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胜从选择开始,我们是您最好的选择!—— 中州期刊联盟(新乡市博翰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0373-5939925
2851259250@qq.com
我要检测 我要投稿 合法期刊查询
您的位置:网站首页 > 优秀论文 > 社科论文 > 正文

吉林市党的创新理论网络化智能化传播研究

作者:丁晓青来源:《河南经济报》日期:2025-01-21人气:199

一、吉林市党的创新理论网络化智能化传播研究现状和问题

(一)吉林市党的创新理论传播的现状

1.多元传播平台构建

   吉林市在利用多种传播平台进行党的创新理论传播方面表现突出,实现了信息的多层次、多渠道覆盖。政府网站月有效提供了权威政策解读和理论文章,党建门户网站,专注于提供党建动态和学习资源,社交媒体平台如官方微博和微信公众号的党的理论相关帖子,显示出较高的受众参与度。此外,通过抖音和快手等短视频平台发布的党的理论微视频,有效地将复杂的理论内容以更直观、易理解的方式展现给广大市民。

2.线上线下联动传播

   通过线上线下联动的传播方式,吉林市实现了理论传播的立体化。线上通过直播平台举办的理论宣讲活动,有效扩大了理论的影响力和参与度。线下在社区、机关单位、学校等场所开展的面对面宣讲和讨论活动,增强了理论传播的实效性和感染力。这种线上线下结合的方式,不仅扩大了覆盖面,也提高了受众的参与感和互动性,使党的创新理论更加深入人心。

(二)吉林市党的创新理论传播中面临的问题

1.传播渠道整合不足

   在传播渠道整合方面,吉林市面临一些挑战。例如,政府网站月更新频率低,明显不足以保持受众的持续关注。另外,在不同平台间内容重复率高,显示出平台间缺乏有效的内容协同和资源整合。

2.智能化水平有待提升

   吉林市在智能推荐系统的实际效果中还存在缺陷。例如,智能系统的个性化推荐成功率仅为低,系统还未能有效捕捉到用户的详细兴趣和需求。大数据分析的准确性问题也影响了内容推送的效果。

3.内容形式创新不足

   在内容形式上,吉林市的创新尝试相对有限。尽管部分短视频平台的理论视频观看次数达到10万次,但用户调查显示,受众认为内容缺乏创意和深度。此外,直播和互动式内容仅占所有内容形式的非常低,这限制了更广泛的受众参与和互动,受众参与度有待提高。

4.传播效果评估体系不完善

   在评估体系方面,现有的评估主要依赖表面数据如点击量和阅读量,这些指标有些高达数十万,但无法评估受众所接收的信息。此外,缺乏定期的效果反馈机制,导致无法及时调整传播策略以提高效果。

(三)吉林市党的创新理论传播中存在的挑战

1.技术瓶颈

在技术瓶颈方面,吉林市的智能化传播工具无法将智能推荐内容准确反映受众的兴趣和需求。此外,关于大数据分析的能力,当前的数据处理速度和精度未能达到预期目标,存在误差率。同时存在技术设备落后情况,严重影响了智能化应用的效果。

2.人才短缺

吉林市智能化传播领域的专业人才短缺问题较为突出,缺乏智能化传播和内容创作领域的人才,尤其是缺乏具备技术和理论双重背景的复合型人才。此外,由于缺乏有效的人才激励和培养机制,存在关键岗位人才流失。

3.资源投入不足

在资源投入方面,吉林市存在基层单位智能化设施的覆盖率仅为低,显示出设备投入的严重不足。内容创作方面的资金缺口,导致了高质量内容的产出率不足,影响了内容的吸引力和传播效果。

4.制度保障不完善

制度保障的不完善表现在吉林市目前缺乏专门支持智能化传播的政策措施,传播项目因缺乏政策支持而延迟或缩减,跨部门协作的有效性不足,资源整合效率低,重复建设的问题严重。此外,传播效果的评估机制未覆盖所有传播活动,无法保证有效的监测和评估。

二、吉林市党的创新理论网络化智能化传播模式和策略探讨

(一)内容创新与形式多样化

吉林市在党的创新理论传播中,注重将理论内容与本地实际情况紧密结合,突出了本地特色和实际需求,使党的理论与实际工作相辅相成。同时通过对本地优秀党员的先进事迹和典型案例进行深度挖掘,将这些真实故事融入理论宣传中,增强了内容的感召力和说服力,利用多种新媒体形式增强理论宣传的生动性和吸引力。

(二)个性化教育与定制化服务

利用大数据分析不同受众的学习需求和兴趣点,提供个性化的教育服务。通过数据分析,够精准了解市民的浏览习惯和学习偏好,定制推送适合不同人群的理论学习内容。通过智能推荐系统,市民可以接收到符合自己兴趣和需求的学习资源,学习效果显著提高。

(三)跨平台整合与全方位覆盖

通过整合政府网站、社交媒体、短视频平台等多种渠道,实现理论宣传的全方位覆盖,形成合力,增强了理论传播的整体效果,传播范围和影响力显著扩大。通过多渠道、多形式的宣传,实现了理论内容的广泛覆盖。例如,利用电视、广播、报纸等传统媒体,以及互联网、手机APP等新兴媒体,构建了全媒体宣传体系,特别是在重大节庆和重要时段,市政府加大了宣传力度,通过专题报道和系列节目,进一步提升了理论宣传的影响力和覆盖面。

三、吉林市党的创新理论网络化智能化传播的建议

(一)加强网络文化建设

1.推进网络文化建设

吉林市需要大力推进健康积极的网络文化建设,通过有组织、有计划制作高质量的网络内容,增强市民对党的创新理论的认同感。同时,组织线上理论宣传活动,如知识竞赛、线上讲座等,结合线下社区宣讲和学校讲座等,形成线上线下联动的宣传格局。

