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胜从选择开始,我们是您最好的选择!—— 中州期刊联盟(新乡市博翰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0373-5939925
2851259250@qq.com
我要检测 我要投稿 合法期刊查询
您的位置:网站首页 > 优秀论文 > 艺术论文 > 正文

新时代背景下民间舞蹈文化的传承与发展

作者:史晓萌来源:《尚舞》日期:2025-11-01人气:8

摘要:作为具有五千年悠久历史的多民族国家,各个民族慢慢形成了带有本民族特色的民间舞蹈文化,展现出迥然不同的文化内涵、审美情趣和艺术品位,而民间舞蹈恰巧是民间舞蹈文化的重要载体,凝聚着不同地域和民族的风土人情。近年来,民间舞蹈文化得到越来越高的重视,使民间舞蹈文化在新时代背景下重焕生机。文章主要阐述了在新时代背景下,传统民间舞蹈在文化建设中的作用,剖析了民间舞蹈文化的传承规律,探究了民间舞蹈文化传承与发展的有效策略。以期通过创新民间舞蹈文化传承与发展的新形式,实现对民间舞蹈文化的活态保护。

关键词:民间舞蹈;舞蹈文化;传承与发展

 

在人类发展史上,舞蹈是起源最早的一种艺术表现形式之一,其作为一种无声的语言,用肢体动作进行交流和传递信息,无事不舞,无处不舞,成为特定发展阶段重要的文化特征,被誉为“艺术之母”。而民间舞蹈文化是一个民族或地区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不仅体现了民族的历史、传统和生活方式,还承载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和审美价值。在新时代背景下,民间舞蹈文化的传承与发展显得尤为重要,因为它不仅是文化自信的体现,也是推动文化多样性、促进民族团结和社会和谐的重要途径。然而,伴随着时代的发展进步,民间舞蹈文化的传承与发展也面临一些问题和挑战。因此,一定要准确把握民间舞蹈的传承规律,探索民间舞蹈全新的发展道路,从而推动民间舞蹈的多元化发展。

 

1.民间舞蹈在文化建设中的作用

传统民间舞蹈在文化建设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它不仅是文化遗产的传承者,也是民族精神的弘扬者和社会经济发展的推动力量。其作用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1文化传承

民间舞蹈艺术是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文化传承方面发挥着不可估量的价值。首先,运用舞蹈这一艺术表达方式,能够传承传统文化的精华,培养人们的审美意识,将传统文化发扬光大;其次,民间舞蹈能够折射出不同时期、不同地区的文化特色与风俗习惯,让人们在欣赏舞蹈的同时,能够深刻感受到艺术文化的地域性与历史性。再次,民间舞蹈蕴含着诸多历史故事,真情实感缓缓流淌,能够给观众带来一场震撼人心的视听盛宴,激发人们对传统文化的热爱之情。例如,舞龙舞和舞狮源于汉族,通常在农历春节期间进行。在中国文化中,龙和狮子都具有特殊的象征意义,龙被视为吉祥、权威和力量的象征,狮子则被认为具有辟邪、祈福的作用。这两种舞蹈反映了中国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祝福,也体现了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和节日习俗。近年来,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开始关注并参与到舞龙舞狮这项传统艺术中来。例如在广州水博苑举办的活动中,许多年轻参与者通过参与舞龙舞狮,感受到了传统艺术之美和文化之深。浙江工商大学杭州商学院将舞龙舞狮课纳入体育课选课系统,吸引了112名来自不同年级和专业的学生报名选修,体现了年轻人对传统文化的兴趣和热情。

1.2文化宣扬

民间舞蹈在文化宣扬方面的作用不容小觑。民间舞蹈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表现形式,蕴含着深切的文化内涵和精神信仰,一方面,能够以动态的形式使观众更为直观地领略到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魅力。另一方面,民间舞蹈与生俱来的文化价值和艺术价值,是其他艺术表现形式不可比拟的,兼具纵向的深度与横向的广度,运用灵动的舞蹈动作歌颂历史故事,宣扬乡土民俗,在宣扬优秀传统文化层面上功不可没。以家喻户晓的民间舞剧《昭君出塞》为例,该舞剧以“请缨赴塞上”为背景,讲述了昭君和亲宁边,推动民族团结的传奇事迹,融剧情与舞美于一体。舞蹈在这部舞剧中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尤其是独舞部分,是昭君内心情感变化的重头戏。曼妙的舞姿是舞者最强烈的呐喊,诠释出来的舞蹈艺术,是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艺术魅力的昭示。

