扩大商丘市生态系统碳汇
2020联合国大会上,中国向全世界作出“双碳”承诺,承诺在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要实现碳中和目标,一方面要减少碳排放,另一方面要增加碳的固定。碳固定分为自然固定(主要是植物光合作用吸收空气中气态二氧化碳)和人为固定(碳的捕捉、利用和封存等技术),其中自然固定是主体。2010-2019十年间,人类活动导致的碳排放有46%留存在大气中,54%被自然生态系统(陆地生态系统和海洋生态系统)吸收,生态系统碳汇能力不容小觑。河南省第十一次党代会提出实施绿色低碳转型战略,商丘市六次党代会提出要推动全面绿色低碳转型。商丘要实现碳中和目标,生态系统碳汇功能的发挥十分重要。
作为平原地市,商丘主要生态系统有森林生态系统、农田生态系统、流域生态系统、湿地生态系统和城市生态系统,扩大五大生态系统碳汇是实现碳中和的重要抓手。
一、扩大森林生态系统碳汇
植物光合作用吸收空气中气态的二氧化碳制造出含碳有机物固定在植物体内,所以随着生物量的增加,植被层碳储量一般也随之增加。2020年12月18日,商丘市人民政府印发《森林商丘生态建设规划(2018~2027年)》,《规划》指出:商丘市小树多、大树少,中、幼龄林占80%以上,大径材林木不足20%;农田防护林建设滑坡严重,大部分林网缺株断带、网格不整;廊道两侧绿化缺失,标准低;树种、林种单一,近7成树为杨树。2022年10月,《商丘市“十四五”国土空间生态修复和森林商丘建设规划》正式发布,这是商丘“十四五”时期推进国土绿化行动的指导性文件。针对森林商丘建设存在的问题与不足,商丘应贯彻落实好《森林商丘生态建设规划(2018~2027年)》和《商丘市“十四五”国土空间生态修复和森林商丘建设规划》,做好中、幼龄林抚育,加快农田林网建设,加快廊道建设,丰富造林树种,大力营造混交林,努力构建“一带一网两环六区多廊道”的国土空间生态修复和森林商丘建设总体格局。
二、扩大农田生态系统碳汇
作为农业大市,农田生态系统是商丘市面积最大的生态系统。2021年,河南省地质调查院和河南省地球化学生态修复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的张妍等对商丘地区土壤有机碳密度及其空间分布特征进行了取样研究。 发现调查区商丘土壤有机碳密度低于全国主要农耕区相应土壤深度有机碳密度,对比1990年与2015年研究区有机碳分布图,调查区有机碳含量水平整体呈上升趋势,说明商丘农田生态系统正在吸碳并具有较大的碳汇潜力。当前,商丘市应通过加快推进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坚持秸秆还田、轮作、开展测土配方施肥、减少化肥农药使用、增施有机肥、开展生物防治、推广低毒高效农药、开展农业废弃物回收等途径扩大农田生态系统碳汇。
三、扩大流域生态系统碳汇
贯彻落实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国家战略、《淮河生态经济带发展规划》《商丘市“十四五”国土空间生态修复和森林商丘建设规划》和《鲁豫毗邻地区合作发展实施方案》,推进流域生态保护与修复。加快引江济淮(商丘段)生态走廊、隋唐大运河生态保育带、明清黄河故道生态走廊、普通河流沿岸等廊道建设,加快流域内林草建设,扩大流域生态系统碳汇。
四、扩大湿地生态系统碳汇
商丘市现有国际重要湿地1个(全省唯一),国家级湿地公园5个(全省最多),全市湿地总面积30688.47公顷,约占国土总面积2.8%,是全市主要生态系统之一。由于不合理开垦和城市开发建设,湿地面积呈减少趋势,部分功能出现退化。针对当前存在的问题,商丘应把全市重要湿地纳入保护范围,实施面积总量控制;严格控制湿地转化为建设用地,严格禁止把湿地开垦为农田;建立全市统一的湿地监测、评估和预警平台;防治外来物种入侵,确保湿地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大力推进省级、市级湿地公园建设;开展生态补水,保持适宜水量;加强湿地保护与恢复,通过自然修复和人工促进等方式不断增强湿地生态系统的碳汇能力。
五、扩大城市生态系统碳汇
商丘市是河南省海绵城市建设省级试点的八个城市之一,海绵城市建设要求建设海绵体,增加绿化,绿化增加一般会增加城市生态系统碳储量,所以商丘应扎实推进海绵城市建设提升城市生态系统碳汇。商丘市六次党代会提出要建成国家生态园林城市,生态园林城市建设也要求提升绿化水平,一般也会增加城市生态系统碳汇,因此商丘市应大力开展国家生态园林城市建设。落实《商丘市“十四五”国土空间生态修复和森林商丘建设规划》,打造商丘中心城区环城林带和各县(市)环城林带闭合圈,重点以环城高速公路为框架,按照宜宽则宽、宜窄则窄的标准,建设环城林带。
商丘市不仅要扩大生态系统碳汇,还应系统研究生态系统固碳现状、速率和潜力。商丘要组织相关部门和专家对商丘市内各类生态系统的固碳现状、速率和潜力进行系统调查和研究,摸清五大主要生态系统碳储量本底值(固碳现状),设立复查样地进行跟踪监测,算清一定时间段内生态系统的固碳量(固碳速率),利用已有模型或建立模型预测生态系统固碳潜力,明确生态系统在碳中和中的贡献值。
文章来源: 《河南经济报》 https://www.zzqklm.com/w/qt/34236.html
- 2025年中科院分区表已公布!Scientific Reports降至三区
- 官方认定!CSSCI南大核心首批191家“青年学者友好期刊名单”
- 2023JCR影响因子正式公布!
- 国内核心期刊分级情况概览及说明!本篇适用人群:需要发南核、北核、CSCD、科核、AMI、SCD、RCCSE期刊的学者
- 我用了一个很复杂的图,帮你们解释下“23版最新北大核心目录有效期问题”。
- 重磅!CSSCI来源期刊(2023-2024版)最新期刊目录看点分析!全网首发!
- CSSCI官方早就公布了最新南核目录,有心的人已经拿到并且投入使用!附南核目录新增期刊!
- 北大核心期刊目录换届,我们应该熟知的10个知识点。
- 注意,最新期刊论文格式标准已发布,论文写作规则发生重大变化!文字版GB/T 7713.2—2022 学术论文编写规则
- 盘点那些评职称超管用的资源,1,3和5已经“绝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