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夜读兵书》感悟陆游诗篇的爱国情怀
陆游,字务观,自号放翁,今浙江绍兴人,是一位生活在八百年前的伟大爱国诗人。陆游诞生和成长的年代,正是宋朝腐败不堪、屡遭金国进犯的时候,民族危机极为严重。可以说陆游自幼就经受了祖国被侵略、民族遭受欺凌的巨大痛苦。他少年之时,目睹长辈“相与言及国事,或裂眦嚼齿,或流涕痛哭”,他们个个希望能匡扶王室,哪怕是牺牲生命也在所不惜。这一洋溢着忠义之气的家庭氛围感染影响着陆游,使他受到最生动最直接的爱国主义教育和熏陶,忧国忧民的思想感情深深植根在陆游的心灵深处,日后他立下“上马击狂胡,下马草军书”的雄心壮志。
他的一腔爱国之情,投入到文学创作上迸发出更大的热情。这首五言古体诗《夜读兵书》大约创作于宋高宗绍兴二十六年秋天,此时的陆游参加礼部考试,因其抗金主张与当朝左相秦桧黜免,只得返回家乡山阴,寓居云门山草堂。当时淮河以北的广大地区被金人侵占,大好河山沦陷于敌手。偏安一隅的南宋政权置失地于不顾,退让苟安,不图恢复。诗人自幼喜读兵书,练武习剑,有匡济天下之志,有恢复失地为国牺牲之愿。但他的仕途进取之心受到无情摧折,目睹时艰,心情激愤难平写下这首诗。
“孤灯耿霜夕,穷山读兵书。”一个孤灯照耀的秋夜里,诗人独自在人烟稀少的深山里阅读研习兵书。诗开篇就点出夜读兵书的孤寂清冷的环境。茫茫夜色,漫天冷霜,而这其中有一盏明灯在照亮周遭的一切;深山之中难见人迹,却有一颗心在激荡澎湃,报国之志没有丝毫消歇。“平生万里心,执戈王前驱。”诗人一生都抱有立功于千里万里之外的雄心壮志。他期待手执锋利的兵器,为君王冲锋陷阵,这是何等的威猛雄壮。“战死士所有,耻复守妻孥。”战死沙场是有志之士应有之义,是每一个将士都可能遇到而且无法回避的事情。如果只想着守在妻子儿女身边,尽享天伦之乐,而忘掉报国之志,失去誓死杀敌的气概,这在诗人看来是万分可耻的。“成功亦邂逅,逆料政自疏。”品读这两句,可以体会出作品的格调由前面几句的高昂转为了低沉。在诗人看来,所谓的建功立来原本是偶然所得,如果一定要在这样一件没有把握的事情上去预料将来会如何,是一件不切现实的事情。从另一个方面也可以理解为诗人勇往直前报效国家,早已把自己的成败得失置之度外,显示出诗人所具备的高贵思想品质。“陂泽号饥鸿,岁月欺贫儒。”那些生活在金人铁蹄之下的平民百姓,就像哀号着的一群鸿雁,饥困流离,他们每一声的涕泣都牵动着诗人的心弦。诗人分明感到时间在无情的流淌,自己的理想虽然不能实现,但他看到天下苍生处在这么一个境地时,怎能不哀伤心痛?一个“欺”字,突出传达了诗人的愤懑之情。“叹息镜中面,安得长肤腴。”诗人在痛惜之余,在镜中看到自己的容颜,为之深深感叹:怎样才能保持肌肤丰润呢?显然诗人不是在为自己的面容沧桑、衰老而叹息,他是希望自己永不衰颓,渴望在此后的岁月里能够为国家尽忠尽责的抱负。
这首《夜读兵书》,自述研读兵书的心情和情怀,是一位郁郁不得志的爱国志士的真实写照。全诗蕴含了诗人炽热的爱国情怀,同时把一已之情和广大苍生的悲惨境况联系在一起,使这首诗有着相当的思想深度。诗的开篇描绘读兵书的时间和环境,烘托出一种孤寂的氛围,接下来发表感想。首先自述立志报效祖国,其次感叹百性的悲惨境遇和自己的壮志未酬,最后感叹岁月蹉跎,希望在有限的生命中去实现精忠报国的理想。
从《夜读兵书》可知,反映自身广博深邃的爱国情怀是陆游诗篇中的重大主题。这在其它作品《夜读范至能《揽辔录》……》、《示儿》、《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等诗中多有写照。爱国之心、报国之志已深深植根在诗人的精神信念中,这种信念随时伴随着他。这些诗或写于早年,或写临终,或写梦境,这些无不超越了时空,这在中国文学史上是罕见的。由此看来,陆游诗篇中的爱国情怀是不容置疑的,作为南宋第一大诗人,对当时和后世都有着积极的影响。
本文来源:《文学教育》:http://www.zzqklm.com/w/wy/63.html
- 2025年中科院分区表已公布!Scientific Reports降至三区
- 官方认定!CSSCI南大核心首批191家“青年学者友好期刊名单”
- 2023JCR影响因子正式公布!
- 国内核心期刊分级情况概览及说明!本篇适用人群:需要发南核、北核、CSCD、科核、AMI、SCD、RCCSE期刊的学者
- 我用了一个很复杂的图,帮你们解释下“23版最新北大核心目录有效期问题”。
- 重磅!CSSCI来源期刊(2023-2024版)最新期刊目录看点分析!全网首发!
- CSSCI官方早就公布了最新南核目录,有心的人已经拿到并且投入使用!附南核目录新增期刊!
- 北大核心期刊目录换届,我们应该熟知的10个知识点。
- 注意,最新期刊论文格式标准已发布,论文写作规则发生重大变化!文字版GB/T 7713.2—2022 学术论文编写规则
- 盘点那些评职称超管用的资源,1,3和5已经“绝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