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评审批中公众参与机制的创新路径
一、公众参与的重要作用
(一)提高公众的环保意识
当前我国大众的环保意识不强,保护环境人人有责的责任意识模糊,其中最重要的一个原因是人民群众很少参与到保护环境的活动中来,而公众参与正是通过环评机制让广大的人民群众参与到环评形式的座谈、问卷调查、电话访谈、网络交谈等活动中,在活动中发挥人民的智慧,对保护环境提出宝贵的建议,同时也增强了人民群众保护环境的主人翁意识。
(二)提高环评审批质量
环评审批决策人员的生活、工作空间往往不在项目开发地附近,因此是不可能完全掌握项目开发地的自然环境和社会情况。在审批人员不清楚项目开发地的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等具体情况做出的环评审批决策往往有失偏颇。通过网络互联平台等渠道,公众能有效地参与到环评审批中来,审批人员就可以更全面地了解项目开发地的相关信息,结合当地人民群众的意见,这样做出的环评审批质量才会更有保障。
(三)保障公众的权益
通过环评审批机制,公众可以参与到新项目的建设中来,可以发表自己对项目的一些看法和意见,特别是关系地的居民,更是可以通过这个机制反馈自己对新项目在当地开发的一些担忧。有关部门收到反馈信息后在项目实施之前提出有效的解决方案,合理地解决群众的后顾之忧,保障公众的权益不因项目的开发而受损。
(四)环境问题的提前控制
环境具有不可逆性或滞后性,在环评审批机制诞生前期,保护环境主要靠公民的自觉意识,无法落实谁破坏谁负责,谁污染谁治理等关键举措。如今,人们可以通过环评审批机制对企业项目发表自己的看法,对生产生活中出现的一些企业污染事件,可以向有关部门检举,以此来保障自己的合法权益。
二、存在的问题以及原因
(一)信息公开问题
信息公开是广大市民参与到环评审批机制中来的前提,环评审批中公开的信息主要有环境信息和非环境信息两大类,非环境信息主要包括环评审批机制的各个流程环节、各种联系方式,环境信息有审批标准以及审批结果等。目前,已存的信息公开方式包括互联网等新型媒体、传统的报纸以及居住地的公告公示等,但在公示过程中内容未能细化责任,大都是抽象模糊的内容,缺乏必要的实效性,公众很难参与到审批机制中来。
(二)参与范围问题
环评审批机制往往启用于一些严重污染环境的企业,一些污染程度较小的企业大多很难引起政府的关注来启动环审机制,因此公众很难获得对小企业环境的知情,更无法通过对其实施监督来防止环境污染的扩大化,在环评审批机制中公众只参与环节的一部分。
(三)参与主体问题
环评审批机制中利害双方作为参与主体,致使环评审批机制中提出的建言建策具有明显的局限性,很难发挥出环评审批机制的制度优越性,参与人员缺少必要的专业知识做储备,所提出的陈条具有考虑不全面、表达不完善的漏洞,不具有可采纳性,实施监督时缺乏监督意识和监督责任感,很多问题不能及时发现。
(四)参与保障问题
公众参与到环评审批机制中来的方式多种多样,目前常用的方式有公众听证会、电话意见调查、评审会议等形式,但普遍现象是公众参与到机制中来的热情不高,在移动互联网时代,通过完善的网络设备和条件开展互联网会议等形式来提高人民的参与的积极性很有必要。
三、解决方法分析
(一)合理选择参与对象
参与对象的合理分配,是环评审批机制得出有效结论的重要保重,因此在参与对象的选择上要考虑到年龄、性别、地域、文化水平、经济条件、信仰等综合因素,通过全面的考虑来挑选结构合理的组成团队参与到环评审批机制中,是此次环评取得成功的重要因素。
(二)提高公众参与意识
公众参与到环评机制中来的参与意识薄弱,与当地人民的环保意识差、思想境界低有很大的关系,可以组织当地政府开展加强人民环保意识的教育,培养环境保护荣誉感,形成环境保护人人有责的全民意识,在长期教育中形成一种环保从我做起,环保靠大家的新潮流。对参与到环评机制中来的人民,给予精神上的表扬,在该过程中表现突出的人民,可以给予适当的物质奖励,通过这种激励机制来提高公众的参与意识。
(三)丰富公众参与方式
丰富参与主体是激活环评审批机制的重要手段,传统环评审批机制中的参与主体几乎来自于项目所在地的居民和社会团体,由于跟项目具有直接利害关系,其建言往往具有不可采纳性,整个环评审批浮于形式,很难保障居民的环境权益,因此需要拓宽参与主体,跟项目有间接关联的人群也到主体中来,同时欢迎对环境保护有兴趣的社会团体和个人参与到环评审批中来,为项目提供科学、公正的建策。
(四)完善调查问卷的内容
调查问卷需要有目的性,结合调查项目的实际情况,有针对性的安排调查题目,题目尽量避免生僻字、避免专业术语对人民群众理解题目的影响,尽可能多的使用白话文,字体上要尽量照顾弱视群体,不能太小,排版上要整洁利落,工作人员要保持对问卷内容的绝对中立,态度要和蔼,对不好理解的题目要做好详细解说。
四、结语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好的生活环境是无数金银都换不来的珍贵资源,环评审批机制是广大人民参与到环境保护中来的重要途径,也是美化城市生活环境、提升环境保护力度的重要措施,完善环评审批中公众参与的创新途径,激发广大人民环境保护的主人翁意识具有很强的时代意义。
本文来源:《魅力中国》:https://www.zzqklm.com/w/wy/25805.html
- 2025年中科院分区表已公布!Scientific Reports降至三区
- 官方认定!CSSCI南大核心首批191家“青年学者友好期刊名单”
- 2023JCR影响因子正式公布!
- 国内核心期刊分级情况概览及说明!本篇适用人群:需要发南核、北核、CSCD、科核、AMI、SCD、RCCSE期刊的学者
- 我用了一个很复杂的图,帮你们解释下“23版最新北大核心目录有效期问题”。
- 重磅!CSSCI来源期刊(2023-2024版)最新期刊目录看点分析!全网首发!
- CSSCI官方早就公布了最新南核目录,有心的人已经拿到并且投入使用!附南核目录新增期刊!
- 北大核心期刊目录换届,我们应该熟知的10个知识点。
- 注意,最新期刊论文格式标准已发布,论文写作规则发生重大变化!文字版GB/T 7713.2—2022 学术论文编写规则
- 盘点那些评职称超管用的资源,1,3和5已经“绝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