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图书馆基于短视频平台推广地方文献的实践与研究
一、引言
地方文献作为记录特定地区历史、文化、社会等方面的重要资料,具有不可忽视的价值。它不仅承载着地方独特的文化传统和历史记忆,还是研究地方发展、文化传承以及社会变迁的重要依据。公共图书馆作为信息的聚集地和知识的传播者,拥有专业的馆藏管理、信息组织和推广能力,《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共图书馆法》明确指出“政府设立的公共图书馆还应当系统收集地方文献信息,保存和传承地方文化”。所以公共图书馆在传播地方文献上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对于保护和传承地方文化、促进地方发展以及满足人们对地方知识的需求具有重要意义。然而公共图书馆服务半径存在天然的地域边界,服务人群往往是本地读者,同时由于地方文献资料的稀有性,导致无法更好的流通借阅,使得公共图书馆丰富独特的地方文献资源不能表现出真正的价值。因此,公共图书馆应该创新地方文献资源表达形式,找到适宜的表达载体,充分展示出地方文化特色。
第53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统计显示,截至2023年12月,我国网民规模达10.92亿人,较2022年12月新增网民2480万人,互联网普及率达77.5%。截至 2023 年 12 月,我国手机网民规模达 10.91 亿人,较 2022 年 12 月增长 2562万人,网民中使用手机上网的比例为 99.9%,其中短视频用户数量达10.53亿,占手机网民整体的96.4%。以上数据可知,短视频作为新媒体领域的新兴力量,已经成为大众在网上获取信息的重要途径之一。在文化传播方面,短视频平台越来越重视地域文化对城市发展的带动作用,例如西安、成都、淄博等城市,因为在抖音平台的广泛传播,成为当下热门的打卡城市,极大地推动了当地旅游业的发展,进而促进了当地文化的传播。如今,由于大众的生活场景全方位地朝着短视频平台迁移,诸如云旅游、云打卡等新趋势接连涌现,地方文化也随之不断展示在网民面前,短视频已然成为促进地方文化发展必不可少的一股力量。
依据上述背景,公共图书馆利用短视频平台推广地方文献将在极大地程度上推动地方文化的发展。本文通过淄博市淄川区图书馆利用抖音、视频号等短视频平台推广地方文献的实践,阐述实践过程中的方法及问题,以期为公共图书馆地方文献发展提供新思路。
二、公共图书馆地方文献推广的现状
(一)地方文献展示方式单一
大部分公共图书馆地方文献的展示空间设计与普通文献展架无异,缺少地方文化特色,未能充分挖掘地方文献的多元价值和丰富内涵,无法激起读者的阅读兴趣。而对于大多数县级图书馆而言,地方文献室没有设置专门工作人员导致地方文献类资料无法正常借阅,同时因资金限制,缺乏新技术应用,无法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来丰富展示形式,致使读者不知道图书馆内藏有地方文献,进而无法激起作者的捐赠热情,最终导致地方文献难以发挥社会效益。
(二)从业人员缺乏专业性
对于大多数公共图书馆,尤其是县级图书馆而言,图书馆人员数量紧张,同时知识结构相对单一,缺乏对地方文化及地方文献深层次挖掘的能力,导致对地方文献的价值和特点认识不足,在地方文献推广过程中,难以精准挖掘文献中的精华内容,无法将其有效地呈现给读者,而在面对读者的咨询时,难以准确解答读者关于地方文献的疑问,影响读者的阅读体验和对文献的兴趣。
(三)推广形式有待创新
目前,公共图书馆地方文献推广形式主要为讲座、展览等,由于这些形式相对传统,活动频次较少,同时缺乏宣传技巧,无法激发大众的参与兴趣,致使地方文献推广工作的影响力难以得到提升。
三、 短视频平台在公共图书馆地方文献推广中的优势
(一)便捷性
随着社会的进步,人们的生活节奏越来越快、生活压力逐渐增长,更希望用有限的时间获取更多的知识。地方文献的稀有性、珍贵性导致其无法外借,甚至无法线下查阅,然而通过短视频App,大众可以利用手机、电脑、平板等工具随时随地分享或观看视频、图片等。并且通过检索功能能够第一时间查询到想要了解的内容,不仅节约了去图书馆查阅的时间,同时对于出行不便的读者而言更为便利。对于公共图书馆地方文献推广来说,短视频平台的便捷性能够打破时间、空间限制,扩大服务半径,丰富服务内容,提高地方文献推广效率。
(二)娱乐性
