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胜从选择开始,我们是您最好的选择!—— 中州期刊联盟(新乡市博翰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0373-5939925
2851259250@qq.com
我要检测 我要投稿 合法期刊查询
您的位置:网站首页 > 优秀论文 > 社科论文 > 正文

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国家战略背景下河南经济发展路径

作者:宋冠群来源:《黄河.黄土.黄种人》日期:2020-11-13人气:715

2019年9月18日,习近平总书记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座谈会上指出:“黄河文化是中华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华民族的根和魂。”因此,认清中原黄河文化在中华文明中的核心地位,延续历史文脉,讲好“黄河故事”,做好黄河流域的生态保护,实现高质量发展,让黄河文化在新时代发扬光大,成为每一位河南人需深入思考并着手解决的重大课题。

一、黄河文化在中华文明中的核心地位

黄河流域是中华文明的主要发源地。考古发现,距今150万年前,山西芮城县境内便出现了西侯度人。此后,相继出现100万年前的蓝田人、30万年前大荔人、7万年前的丁村人和3万年前的河套人。进入新石器时代,黄河流域先民们的生产生活更加丰富多彩,形成各具特色的发展序列,发展为中原、关中、海岱和甘青等特色鲜明的文化区系。在距今10000年至7000年的新石器时代早期,黄河流域就已形成河南新郑“裴李岗文化”、陕西华县“老官台文化”、河北武安“磁山文化”、山东滕县(今滕州市) “北辛文化”等,当时的农业和养殖业已达到相当程度的水平。在距今7000年至5000年的新石器时代中期,黄河流域出现了甘肃“马家窑文化”、河南“仰韶文化”和山东“大汶口文化”,这三大文化都以彩陶艺术闻名。其中,仰韶文化遗址出土大量精美的彩色陶器,彩绘图案内涵丰富,涉及人物、动植物、天文星象等多方面,说明仰韶文化的先民已具备初步的宗教意识、天文知识和较高的艺术审美能力。苏秉琦先生曾指出,仰韶文化虽然不能代替中华文明起源史,却是中国国家起源史和中华民族起源史这座大厦中的一根擎梁柱。到了距今5000年以后的新石器时代晚期,龙山文化在黄河流域中下游地区崛起,炎黄二帝的传说、大禹治水的故事就诞生于此。龙山文化分布区域更广,文化更趋成熟,农业生产取得了更大进展,出现规模巨大的城郭,社会文明程度明显提升。从此,黄河流域不同文化区间的相互影响加大,在不断的碰撞交融下整体文化面貌逐渐走向统一。

在新石器时代,广袤的中国大地形成复杂的文化谱系和发展格局,不少地方也曾出现过盛极一时的文化,如江淮流域的良渚文化、辽河流域的红山文化等。相对于同期黄河流域的龙山文化而言,良渚文化和红山文化取得的发展成就并不逊色。这一度使研究者对黄河文化的核心地位产生怀疑,但历史事实表明,新石器时代的这些区域文化在经过一段时期的辉煌之后大都沉寂下来,最终消失在历史的烟云中,未能跨入文明的门槛。只有产生于黄河中下游的中原文化,在风云激荡的历史发展进程中占据了核心地位,并最终迈入文明的殿堂。李学勤先生着重指出,“中原地区从仰韶文化到商文化,已经排成了继承衔接的链条,没有明显的缺环”。严文明先生曾将我国的新石器时代文化比喻为一个“重瓣花朵”,指出中原文化区是花心,其他是花瓣。因此,从文明起源的角度看,正是中原先民在地处黄河中下游地区汲取各区域文化的优秀成分,兼容并蓄,革故鼎新,才奠定文明产生的深厚基础,提供文明发展的先决条件,并以城邑、文字、青铜器等为主要标志,催生出光辉灿烂的夏、商、周三代文明。

“永怀河洛间,煌煌祖宗业”。王国维先生指出:“古之所谓国家者,非徒政治之枢机,亦道德之枢机也。”如果说黄河流域文化是中华文明的根源,中原腹地的河南则是名副其实的黄河文化核心区。自公元前21世纪夏王朝建立以来4000余年的漫长历史进程中,中华民族创造的最光辉灿烂的物质文明、制度文明和精神文明,基本上都成长于斯、发展于斯、肇极于斯。“一部河南史,半部中国史”,正是对河南在中华文明中所处核心地位的精辟概述。

