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课本的三步骤-教学论文发表
经常听到文科班学生抱怨历史科难学,即使将教材看几遍,收获也不是很多。总觉得打开书好像什么都知道,合上书就糊涂了。或者是感觉历史知识点都知道,但考试成绩却总是不理想等等。这正反映出我们学生没有掌握一个良好的阅读课本的方法。其实,阅读课本应以理解为基础,识记重点史实和关键词为目标,融会贯通历史事件的来龙去脉为主旨。如果同学们在平时的学习过程中尝试使用以下的几种办法,可能会有意想不到的收获 。
1、 通过阅读课本来识记基础知识
阅读课本注重对历史基本知识准确、熟练把握。一是由大到小、从整体到部分的方法:即理清本节标题与各目之间、各目与各目之间、一目中每自然段之间、各要点之间的关系一一列出,整理出本节的提纲。二是由零散到完整、从部分到全部:将散落的知识点归纳概括成知识链。如背景原因、经过结果、影响意义等就构成了一个比较完整的历史事件,几个相关的历史事件形成某一阶段的特征。三是记忆课本中的关键性定性词、句。 如“十九世纪末中国民族资本主义有了初步发展”、“一战期间中国民族工业出现短暂的春天”等句子中的关键词“初步发展”、“短暂的春天”和“《资政新篇》是先进的中国人最早提出的在中国发展资本主义的方案”等定性句子要背死记硬。课本上对它们已有了准确的概括,考试时只需要背出来就行了,这样既能节省时间,又能保证有较高的得分率。
2、通过阅读课本来寻找识记规律
要准确记住历史时间、历史事件、历史人物和历史概念等基础知识。就要多看书、常复习、总结一些容易记忆史实的方法,如:比较记忆方法、理解记忆方法、联想记忆方法等记忆历史史实。实际上并不是所有的历史知识都必须死记硬背的,如果我们能够发现知识间的内在联系,有些知识是非常好记的。如辛亥革命、二次革命、护国运动、护法运动的时间,都是奇数1911、3、5、7,只要记住一个事件的时间其他的也都记住了;再如记忆革命活动的历史意义可概括为:结束过去、开创未来、影响区域;新中国成立的条件我们可以概况为军事、政治、思想理论、群众基础四个方面等等。
3、通过阅读课本全方位多角度地理解史实
要学会理解掌握历史事件之间的因果、内在联系。如中国近代的每一个变化无不与世界的发展有着密切的联系,所以把中国近代史事件置于世界的大背景中去理解,形成系统、完整的历史知识,有助于全方位、多角度地理解掌握历史史实。如“五四”运动是中国新旧民主革命的转折点,“五四”运动的背景从国际角度分析是一战和十月革命对中国的影响;从国内角度分析是民族资本主义发展;北洋军阀统治对内镇压革命对外卖国,导致阶级矛盾尖锐,巴黎外交失败引起了人民的反帝反封建斗争;而“五四”运动的条件包括:内部条件―――经济条件:民族资本主义经济进一步发展、政治(阶级)条件: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队伍的壮大、思想条件:新文化运动起到了思想解放作用,民主科学思想的指导;外部条件―――十月革命给中国人民指明了解放的出路,巴黎和会上帝国主义瓜分中国成为“五四”运动的导火线。一个知识点从不同的角度设问,回答的角度是不同的,但史实都是一个,所以力争对每一个历史知识都要做到多角度、全方位地分析理解。这样就能实现对历史事件的融会贯通,做到“死去活来,得意忘形”(即超越对知识的死记硬背,能灵活运用,得其真意而忘记单个知识点)。
总之,知识是能力的载体,只有多阅读、勤思考,多分析、勤总结才能找到更有效的阅读课本的方法;只有准确、牢固的掌握好历史课本的基础知识,才能更有效地提升历史学科能力。
- 2025年中科院分区表已公布!Scientific Reports降至三区
- 官方认定!CSSCI南大核心首批191家“青年学者友好期刊名单”
- 2023JCR影响因子正式公布!
- 国内核心期刊分级情况概览及说明!本篇适用人群:需要发南核、北核、CSCD、科核、AMI、SCD、RCCSE期刊的学者
- 我用了一个很复杂的图,帮你们解释下“23版最新北大核心目录有效期问题”。
- 重磅!CSSCI来源期刊(2023-2024版)最新期刊目录看点分析!全网首发!
- CSSCI官方早就公布了最新南核目录,有心的人已经拿到并且投入使用!附南核目录新增期刊!
- 北大核心期刊目录换届,我们应该熟知的10个知识点。
- 注意,最新期刊论文格式标准已发布,论文写作规则发生重大变化!文字版GB/T 7713.2—2022 学术论文编写规则
- 盘点那些评职称超管用的资源,1,3和5已经“绝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