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精准资助工作研究——以北华航天工业学院为例
高校精准资助是“精准扶贫”思想在高校的运用和实践,对于健全资助体系、完善资助育人功能有一定的指导意义。高校学生精准资助是“精准扶贫”思想在高校领域的具体实践,有助于提升高校扶贫的精准性。在精准扶贫的社会大背景下,高校精准资助对于打赢脱贫攻坚战、促进教育公平和大学生健康成长成才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目前正是精准扶贫政策落实的关键时期,高等学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精准资助是当前精准扶贫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保证教育公平的十分重要的措施。社会公平建立在教育公平的重要基础之上,开展对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精准资助是保证社会公平的基础性工作。 而要实现对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精准资助,则必须要建立在精准认定工作的基础之上。
一、我校学生精准资助工作的问题
(一)认定困难,认定办法不够科学
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认定困难,精准认定更是难上加难。要实现精准资助,首先要对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进行科学的认定,目前认定的大致步骤是学生提供困难材料,比如家庭情况调查表,班级成立评定小组根据家庭情况调查表和日常消费情况进行打分,院系成立资助工作小组根据学生个人材料和班级打分进行打分和综合评定,最终出认定结果。在这过程中,就会有问题暴露出来。第一,学生提供的家庭情况调查表,其中情况的真实性无法一一准确核实,评定小组对这些学生也很难做到全面了解;第二,对困难学生大致认定出来之后,进行等级认定也存在一定难度,由于认定依据学生的纸质材料和平时的了解,导致无法客观准确地区分困难等级,这就给精准资助带来了困难;第三,科学认定需要综合多部门的大数据,目前缺乏统一的认定平台,目前的认定办法也可能引起隐形贫困和虚假贫困的出现,从而导致精准资助难以实现。资助信息的繁杂、庞大也给信息的管理、保存带来了很大困难。
资助育人功能有待进一步发挥
现阶段的资助,更多的是从经济方面对学生提供基本的生活保障,对于学生的全面发展及个性化需求较少顾及,资助育人功能发挥不完善。虽然开展了一些征文比赛、演讲比赛,进行一些励志典型的宣传,但收效甚微。学生参与的积极性不高,很难达到资助育人的目的。还有一些受资助的学生拿着助学金进行高消费,缺乏励志精神、也缺乏感恩的心,认为这些都是理所当然的,不思进取,甚至荒废学业。
二、改进措施
(一)搭建资助信息共享平台、构建资助管理信息系统
由于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认定局限于学生提供的家庭情况调查表,表中的信息均由学生个人填写,信息的真实性有待考证。各地虽然都有扶贫部门,但彼此之间信息不通畅,信息没有实现共享。如果能够建立信息共享平台,并与高校资助部门进行对接,那信息的可靠性将大大提升,也为高校资助工作提供了可靠的依据,从而有效避免隐性贫困、虚假贫困的出现。
另外,可以构建资助信息管理系统,通过对受资助学生的调查研究,包括受助前的信息收集、与当地扶贫部门的信息对接,争取实现信息的准确性,了解学生的信息,但同时也要保护信息的隐私性,对已经接受资助的学生,要跟踪了解其学习、生活、思想状况,对资助效果进行分析总结,为以后的资助提供可行性举措。从而构建大数据模型,建立资助学生信息管理系统,构建与地方的信息共享交流平台,实现信息对接共享,将精准扶贫落到实处。
(二)以思想政治教育为基础,加强学生的励志教育、诚信教育、感恩教育
思想政治教育是高校教育的基础,对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是其中重要的一环。我们不仅要做到经济上对学生的资助,精神上的“资助”更是必不可少。思想上的问题、精神上的困惑是束缚学生全面发展的桎梏。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引导其自立、自强,树立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同时将励志、诚信、感恩贯穿其中,将思想政治教育落到实处。
(三)提高对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视
部分家庭经济困难学生,作为“弱势群体”,可能出现敏感、自卑、焦虑等不良情绪,这些要引起足够重视,并加强对这些学生的关注与疏导。如果可能,应建立专门的心理排查机制,关注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心理状况,及时排查,及时干预,帮助他们树立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
(四)拓展资助育人的形式和内容
目前我校的资助育人形式少且单一,主要是依托“助学、筑梦、筑人”活动、 开展征文比赛(文字、音频、视频、绘画等形式)、典型事迹演讲报告会、勤工助学、义工等为主;基本内容围绕励志教育、诚信教育、感恩教育、社会责任感教育等。如果能多创新一些参与广泛、内容新颖的形式,比如充分利用公众号、短视频平台等进行有趣味性的宣传;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能动性,让学生自己参与活动的策划、宣传、实施当中,这样既锻炼了学生的能力,又能真正的把资助育人的功能发挥出来。
高校资助的基础在于资助,但是核心在于育人。在精准资助的时代大背景下,高校资助应该注重经济和精神的双重精准,既要保证学生在经济上不被困住,能够顺利完成学业,又要在精神上给予学生充分的人文关怀,让学生的技能、人格都自由、健康地发展。学生资助工作者要善于充分发挥“资助育人”的功能,为资助工作的可持续发展而不断努力。
本文来源:《魅力中国》:https://www.zzqklm.com/w/wy/25805.html
- 2025年中科院分区表已公布!Scientific Reports降至三区
- 官方认定!CSSCI南大核心首批191家“青年学者友好期刊名单”
- 2023JCR影响因子正式公布!
- 国内核心期刊分级情况概览及说明!本篇适用人群:需要发南核、北核、CSCD、科核、AMI、SCD、RCCSE期刊的学者
- 我用了一个很复杂的图,帮你们解释下“23版最新北大核心目录有效期问题”。
- 重磅!CSSCI来源期刊(2023-2024版)最新期刊目录看点分析!全网首发!
- CSSCI官方早就公布了最新南核目录,有心的人已经拿到并且投入使用!附南核目录新增期刊!
- 北大核心期刊目录换届,我们应该熟知的10个知识点。
- 注意,最新期刊论文格式标准已发布,论文写作规则发生重大变化!文字版GB/T 7713.2—2022 学术论文编写规则
- 盘点那些评职称超管用的资源,1,3和5已经“绝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