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胜从选择开始,我们是您最好的选择!—— 中州期刊联盟(新乡市博翰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0373-5939925
2851259250@qq.com
我要检测 我要投稿 合法期刊查询
您的位置:网站首页 > 优秀论文 > 社科论文 > 正文

视觉文化影响下大学生价值观存在问题的成因

作者:卜婷婷来源:《魅力中国》日期:2021-12-27人气:1399

当今,视觉形象、符号铺天盖地袭来,眼睛成为最为忙碌的感官,争夺注意力业成为了一种驱动力强劲的产业,视觉文化成为了当代社会异常突显的文化现象。视觉性、直观性、娱乐性的视觉文化迅速包围了我们的生活,眼下不是我们在追逐形象,而是形象在追逐我们。这对大学生的价值观带来了消极影响,是我们不能忽视的。匈牙利电影理论家巴拉兹是“视觉文化”提出的先行者,在他看来电影的发明标志着视觉文化新一种形态的出现。“视觉文化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视觉文化分为原始的视觉文化、视觉艺术和现代影像文化。狭义的视觉文化是以报纸、杂志、广告、摄影、电视、网络等大众媒体为主要传播方式,以视觉性为精神内核的视像文化形态。”本文所研究的是狭义的视觉文化。

视觉文化影响下大学生价值观存在的问题

(一)大学生的审美出现异化

“异化”一词有脱离、转让、疏远等意思。“黑格尔是第一位系统阐释“异化”概念的人,他主张把“异化”理解为客观精神发展过程中的一个环节,认为所有物质的或精神的发展到一定阶段后,必然转化到与自己相异的反对面。费尔巴哈认为宗教是人的本质的异化,将“异化”问题与人的本质联系起来看。赫斯创造性地提出了“金钱异化”的观点,他认为人之所以会被金钱统治,原因就在于资本主义现实中的人处于一种孤立的、非联合的状态。”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视觉文化带来诸多便利和丰富的视觉体验,同时这种视觉文化的趋势远远超出了人们的控制,就如马克思分析资产阶级时代人与机器的关系那样,机器是作为人造物反而形成了对人的宰制。现在的影像视觉文化也如同机械一样,越发具有了异化的力量,形成了对人类的控制,对大学生的审美影响日益深刻。导致部分大学生在影像中迷失了自己,失去了审美的能力。影像化信息取代文字,娱乐化内容取代正统文化,猎奇心理取代对经典的解读,这一系列使部分大学生的审美发生了异化。

(二)大学生道德价值观的缺失

21世纪的视觉文化成为文化中的一种主导力量,据了解在中国每一年就要生产一万余集电视剧,可想这电视节目和广告的数量,几乎可以说人类创造了视觉文化,创造了被图像所包围的生活,正如海德格尔所说的“世界图像文化”。图像是直观的刺激,不需要认知和理解力便可参与。部分90后、00后的大学生道德价值观还未完全成熟,沉迷于感官享受,对图像实质内容缺乏道德认知。西方国家在国际互联网信息资源中占主导地位,蕴藏的西方文化观念、意识形态和价值观念依靠视觉文化的虚拟性涌入中国,得益于他们抓住大学生的心智发展尚不完善,感性因素占主要位置。视觉文化强大的视觉冲击力使他们陶醉于数字提供的视觉盛宴,产生道德认知上的混乱,难以做出价值判断。

(三)大学生生命价值观出现扭曲

为了博得眼球,视觉文化以“娱乐”为主线充斥着暴力、色情内容。比如电子游戏中唯美化的人物设计、自然景观中赤裸裸甚至血腥和肮脏的暴力美学。电子游戏中杀一个人不用负任何法律责任,甚至是被鼓励的,这样的行为经过图像的艺术处理,以夸张的形式呈现出来,游戏者本人从这样的行为中感受不到丝毫的罪恶,反而是一种胜利者的快感。 这对人生阅历不深和价值观、人生观、世界观还未定型的大学生造成对生命价值的轻视。电视、电影演绎过于甜蜜的爱情故事成为部分大学生择友的标准,可童话般的爱情与现实是有冲突的,这给他们心里带来落差和分手后对自己生命的伤害。