1.3审美教育

民间舞蹈具备非凡的审美价值,对学生以及广大人民群众审美意识的培育、审美能力的提升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历久弥新的民间舞蹈艺术在表现形式、表演内容、文化内涵、节奏与韵律等方面,均具有不俗的影响力,不仅运用独特的手法将不同历史时期、不同地域的风俗习惯和文化特质表现得淋漓尽致,而且具有强烈的审美价值和娱乐属性。在新时代背景下,民间舞蹈艺术文化能够对发展多元文化起到助推作用。例如,傣族孔雀舞、云南花灯舞、蒙古族筷子舞等,是基于一定的历史文化背景,人们在欣赏过程中既能获得愉悦的审美体验,也能增强审美能力,提高艺术涵养和综合素质。

 

2.民间舞蹈文化的传承规律

2.1继承性规律

民间舞蹈充满了历史的烙印,渐渐衍生出舞蹈文化,具备显著的继承性特征。放眼现代的民间舞蹈,不论是形式上,还是内容上,亦或意义上,都是在继承过往民间舞蹈的基础上成长起来的。通过观察不难发现,有的舞蹈动作几乎完全复刻了古时祈福祭天的场景,例如萨满舞常常用于祭祀、请神、治病等活动,这些舞蹈之所以能够传承至今,正是遵循继承性规律的结果。纵使有些民间舞蹈逐渐融入新的时代元素,但这也是在继承传统舞蹈的基础上进行创新。遵循继承性规律是传承和发展民间舞蹈的关键要点,继承不仅是提升民间舞蹈热度的前提条件,也是传承民间舞蹈的根蒂。民间舞蹈从萌芽发展到今天,继承发挥着关键性作用。

2.2情感性规律

从中国民间舞蹈的发展历程来看,外在艺术形式的变化是显性的,内在感情色彩的转变是隐性的,情感的变化驱动着舞蹈形式与内容的革新,引领舞者对舞蹈形式与内容进行深度揣摩,为观众演绎一场酣畅淋漓的舞蹈盛典,惟妙惟肖的舞蹈动作将促使舞蹈中蕴含的情感从感性层面升华到理性高度,让人们对民间舞蹈文化萌发全新的认识与理解。民间舞蹈具有浓郁的情感与鲜明的生命格调,这种独一无二的特质并不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淡出舞台中央,而是会伴随民间舞蹈艺术形式与内容的变化流芳百世,成为民间舞蹈的精髓。在传承和发展民间舞蹈过程中,舞者通常会在原有的艺术情感基础上,融入自己的思考,传达出焕然一新的情感内涵。情感元素就如同舞蹈艺术文化的基因和灵魂,没有情感流露的舞蹈作品是枯燥乏味的,所以,在传承与发展民间舞蹈时,一定要遵循民间舞蹈文化的情感性规律,就壮族扁担舞来说,充满了劳动人民对生活的热爱与期盼。

2.3多元性规律

民间舞蹈在传承与发展过程中表现出明显的多元性规律,主要有两方面的因素:第一,我国疆域辽阔,民族众多,每个地区和民间的舞蹈艺术都有着各自的独特性,即便是两个相邻的地区,也会存在差异化的民间舞蹈。譬如,云南丽江与四川攀枝花毗邻,丽江纳西族舞蹈热美蹉是男女混唱、舞步豪迈,而攀枝花的笮山锅庄的舞蹈动作则活泼明快。第二,流年似水、时过境迁,民间舞蹈文化在不断的传承与发展过程中,会受到多种因素不同程度的影响,这也是民间舞蹈形式百花齐放的重要影响因素。以蒙古族安代舞为例,起初是一种萨满教舞蹈,随着岁月更迭,安代舞已经演变为具有娱乐功能的舞蹈,表现形式由演唱为主转变为载歌载舞。日后,民间舞蹈依然会继续砥砺前行,多元性规律依然会伴随其左右,只有恪守多元性规律,民间舞蹈与当今社会的发展才能更加紧密地融合在一起。

