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胜从选择开始,我们是您最好的选择!—— 中州期刊联盟(新乡市博翰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0373-5939925
2851259250@qq.com
我要检测 我要投稿 合法期刊查询
您的位置:网站首页 > 优秀论文 > 其他论文 > 正文

文旅融合:江苏文化新业态的实践探索——以江苏宜兴为例

作者:黄小丽 储东巍来源:《大河美术报》日期:2025-07-31人气:19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健全现代文化产业体系和市场体系,实施重大文化产业项目带动战略。”文旅融合是文化业态的创新模式之一,也是经济新常态下文化和旅游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必然选择。推动文化和旅游在各领域、多方位、全链条深度融合,让文化为旅游发展培根铸魂、蓄势赋能,有利于打破文化产业和旅游产业的壁垒阻隔,实现二者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和“1+1>2”的叠加效应。

  江苏宜兴因陶而兴、因陶而名,陶文化可谓宜兴鲜明的城市特质和独特的文化元素。为擦亮陶都文化名片,宜兴发表文化战略宣言:“确立以‘宜兴窑系’为核心的文化战略发展纲要,全力打造华夏第一‘陶窑系’,努力推动宜兴文化建设迈上新台阶、实现新跨越。”近年来,宜兴牢牢把握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文化遗产保护和弘扬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论述精神,深入推进实施“打造宜兴窑系,传承陶都文脉”的宏大文化工程,坚持以“游陶都宜兴,享陶式生活”为引领,构筑陶文化和旅游深度融合发展新业态,着力打造世界级陶文化传承旅游目的地。

  加强陶文化遗存保护和传承

  江苏宜兴统筹做好陶瓷类文物遗存调查和非遗项目挖掘申报工作,对前墅龙窑、前进窑等进行保养维护,开展蜀山窑址考古资料整理研究工作,使蜀山窑群跻身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市政府办公室制定《宜兴市文物保护工作五年行动计划(2019—2023年)》,下发到各园区、镇街,部署做好前墅龙窑、前进窑遗址修缮工程以及蜀山窑群、前墅龙窑、前进窑、筱王村窑群等的安防工程。根据五年计划,相关部门对全市窑址类文保单位开展测绘、定界桩工作,为重点窑址竖立文物保护界桩。宜兴陶瓷博物馆与媒体合作赴欧洲拍摄《海外遗珍——流向欧洲的宜兴紫砂陶器》等大型纪录片,在沿运河城市举办一系列“运河陶·丝路情”文化展览,利用“海峡两岸交流基地”连续举办“海峡两岸传统文化可持续发展论坛”,赴佛光山举办文化展览,筹建宜兴窑址保护研究中心,对宜兴骆驼墩遗址、蜀山窑群及其他考古标本进行系统性梳理,为打造“宜兴窑系”丰富佐证资料。这些工作使“宜兴紫砂陶制作技艺”成为国家级非遗代表性项目优秀实践案例。

  在城市规划建设中彰显陶文化元素

  “陶文化符号是宜兴最具代表性与识别性的城市形象设计符号,不仅展示了城市的文化特色,也象征了城市的文化精神。”《宜兴市城市总体规划(2017—2035年)》明确提出重点突出中国陶都的特色,持续做好文化深耕、保护展示和利用工作,明确城市主要标志色,提取紫砂壶、均陶雕花、青瓷冰裂纹等能够明确体现宜兴特色的符号应用于城市设计中。相关部门组织编制《宜兴市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2020—2035)》,深入研究宜兴市历史文化名城的价值与特色,明确提出“中国陶都、古今茶乡、江南古城、人文胜地”的保护目标,优化历史文化保护框架,构建全时空全系列的历史文化保护体系,促进历史文化资源体系的整合与提升。相关部门强化各类历史文化资源的展示与利用,提出要推进老城整体格局风貌的保护与彰显,优化历史文化氛围及体验,组织编制《陶都路沿线城市设计及重点地段概念设计》,规划以陶文化为核心,打造“陶业——陶艺——陶脉——陶源”四大主题片区,重点围绕紫砂村、青龙山公园和紫砂文化广场、矿坑、山脉等重要节点打造多类型公共空间和城市公园,形成特色鲜明的标志性节点和景观。

