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足地方需求,走社区特色课程探索之路
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我国社区教育在城市和农村得到重视及迅速发展,在理论和实践的研究方面都取得了很多优秀的成果。然而,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我镇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广大社区居民对业余闲暇生活的品质越来越重视,如何满足广大社区居民对社区教育多样化和差异化的需求呢?那么开发和利用满足广大社区居民多样化和差异化需求的社区教育特色课程势在必行。
一、社区特色课程开发和利用的必要性
随着现代社会的快速发展,我镇紧抓机遇,依托紧邻南京新东郊,北临长江,坐拥宝华山4A级国家森林公园的地理优势,一面大力开发房地产,快速推进城镇化建设;一面大力发展生态农业。形成了南片以房地产开发为依托的新城镇化建设的“宝华新城”格局,北片以生态农业为龙头的现代农业种植,成为中国新农村建设中具有共性、又极具个性的一个个体。
一方面,社会的进步,经济的发展,对广大社区居民的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另一方面,生活条件的改善,社会角色的改变,使广大社区居民对精神文化生活有了新的需求。那么如何立足宝华地方需求,开发和利用富有宝华地方特色的社区教育课程,更好地满足广大社区居民学习的需求和社会发展的课程目标,促进社会安定和社区和谐发展,具有重要的实际意义。
社区教育课程不同于一般的学校教育课程,由于社区教育课程资源的开发、整合、优化、利用主要是在一定的社区范围内,本着从居民生活的实际出发,课程的开发和利用应着眼于社区居民的全面发展和社区的不断进步,形成具有地方特色的社区教育特色课程,是社区教育进步的重要表现之一。
从课程属性的角度来看,社区教育有了具体实在的教育课程,我镇社区教育培训和活动就有了方向和落脚点,社区教育功能的发挥、目标的实现才能有章可循,有稽可查。
从实施社区教育机构的角度来看,我镇社区教育经过多年的发展,通过整合、新建已形成了一定的规模。2014年,政府投入700多万元,在“宝华新城”中心区域全新建成3000多平米的社区教育中心,现代化设施设备齐全,高标准创建成“镇江市教育现代化社区教育中心”、“江苏省标准化社区教育中心”,已成为一个集党员干部教育、从业人员培训、青少年校外教育、老年学校、广大社区居民求知、娱乐、健身等综合性教育、培训的活动基地。在这样的新形势下,有必要对原有的社区教育课程资源建设求全求多的路径进行改变,对原有的社区教育课程资源进行科学的梳理、分类,统筹规划我镇社区教育特色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
从接受社区教育的居民角度来看,随着我镇城镇化的快速建设、生态农业和旅游业的发展,各种新兴产业应运而生,对劳动力的需求大大增加,如:物业管理员、养老护理员、家政服务员、园林绿化工、农作物植保员等等。而拆迁后,有知识能力的、年轻的、一技之长的都找到了工作,还有大量的闲置人员。这远远不能与经济社会发展相匹配,社区教育课程的精细化、特色化、品牌化开发和利用势在必行。
二、社区特色课程开发和利用的路径
1.注重课程精细化、特色化、品牌化的开发,形成立足地方需求的社区特色课程体系。
我镇社区教育特色课程大都汇集了市民普遍关心、应知应会的一些基本常识,内容涵盖市民生活知识的多个方面,分为法律、科技、养生等,如亲子早教、礼仪规范、妇女教育、老年人教育、实用法律知识、劳动和社会保障知识、和谐家庭指导等内容。也有一批在社区教育中已形成雏形的历史文化、农技培训、职工技能培训等,具有地方特色或乡土人文特色的社区教育特色课程。综而观之,有如下几个特点:1.普适性知识多,地方特色内容少;2.社区教育系列读本内容呈现“点状”分布,课程没有“框架”,难以展现地方整体特色;3.读本偏重知识传授和技能培养,情感态度价值观较少体现,社会功能不凸显。
社区教育只有通过课程精细化、特色化、品牌化的开发和利用,才能形成富有地方特色、满足广大社区居民多样化和差异化需求的社区特色课程体系,才能不断促进社区教育的规范化、专业化、特色化发展。
