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高职护理专业病理学教材改革
摘要:通过对高职护理专业病理学课程特点及存在的问题的分析,提出在当前职业教育注重培养岗位能力的前提下,应从教材使用、教学内容安排、考试方式等方面进行改革。
关键词:高职护理;病理学;课程设置;
病理学是临床医学类专业重要的基础学科,已是护理专业学生必须学习的专业基础课程。近年来,护理职业教育迅速发展,为我国农村基层护理工作培养了大批技能型人才。但存在与之匹配的教材较少,基础医学各科课程设置、教学内容与临床医学类专业相同等方面问题。病理学既是医学基础课,又是联系临床的桥梁学科,如何引导护士生应用所学知识阐明疾病的发生发展、解释临床表现、指导临床护理工作,是病理学课程设置的关键。本文就我院高职护理专业病理学课程设置存在的一些缺陷及改革措施提出一些自己的看法。
1.现有高职护理专业病理学课程设置的特点
根据职业教育改革要求“基础理论教学要以应用为目的,以必需、够用为度”的原则,我院三年制高职护理专业各课程组于2008年启动教学改革。经三年的改革探索,病理学教研组按照护理专业人才培养方案要求,编写修订符合职业教育特点的病理学教学大纲;压缩调整基础课病理学总学时;选用由张建中主编,供三年制高等职业教育护理专业及其他相关医学专业用病理学教材。
2.现有课程设置存在的问题
2.1教学学时分配不合理
病理课总学时由改革前的72学时压缩为现在的54学时,其中理论课46学时、实验课8学时。在有限的46学时里,要完成病理解剖学9个章节、病理生理学11个章节的理论教学任务,显然是不够的;同时实验课要完成病理解剖学总论和各论共8个实验项目,每个实验项目除了要观察大量大体标本和病理切片外,还要完成实验报告书写。结果导致相对于学时数来讲,教学内容过多,理论课时间紧张,基础知识不能讲透。[1]而学生对上实验课又无兴趣, 多数学生认为观察病理切片与本专业岗位技能无关系,实验课基本变为应付完成实验报告,达不到应有的教学效果。
2.2教学大纲编写不合理
我院医学教育有高职、中职两个层次,有护理、助产、中西医结合、影像技术等8个医护类专业。在高、中职不同层次的教学大纲编写上,未能体现不同学历的学生应该掌握的病理学知识各有哪些不同要求;在不同专业的教学大纲编写上,未能理清不同专业的学生应该具备的病理学知识各有哪些不同侧重,导致教学大纲缺乏层次性、专业性和实用性。
2.3教材不能适应教学需要
选用的教材,其内容均超出学时所能完成的范围,如病理解剖学各论有9章共39节内容,但教学时间只有14学时,显然讲不完。教材中病理生理学内容在发病机制上陈述不足,给人蜻蜓点水之感觉,使教学难度增大。教材在每个疾病后增加了“病理与临床护理联系”,但较粗糙、生涩,对临床护理的指导作用阐述欠佳。[2]教材均无彩色插图,而黑白插图由于色彩单调,不易显示病变,不便于学生理解掌握。
3.改革措施
3.1合理分配教学学时
护理专业病理课教学学时的合理分配应以“必需、够用”原则为指导,削减理论课教学内容,用50学时完成病理解剖学总论和病理生理学的理论教学任务,病理解剖学各论因与各专科护理教学重叠,可由学生自学,待各专科教学时再学习;压缩4学时的验证式实验项目,删除观察病理切片和书写实验报告的实验教学内容,将观察大体标本实验内容融入理论教学。
3.2突出教学大纲的专业性、层次性和实用性
3.2.1要突出专业性
病理学教学大纲的制订应根据不同专业进行取舍,重点突出。护理专业应重点突出疾病过程的一般规律,主要常见病和脏器功能衰竭的基本病理,强化对人、环境、健康、疾病四者关系的阐述,为临床护理与保健护理,以及常见病防治提供理论基础。[3]
3.2.2要突出层次性
病理学教学大纲的制订应根据高职、中职不同层次学生学习能力大小进行取舍,因材施教。高职护理专业应较全面系统地学习病因、发病机制、病理变化,侧重临床病理联系和转归;中职护理专业对高深的发病机制和病理变化内容应从略,可在了解病因的基础上,将重点放在共同规律,加深对人、环境、健康、疾病四者关系的学习和理解。
3.2.3要突出实用性
病理学教学大纲的制订要以加强基础,注重素质,整体优化,面向临床护理为原则,根据学生毕业后所从事专业工作和参加国家执业护士资格考试的实际需要来制订教学大纲,将病理教学与实际应用有机结合,充分体现实用性。
3.3编写校本特色教材
为适应护理职业教育和专业教学改革的需要,病理学教材要达到四个方面的要求,一是要强调教材的整体优化,加强与相关学科间的联系,既与基础学科相互渗透,又与临床专科护理密切相关。如将“多器官功能衰竭”并入“休克”章节等。二是要突出病理学与临床护理的联系,将其贯穿于病理变化的描述之中,而非单独列出。如“发热”在讲述体温上升期患者的热代谢特点及临床表现后,讲述此期患者的护理要点。三是要文字力求简炼,多用图、表等直观表现形式,便于学生理解掌握。四是要在每章后增加复习题。复习题采用病案分析,锻炼学生的分析、思考及解决问题的能力。从目前全国的统编教材来看,无完全适合以上四个方面的教材,所以笔者建议根据各地方行业、医院、学校的实际启动编写病理学校本特色教材。
[参考文献]
[1]韩慧霞.医学院校非临床医学本科专业病理学课程设置的探讨[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07,(04):035
[2]汤晴,耿薇.高职专业病理学课程建设初探[J].卫生职业教育,2006,(01):092
[3]唐忠辉.谈病理学教学内容改革[J].中等医学教育,1999(6)
- 2025年中科院分区表已公布!Scientific Reports降至三区
- 官方认定!CSSCI南大核心首批191家“青年学者友好期刊名单”
- 2023JCR影响因子正式公布!
- 国内核心期刊分级情况概览及说明!本篇适用人群:需要发南核、北核、CSCD、科核、AMI、SCD、RCCSE期刊的学者
- 我用了一个很复杂的图,帮你们解释下“23版最新北大核心目录有效期问题”。
- 重磅!CSSCI来源期刊(2023-2024版)最新期刊目录看点分析!全网首发!
- CSSCI官方早就公布了最新南核目录,有心的人已经拿到并且投入使用!附南核目录新增期刊!
- 北大核心期刊目录换届,我们应该熟知的10个知识点。
- 注意,最新期刊论文格式标准已发布,论文写作规则发生重大变化!文字版GB/T 7713.2—2022 学术论文编写规则
- 盘点那些评职称超管用的资源,1,3和5已经“绝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