  在城市公共空间打造陶文化展示场所

  宜兴陶瓷博物馆占地50000平方米,展厅面积7500平方米,藏品13000多件,主要展示本地发掘出土的古代陶瓷作品、历史作品、现当代陶瓷精品和陶瓷制作工艺,已成为我国影响和规模较大的集展示、研究、传播、保护和陶艺交流于一体的专业陶瓷博物馆。相关部门依托宜兴陶瓷博物馆后期改扩建工程,在新建紫砂历史展馆内单独辟出一块区域用于紫砂矿料及试片的大众展示。在现有矿料资源基础上,博物馆集中征集一批黄龙山优质矿料标本,尽可能全面反映黄龙山矿料的面貌。设计人员通过墙体展板来展示矿址风貌、矿料介绍、练泥工序、制作技法等紫砂文化普及宣传信息,为广大群众了解紫砂基础知识提供便利,以矿料研究为主题,依托宜兴市紫砂(文化)研究院,组织大批专家、学者通过论坛、座谈等交流形式,从不同角度展开对宜兴紫砂矿料的研究。

  依托重大活动打造陶文化旅游品牌

  每年3月至6月,宜兴在周边城市中率先启动“茶禅四月到宜兴”旅游季活动,在秋季定期举办“金秋十月醉陶都”旅游季活动,坚持把上海、南京和苏锡常长三角地区作为重点旅游客源地进行“陶式生活”旅游宣传推介。相关部门在南京高铁南站、上海虹桥站,先后建设集“陶竹洞茶”为一体的宜兴体验中心。2020年,宜兴与江苏抖音建立合作关系,注册宜兴文旅账号,发动全市旅游部门、行业、景区拍摄发布一批较有影响的宜兴文旅短视频,与央视联合录制并播出一个半小时的大型城市互动节目《欢迎城市派·宝藏宜兴》,向海内外观众集中展示了宜兴迷人的城市魅力和丰富的旅游资源。韩美林紫砂艺术馆落成开放,举办故宫博物院“宜兴紫砂精品展”。丁蜀镇以古南街为代表的历史街区打造“陶式生活”微样板,举办“最美陶文化院落”评选、“陶式生活”主持人大赛、“蜀山陶集”等相关文化活动。

  取得成绩的同时,我们也必须清醒地认识到宜兴陶文化和旅游的融合发展尚存在不均衡、不充分的问题。一是陶文化资源的产业化、市场化有待进一步加强。城市文化空间格局上,当地重城市地标性建筑景观建设,轻具有陶文化元素和符号的标志性文化景观的营造,缺少鲜明的文化风貌与城市形象的塑造。二是陶文化产品的创新性、体验性有待进一步深化。宜兴陶瓷文旅产业规模虽然快速扩张,但是满天繁星缺少月亮,缺乏具有引领作用的“明星”景点、拳头产品。文旅产品多以文化观光为主,缺乏文化娱乐、主题度假等体验产品类型,存在业态发展不充分、区县发展不均衡、文旅融合度不高、文化对旅游经济贡献度偏低等问题。三是陶文化品牌的知名度、影响力有待提升。陶文化品牌尚未擦亮,国内国际影响力还处于培育阶段,在全国的辐射力、号召力和领导力都十分有限,在亚洲乃至世界影响力的提升更是任重道远。四是陶文化产业的结合度、带动性有待进一步提高。陶文化与相关产业的结合度、对产业的带动作用较弱,在产品、内容、场景、生态等方面亟待提升。

  总而言之,文旅深度融合的价值在于为文化“加码”、为旅游“赋能”。借助国家推进文化和旅游深度融合发展的东风,江苏宜兴文化旅游产业迎来了大发展大繁荣的重要机遇,先后获评全国文明城市、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中国优秀旅游城市等众多佳誉。中国陶都,陶醉中国。青山绿水,紫玉金砂,是宜兴特色鲜明的“陶式生活”新底色。立足“十五五”新发展阶段,宜兴推动世界级陶文化和旅游深度融合发展的宏伟工程已经破土奠基,这是一套精心规划设计好了的组合拳,从文旅活动到旅游标识、从交通设施到建筑样式、从城市雕塑到广场园林,陶文化元素都将深深融入宜兴城市的血脉,为宜兴持续打造“中国陶都·陶醉中国”城市旅游品牌、争做中国式现代化建设排头兵注入了蓬勃生机和活力。



文章来源:《大河美术报》 https://www.zzqklm.com/w/qk/35647.html



网络客服QQ: 沈编辑

投诉建议:0373-5939925    投诉建议QQ:

招聘合作:2851259250@qq.com (如您是期刊主编、文章高手,可通过邮件合作)

地址:河南省新乡市金穗大道东段266号中州期刊联盟 ICP备案号:豫ICP备2020036848

【免责声明】:中州期刊联盟所提供的信息资源如有侵权、违规,请及时告知。

版权所有:中州期刊联盟(新乡市博翰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关注”中州期刊联盟”公众号
了解论文写作全系列课程

核心期刊为何难发?

论文发表总嫌贵?

职院单位发核心?

扫描关注公众号

论文发表不再有疑惑

论文写作全系列课程

扫码了解更多

轻松写核心期刊论文

在线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