视觉文化影响下大学生价值观存在问题的成因

(一)大学生价值判断和选择能力不足

视觉文化是消费社会的产物,极大地改变了人们的生活世界,改变了人与物的关系,就如马克思所说人与物间不再是“人役物”,而是“物役人”,说明消费商品的丰富导致了人与物关系的颠倒。不难发现,随着视觉媒介的越发先进,当今社会越倾向于视觉化,对景观画面之物不容争辩,做不到对景观批判性的审视。正如德波所说:“当电视展示一副精美的画面,并以恬不知耻的谎言对其加以解释的时候,白痴才会相信一切都是清清楚楚、明明白白的了”。失去了创造者的权力,只是一个纯粹的接受者。受生理和心理发展状况的限制,大学生还未具备成熟的价值观,部分大学生购物忽视物品的实用性而看重的是“符号表意”,象征着商品所有者的个人品位、社会地位、财富拥有等级。

视觉媒介缺乏责任意识

视觉技术大大提高了图像的生产效率,每个人都可以成为图像的制作者。最近几年自媒体异军突起,模仿流量点击率高的作品进行制作,导致同质化图像以几何级的形式不断地增长。部分图像制作者为了使图像以奇观的极具冲击力的形式吸引人们的眼球获得经济利益,忽视了为大学生提供健康休闲环境的责任,明星私人隐私的挖掘、迎合大学生的猎奇心理、注重感官刺激、渲染色情暴力等低俗之风的视觉作品大行其道。

视觉文化沦为了资本增值的载体

媒体的迅猛发展,广告成为商品及其生活方式变得可见的最有力的生活手段,为了在消费社会中获取“注意力经济”或“眼球经济”,部分视觉文化在传播中以违背事实。吸人目光标题陈述着“我点故我在”,暗含着某种看不见的视觉暴力,例如“人体刺绣”和“蓝鲸”游戏在大学生群体流行。为了迎合受众的猎奇心理,不顾剧情发展的需要,过度曝光暧昧镜头,比如电视剧《谈判官》整部剧重点展示演员的甜蜜爱情,和标题展现的内容契合程度不大一致。长久在这种景象制造欲望,景象叠映景象环境下,大学生在这光怪陆离的虚假幻象之中,悲情地依靠幻象而活,他们的价值观发生了偏执。

视觉文化影响下解决大学生价值观存在问题的策略

大学生是国家的未来,民族的希望,他们健康价值观的形成对国家的繁荣发展有着重要作用。当今我们处于“读图时代”,视觉文化成为“快餐式”消费品,人们更容易成谜于轻松感性愉悦而撇弃理性思维。为了矫正大学生在视觉文化境域下价值观存在的问题,需要政府、视觉媒介、学校和家庭形成教育合力。

