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胜从选择开始,我们是您最好的选择!—— 中州期刊联盟(新乡市博翰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0373-5939925
2851259250@qq.com
我要检测 我要投稿 合法期刊查询
您的位置:网站首页 > 优秀论文 > 正文

对中国油画创作要素的阐释

作者:中州期刊www.zzqklm.com来源:原创日期:2014-05-23人气:1262
一、中国油画创作的写实主义

油画作为一种西方的传统艺术,从文艺复兴时期到现在已经有六百多年的历史了。在中国绘画史上发展也将近百年。而写实主义的油画创作是新中国诞生之后,我国相继向前苏联派去了大批的留学生学习油画创作,前苏联的写实主义的风格影响了当时的油画家们,不断地向油画创作提出写实主义的要求。从艺术史的角度来看,写实主义的油画创作是抨击艺术传统和社会习尚的一种艺术运动,主张艺术以准确而详尽的形式描绘社会生活,表现当代社会问题,比较重视艺术与现实生活的联系。中国那时的油画创作一般沿袭这一思想。作品是大多为了当时的时局和政治服务,在特定的历史时期它起着特殊使命的作用。这种主观性少和客观还原真实对象的艺术手段,随着时代的发展,审美观念的改变,逐渐淡出历史的舞台,慢慢被以个性观念为主的艺术创作形式所替代。

回顾那时油画作品,“写实主义”赋予画家以伦理色彩为切入点,画家们比较地关注现实生活,更多从题材上思考,而忽略对绘画的艺术性的探索。并且在绘画创作中受到当时客观条件的制约。不论你画得多好,不画特定的题材就上不了展览,进不了画册,甚至被排挤出的当时艺术圈子。这种趋势的发展从而也造成了的许多作品的艺术性不强,表现形式单一,内容单一,流于只顾题材的毛病。因此,当代的艺术家们在开始油画创作的时候,假如还是过分的关注题材问题,而忽略艺术创作的个人感受与艺术风格的个性化的话,那么你的题材再好,也不会得到认可。但是我们还要看到,如果画家只是按照自己的喜好来创作,只会闭门造车,而忽略关注社会和感受生活的话,这幅作品的艺术价值也会大打折扣。

中国油画创作的写实主义的发展到今天,艺术家的精神因素越来越占主导,艺术个性化也要求越来越高。说明艺术本身就是理想化的东西。一般是画家们跟着自己的绘画的欲望想去做的一个过程。中央美术学院戴士和教授说过“重要的不在于画什么,而在于怎么画”。 [2]为此,好的油画创作作品就是在关注生活同时,淡化政治,淡化主题思想,关注点线面,构成、画面本体与画面规律等等,突出艺术自身规律,遵循形式法则,用艺术家自己特有的艺术符号来呈现你所关注的题材。这样,中国油画创作才能创造出新的艺术生命。

 二、中国油画创作的趋利性

中国油画家们是油画创作的主干力量。而说趋利性问题,我们不由地会去探讨中国油画家们的生存状态。首先,这个群体是一个特殊的群体。他们是直接接触当代艺术前沿的引领者或是艺术作品的创造者。中国油画家一般分为学院派与非学院派。其中有包含画院专业画家、美术院校画家、职业画家、与油画业余画家等等。职业画家就是以画画为生的人,他们没有国家的工资和补贴,其艺术主张往往偏离或对立于主流画语。大多艺术性不高,技术也一般,因此,这群人一般都是精神价值的追求者,艺术观念也比较的新潮与自我,但就作品本身而言,他们创作的作品画面大多比较另类,并且绘画技术较为生糙,画面不精致。尽管也有不少的职业画家经济条件不差,专业水平也较高,但因为了迎合市场需求,为生计问题,也背离了艺术有感而发的初衷,使他自身的油画创作的艺术性大大降低。这一群体的趋利性比较高。

画院专业画家与美术院校画家这两类人群是中国绘画艺术前沿的引领者,因为这两类人一般都衣食无忧,专业基础功底扎实,在国内也是位列顶级。例如中国画院专业画家是由国家提供固定津贴和住房,他们只需要天天绘画,定期参加国家级的展览,其余时间则都可用于自身的创作中,他们按照自己的想法和意志去绘画的空间较大。而高校油画教师,他们则可以利用专业美术学院的有利条件,在教学的同时去研究绘画的艺术性的问题。因此,中国油画的艺术性在一定程度上主要靠这两类人去引领,但这两类人毕竟是少数的。而且由于他们的身份特殊性,一些为政治服务的宗旨与要求还是一定程度的阻碍了这些艺术家们艺术创作的发展。

