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胜从选择开始,我们是您最好的选择!—— 中州期刊联盟(新乡市博翰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0373-5939925
2851259250@qq.com
我要检测 我要投稿 合法期刊查询
您的位置:网站首页 > 优秀论文 > 正文

浅析影响中职生就业困难的原因及对策

作者:王雷来源:《美与时代》日期:2014-04-12人气:2734
 一、中职生就业困难的原因分析
(一)学历偏低,发展后劲不足
 造成中职生学历偏低、知识面较窄、发展后劲不足的因素有以下几个方面:一是中职生没有经过高中阶段系统的基础理论知识的学习;二是中职学校的办学条件远比不上大学的办学条件;三是中职生学制短,所学理论知识和专业基础知识较少;四是大部分中职生入学前基础较差。
(二)普遍存在自卑心理
 造成中职生普遍存在自卑心理的因素有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大部分中职生在中学阶段学习成绩较差,且表现不突出;二是中职生大部分家庭经济困难;三是受到社会上只有考上高中或大学才是人才的不正确舆论的引导;四是中职生在求职时常常被用人单位拒之门外。
(三)就业期望值过高
 部分中职生及其家长不能正确认识人才市场对人才的需求形势,其观点仍停留在计划经济时代,认为中职生毕业后应由国家统一安排工作,或当国家干部,或到企业当技术管理人员,不愿到生产第一线和基层工作,造成需求中职生的用人单位招工困难的现象。
(四)部分用人单位用人制度不规范
 大部分用人单位认为劳动力市场供大于求,它们抓住求职者求职心切的心理,在招工用人方面不能较好地遵守国家法规,在用人条件、用工待遇等方面过于苛求,降低了中职生及其家长对用工单位的信任度。
 二、中职生提高就业质量的对策
(一)加强中职生的心理素质训练
 经不起挫折,社交恐惧,依赖心理等是中职毕业生常见的心理问题。心理学研究发现,理想的我与现实的我之间的差距与矛盾,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增大。中职生恰好处于这样一个矛盾期。首先,中职生就业选择是人生一件大事。他会遇到很多的矛盾,如自我与客我矛盾、社会需求与自身能力的矛盾等。其次,中职生正处于心理发展不稳定、不平衡、不健全的时期,主要表现在理想与实现矛盾、开放与封闭矛盾、独立性与依赖性矛盾、情感与理智的矛盾等等。再次,生理与心理发展不同步。中职生有相当部分心理还不成熟,同时由于生理与心理发展不同步,加之个体生活体验不同,所以形成的个性心理特征有很大的差异。
(二)加强中职生的自信心的培养
 相当一部分中职生,九年义务教育结束后没有被重点高中录取,他们有的自卑情绪严重,缺乏求成勇气;有的畏惧课堂学习,把上课学习视同迫于无奈的“劳役”;有的生活目标迷失,认识混沌,几乎对什么都不感兴趣,对待一切均取“混”的态度;就业后总觉得领导和老员工看不起自己,产生逃避思想。总之缺乏自信心是中职生中极为普遍的现象,这已成为制约中职素质教育发展与中职生自身成长的主要瓶颈之一。重新树立自信,勇于面对困难,是中职素质教育,尤其是德育能否成功的关键所在。培植中职生的自信心,首先要树立正确的人才观——“人人有才,人无全才;扬长避短,个个成才”;其次要充分利用教育心理学知识引导、帮助学生认识自己、悦纳自己,要让学生树立“天生我才必有用”的信念;第三在教育教学工作中要用心发现学生的闪光点,善用表扬,慎用批评。
(三)加强中职生的吃苦耐劳精神和艰苦创业精神教育
 劳动者最重要的素质之一是创业能力。开展创业教育,提高学生的创业素质,不仅是素质教育的要求,也是拓宽学生就业渠道,稳定就业的有效途径。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面向21世纪教育国际研讨会”上提出了创业能力的问题,要求通过创业实践能力的培养,让学生掌握一定的创业知识和创业技能,给学生“能力护照”,从而为毕业后顺利走向社会创造条件。学校可以通过召开创业教育的主题班会,采集制作并播放学校历届优秀毕业生勤劳致富、自主创业的录像片,请自我创业成才的优秀毕业生到校现身说法等措施,激励学生增强创业意识,成为开拓型人才。
(四)引导学生降低自己的就业期望值
 中职生就业期望值过高主要表现在求职方向、薪酬待遇、工作岗位三个方面。很多毕业生非大型企业、独资企业不就,工资低者不就。我们对本校一千名中职毕业生就业期望值的调查数据显示,在“求职方向”上,选择事业单位、外资企业、国有大型企业、民营乡镇企业、个体企业及其他的比例分别是26%、23%、44%、5%、2%;在“工作岗位”的选择上,选择管理岗位、服务岗位、生产岗位的比例为48%、26%、26%,说明中职生真正愿意从基层干起的并不多。而在“薪酬待遇”问题上,希望实习期月工资在1000元以上的占83%,800-1000元的占16%,在600元以下的岗位几乎无人问津,反映了中职生大都希望环境好、条件好、效益好的工作岗位。
(五)学校要指导好学生做好职业生涯规划
 学生毕业了不知自己该干啥,把挣钱多少做为谋求职业的唯一标准。一方面依赖学校安置,一方面又在不断跳槽。为了给每个学生设计适合其自身条件的职业生涯,做为班主任、职业指导教师,从新生报名、入学、学习到职场实习的整个过程,就应通过与学生交谈,了解其爱好、家庭情况、个人的实际情况,并针对这些结合行业的要求和社会的需求,为学生设计合适的职业。
 影响中职生就业稳定的因素有很多,其中个体生理及心理发展的阶段特征是生成中职生就业是否稳定的内因;市场经济下的新价值观是生成中职生就业是否稳定的根本原因;职业指导和创业教育的跟进程度,是生成中职生就业是否稳定的主要原因。稳定学生就业需多方共同努力:学生要树立正确的职业意识、诚信意识、敬业意识、奋斗意识、责任意识和合理的就业期望值;家长要理解和支持学校教育工作,在学生实习就业后应配合学校,做好学生思想稳定工作;学校应加快职业指导教学的改革,采取多种形式加强岗前职业意识、职业道德、竞争意识、创业意识等的培养;社会更应加大法规建设,为中职生就业提供良好的支持。
【参考文献】
[1]沈龚平,赵玉厚.高职学生的择业心理分析与就业指导[J].中国大学生就业.2007(16)
[2]卓群芳.浅谈中专生职业指导问题[J].卫生职业教育.2005(18)
    【作者单位:漯河市第二中等专业学校 】

网络客服QQ: 沈编辑

投诉建议:0373-5939925    投诉建议QQ:

招聘合作:2851259250@qq.com (如您是期刊主编、文章高手,可通过邮件合作)

地址:河南省新乡市金穗大道东段266号中州期刊联盟 ICP备案号:豫ICP备2020036848

【免责声明】:中州期刊联盟所提供的信息资源如有侵权、违规,请及时告知。

版权所有:中州期刊联盟(新乡市博翰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关注”中州期刊联盟”公众号
了解论文写作全系列课程

核心期刊为何难发?

论文发表总嫌贵?

职院单位发核心?

扫描关注公众号

论文发表不再有疑惑

论文写作全系列课程

扫码了解更多

轻松写核心期刊论文

在线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