注重大学生视觉文化素养的教育

视觉文化素养是指人们通过获取与阅读视觉信息,思考与识别视觉信息并用计算机技术创作视觉信息及运用视觉思维形成解决问题方法的一种能力要素。与西方国家相比,我国实施视觉素养教育是比较晚的,中国最早论述视觉素养的文章是在1997年中国科学院卜卫发表的《论媒体教育的意义、内容和方法》。对大学生视觉文化素养的教育,首先让他们对影像知识的了解,掌握基本的影像制作技术、过程,了解虚拟技术是如何产生的,这样不易被欺骗;其次,知道影像如何构成,表情达意的功能。引导大学生辨别视觉文化中虚假幸福,树立正确的幸福意识。马尔库塞说:“幸福意识,即相信现实的就是合理的并且相信这个制度终会不负所望的信念,反映了一种新型的顺从主义,这种顺从主义是已转化为社会行为的技术合理化的一个方面,它之所以是新型的顺从主义,是因为其合理性到达了前所未有的程度”。视觉文化带给人们的虚假的幸福意识,本质上是社会给人们作了一个虚假的幸福的承诺即欲望可以被无限地满足,我们的平等可以通过消费来实现。又使我们相信现实就是合理的。“视觉媒介表现现实的强制性,已经不再产生苦恼,而是简直相反,产生了冷漠。”部分影像不再追求其内在的丰富性和深刻性,不再追寻其真实性,而只停留于表面,制造了肤浅的世界图像,则对从出生就被影像围困的青少年视觉文化素养教育是非常迫切的。最后,培养青少年的批判能力。速度,尤其是知识和信息沟通的速度已经制造了令人迷乱的图像,视觉标记的衰退,视觉指示物的丧失,各种判断物的瓦解。这就需要青少年进行认真的理论探索,学会辨别视觉符号中的价值观念企图,对健康人格,正确价值观、世界观的形成很重要。

(二)加强对视觉文化作品进行法律和道德的规范

视觉文化的蓬勃发展对电影、摄影、互联网的消费不再强调门槛,更直观、清晰,逐渐脱离了赖以生存的贵族阶层。这意味着视觉形象成为了日常景观,图像成为了这个时代最为过剩的资源,这时,政府应加强制定和规范相关法律、道德。在哈特莱看来:“青年是个声明狼藉的范畴,他们既不属于儿童也不属于成年,他们最容易受流行文化的影响并最终成为这一文化的主要消费者。”那些包装的明星、动漫、游戏、影视剧成为他们文化消费的主要内容,但随着传播工具力量的不断增强,为了争夺最大利益 侵犯他人的利益,用仿真欺骗他人。本着对社会和未来负责,政府要对传播机构、媒体的传播行为进行规范,对色情、暴力、怪诞等内容的视觉文化进行限制和规范管理,做好健康的导向的工作。

增强视觉媒介自身的责任感

当前,视觉文化作为文化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大学生价值观的塑造起着重要作用。一方面视觉媒介应加强把关意识,对于市场虚假信息,品味低俗的视觉文化产品要禁止传递,媒体工作者要保证符合社会主义价值观的视觉文化产品,保证信息的真实性才允许进入人们的视野。另一方面要发挥思想政治教育的引导作用,加强对视觉媒介责任感教育,充分发挥主流意识形态教育和价值观念的引领作用,使视觉文化能在更为规范的路径上得到发展,视觉媒介在提供娱乐过程中,坚持健康、高品味的内容。

结语

视觉文化快捷、便利、感性的突出特点给人们留下思考的空间是较难的,这快餐式的文化形式却是大学生心里娱乐的需要,是日常生活中的现实存在,是市场消费文化的必然。学校和家庭要联合对大学生进行视觉文化素养教育,多开展阅读活动。政府要加大对视觉媒介的监管力度,增强其责任意识。共创视觉文化良性的生态环境。

 

本文来源:《魅力中国》:https://www.zzqklm.com/w/wy/25805.html

网络客服QQ: 沈编辑

投诉建议:0373-5939925    投诉建议QQ:

招聘合作:2851259250@qq.com (如您是期刊主编、文章高手,可通过邮件合作)

地址:河南省新乡市金穗大道东段266号中州期刊联盟 ICP备案号:豫ICP备2020036848

【免责声明】:中州期刊联盟所提供的信息资源如有侵权、违规,请及时告知。

版权所有:中州期刊联盟(新乡市博翰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关注”中州期刊联盟”公众号
了解论文写作全系列课程

核心期刊为何难发?

论文发表总嫌贵?

职院单位发核心?

扫描关注公众号

论文发表不再有疑惑

论文写作全系列课程

扫码了解更多

轻松写核心期刊论文

在线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