河南荟萃中国历史上最为精华的物质文明。考古发掘证明,早在距今5300年至4800年的仰韶文化时期,河南地区就出现较大规模的城邑,其中,郑州西山城址面积达到约20万平方米。截至目前,河南还发现龙山文化时代的11座大城,其中,新密的新砦古城址更是达到100万平方米左右。夏商周三代建都皆在河洛之间,自此河南就牢固确立了其天下之中的政治地位,形成了“宅兹中国”的建都文化。自夏王朝到北宋长达3000多年的历史时期,河南一直是历代王朝建都的首善之地。“夫三河在天下之中,若鼎足,王者所更居也”。三河,河东乃山西,河内指安阳,河南谓洛阳。“欲问古今兴废事,请君只看洛阳城”“琪树明霞五凤楼,夷门自古帝王州”。时至今日,中国著名的八大古都中河南占四座,即郑州、开封、洛阳、安阳;河南地下文物全国排名第一,地上文物全国排名第二,是华夏历史物质文明的重要承载地。

中华礼乐的制度文明起源发展于河南。孔子说:“三代之礼一也,夏造殷因。”“礼”是维系中国古代社会的纽带,是确立中华文明长幼有节、尊卑有序、亲疏有别的文明准则。按照孔子的说法,夏礼和殷礼他能够讲出来,他还专门到夏、殷两代遗民居住的杞地和宋地考察,并得到夏礼的遗存文献《夏时》和殷礼的遗存文献《坤亁》,充分证明“礼”起源于河南地区。李泽厚先生说:“中国上古是发展得十分完备的氏族社会,其统治特重‘礼乐’,‘礼’以治身,‘乐’以治心。”河南还出土了距今约9000年的贾湖骨笛、距今5000年的陶鼓和陶埙、4000年前的特磬、3000年前的铜铃及夏商周时期的各种乐器。文献记载,河南地区出现原始部落葛天氏之乐、大禹治水的《大夏》之乐、商汤的《大濩》之乐等。“礼以别之,乐以和之”,形成影响中国封建王朝几千年的制度文明。毫无疑问,河南在礼乐文明的起源、发展方面具有奠基作用。

同时,河南还是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精神的基因库。中国文字的萌芽首先在中原地区出现。二里头遗址出土数量较多的夏代陶文,被认为是殷商甲骨文的前身,而出土于安阳的甲骨文是迄今为止发现的中国最早的成熟文字。夏鼐先生说:“文明的这些标志中以文字最为重要。”文字的成熟为文化精神的积淀与传承奠定坚实基础。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进程中,中原文化积淀出自强不息、精忠报国、心系天下、舍生取义、革故鼎新、见义勇为、重义轻利等文化精神,成为激励中华民族奋发有为、勇于进取的精神动力,是中华民族最基本的文化基因,构成了今天人们坚定文化自信的重要根基。

黄河流域是中华文明诞生的历史摇篮,而河南在此进程中具有不可替代的核心地位,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主导作用。

二、国家战略背景下河南如何谋划发展路径

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成为国家战略,为古老的黄河文化在新时代焕发生机活力注入源头活水,也为河南省整体经济社会发展带来新的历史机遇。

习近平总书记高屋建瓴,从宏观层面对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做出战略部署,把保护黄河视为事关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和永续发展的千秋大计。习近平总书记特别指出,黄河流域构成我国重要的生态屏障,是我国重要的经济地带,是打赢脱贫攻坚战的重要区域。新中国成立以来,在党中央坚强领导下,黄河水沙治理取得显著成效,生态环境持续明显向好,发展水平不断提升。但当前黄河流域仍存在部分突出困难和问题,如洪水风险依然是流域的最大威胁,流域生态环境脆弱,水资源保障形势严峻,发展质量有待提高等。

针对这些困难和问题,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的总体目标和五大任务,既是整体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的宏观纲领,又是指导河南下一步工作的总体战略。河南地处黄河流域中下游之交,特殊的地理位置决定了黄河河南段具有特殊性,如河道陡然变宽、河水流速放缓、泥沙淤积严重,导致历史上水患频仍、防洪压力极大,在开封段形成举世闻名的“悬河”奇观;黄河沿线是河南郑、汴、洛等重要的城市群,人口稠密,工商业发达,各种用水需求量大,相对于沿黄其他地区而言,面临着更加严峻的资源问题、生态问题和污染问题。当然,河南也拥有着更加丰富的黄河文化资源、生态资源和人力资源。这些特殊性决定人们既要放眼全局,又要立足区域实际,把总书记提出的五大任务细化和具体化,确定技术路线,抢占发展先机。