2.符合不同群体学习者学习的特点,形成立足地方需求的社区特色课程内容和形式。
社区教育的实施对象纷杂,经常会有不同群体的学习者,因此,在内容的设计和学习形式的开展要符合不同群体学习者学习特点的、开放的、灵活的、动态的学习内容和形式。一是以“三农”发展需求为导向,充分发挥教育服务“三农”高水平示范基地的示范、引领、辐射功能,开展农村实用技术培训,提高农民科学素养。二是注重特殊群体教育,如:关注失地农民再就业培训,重视老年终身教育,关心残疾人生活教育,关心外来人口教育等,促进社会和谐发展。三是做实创业培训,培植地方经济发展动能。四是组织青少年校外教育,延展学校教育内涵。五是做好新市民教育,不断提升农民素质。
3.引进激励机制,形成立足地方需求的社区特色课程共建共享。
我镇每年都定期组织社区特色课程的评比和研讨,对优秀的社区特色课程进行表彰、奖励,加大宣传和推广的力度。这样,一是可以发挥优秀社区特色课程的示范引领作用,提高课程开发和利用的效能;二是可以加速优秀社区特色课程的共建,促进各村(社区)居民学校之间的互动和合作;三是将优秀的社区特色课程放在网站上实现共享,更加方便了广大社区居民随时随地开展学习。
4.建立专业化的队伍,形成立足地方需求的社区特色课程开发和利用团队。
通过聘请社区教育研究学者、高校等专家对社区特色课程开发和利用进行指导,利用讲座、论坛、外出参观等一系列的活动,提高社区教育工作者对社区特色课程开发和利用的能力,我镇已建有一支具有扎实的社区教育知识和丰富课程开发经验的专业团队,现拥有4名专业教师、26名兼职教师、1169名社区教育志愿者,有力保证了我镇社区特色课程资源开发和利用的规范化、科学化。
5.建立和完善制度,形成立足地方需求的社区特色课程开发和利用信息反馈制度。
我镇一直建有以一把手镇长为组长、分管镇长和宣传委员为副组长,各村(社区)、机关各部门、企事业单位负责人为成员的社区教育工作领导小组,社区教育中心校长担任办公室主任,每年定期召开不少于两次的社区教育工作会议,建立和完善了一整套社区教育工作制度,尤其是《宝华镇社区教育特色课程开发和利用信息反馈制度》。通过多年来的实践发现,一是能及时了解广大社区居民对社区特色课程开发和利用的满意程度;二是能及时了解广大社区居民对多样化、差异化的社区教育需求状况,便于及时调整社区特色课程开发和利用方案;三是对地方性社区特色课程以及相应的呈现形式,也能得到宝贵的意见和建议,从而使开发和利用的社区特色课程能真正满足广大社区居民的需求。
三、社区特色课程开发和利用的成效
近几年来,我们针对社区特色课程建设重广度、轻深度;重复性、同质化现象突出,缺乏统一协调;开发主体单一,建设动力不足;缺乏共享机制和路径;重开发,轻利用等等现状。对社区教育特色课程体系的框架进行了重新审视,对社区教育特色课程的系列更合理地进行了划分,形成了“文明宝华”课程系列,包括文明居民、健康教育、养生保健等;“魅力宝华”课程系列,包括民俗文化,地名史料、山水名胜、古树名木、旅游攻略等;以及“生态宝华”包括新城建设、生态农业、社教富民等三套课程体系,引导居民认识自己——认识宝华——认识社会,在增长文化与素养、生活与休闲和职业与技能的同时,了解宝华,认识宝华,培养热爱宝华,共同打造美丽幸福和谐生态宝华的情怀,真正实现了社区特色课程满足地方需求和社会发展的目标,为构建学习型宝华提供强大的支撑。
本文来源:《文学教育》:http://www.zzqklm.com/w/wy/63.html
- 2025年中科院分区表已公布!Scientific Reports降至三区
- 官方认定!CSSCI南大核心首批191家“青年学者友好期刊名单”
- 2023JCR影响因子正式公布!
- 国内核心期刊分级情况概览及说明!本篇适用人群:需要发南核、北核、CSCD、科核、AMI、SCD、RCCSE期刊的学者
- 我用了一个很复杂的图,帮你们解释下“23版最新北大核心目录有效期问题”。
- 重磅!CSSCI来源期刊(2023-2024版)最新期刊目录看点分析!全网首发!
- CSSCI官方早就公布了最新南核目录,有心的人已经拿到并且投入使用!附南核目录新增期刊!
- 北大核心期刊目录换届,我们应该熟知的10个知识点。
- 注意,最新期刊论文格式标准已发布,论文写作规则发生重大变化!文字版GB/T 7713.2—2022 学术论文编写规则
- 盘点那些评职称超管用的资源,1,3和5已经“绝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