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胜从选择开始,我们是您最好的选择!—— 中州期刊联盟(新乡市博翰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0373-5939925
2851259250@qq.com
我要检测 我要投稿 合法期刊查询
您的位置:网站首页 > 优秀论文 > 社科论文 > 正文

健康养生为主题的景观设计研究

作者:朱立明来源:《城市住宅》日期:2021-01-25人气:967

随着社会的进步、科技的发展,当代人的生活节奏变得越来越快,有研究表明,当代人群中有越来越多的人身体处于亚健康状态,合理调节身心、释放工作及生活压力成为了当代人十分迫切的问题。良好的景观在医学上被证实为具有养生的价值,所以在景观设计中充分考虑健康养生功效是极其重要的。作为景观设计者而言,应该积极发掘我国优秀的养生文化,并将这些优秀的养生文化尽可能的和景观设计相结合,竭尽所能的为公众创造一个舒适、方便、有益身心健康的景观环境。

1 养生文化概述

1.1 养生

养生二字表现出了极其浓郁的中华文化色彩,养生这一词在中国已有数千年的历史了。养生又名摄生、治生、保生、养性等。养生原本指的是道家通过各种各样的方法颐养生命、增强体质、预防疾病进而达到一种延年益寿功效的医事活动。现代意义的养生则指的是根据人的生命过程、生活规律而主动进行的物质以及精神的身心养护工作的总称。通过对各类文献及历史书籍的解读,我对养生也有了自己的看法,在我看来养生就是在符合一切自然规律及身体机能规律的前提下,人自发的想对自己的身体进行保养、调理,从而获得生理及心理上的健康状态,并且尽可能的延长生命的一切想法和行动。

1.2 中国传统养生文化

中华民族一直以来都极其注重养生活动。据文献记载,远在上古时期就出现了“阴康氏之舞”主要用来宣导身体、抵抗防御疾病的行为,这一举措可以被称之为养生活动的开始。在孔子所提出的“知者乐,仁者寿”以及孟子所提出的“养气”、“养心”等相关命题皆表现出了对生命的关注。根据历史可以知道,养生文化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处于较高的地位,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养生”一词,最早见于先秦、战国时期,中国传统的养生拥有十分繁杂的过程体系,在儒家、道家、佛家以及诸子百家都存有具有各自特色的养生文化,它们将人看作自然界的一部分进而进行研究,大多都在强调人与自然和谐发展。要说中国古代养生,《黄帝内经》可称之为中国古代养生的经典,它主要是对中国传统养生进行了归纳,得出了两条重要的原则,要调摄精神和形体,努力提高机体防病和抗衰能力;要积极适应外界环境,以免受外界的侵袭。现代的养生观是基于人的生命运动状态的优化之上,展示高尚的道德情操、聪明的才智以及对世界的良好认知,充分发挥身体机能,进而实现身体、心理相统一。

2 相关理论研究

2.1 自然环境对身心的健康效益的影响

自然环境是人类生存、生活的一项必要条件,自然环境产生了人,人就是自然环境的一部分,所以人自身的生命规律都是与大自然相协调统一的。优美、舒适的自然环境不仅可以让人身心愉悦,耳目清新,还对人体的健康有极大地帮助。在著名生物学家威尔森(E.O.Wilson)把人类在自然环境中与其他生物接触的天生的情感连接称之为“亲生命性”,从人类的进化发展过程来看,人类的亲生命性是一种天生的、固有的、不可更改的性质,它是生命之间互相吸引的一种先天的倾向。着眼当下社会发展的大环境,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人类完全处于人工材料所堆砌的环境中,绿色的植物基本少见,导致人类那种先天的渴望与其他物种为伴的需求得不到满足,加之,人类被快节奏的生活所包围,沉浸在高科技之中,与大自然亲近、沟通、相互适应的时间也就越来越少,很显然这一系列的发展并不符合自然发展的规律。人类必须与自然和谐相处,还原人与自然相统一的状态才有利于当代人类的身心健康发展。自然环境还具有保健功效,自然环境中的阳光、水分、土壤及各类矿物质等非生物因素及动物、植物、微生物等生物因素都对人的生命机体以及人类的生命活动直接或间接的产生着或多或少的影响。比如:大自然中被誉为“空气维生素”的负氧离子,对人的机体免疫力和呼吸系统都有辅助治疗的功效,它还能消除人的疲劳、帮助恢复人的视力,与人的生命活动息息相关。

2.2 基于环境行为学的养生理论

环境行为学是属于心理学的一个部分,它主要是对人的行为与周围环境的关系进行研究探索,把人类的行为与此行为相对应的环境之间的相互关系及相互作用结合到一起再进行分析。它主要是将心理学中的一些基本理论研究方法用于研究人在建筑和环境中的各类活动以及人类对环境的反应,将研究结果在运用于城市规划、景观设计等工作中,以达到改善人类的生活环境,满足人类的生存发展需求的目的。基于环境行为学的养生理论是致力于为现代人提供一个缓解压力、放松身心的环境,此理论一方面是强调环境对人的影响,分析不同环境对人造成的不同影响,另一方面是重点关注人的需求,得出人类对环境的基本需求和需求标准。针对研究表明的问题再进行环境的整改,使人与环境能够和谐的相处。环境行为学的理论为构建以健康养生为主题的景观提供了较大的理论支持。