2.加强网络文化阵地建设

吉林市应在主流媒体、社交媒体和社区网络中建立和巩固网络文化阵地。在政府网站、微博、微信等平台建立专门的理论宣传栏目,定期更新内容,保证信息的权威性和及时性,确保市民能够及时获取最新的理论信息。同时,在各社区建立网络文化阵地,通过社区网站和微信公众号发布理论学习内容,组织社区居民线上讨论,增强居民的参与感和学习效果。

(二)提升大众媒体的责任意识

1.强化媒体的社会责任

吉林市应加强对大众媒体的引导和监管,提升媒体在理论宣传中的责任意识。具体措施包括定期组织媒体从业人员的培训,提高他们的政治素养和职业道德,确保他们在新闻报道和内容制作中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提高他们的政治敏感性和责任感,确保理论宣传内容的准确性和权威性。

2.推动媒体深度融合

吉林市需要推动传统媒体与新兴媒体的深度融合,实现资源共享和协同发展。通过融合发展,提升媒体的传播力和影响力,扩大理论宣传的覆盖面和影响力。

(三)加强网络信息管理

1.完善网络信息监管机制

吉林市需要进一步完善网络信息监管机制,确保网络空间的清朗有序。具体措施包括建立健全网络信息监测和预警系统,及时发现和处置虚假信息、谣言等有害信息,实时监控网络舆情,及时发现并处理不良信息,确保网络空间的清朗。

2.加强网络安全教育

吉林市应加强对市民的网络安全教育,提升他们的网络素养和信息辨别能力。具体措施包括在中小学和高校开设网络安全课程,通过多种形式的宣传教育活动,增强市民的网络安全意识,普及网络安全知识,提高市民的防范意识和信息辨别能力,保障网络空间的安全和秩序。

(四)加大宣传资源配置

1.增加宣传经费投入

吉林市应加大对理论宣传的经费投入,确保宣传工作的顺利开展。具体措施包括设立专项宣传资金,用于理论宣传的内容制作、平台建设和活动开展,支持各级党组织开展理论宣传活动,提升宣传工作的质量和效果。通过增加宣传经费投入,可以制作更多高质量的宣传内容,购买先进的宣传设备,确保理论宣传的覆盖面和影响力不断提升。

2.优化宣传资源配置

吉林市需要优化宣传资源配置,提升资源的使用效率。具体措施包括整合各部门的宣传资源,形成合力,共同推进理论宣传工作,形成资源共享、协同发展的宣传格局。

(五)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1.提高师资水平

吉林市应加强理论宣传师资队伍的建设,提高宣讲教师的理论水平和宣讲能力。具体措施包括定期组织师资培训,提升他们的理论素养和业务能力。通过持续的培训和教育,确保理论宣传队伍始终保持高水平的理论素养和宣讲能力,满足理论宣传工作的需求。

2.建立师资激励机制

吉林市需要建立健全师资激励机制,调动理论宣传人员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具体措施包括设立理论宣传奖项,对表现突出的宣传人员进行表彰和奖励,激励更多的人投身理论宣传工作,形成了良好的工作氛围。

(六)加强国际交流与合作

1.开展国际交流

吉林市应加强与国际社会的交流与合作,借鉴国际先进经验,提升理论宣传的水平和效果。具体措施包括参加国际会议和论坛,与国际知名智库和高校开展合作研究,学习国外先进的理论宣传方法和经验,提升本地宣传工作的国际化水平。通过国际交流,可以引进先进的宣传理念和技术,提升吉林市理论宣传工作的整体水平。

2.推动中外文化交流

吉林市可以通过开展中外文化交流活动,增强理论宣传的国际影响力。具体措施包括邀请国外专家学者来吉林市进行学术交流和讲座,推动中外文化的互鉴和融合,通过讲座、展览、演出等形式,展示吉林市的文化和理论成果,提升国际影响力。

四、结论

在新时代背景下,推动党的创新理论网络化、智能化传播是吉林市全面深化理论武装、巩固思想阵地的重要举措。通过对吉林市党的创新理论传播现状及问题的深入分析,可以认识到,尽管在网络化、智能化传播方面取得了一定成绩,但仍面临着传播渠道整合不足、智能化水平有待提升、内容形式创新不足等诸多挑战。基于这些问题,本文提出了一系列切实可行的建议,包括加强网络文化建设、提升大众媒体的责任意识、加强网络信息管理、加大宣传资源配置、加强师资队伍建设以及加强国际交流与合作。

总之,推动党的创新理论在吉林市的网络化智能化传播,不仅是理论宣传工作的迫切需要,更是巩固党的执政基础、增强党的理论武装的重要途径。通过不断优化传播模式和策略,吉林市必将能够更好地传播党的创新理论,提升市民的理论认同和政治觉悟,为加快建设形神兼备的新时代江城贡献力量。


文章来源:  《河南经济报》   https://www.zzqklm.com/w/qt/34236.html

网络客服QQ: 沈编辑

投诉建议:0373-5939925    投诉建议QQ:

招聘合作:2851259250@qq.com (如您是期刊主编、文章高手,可通过邮件合作)

地址:河南省新乡市金穗大道东段266号中州期刊联盟 ICP备案号:豫ICP备2020036848

【免责声明】:中州期刊联盟所提供的信息资源如有侵权、违规,请及时告知。

版权所有:中州期刊联盟(新乡市博翰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关注”中州期刊联盟”公众号
了解论文写作全系列课程

核心期刊为何难发?

论文发表总嫌贵?

职院单位发核心?

扫描关注公众号

论文发表不再有疑惑

论文写作全系列课程

扫码了解更多

轻松写核心期刊论文

在线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