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国保单位网络运营优化策略
施拉姆在《传播是怎样运行的》一书中提出了大众传播的“循环模式”,即传授双方都是传播行为的主体。在移动互联网时代,传授双方相互转化的行为更为明显,受众通过互联网成为下一个阶段的传播者传递信息。网络传播是传统组织机构扩大受众群体、提升自身传播力与影响力的机遇。
所谓的国保单位,即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指通过国家国务院核定的不可移动或不宜移动的古迹。随着我国文化教育程度的提升,国家与国民对于文化遗产的关注度越来越高,然而国保单位数量庞大,发展不一,利用好互联网平台进行传播,能够实现跨区域传播,扩大传播范围,也能增强自身的吸引力,吸引用户的关注。截至目前广西共有66处国保单位,本文通过对广西国保单位互联网运营发展的现状调查,提出优化建议。
一.研究方法
本文运用内容分析法,以广西66处国保单位为研究对象,通过了解其新媒体建设情况、传播内容、传播形式、传播效果进行分析,总选取了以下四个指标进行分类和编码:
1.平台建设(分为官方微博、官方微信、官方网站三类)。
2.官方微信传播内容(分为活动分享、新闻公告、出行攻略、招募信息、科普知识、其他六类)。
3.官方微信传播形式(分为文字、文字+图片、文字+视频、图文+视频、H5项目、其他六类)。
4.官方微信传播效果(分为阅读量、评论二类。)
所有的数据根据国保单位的发布的原创内容进行分析,首先进行官方平台建设的统计。根据广西国保单位平台建设情况,官方微博、官方网站建设较为空白,笔者选择官方微信公众号发布的原创传播内容作为研究对象,随机抽样,选取了共140篇原创推文,按传播内容、传播形式、传播效果三个指标分类分析,得出最后结论。
二.广西国保单位网络运营发展情况
(一)平台建设情况
广西国保单位缺乏互联网传播的意识,忽略网络平台的运营发展,因此疏于平台建设。66个国保单位,有官方微信公众号的国保单位有13个,占了总数的19.69%;有官方微博平台有1个,占了总数的1.52%;有官方网站的有3个,占了总数的4.55%。可以看出,广西国保单位普遍不够重视互联网平台的建设,建设了官方“两微”平台的国保单位屈指可数,还有部分国保单位是属于“三无”单位,即无官方微信平台、无官方微博平台、无官方网站。
除此,部分官方账号的运营已经属于“瘫痪”状态,即很长时间没有进行运营,例如昆仑关战役博物馆微博号,截至2019年3月,只关注了5名用户,拥有9名粉丝,共发过3条微博,最近一条微博的时间是2018年8月15日,到现在完全如同“僵尸号”。广西国保单位在微博运营这一块基本处于空白状态,某些国保单位的官方微信公众号也如此。官方平台发布信息频率较长,大部分官方账号间隔几天乃至半个月才发一次信息,可见国保单位对网络传播平台的构建较为忽视。
(二)传播内容研究
首先,内容产品的形式比较单一,类型不多,以图文形式为主,缺乏新形式(如:直播、短视频、H5项目)的应用。在140条文本内容中,图文形式的推文共有115条,达到了82.14%,在推文的制作生产中,没有利用短视频、直播等方式,其他类的推文较少,内容产品的形式直接影响用户的观感,直播、短视频等都是如今司空见惯的内容产品,在趣味性、生动性较图文形式更强,而H5项目更具有交互性和沉浸感,能够吸引受众的关注。
其次,内容生产以信息传递为主,提供服务的意识尚未形成。活动分享、新闻公告、科普知识这三类的内容占了国保单位推文内容的半壁江山,在140条样本中,活动分享、新闻公告、科普知识分别是54条、31条、24条,总共占了样本总数的77.86%,这三类推文都是以传递信息为主,活动推广、古迹介绍、工作动态等,更像是一个信息公开平台。然而微信公众平台的特点是能够提供用户有针对性的服务,广西国保单位在提供服务这一块较为欠缺,参观攻略、出行路线等方面的推文非常少。
再次,语言风格较为生硬,页面布局较为单调。微媒介具有自主化、碎片化、交互性的特点,微信平台更是体现了个性化,常以第一人称、第二人称的视角叙事,语言风格较为活泼。然而从研究样本看,140篇原创内容中,大部分的推文表达时平铺直叙,没有起伏,甚至长篇大论,读起来较为枯燥。除此,国保单位微信运营中并不重视页面布局,页面设置不够美观,给用户的第一观感其实并不好。
(三)传播效果研究