地方文献具有较高的专业性、研究性,多采用古籍排版及繁体文字,阅读地方文献的读者群体主要是有深厚文化底蕴的学者或有研究需求的人等,对于普通居民而言,在阅读方面难度较大,因此导致地方文献利用程度不高,难以向大众推广。但是短视频平台丰富的表现形式能够摆脱传统阅读的静态模式,实现多样性模态交织、多手段展示,增强地方文献资源展示的灵活性,不仅能够极大地降低阅读难度,同时能够扩大受众范围,加强互动体验,提升文献的受欢迎程度。
(三)个性化传播
短视频平台依托强大的人工智能算法,能够通过分析用户行为、文本内容、图像等信息,掌握用户的喜好,从而为用户推送个性化的内容,提高用户的使用体验。对于地方文献推广而言,新技术能够从海量的资源中高效快速提炼用户喜爱的部分,大大增强地方文献的受众率,有针对性地改善地方文献推广方式和内容,提高公共图书馆地方文献服务质量。
四、淄川区图书馆利用短视频平台推广地方文献的实践
2023年2月,淄川区图书馆依托馆内丰富的地方文献资源,充分挖掘淄川区的地方文化、革命文化,结合传统节日、民风民俗、典籍记载等内容,打造出全新的线上阅读推广栏目——区图公开课,让全区读者在感受新的阅读体验的同时增加对家乡的了解与热爱。截至2024年5月,共推出24期视频,介绍了包括焕山、般河、玉石街、西关大集、磁村花鼓、淄川大花皂、淄川西关打铁花、苏王舞龙等一系列淄川地方特色文化、地方民俗、地方小吃等,受到了观众的喜爱,浏览量近5万次。
(一)内容策划与制作
淄川区图书馆充分挖掘馆藏地方文献中独特、鲜为人知又极具吸引力的内容作为重点展示。同时为了保证内容的准确性,工作人员在保持所述内容与原文一致的前提下,搜集各官方平台发布的关于每期内容的信息,整合为通俗易懂、生动有趣的话术进行讲述。
在制作方面,确保画面清晰、美观,通过后期添加一些特效来增强视觉效果,让视频更生动。选择贴合主题的音乐作为背景音乐,提升感染力。同时适当添加一些图片、视频用来辅助解释内容,增强文字的画面感。对制作完成的视频进行严格审核,确保内容准确无误,画面和声音质量良好。
(二)平台选择与运营
微信视频号依托于微信这一超级社交平台,拥有海量的活跃用户,具有天然的流量优势,同时微信视频号可以与微信公众号相关联,公众号发文章时可以添加视频号的视频,以此为视频号进行引流。淄川区图书馆微信公众号已经积累一定的本地读者粉丝,因此淄川区图书馆首先选择在视频号设置“区图公开课”专栏,定时推送相关视频,丰富本地居民对淄川地方文化的了解。同时考虑到抖音平台拥有更为庞大且多样化的用户群体,涵盖地域更广,拥有精准的算法推送等优势,为了让淄川优秀的地方文化流向全国,2024年,淄川区图书馆开通并认证官方抖音账号,设置“区图公开课”专栏,通过优化视频标题、标签和描述,来提高搜索曝光率,受到了广大观众的关注。
五、淄川区图书馆利用短视频平台推广地方文献存在的问题
(一)地方文献推广人缺乏专业能力
淄川区图书馆人员短缺,无法安排专人负责地方文献推广工作。同时,工作人员缺乏对地方文献的学术研究,在推广地方文献时只能向读者介绍原文内容或者通过网络查询相关内容进行复述,不仅无法通过简短的文字凝练总结文献中的精华内容,更无法扩展知识、向读者展现文献中更深层次的内容,导致制作出的视频在文字内容方面缺乏新意,无法真正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同时,因为工作人员知识储备有限,在提炼主要内容以及打造文化标签的过程中难以做到切中要害、抓住关键矛盾,致使特色标签欠缺独特性。
(二)视频制作水平较低
通过短视频推荐图书资源,不仅需要将文字提炼出来加以整合,同时需要插入与文字内容相匹配的图片或视频,需要大量的搜集工作。由于人手不足,同时工作人员缺乏剪辑方面的专业能力,因此制作出的视频在美观、适配度、连贯性等方面均有待提高。缺乏亮点、美感的视频内容即使推送到观众的账号上,完播率也不会很高,慢慢地将会失去分享平台算法红利的机会。
(三)缺乏运营管理,互动不足
根据短视频平台的流量规则,用户只有关注账号或者搜索相关内容后,平台才会为用户不断推送更多类似信息。淄川区图书馆没有专人负责短视频平台的运营,无法定时定量更新原创短视频,导致账号活跃度不高、粉丝数量少。同时出现与用户互动较少、互动不及时等情况,进一步导致账号涨粉缓慢、视频浏览量低等问题。
六、公共图书馆利用短视频平台推广地方文献的策略
(一)培养从事地方文献推广工作的专业人才
培养高素质的专业人才是公共图书馆发展和推广地方文献的基础。公共图书馆利用短视频平台推广地方文献,离不开专业人才,他们能够准确地对地方文献进行搜集、整理,确保文献资源的完整性和系统性。同时,他们能够运用专业技能和方法,深入挖掘地方文献的价值和内涵,增强短视频故事的完整性,提高短视频的吸引力,为地方文化的传承和发展提供有力支撑。公共图书馆可通过招聘专业人才充实推广队伍,或者通过培训等方式提高在职人员的专业能力。
