高风险、高技术要求的工程中,材料质量的把控至关重要,不合格的材料若进入工程,则会对整体建筑质量造成无法估量的影响。因此,材料供应链的质量管理同样是建设工程质量管理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必须建立起从采购、运输到使用的全程监管机制

(二)完善具体的工程质量监管措施

为了有效提升工程质量监管的成效,必须突破传统单一监管模式的局限,建立综合、多层次的质量监管体系。传统的监管方式往往侧重于某一环节或某一阶段的质量把控,而现代建设工程的复杂性要求在整个工程过程中实施全面的质量监管在项目整个生命周期,从前期的设计审查、施工过程中的每个工序、到竣工验收的各个环节,都需要全面的监管与控制。在实施质量监管的过程中,监管人员不能仅仅停留在定期检查的层面,而应采取更加动态的监管措施。即监管需对已经完成的工作进行持续检查,要求监管人员在项目的不同阶段及时跟进、实时发现潜在问题,确保任何质量隐患都能在第一时间得到纠正。通过实施及时的监管,能够有效防止问题积累和恶化,避免施工过程中出现更大范围的质量失控,保障项目质量始终处于可控状态。尤其是在复杂或重点项目的管理中,质量监管的要求更为严格。对于基础施工、主体结构封顶、关键设备安装等关键节点,需进行细致化监管。每一个施工阶段都可能是工程质量的薄弱环节,尤其是在技术要求较高的施工工序中,一旦出现疏忽,会直接影响到项目的整体质量和安全。因此,在关键环节,监管人员需要与施工人员、设计单位以及其他相关方密切配合,使得每一个施工细节都能得到充分的重视和严格的执行。为保证质量监管的成效,所有参与方需加强协同合作。施工单位、设计单位以及其他相关方在质量管理中的责任必须得到充分落实,只有各方在相互监督和协作的基础上形成合力,才能在整个项目实施过程中实现真正的全方位质量控制。

(三)完善建筑工程产品质量问责程序及办法

工程质量问责制度是建设工程质量管理中至关重要的一环,要求各方责任明确和落实的机制,更是在面对质量问题时保障公平、公正处理的保障。通过制定完善的质量问责程序,可以有效避免质量管理中的推诿扯皮行为,使得每个责任主体都能够对工程质量问题负责,避免出现由于失职或疏忽而导致的质量事故。在实际操作中,建设单位、施工单位、监理单位等各方都应当明确自身在质量管理中的职责,并在工程实施过程中始终坚守质量底线。若项目出现质量问题,将依据相关法律法规和合同约定责任追究,及时、准确的处理问题。此外,企业在内部管理中也要建立健全的责任追溯机制,对于在质量管理中存在的疏漏或违规行为,必须进行严肃追责。尤其是在质量出现严重问题时,相关责任人应受到法律与行业规定的严惩,纠正问题,对其他工作人员发挥警示作用,确保全员保持高度的责任心和警觉性。为保证质量问责机制的完善性,需加强事前的质量控制、事中的监督检查以及事后的严格追责,构建起涵盖全过程的质量管控体系。通过实施事前预防,事中控制,事后追责的管理模式,能够最大限度的防范质量问题的发生,在问题发生后,可以迅速追溯责任,快速有效的解决问题,提高工程质量的可控性,增强各方对质量管理的重视,推动建筑行业整体管理水平的提升。

(四)正确处理质量、安全与工期的关系

在工程管理过程中,质量、安全与工期之间常常存在着相互制约的关系。为了确保工程按时完成,往往会面临工期紧张的压力,有时会促使一些单位或个人在执行过程中忽视质量要求或安全措施,从而导致质量问题或安全事故的发生。在质量、安全与工期之间找到恰当的平衡点,成为工程管理中亟待解决的难题。对此,必须树立质量至上的理念。在任何建设工程中,质量永远是最基本的要求,尤其在一些关乎结构安全、人员生命安全的关键环节,如主体结构施工、设备安装、电气系统布设等,更应严格按照设计标准和规范进行操作。不能因为追求工期的压力而忽视质量的保证,尤其是在建筑工程的施工过程中,任何的疏忽都可能导致不可挽回的后果。因此,在保证工程进度的同时,质量的保证必须始终处于核心位置,不能妥协。另外,合理规划工期,避免无谓的赶工期现象。项目管理者应当具备精确的施工计划编制能力,科学实施资源配置与调度。在保证工程质量和安全的前提下,合理安排施工工序,加强人员和设备管理,可以使项目在合适的时间内顺利推进。过度的压缩工期,往往会迫使施工单位采取不必要的加速手段,甚至采取降低质量标准来应对工期压力,造成质量隐患。因此,需制定科学合理的工期计划、确保施工的每一个环节都能按时完成,是实现质量与工期平衡的前提。

四、结语

  综上所述,建设工程质量管理是保障工程安全、提高施工效率、推动建筑行业健康发展的基础。本文分析建设工程质量行为中存在的诸多问题,如工程勘察不足、施工管理不严、质量监管不力等,并提出包括严格执行质量管理体系、完善质量监管措施、加强质量问责等在内的对策,以期从源头上提高工程质量,确保项目安全和顺利完成。未来,随着技术的进步和管理手段的创新,建设工程质量管理将不断完善,行业的整体质量水平也将逐步提高。


文章来源:  《产品可靠性报告》   https://www.zzqklm.com/w/kj/32519.html

网络客服QQ: 沈编辑

投诉建议:0373-5939925    投诉建议QQ:

招聘合作:2851259250@qq.com (如您是期刊主编、文章高手,可通过邮件合作)

地址:河南省新乡市金穗大道东段266号中州期刊联盟 ICP备案号:豫ICP备2020036848

【免责声明】:中州期刊联盟所提供的信息资源如有侵权、违规,请及时告知。

版权所有:中州期刊联盟(新乡市博翰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关注”中州期刊联盟”公众号
了解论文写作全系列课程

核心期刊为何难发?

论文发表总嫌贵?

职院单位发核心?

扫描关注公众号

论文发表不再有疑惑

论文写作全系列课程

扫码了解更多

轻松写核心期刊论文

在线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