2.4民族性规律

民间舞蹈必然带有强烈的民族色彩,涵盖很多民族元素,这是民族性规律的本质特征。就维吾尔族民间舞蹈和满族民间舞蹈而言,二者存在千差万别,任凭怎样发展与演变,两种舞蹈中的民族元素都是最鲜亮的色彩,不仅不会被排除在外,反而是最为吸睛的存在。故而,在传承和发展民间舞蹈历程中,要坚定拥护舞蹈中的民族性元素,并在其基础上补充新的时代内容,切勿掩盖民间舞蹈的底色,才能将民间舞蹈发扬光大。同时,舞者要深入考究民间舞蹈深层次的文化价值和历史意义,形成对民间舞蹈民族性的独到见解,这样一来,能够推动民间舞蹈艺术更好地发展与进步。比如在表演傣族孔雀舞时,高雅灵动的表演服饰、妖娆冶艳的妆容,都是民族性特征的呈现。

 

3.民间舞蹈文化传承与发展的有效策略

3.1聚焦文化本源,强调民间舞蹈的精神内核

在快节奏发展的今天,只有深深扎根于民族的沃土,才能确保民间舞蹈的事业根基永固,使民间舞蹈艺术文化永葆青春,进而实行民间舞蹈传承与发展,凭借别具一格的民间舞蹈展露中华民族舞蹈文化的锋芒,强化民间舞蹈发展的驱动力,傲立于世界文化舞台。所以,可以从三方面展开行动:一是加大保护中华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力度,坚守民族个性,彰显民族精神;二是保持民间舞蹈的地域特色和民族特色,并基于此融入与时俱进的、崭新的民族元素,不断为民间舞蹈文化注入源源活水。三是在新时代背景下,面对外来文化的冲击,民间舞蹈文化要坚守本位,牢牢树立传承与发展民间舞蹈的价值理念,谨防出现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缺失的局面。唯有如此,才能确保民间舞蹈中蕴涵的民族精神万古长青,以民间舞蹈的“根”与“魂”为核心动力,使民间舞蹈艺术具有鲜明的个性特征和视觉冲击力,驱动民间舞蹈不断在发展与创新中进行传承。就羌族《走祥云》而言,不仅表现出浓郁的巴蜀地域特色,而且传达出民族文化的意韵与时代精神的内涵。

3.2发挥地区优势,助力原生态与民间舞蹈艺术的有机融合

从原生态的视角看,中国民间舞蹈文化具有自由性、趣味性、娱乐性、普遍性、审美价值等特点,在传承与发展民间舞蹈过程中,要回归原生态,提高对原生态保护的重视程度,要在保留原有文化内涵、历史价值和区域特色的基础上,实施有效传承与发展。民间舞蹈源自地区范围内的人民群众,是当地人民风俗习惯的直接反映,反过来,群众是民间舞蹈文化的重要载体,只有深刻意识到保护原生态环境与人们文化价值理念的重要性,才不至于使民间舞蹈沦落到如同无源之水、无本之木的境地。原生态元素在民间舞蹈中显露得越浓烈,舞蹈个性就越张扬,蕴藏的文化价值则越凸显,因而可知,回归原生态是传承与发展民间舞蹈的重要环节。发挥地区优势,为民间舞蹈艺术构建一个自然、和谐的发展环境,有利于民间舞蹈迈向更广阔的舞台,很多地区在传统节日、民族节日等特殊时间,纷纷举办民俗活动,诸如傣族泼水节、苗族芦笙节、满族颁金节、蒙古族那达慕节,都是将民族活动与民间舞蹈相融合的典范。为进一步促进民间舞蹈的传承与发展,一定要深深根植于地区传统文化,着力推进原生态与民间舞蹈融汇的进度,以更加新颖的艺术形式将其引领到现代舞台中央,使观众能够从全新的视角重新认识民间舞蹈。同时,借力先进技术和融媒体平台的优势,打造绝美的民间舞蹈视听盛宴,不仅能够呈现精彩绝伦的舞台效果,更是传承与发展民间舞蹈的契机。