(二)熟悉短视频制作规则,打造流量视频
公共图书馆应该坚守“内容至上”的原则,以优质的内容赢得发展优势。积极运用紧凑有力的叙事节奏,打造简洁明了的故事内容;凝练特色标签,抓住内容切入点,使短视频的内容更富有层次性和条理性;学会设置反转和蹭热点话题等窍门,打造爆款短视频,以此增加账号的粉丝量、扩大账号的知名度。
(三)加强与其他社会机构合作
公共图书馆要加强与当地的文化机构、历史研究单位、地方学者等建立合作,获取更多专业的内容支持和解读,共同打造高质量、有深度的地方文献短视频。另一方面,还可加强与当地的媒体机构合作,不仅能够借助其传播渠道和影响力,扩大短视频的传播范围,同时可以解决人手不足的问题,弥补图书馆员视频制作上的不足。此外,还可以尝试与短视频平台自身建立合作,争取更多的资源倾斜和推广机会,比如合作举办专题活动、获得更多的曝光推荐等。
(四)打造运营团队,加强运营管理
公共图书馆应当在思想层面给予重视,尽早健全管理机制,规范管理流程,组建专门的运营团队,强化运营管理,构建起涵盖选题、内容、制作、更新、反馈的全流程操作准则,确保账号内容能够稳定且及时地更新。严格把控短视频的内容质量,挖掘地方文献中的亮点,加强画面、声音等的制作精美度,制作吸引人的内容架构,避免出现短视频内容同质化现象。注重与观众的互动,及时回复评论和私信,增强用户黏性。按时按期上传短视频内容,维持账号的活跃度,以便吸引更多的粉丝以及得到更多的曝光推荐。持续学习和借鉴其他优秀的短视频经营经验,提升自身的专业水平。而对于粉丝数量较少、视频播放量不多、完播率较低等状况,可以采取线上线下联合推广的方式,构建矩阵式的宣传体系,提高账号的认可度以及短视频的传播效果。
(五)消除信息茧房,提高传播流量
目前,短视频平台的个性化算法推荐机制及人类的选择性心理机制导致用户逐渐受到“信息茧房”影响,被推荐的信息越来越相似,推送范围越来越窄,无法接收其他领域的信息,导致信息封闭。公共图书馆利用短视频平台推广地方文献时,在完善内容信息的同时,也应建议相关部门制定相关的法律政策,为公共文化事业开通绿色通道,提高文化传播流量,让所有用户均能接收相关文化信息,打破信息茧房,从根本上打通短视频平台传播文化的道路。
七、结语
在本研究中,我们分析了公共图书馆地方文献推广的现状及短视频平台在公共图书馆地方文献推广中的优势,同时以淄川区图书馆为例,深入探讨了公共图书馆基于短视频平台推广地方文献的实践。通过对其具体举措、成效以及面临问题的分析,我们清晰地看到了这种新模式所带来的积极影响以及仍需改进的方面,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公共图书馆利用短视频平台推广地方文献的策略。
实践证明,短视频平台为公共图书馆地方文献的推广打开了一扇全新的大门,让更多人有机会接触和了解到这些珍贵的文化资源。然而,我们也必须认识到,在利用短视频平台的过程中还存在着诸多挑战,如内容质量的持续提升、用户互动的深入挖掘等。但这也正是未来进一步研究和实践的方向。
总之,公共图书馆应继续积极拥抱短视频平台这一新兴力量,不断完善和优化推广策略,以更好地发挥地方文献的价值,服务社会、传承文化。相信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实践经验的积累,公共图书馆在短视频平台上的地方文献推广工作将取得更加卓越的成果,为地方文化的繁荣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文章来源: 《文化产业》 https://www.zzqklm.com/w/wy/32640.html
- 2025年中科院分区表已公布!Scientific Reports降至三区
- 2023JCR影响因子正式公布!
- 国内核心期刊分级情况概览及说明!本篇适用人群:需要发南核、北核、CSCD、科核、AMI、SCD、RCCSE期刊的学者
- 我用了一个很复杂的图,帮你们解释下“23版最新北大核心目录有效期问题”。
- CSSCI官方早就公布了最新南核目录,有心的人已经拿到并且投入使用!附南核目录新增期刊!
- 北大核心期刊目录换届,我们应该熟知的10个知识点。
- 注意,最新期刊论文格式标准已发布,论文写作规则发生重大变化!文字版GB/T 7713.2—2022 学术论文编写规则
- 盘点那些评职称超管用的资源,1,3和5已经“绝种”了
- 职称话题| 为什么党校更认可省市级党报?是否有什么说据?还有哪些机构认可党报?
- 《农业经济》论文投稿解析,难度指数四颗星,附好发选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