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传统色彩观在现代唐装设计中的应用
色彩带给人的视觉和心理的刺激是最为直接和明显的,在形成服装的过程中,色彩是最能造成特定艺术氛围的元素。
在单色的使用上,我国在长期的文化发展过程中形成了传统的五色观念,五色为“青、赤、黑、白、黄”,这是由五行观念基础上推导出的,其五色被认为是“正色”,其他的颜色是“间色”。五种正色制作的服装一般是皇室贵族或官宦人家使用,而间色则被认为是卑微地位的象征,只能作为内衣和衬里使用,平民百姓多穿间色或本色的服装,比如汉初曾明文规定:百姓一律不准穿杂衫之衣,只能穿本色麻布;宋朝的官员服饰色彩规定是:官位居五品以上者穿着紫色,官位居七品以上者穿绿色,官位居九品以上者穿蓝色等等。因此可以看出,中国古代的服装色彩不仅发挥着一种审美上的艺术性,还兼具有社会地位上的象征意义。五色中比较具有代表性的就是赤红和正黄。赤,即平时所说的正红、大红、朱砂红,是中国传统文化中最喜爱最常用的色彩,正黄所代表的统治阶级的地位是伴随着人们对土地的崇拜而形成的,还有从黄色发展而来的金色,都被视为是皇家的专用色,皇帝的龙袍、宫殿都喜用灿烂明艳的黄色,辅以黑色、碧绿色、红色等。赤红和正黄长久以来代表着统治地位的,在传统服饰的色彩中占有重要的席位,现代的“唐装”设计也多用赤红、正黄、金黄这几种颜色作为主色,以衬托出穿衣人的高贵的气质,尤其能凸显东方女性特有的温婉、优雅和大气。另一方面,由于现代社会中,传统服装大多是在节日或正式场合穿着,人们着红色和金黄色服装能更好地吸引别人的目光,给人一种温暖和活力之感,也体现出吉祥和喜庆的气息,为现代人所钟爱。中国古代的民间服装则偏爱五色中的青,即蓝色,以及由其发展出的绿、紫等,如蓝印花布、靛蓝蜡染布等,这类颜色在男式唐装中使用较多,可以展现出男士的沉稳厚重,同时中国人的黄色肤色与蓝色相配,容易谐调,可产生柔和的色对比效果。
在配色方面,中国的传统服装是一种由彩调构成的装饰体系,不完全依赖于光源,而是更重视颜色本身的品质,强调色彩的正统和雅致。首先,现代唐装的设计在配色上有两种不同的走向,或采用高艳度、强对比的色彩突出服装的装饰性和艺术性,或采用低调的、弱对比表现一种中庸内敛的个性,但不论是哪种方案都遵循着整体的和谐统一。其次,是对传统色彩观进行了继承和改造,将“间色”和“正色”搭配使用,红紫搭配、绿黑搭配都是经典的配色例子,并加入了银灰、亮蓝、金棕等时尚色彩,或直接作为唐装的底色,或作为装饰图案出现,都极大地丰富了现代唐装的样式和内涵;最后,受中国传统观念的影响,现代唐装的在一件衣服的配色上色彩的种类较少,一般不超过三个颜色,有时使用色彩的明暗深浅来表现差异。总之,在设计中,要遵循一定的传统审美习惯,注重整体上的和谐统一,美观大方。
- 2025年中科院分区表已公布!Scientific Reports降至三区
- 官方认定!CSSCI南大核心首批191家“青年学者友好期刊名单”
- 2023JCR影响因子正式公布!
- 国内核心期刊分级情况概览及说明!本篇适用人群:需要发南核、北核、CSCD、科核、AMI、SCD、RCCSE期刊的学者
- 我用了一个很复杂的图,帮你们解释下“23版最新北大核心目录有效期问题”。
- 重磅!CSSCI来源期刊(2023-2024版)最新期刊目录看点分析!全网首发!
- CSSCI官方早就公布了最新南核目录,有心的人已经拿到并且投入使用!附南核目录新增期刊!
- 北大核心期刊目录换届,我们应该熟知的10个知识点。
- 注意,最新期刊论文格式标准已发布,论文写作规则发生重大变化!文字版GB/T 7713.2—2022 学术论文编写规则
- 盘点那些评职称超管用的资源,1,3和5已经“绝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