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胜从选择开始,我们是您最好的选择!—— 中州期刊联盟(新乡市博翰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0373-5939925
2851259250@qq.com
我要检测 我要投稿 合法期刊查询
您的位置:网站首页 > 优秀论文 > 社科论文 > 正文

析沧州落子

作者:张炜晨来源:《魅力中国》日期:2021-09-01人气:2203

一、沧州落子起源与历史发展

   沧州的民间歌舞在中国音乐史上也有着浓墨重彩的一笔,在燕赵音乐中也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沧州是著名的武术之乡,这一特点也体现沧州的歌舞音乐当中,具有浓郁的武术风格,落子戏的动作风格也是从武术动作中潜移默化的发展而来的。沧州落子,是一种男女结对载歌载舞的集体表演。是由表演者手拿竹板和霸王鞭得名。民间称之为“跑落子”、“落子戏”,产生并传播于河北省沧州一带,尤其以沧县、南皮县、盐山和孟村的落子最为知名。

追溯沧州落子的起源,还得从两位老艺人梅盛林和周树棠开始说起。梅盛林老师1901年开始学习落子戏,当年师从一位会武术,善高跷的老艺人,落子中霸王鞭的动作就是从武术单刀会中提炼出来的。周树棠老师跟从老一辈艺人跑落子卖艺时,所见,男子手拿“打狗棍”,女子手持“牛胯骨”。后来,因为牛胯骨难以寻找,便用两块硬木板代替。可以看出民间的歌舞音乐也凝结了当时人们的智慧。梅盛林先生所见表现了落子男角动作的由来;周树棠先生所闻表现了沧州落子的道具和演出形式的发展,其产生年代只能从梅盛林上溯到他的师傅,推算至今,约有150多年。

沧州落子起初只有四人手执霸王鞭表演,随着时间的推移和时代的发展,增加四人手执竹板表演,与其他民间艺术一起演绎活动,属于沧州民间大秧歌中的“小场子”。民间艺人相传,因为落子的演出有霸王鞭和竹板的打击碰撞声响,影响到了其他形式的艺术表演,以此为由“落子”就从大秧歌中分离出来,变成了独立的艺术形式,归沧州花会组织“同乐会”,称“落子房”。到了清末民初,跑落子的艺人越来越多,多为半农半艺,他们吸收了武术动作,杂技技巧,光采博取逐渐形成了具有一定程式的,相对较为完整的二十人的集体演出的歌舞形式,十人执鞭,六人执板,四人执扇。

二、沧州落子的表演形式

沧州落子有文场和武场之分,文落子以唱为主,武落子以武术和跟斗穿插其间。文落子女角有“小风流”之称,顾名思义舞步轻柔婀娜,优美儒雅。文落子所用的道具有霸王鞭、竹板和折扇,有单独的折扇舞表演,是男女对位相互舞扇,称“撤扇”。落子的文场和武场之分也在各自的伴奏中有所体现。文场落子戏的主要伴奏乐器有二胡、三弦、笛子、笙等乐器构成,可以为落子戏中歌唱部分伴奏, 又融合了京剧曲牌[小开门]、河北梆子曲牌[海青歌]、[花机子]等作为歌曲变更切换时的间奏曲,也用于歌曲演唱前的前奏曲。

武场,是起初音乐伴奏由堂鼓、大锣、饶钱、小镰等乐器构成,用于进场、结束部分以及歌曲切换时衔接的间奏。落子戏的文场和武场既有各自的特点也有其相应的演出规律,表演一开始伴奏演奏开场锣鼓点,表演者跟随伴奏入场,待表演者就位,接着由表演者们掌握舞步动作的节奏速度,乐队紧接着跟一段散板,文场落子与歌唱同时起。也有先由文落子伴奏演奏曲牌,再转换为歌唱伴奏,演绎一首歌曲结束后,紧接着进入间奏,间奏结束后,再以歌唱伴奏的形式出现,而后按照顺序依次进行反复。最后,武场伴奏演奏开场时所用的锣鼓点,表演者们跟伴奏退场,或不急着结束,表演者们再跟随乐队来一段刹点,表演者们在场子中央来一个“刹式”亮相,热闹结束。如今随着时代的发展,科技的进步,在落子中进行演唱的相对较少了,多采用音响、录音机等设备播放演唱歌曲来替代原有的落子演唱。

三、沧州落子的形体动作

武术讲究“站似一颗松”,“走路一阵风”而沧州落子讲究“走似水上源,跑似草上飞,跳似夜空燕,转似燕翻身”。沧州落子在形体动作中与武术具有异曲同工之妙。许多老艺人还要求拜师的学徒必须要有武术功底,这样才能很好的把握动作的韵味,将沧州落子更好的呈现出来。男性动作英武健美,动作的内在力量像拉骨抻筋一样,刚中有柔,如“缠头鞭”、“拦腰鞭”、“扫地鞭”、“捋鞭”等。动作的命名多是看挥舞霸王鞭的位置,如“缠头鞭”顾名思义将霸王鞭从头上缠绕一周,再配合其舞步。主要步法有“虚步”、“躁步”、“行步”、“弓步”、“蹲步”等,其步法的运动路线为三角形,老艺人谓之“三角锦”。这种轻盈又不失力度的步伐同武术中的技巧有异曲同工之妙。著名民间艺人马树事在这方面最为突出,人们送他美称“云中燕”。