(一)加强沿黄生态保护

政府应建立完善的生态保护保育机制,做好生态保护的顶层设计,弄清黄河河南段总体生态布局和特征,针对当前生态保护面临的严峻形势,深入调研生态保护存在的各种问题,分析梳理产生问题的根源和症结,然后从问题出发,广泛发动社会各界力量研究解决。同时,政府应科学编制黄河河南段生态保护总体规划,确定沿黄生态保护的红线,根据不同区段的具体情况,建设一批沿黄国家公园、生态湿地和自然保护区,形成特色突出、功能完善、效益明显的国家级生态保护带,在加强生态保护的同时建立综合性的污染防控体系,全面治理空气污染、水污染、土壤污染和噪声污染,切实提升人民群众幸福感。

(二)确保黄河长治久安

黄河被形象地比喻为“铜头铁尾豆腐腰”,而河南就处于“豆腐腰”上,是历史上洪水频发的重灾区,黄河流域中最难防控的险工险段大都在河南境内,洪水治理防控任务极重。我们不能因为有了小浪底水利枢纽工程就放松警惕。要永怀敬畏之心,时刻做好防大灾、迎大汛的准备,把洪水防控放在工作的首要地位,确保人民群众生命安全万无一失。因此,政府及相关部门应创新管理体制,加大科研投入,建设基于5G技术、人工智能的综合性预警防控体系;加强黄河治理的历史研究,不断汲取历史上治黄的先进经验;改善提升沿黄堤坝建设,使之成为可靠的安全长城;加快滩区居民的外迁进度,确保滩区行洪顺畅;加强教育培训,提升人民群众的安全意识、防范意识和避险能力,做到有备无患。

(三)推进水资源集约节约利用

河南是人口大省、农业大省,近年来,伴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工商业的进一步发展,饮用水、农业工业用水、城市景观用水等各种需求急剧增长,缺口越来越大,面临着更加严峻的水资源缺乏困境。一方面,人们面临着严重的水荒;另一方面,人们又存在水资源的过度浪费问题,如城市居民生活用水浪费严重而缺乏高效利用、农业灌溉大多仍处于大水漫灌状态、工业用水缺乏回收利用等。要大力发展节水产业和技术,大力推进各方面的节水新举措,实施全社会节水行动,推动用水方式向节约集约型转变。

(四)促进河南黄河流域的高质量发展

促进黄河流域的整体高质量发展,构成国家战略的根本目标。对于河南而言,实现黄河流域的高质量发展,是需要实现的主体愿景。对此,河南要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的讲话精神,构建自身高质量发展的动力系统并加大教育投入,把河南大学和郑州大学建设成为支撑省人才需求、科技创新、文化传承和社会服务的“双引擎”,同时从本省经济社会发展的实际出发,积极参与共建“一带一路”,提高对外开放水平及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水平,带动农业、工业和服务业走上科学化、特色化、集约化发展之路,形成富有地方特色的高质量发展新路径。

(五)保护、传承、弘扬黄河文化

政府应充分发挥各高校、科研院所及社会组织的力量,采用更加有效的手段和更加灵活的方式,全方位推进黄河文化研究、传承和弘扬工作。加大对沿黄文化遗产的保护力度,处理好文物保护与开发利用之间的关系。同时,政府应组织跨学科的科研团队,深入挖掘中原地区上古时期,尤其是夏商周三代文明的基本面貌,构建完善的中华5000年文明体系,争取国际话语权,延续历史文脉。通过黄河文化与世界古老文明的对话,挖掘黄河文化的基本精神和独特风格,从而讲好“黄河故事”,坚定文化自信。此外,政府还应深入挖掘中原的历史文化、治黄文化、运河文化、农耕文化和民俗文化资源,并做好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工作,为当今的社会发展和文化事业服务,弘扬黄河文化的时代价值。

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国家战略的实施,对促进河南经济社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河南又处中国腹地,战略地位无可替代,因此要抢抓机遇,确立建设成为生态文明和高质量发展的标杆地区,把黄河打造成“岸绿景美的生态河、岁岁安澜的平安河、传承历史的文脉河、造福人民的幸福河”。


本文来源:《黄河.黄土.黄种人》:https://www.zzqklm.com/w/xf/26540.html

网络客服QQ: 沈编辑

投诉建议:0373-5939925    投诉建议QQ:

招聘合作:2851259250@qq.com (如您是期刊主编、文章高手,可通过邮件合作)

地址:河南省新乡市金穗大道东段266号中州期刊联盟 ICP备案号:豫ICP备2020036848

【免责声明】:中州期刊联盟所提供的信息资源如有侵权、违规,请及时告知。

版权所有:中州期刊联盟(新乡市博翰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关注”中州期刊联盟”公众号
了解论文写作全系列课程

核心期刊为何难发?

论文发表总嫌贵?

职院单位发核心?

扫描关注公众号

论文发表不再有疑惑

论文写作全系列课程

扫码了解更多

轻松写核心期刊论文

在线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