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下如何写好法制新闻
对于法制案件新闻来讲,其在创造过程中不但要保证新闻内容的客观性和真实性,也需要充分体现出其专业性和深度。同时,法制案件新闻的专业解剖本身具有一定的乏味性,这是很多人认为此类新闻较为繁琐无趣的重要原因。在这种情况下,如果还沿用传统的深度报道模式,显然无法抓取观众的眼球,进而让观众无法保持耐性进一步探究法制案件背后的真相和意义价值。也正因为如此,在当前发展形势下,法制案件新闻的写作面临的较大的挑战,其一方面要保证新闻内容的客观专业,另一方面也需要贴近现代新闻写作的模式,让文章有温度、有力度、有灵魂、有价值,这样才能扩大法制案件新闻报道的影响力。可以说,这是新时期法制案件新闻写作者必须要面对的挑战。
一、法制案件新闻写作中存在的问题
(一)法制案件新闻写作存在不真实的问题
在当前新闻层出不穷的背景下,法制案件新闻记者在进行写作和报道案件时,为了追求效率,提升新闻报道的吸引力,往往对于一些还没有最终下结论或者线索和证据搜集不完整的案件,不顾客观情况,急于进行报道评论写作。在这种情况下,一些文章的写作出现了偏差,这无疑极大地违背了新闻的客观真实准确性原则。一些新闻记者为了提升新闻的流量,人为诱导,故意引导观众的舆论导向,使得法制案件新闻无法进一步引领读者深度挖掘新闻案件背后的内涵,缺乏对案件真实性的评判,进而无法做到面向民众普法或引起民众警醒。
(二)法制案件新闻写作娱乐化倾向明显
法制新闻记者往往过多地描写了一些不合适的案件情节,没有充分认识到对当事人隐私权的保护的重要性,并且在当前网络新闻日益增多的背景下,一些法制新闻记者为了博取关注,甚至不惜哗众取宠,原本严肃认真的新闻呈现出了娱乐化的现象。例如在描述犯罪案件时,一些新闻记者没有结合法律知识对犯罪行为进行分析,反而对犯罪手法、犯罪者的生活、家庭等内容进行报道和写作。这种模式虽然满足了观众的好奇心,但是也违背了法制案件新闻的写作初衷,是不可取的。
(三)法制案件新闻写作内容趋同问题较为严重
在法制案件新闻写作过程中,一些记者存在跟风的现象,争相报道同一个新闻案件,在这种情况下,法制案件新闻写作的内容趋同问题较为严重,且文字非常容易出现偏差。同时,法制案件新闻的写作难度同其他新闻写作相比要有更大的难度,也正因为如此,当前的法制案件新闻写作质量和效果并不好。同时,在当前新媒体的影响下,新闻即时性特点愈发明显,为了抓住报道的第一时间,很多记者在写作时,并没有对法制案件新闻进行深入调研和分析,并没有对案件进行创新和挖掘。在这种情况下,不同的记者对同一个法制案件新闻进行写作时,往往会出现雷同的问题,致使新闻写作质量无法达到应用的水准。再加上法制案件新闻的写作需要记者具有非常丰富的法律知识,对法律条文或者政策等有专业的认识,这增大了法制案件新闻的创作难度,且当前具有专业法律素养的新闻记者较为缺少,使得在写作法制案件新闻时,难免会出现词语混淆、文字表述存在偏差失误等问题。
二、优化法制案件新闻写作的方法分析
(一)提升法制案件新闻写作的真实性
新闻记者在法制案件新闻写作时,一定要做到新闻的真实客观,切勿过度娱乐化,要充分尊重客观事实以及当事人的隐私权,给予当事人公正公平的话语权。在写作时,新闻记者可以进行换位思考,站在当事人的角度进行思考,对法律案件的来龙去脉,当事人的心理思想变化等都做进一步了解。对于案件当事人给予人文关怀,重视尊重其合法权益,不能够为了博人眼球就篡改事实,或者没缘由的擅自揣摩。同时,对于一些需要专业的法律知识进行阐释的内容,在写作时,写作者要尽可能地将涉及的法律条款或者易混淆的法律词语在注解中单独列出来,或在下面做补充性说明,或者对我国法律法规进行列名和分析,以此来更好地帮助读者理解新闻内容。这样就可以让文章更加客观、专业。
(二)提升法制案件新闻的共鸣
目前,新闻的交互性特点日益明显,受众群体也在不断扩大,因此,在文章创作时,要提升法制案件新闻的共鸣,文章尽量不要写的艰涩难懂,充分照顾到一些文化水平不高的新闻读者,力求以新颖独特的模式来提升文章的真实性和创新性。文章内容要贴近群众,写作方法上可以考虑在故事的视角进行写作,在对一个法制案件进行写作报道时,尽量减少传统的宣教文字,提升叙事的主题性和结构性,合理把握创作的节奏,层层推进,让读者可以体验到在听故事的基础上学习到法律知识,从而提升其法律观念,同时,新闻创作者要提升文章的实证性,立足实证研究,进行客观点评,适当发散思维,进行深入创作和报道。
(三)创新法制案件新闻的创作思路
当写作的内容同其他记者的创作情节和模式存在雷同时,一定要转变写作的思路,采取其他角度进行分析和采写。新闻记者可另辟蹊径做文章,对同一件事情的报道选择不同视角。在写作内容后可加上一些评论或记者心语等,使文章内容更完整而鲜明。例如对于当前娱乐圈明星偷税漏税的问题,对于一些明星补税缴税而免于牢狱处罚的情况,一些群众不理解,认为国家法律不公正,很多新闻记者并没有对此给予必要的写作,将写作的内容集中于明星需要缴纳的税款税额,以此来迎合读者的心理。在这种情况下,记者应该另辟蹊径,对我国法律法规的设定进行阐释,同时对我国不同地区纳税的优惠政策、行业纳税的情况等做进一步内容扩展,从而实现有效的法律宣传目的。
结语:法制案件新闻作为专业性比较强的新闻类型,其往往无法让一些读者愿意静下心来去思考新闻背后的价值以及相应的专业知识。而在信息化时代,新闻的类型和数量都在大大提升,进一步加大了法制案件新闻写作的难度,在这种情况下,需要提升新闻写作的真实性、客观性和创新性,立足新时期的特点,结合法制案件新闻的特点,让写作更加合理,符合读者的审美和阅读习惯。
本文来源:《记者摇篮》:http://www.zzqklm.com/w/xf/22732.html
- 2025年中科院分区表已公布!Scientific Reports降至三区
- 官方认定!CSSCI南大核心首批191家“青年学者友好期刊名单”
- 2023JCR影响因子正式公布!
- 国内核心期刊分级情况概览及说明!本篇适用人群:需要发南核、北核、CSCD、科核、AMI、SCD、RCCSE期刊的学者
- 我用了一个很复杂的图,帮你们解释下“23版最新北大核心目录有效期问题”。
- 重磅!CSSCI来源期刊(2023-2024版)最新期刊目录看点分析!全网首发!
- CSSCI官方早就公布了最新南核目录,有心的人已经拿到并且投入使用!附南核目录新增期刊!
- 北大核心期刊目录换届,我们应该熟知的10个知识点。
- 注意,最新期刊论文格式标准已发布,论文写作规则发生重大变化!文字版GB/T 7713.2—2022 学术论文编写规则
- 盘点那些评职称超管用的资源,1,3和5已经“绝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