3 现代景观设计

3.1 客源市场分析

客源市场对以健康养生为主题的景观设计提供了发展的动力,因此,当下对客源市场的把握也是景观设计研究的一项重要工作。在这个养生旅游迅猛发展的大环境之下,要想在激烈的竞争中脱颖而出只有正确的把握客源市场的需求、对项目有准确的定位,开发新颖的符合消费者需求的养生项目以及养生产品。所以,对客源市场进行详细、合理的分析是保证以健康养生为主题的景观设计成功的先决条件。

3.1.1 市场主体分析

从微观经济学中的劳动供给理论中可以看出,当代人的工作收入与闲暇时间并不成正比,而是随着人们收入的增加,人们就更加珍惜除了工作时间以外的空闲时间。在劳动供给曲线中可以得出这样一个结论,工资水平有一个基本值,当人们的收入在基本值以下时,工资会随着工作时间的增加而增加。但是,人们的工资水平一旦超过这个基本值之后就表现为工资越高工作时间越少也就意味着闲暇时间越多,所以可以得出这样的一个结论:高收入任务呢更有时间和经济能力参与养生项目。所以一健康养生为主题的景观设计的市场主体就是高收入人群。

3.1.2 需求动机分析

在进行景观设计的时候必须明确设计的目的,在设计的时候应该按照目标人群不同层次的需求设计不同的产品。在养生项目总主要分为3个境界7个诉求,3个境界分别是怡身、怡心、怡神,7个诉求分别指的是强身健体、医疗康复、延年益寿、生活感受、文化体验、修身养性、修复保健。根据不同的需求进行设计,最大限度满足人们的需求。

3.1.3 市场细分

根据顾客需求和购买力的不同,对顾客群体进行划分,进行市场细分。根据不同顾客需求的差异性和相似性,可以按照年龄、性别、收入、受教育程度等因素将市场进行细分,保证景观设计的合理性和有效性。

3.2 规划设计原则

在以健康养生为主题的景观设计中需要遵循以下几个原则:崇尚原生态自然环境的营造。崇尚自然是从古至今的园林艺术所遵循的一个原则,基于养生的景观设计对自然环境的营造与利用就更加重要;坚持传统养生文化。我国的传统养生文化有着十分悠久的发展历史,可以通过宣扬我国古代各家的养生文化对景观设计的文化内涵进行丰富;以健康养生为核心主题。在以健康养生为主题的景观设计中,不仅是园林环境需要满足养生的标准,而且相关的设施设备也应该遵循养生的要求,在产品的设计中一定要切实贯彻健康养生的主题,在展现景观设计美感的同时更应该具备养生的疗效;④景观设计必须符合现代人休闲养生的观念。在景观设计中需要充分考虑到当代人所处的生活环境以及相关的问题,注重现代人心理、生理的状况,最大限度的做到满足当代人养生的需求,也可以适当引进新颖的养生方式,以吸引不同人群;⑤重视“人”的身心体验。以人为主体的景观设计,一定要树立以人为本的设计理念,并以此为导向,根据人的需求对景观进行合理的规划整改,在设计中不仅满足一般的园林设计要求也要做到充分考虑人的生理需求和精神需求。

3.3 景观规划设计

在以健康养生为主题的景观设计中应该充分利用设计地区原有的地形地貌,对水体系统、生态群落系统进行合理的规划,让地形与景观相协调、统一,展现大自然的美,让人们感受到自然风光的魅力。在植物设计中,要以改善人们的身心状况为目的,以具有保健性的植物作为景观设计中的主体配植,构造保健型植物的群落,达到健康养生的目的。植物群落主要遵循景观功能与保健功能兼顾、科学有效地实现植物群落的保健功效、依据使用人群和场地进行植物配植等配植原则。对于园林水景的设计,充分利用人类与生俱来的亲水的特性,运用好水体这一动态元素,在丰富人生理体验的同时做到身心愉悦,既“养形”又“养神”。在景观设计中考虑好空间设计,不同的空间设计会带来不同的体验感受,根据使用者不同的需求进行空间设计,营造舒适、自由、有利于使用者身心健康的环境氛围。多种多样的养生项目才是吸引人们前来的决定性因素,因此,在进行景观设计时一定要设计丰富多样的养生项目,以保证以健康养生为主的景观设计功效得以最大的发挥。


本文来源:《城市住宅》:https://www.zzqklm.com/w/kj/12544.html

网络客服QQ: 沈编辑

投诉建议:0373-5939925    投诉建议QQ:

招聘合作:2851259250@qq.com (如您是期刊主编、文章高手,可通过邮件合作)

地址:河南省新乡市金穗大道东段266号中州期刊联盟 ICP备案号:豫ICP备2020036848

【免责声明】:中州期刊联盟所提供的信息资源如有侵权、违规,请及时告知。

版权所有:中州期刊联盟(新乡市博翰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关注”中州期刊联盟”公众号
了解论文写作全系列课程

核心期刊为何难发?

论文发表总嫌贵?

职院单位发核心?

扫描关注公众号

论文发表不再有疑惑

论文写作全系列课程

扫码了解更多

轻松写核心期刊论文

在线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