女角动作与男角动作既有各自的特点,也有相同的处理。这是因为女性动作风格的形成既融合了武术元素也同百年来传承下来的男角扮女装脚踩寸子有着密切的关系。落子戏中女角的基本舞姿就是“三道弯”,并始终贯穿于整个歌舞当中,直至全舞结束。由屈膝、拧腰(出胯)、胰腮三个因素构成,其中拧腿是主要的因素也是区别于其他民间舞蹈“三道弯”的主要因素。还用“屈膝拧腰,腆腮错肩,含胸拔背,颠脚夹档,斜身跃步,一蹬三颤”来形容“三道弯”舞姿和舞步的特点,颇为恰当。女角手上的板子动作有“抽板”、“推板”、“楼板”、“平板”等,伴随着婀娜的舞步,其主要的步法有“虚步”、“跟步”、“踏步”、“蹬步”、“飘摇步”等等。

男角和女角的动作各自特点,为了让整体的演出效果美观、统一、和谐,艺术家们编排了许多队形,常用的队形有“圆圈”、“绕八字”、“横排”、“蛇脱皮”、“龙摆尾”、“三人花”等等。这些队形有的就是字面意思,有的就是运用比喻,如将形似“龙摆尾”的动作以此命名之,充分体现了老一辈落子艺术家们的智慧。在冬天人们不能耕种的时候会排练落子,等到正月十五前后去演出称“开箱演出”,到农历二月初二收会叫做“煞箱”。其演出形式分为“踩街”和“打场”踩街顾名思义走街串巷,边行边演,男女两纵队,做简单的队形和动作。打场也叫“撂场”是选择宽广开阔的地方停下来做整场的表演。

四、沧州落子的音乐特点

沧州落子的音乐是以民歌为主体,大多反应农村妇女爱情和农耕劳作等。例如《茉莉花》、《放风筝》等。后来随着时代的变化和信息交流的发展,城乡的沟通越来越多,从城镇引进一些反应妓女悲苦生活内容的作品,如《妓女悲秋》、《妓女托梦》等。新中国成立以后,有编写了新词填入时常演绎的曲调当中,歌颂新中国的成立后,人们生活发生的重大变化。

沧州落子的动作节奏可化为两拍,每个动作之前都有一个“起法儿”强拍的后半拍“起法儿”,弱拍时为“起发儿”动作后的舞蹈动作过程,到下一小节强拍的前半拍完成整个动作,后半拍又是下一动作的“起法儿”。与4/2拍的带有弱起的音乐有异曲同工之妙,也就是第一拍前半拍空拍,后半拍弱起拍进“起法儿”第二拍强拍前半部分完成整个动作,下一小节强拍空半拍,后半拍是下一个动作的“起法儿”。以此类推,直到结束。这种处理形式,改变了二拍原有的节奏特点,形成了强弱颠倒的感觉,使强弱对比更明显,更加突出了强拍上的舞蹈动作,使动作姿态更鲜明。

五、结语

   沧州落子起初是邻村之间相互交流,友好往来的重要方式,本村请落子赠送给邻村,邻村也请落子还礼,体现了浓厚质朴的乡情。此外,除了在节日的时候大家喜欢请落子演出,还有在宗教仪式中演绎,如求雨、敬神、祭祀亡灵等。随着时间的推移沧州落子和越来越多的民间艺术走进了高等教育课堂,让我们能够有机会了解到中国民间艺术的魅力,也让我明白了艺术不分俗雅,要以平等的眼光去看待所有艺术。

 

本文来源:《魅力中国》:https://www.zzqklm.com/w/wy/25805.html

网络客服QQ: 沈编辑

投诉建议:0373-5939925    投诉建议QQ:

招聘合作:2851259250@qq.com (如您是期刊主编、文章高手,可通过邮件合作)

地址:河南省新乡市金穗大道东段266号中州期刊联盟 ICP备案号:豫ICP备2020036848

【免责声明】:中州期刊联盟所提供的信息资源如有侵权、违规,请及时告知。

版权所有:中州期刊联盟(新乡市博翰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关注”中州期刊联盟”公众号
了解论文写作全系列课程

核心期刊为何难发?

论文发表总嫌贵?

职院单位发核心?

扫描关注公众号

论文发表不再有疑惑

论文写作全系列课程

扫码了解更多

轻松写核心期刊论文

在线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