牢固树立和践行正确政绩观
自古以来我国官员就非常重视“不患无位,患所以立”的问题。何以立足?唯有业绩,而且还是具有实际成效和正确的价值指向的业绩,即政绩。新时代新征程,中国式现代化的推进同样需要官员无负时代和人民的业绩做基础。为此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当干部就要干事,就要创造业绩,否则是立不住的。”而且“干事创业一定要树立正确政绩观。”
一、正确政绩观及其影响
政绩观是关于政绩的根本观点和看法,直接影响领导干部的行为和决策。
树牢造福人民的政绩观。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树立和践行正确的政绩观,起决定性作用的是党性。”党性作为与阶级斗争高度发展相伴随的现象和产物具有一定的阶级性,代表一定阶级的利益。中国共产党作为最广大人民利益的代表,其政绩观也以造福人民为要旨,需遵循两条基本原则,首先是效益性。即从经济视角看领导干部行为的成效要大于成本投入,高效利用资源推动发展。其次是人民性。即从价值视角看政绩的受益方必须是人民。在此意义上,即使一些决策比如航天科技、国防科技、基础设施建设等短期内经济效益不显著,但也是利国利民利长远的政绩。
造福人民的政绩观对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以及提升政治合法性有重要影响。首先,正确政绩观引导正确发展观。高质量发展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首要任务,正确政绩观有助于引导领导干部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正确处理短期效益和长期效益、个人利益和人民利益的关系,做出利国利民的业绩。同时《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明确指出,“党员领导干部政绩观错位,违背新发展理念,背离高质量发展要求”要视情节轻重做出相应的处分。所以,正确的政绩观关系领导干部健康成长。其次,正确政绩观有助于政府政治合法性构建。政治合法性主要来自人们对政府发自内心的认同和支持,领导干部只有持续做出符合人民利益的政绩,才能赢得基于民心而非强制力的支持。
二、如何树立和践行正确政绩观
常学常思,培育造福人民的良知。良知即最基本的是非观和善恶观。正确政绩观要求领导干部时刻牢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将造福人民的良知贯穿于履职尽责之中。首先要学习马克思主义的人民观。马克思认为人民是推动社会发展的动力主体。他批判了传统社会统治阶级凭借神灵等超自然力量构建的统治秩序,认为是人而不是神创造了人类历史,并鼓励理性的、革命的人同阶级统治做斗争,实现真正的解放和幸福。领导干部应坚持和践行马克思主义人民主体观,心怀造福人民的良知,尊重人民的主体性创造性,用实实在在的政绩服务人民推动发展。其次,学习中国共产党的群众观。在对马克思主义人民观的坚持和践行中,中国共产党探索出了符合中国国情、更有利于解决中国问题的群众观,成为党在各阶段始终站稳人民立场,成就利国利民政绩的重要遵循。群众观要求领导干部一方面要信仰人民,始终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位置,实干担当,为民造福;另一方面,要深入人民,了解人民诉求。人民的诉求反映了治理中的矛盾所在,只有深入人民才能了解矛盾、化解风险,推动经济社会平稳健康发展。
实干担当,提升造福人民的良能。首先要知敬畏守底线。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领导干部不能盲目蛮干,不能投机取巧,不能劳民伤财。这需要领导干部在做事情时要心存敬畏、坚守底线。在敬畏党、敬畏人民、敬畏法纪的基础上心怀人民、遵规守纪,创造造福人民的政绩。其次要培养战略思维。战略思维是一种高瞻远瞩、统揽全局、善于把握事物发展总体趋势的方向和能力,干事创业中,习近平总书记强调,“领导干部要善于进行战略思维,善于从战略上看问题、想问题。”这样才能既做出让老百姓当下看得见、摸得着、得实惠的实事,也能做出为后人做铺垫、打基础、利长远的好事。
合理作为,完善造福人民的良制。除了内在的良知良能,领导干部的政绩观还受外在制度性因素的影响,主要为目前我国政治运行中的压力型体制,即上级政治组织把经济社会发展的目标任务通过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方式分解到各个部门和层级的管理方式和相应的评价机制。这一体制有助于目标任务的高效完成,但若受到人为因素的不当干扰,如盲目摊派任务或不合理考核等,则会影响领导干部正确政绩观的树立和践行。为此,在制度运行过程中首先应当减少不当人为干预。上级如缺乏对事件信息的全面掌握,在目标任务分解时可能会脱离部门和下级实际。而下级出于自身政治命运的考量可能会设法但却脱离实际地完成指标任务,使有效的制度设计成为无效地空转,甚至为进一步决策提供错误信息。所以领导干部要对任务本身以及下级完成任务的权责、能力有清晰了解,科学有序推进工作,维护人民利益。其次,完善干部管理。一方面要科学考核干部,建立正确选人用人机制。压力型体制中上级通常直接掌握下级的考核任用,需完善考核指标和方式,减少任人唯亲、盲目竞争等不良现象,帮助官员踏实谋发展,创造真正造福人民的政绩。另一方面,要严格干部追责制度。一些领导干部急功近利的政绩观使得工作缺乏科学性连续性,难以切实维护人民利益,为此要落实领导干部重大决策终身责任追究及倒查机制,倒逼领导干部避免政绩观的短视化和功利化。
总之,在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和民族复兴伟业的关键时期,领导干部要时刻保有造福人民的初心,提升造福人民的良知良能并在对良善制度的完善和执行中去成就造福人民的政绩,为民族国家的事业和人民利益的实现书写下自己浓墨重彩的一章。
文章来源: 《河南经济报》 https://www.zzqklm.com/w/qt/34236.html
- 2025年中科院分区表已公布!Scientific Reports降至三区
- 官方认定!CSSCI南大核心首批191家“青年学者友好期刊名单”
- 2023JCR影响因子正式公布!
- 国内核心期刊分级情况概览及说明!本篇适用人群:需要发南核、北核、CSCD、科核、AMI、SCD、RCCSE期刊的学者
- 我用了一个很复杂的图,帮你们解释下“23版最新北大核心目录有效期问题”。
- 重磅!CSSCI来源期刊(2023-2024版)最新期刊目录看点分析!全网首发!
- CSSCI官方早就公布了最新南核目录,有心的人已经拿到并且投入使用!附南核目录新增期刊!
- 北大核心期刊目录换届,我们应该熟知的10个知识点。
- 注意,最新期刊论文格式标准已发布,论文写作规则发生重大变化!文字版GB/T 7713.2—2022 学术论文编写规则
- 盘点那些评职称超管用的资源,1,3和5已经“绝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