运营模式影响着传播效果,在互联网思维中,重视用户的体验性、交互性、革新性等形成了用户思维,了解用户需求,提高用户体验是微信公众号生存运营必须重视的一个方面。广西国保单位网络运营缺乏用户思维的特点。
首先,传播范围较窄,用户关注度不高。在随机抽取的样本中,去除6篇无法统计的内容,剩下134篇原创文章中,阅读量超过1000人次的原创推文只有6篇,占总数的4.48%,而阅读量低于50人次的原创推文有49篇,占了总数的36.57%,很多推文的阅读量并不高,甚至部分推文阅读量只停留在个位数。微信公众号向来凭借自身的内容产品和运营方式来提高受众关注度,网络运营较好的国保单位如“故宫博物馆”有上万或十万以上的阅读量,广西国保单位微信公众号的受众关注度确实不孚众望,需要提高。
其次,缺少用户互动,缺乏用户思维。去除掉无法统计的样本,134篇内容产品里只有14条有显示出相关的评论,只占了10.44%,剩余的120条没有任何相关评论,并且在这14条内容中,只有一条评论人次超过10人,公众号在运营时也并未设置相关活动或程序来吸引用户参与互动。除此之外,进入微信公众号页面,微信公众号没有形成完整服务平台,例如出行路线、参与服务等服务,广西国保单位在公众号运营时缺少这方面的运营策略,因此忽视了用户,造成用户关注度不高、传播影响力较低的现象。
三.广西国保单位网络运营优化策略
(一)形成网络传播体系
网络运营是传统组织机构融合发展的契机,网络运营在扩大受众群体、提升自身传播力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因此广西国保单位首先要构建网、微、端的网络传播体系,实现各个平台间的联动运营。故宫博物院在网络运营方面给国保单位开了一个好头,微博、微信、客户端、网站、网店等构成了完整的传播体系,各个平台根据自身特点进行传播,又相互联系,实现了平台间的联动。广西国保单位应该根据自身的需求制定平台建设计划,基本实现“两微”平台以及官方网站的构建,在此基础上依据自身情况制定客户端的建设计划。
(二)整合资源,重视内容生产
国保单位在内容产品的制作上应该整合多方资源,形成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原创产品。首先要擅于运用新颖的传播载体,可以用短视频、直播、H5项目、AR项目、VR项目等形式开展传播活动,增强内容的生动性、感染性,吸引受众关注。“AR+博物馆”的形式非常值得借鉴,国保单位通过AR技术能够在呈现交互性非常强的数字博物馆。其次,内容生产要注意资源的整合,呈现制作精美的内容产品。内容生产不是资料的堆砌,也不是华而不实的吹嘘,要收集各个方面的材料,去粗存精,推敲打磨,形成精品,在制作内容产品时要多注意各方面的仔细把关,用优质产品为自己代言。
(三)提高用户思维,增强用户粘性
在互联网时代,用户的注意力会被各种各样的信息分散,获取更多用户的注意力资源才能提高媒介自身的传播力。广西国保单位网络运营要提高用户思维,加强用户互动,例如在微博上参与话题讨论,与粉丝进行互动交流,在微信上为用户提供更好的服务平台,提供用户需要的服务,并且利用用户的反馈不断改进自身的传播策略,通过满足用户需求、提升用户体验来增强用户粘性,从而扩大用户群体,提升传播力与影响力。
本文来源:《视听》:http://www.zzqklm.com/w/xf/9501.html
- 2025年中科院分区表已公布!Scientific Reports降至三区
- 官方认定!CSSCI南大核心首批191家“青年学者友好期刊名单”
- 2023JCR影响因子正式公布!
- 国内核心期刊分级情况概览及说明!本篇适用人群:需要发南核、北核、CSCD、科核、AMI、SCD、RCCSE期刊的学者
- 我用了一个很复杂的图,帮你们解释下“23版最新北大核心目录有效期问题”。
- 重磅!CSSCI来源期刊(2023-2024版)最新期刊目录看点分析!全网首发!
- CSSCI官方早就公布了最新南核目录,有心的人已经拿到并且投入使用!附南核目录新增期刊!
- 北大核心期刊目录换届,我们应该熟知的10个知识点。
- 注意,最新期刊论文格式标准已发布,论文写作规则发生重大变化!文字版GB/T 7713.2—2022 学术论文编写规则
- 盘点那些评职称超管用的资源,1,3和5已经“绝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