3.3深入发掘民间舞蹈文化的多维价值

经过长时间的沉淀,民间舞蹈具备了多个维度的价值,要想实现民间舞蹈艺术的长久发展,就要对其进行深度挖掘。第一,探查民间舞蹈的政治价值。民间舞蹈是一个地区、一个民族向心力的表露,在增强民族自信心、弘扬民族精神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在世界一体化的格局下,民间舞蹈是传播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有力手段。第二,发掘民间舞蹈的文化价值。民间舞蹈有着五千年的灿烂文明,见证了不同地区风土人情的沧海桑田,在保护民间舞蹈底色不变的前提下,增添新的时代元素,能够加深人们对民间舞蹈文化底蕴的感悟,进而促进民间舞蹈文化的持续性进步。第三,开发民间舞蹈文化的经济价值。在我国西北、西南等地区的旅游业发展中,民间舞蹈文化起到了“明信片”的作用,比如“陇上江南好风情”“芳菲彩云南”,隽美的民间舞蹈一度成为当地特色,带动了区域经济的快速发展,同时也为民间舞蹈文化的传承赢得充裕的物质保障,实现民间舞蹈文化传承与经济文化发展的互利互惠。

3.4营造民间舞蹈文化氛围,恰当融入现实题材

舞蹈是传播文化、传递思想、抒发情感的重要路径,民间舞蹈更是如此。然而,由于民间舞蹈的传统性与地域性特征十分显著,导致其很难与当下快速发展的节奏相适应。长久以来,民间舞蹈给人民群众留下了刻板的印象,认为这一类型的舞蹈就是在表达某种情绪,加上别具一格的舞蹈动作,进一步加大了舞蹈被理解的难度,没有办法领悟到民间舞蹈的文化价值和历史意义。因此,在接下来传承与发展民间舞蹈的历程中,可以循序渐进地尝试增添一些贴近当下社会的现实题材,将主流价值观融入民间舞蹈,创新舞蹈的内容和形式,缩小人民群众与民间舞蹈之间的距离感,营造出一种自然和谐的民间舞蹈文化气氛,提高民间舞蹈的影响力,满足当代人的审美需求,引起人们的共情。这样一来,人们群众更易于接受民间舞蹈这种艺术表达形式,既能够从中感受到历史文化的底蕴,也能够体会到时代的进步,更重要的是,能够更为有效地传承与发展民间舞蹈文化。

 

4.结语

民间舞蹈是中华民族舞蹈艺术的“根”与“魂”,是最具典型性的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之一,体系浩大,包罗广博,不仅承载着深厚的民族情感和历史文化,同时,也是古人智慧与价值理念的重要载体。经过历史长河的洗礼,民间舞蹈显得更加熠熠生辉,形成独具特色的舞蹈艺术风格,它源于生活,又反哺生活,可以将民间舞蹈文化看作是一个地区、一个民族的生活缩影,深深根植于岁月静好的现实生活。在新的时代背景下,民间舞蹈文化的传承与发展是一项艰巨的革命任务,要以现代理念为支撑,以民间舞蹈文化为内核,在现代生活与民间舞蹈之间找到核心驱动力,引领民间舞蹈在更加美轮美奂的舞台上怒放,极尽彰显民间舞蹈在新时代的价值与风采。





文章来源:《尚舞https://www.zzqklm.com/w/wy/26862.html 

网络客服QQ: 沈编辑

投诉建议:0373-5939925    投诉建议QQ:

招聘合作:2851259250@qq.com (如您是期刊主编、文章高手,可通过邮件合作)

地址:河南省新乡市金穗大道东段266号中州期刊联盟 ICP备案号:豫ICP备2020036848

【免责声明】:中州期刊联盟所提供的信息资源如有侵权、违规,请及时告知。

版权所有:中州期刊联盟(新乡市博翰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法律顾问:北京京师(新乡)律师事务所

关注”中州期刊联盟”公众号
了解论文写作全系列课程

核心期刊为何难发?

论文发表总嫌贵?

职院单位发核心?

扫描关注公众号

论文发表不再有疑惑

论文写作全系列课程

扫码了解更多

轻松写核心期刊论文

在线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