这时候我们该想想怎样解决这些趋利性的问题。怎样使我们更多的画家群体提高绘画水平。当我们经常聊起什么是艺术?什么样的作品有艺术价值的时候,我们会发现一件事情,就像我们说到的素描是艺术吗?圈外人往往认为是艺术,圈内人多将其归为绘画前的草图而已。但大师的寥寥几笔,形神兼备,诠释了艺术的真谛。但初学者的几何形体练习,不论是外行还是内行都不会有认为是艺术作品的。因此,当我们进行艺术创作的时候,需要心无杂念,不要老是想着参展、想着生计或者其他的事情,应该单纯的去绘画,单纯地去观察你所要表达的事物就行了。

其实画是一种视觉艺术,一幅好画挂在墙上,就会给人的视觉感官带来极大的冲击,产生情绪化的冲动。这恰恰说明了艺术价值的体现。著名画家申玲说过:“好画不是简单的一加一就一定要等于二,而是要有时大于二,有时小于二,又或是大于五等于十。” [1]

艺术创作是按照个人的经历与体会而定。当你知道你的作品不一定能参加画展,不一定能上专业的杂志,不一定被收藏的时候,是什么能激励你绘画的原动力,那就是你本身喜欢画画。中国画家在解决温饱问题后,再次面临绘画创作的趋利性的难题。内在的动力是什么?对于一个油画家而言,那就是喜欢,喜欢是天性,是天性的动力。为此,不管你是哪一种的画家,只要你的真诚的去表现你自己内心的情感,你的艺术作品才会得到认可,艺术造诣才会提高,艺术家的利益也会逐渐实现自我的价值。而且中国艺术家也应有着他们的历史使命与任务,随着当代艺术作品逐渐进入市场,艺术家们应该对大众的文化审美有一个清晰的认识,即将真正具有艺术价值的作品献给大众。油画艺术作品中的创意和文化精神具有持久的生命力,而中国的艺术家群体有责任维护严肃艺术的生存和发展。他们的作品中应该体现出作者的文化品位,维护学术应有的尊严。[3]这样才能真正地去解决这些趋利性的问题。提高画家群体的综合绘画水平。 

三、中国油画创作的民族性

但凡外来的事物,更换了地域环境与人文环境,它都会发生变化。中国文明与外国文化相互影响与融合的时代,中国油画艺术作为现在的一个艺术表现形式,已经不断的与许多民族艺术形式相融合,表现形式也越来越多样化,油画的技巧的运用也不断的求新。这也是当下中国油画艺术与民族艺术相结合的一个重要特点之一。油画创作是主观情感见于客观情感的艺术,是两者有机结合的过程。例如我比较喜欢中国画中的大写意的感觉,为此我作画时,画人物轮廓,不从直线开始切块面,不从几何形体开始画,甚至不从中轴线往外描绘,而是从所观察对象得一根眼角的鱼尾纹开始下笔,不求形似,而求神髓,一切生成自然。有意识的尽量的把中国的人文画中写意画的“写”的意境融入到我的画面里,我的作品就会呈现出不一样的,具有中国风格的特点。

此外,油画这种舶来之物,它就是一个表达情感的工具,民族性及其文化是一个国家民族发展的原动力,它涉及社会生活的各个层面。举个例子,我们一般学画的时候,不管怎样的风格都想试一试,老是觉得外国的东西比较新奇,总在模仿,到头来什么风格都不是,也没有自己的特点,一事无成。其实艺术是从浅到深的不断探索的过程。一个风格需要常年的积累并且与自身的修养结合而成。明白了这个道理,我们现在就可以体会到开始创作的时候,可能是这样画,慢慢地就会觉得需要更多的民族的元素来表现。民族性就是体现在这点上。技巧到了一定的程度,我们就会发现不需要太多的技巧来表现画面,而我们真正的需要对客观事物的有感而发地来表达我们的情绪,这种情绪化的包含有个人的情感与本民族的特点在里面。我们不需要模仿与照搬,因为我们生活在这片土地上,一个民族的艺术之所以生生不息,正是因为其传统文化的根源,它产生于本民族长期的生活当中。越是民族的,越具有世界性,因此,中国油画创作与民族精神的融合是艺术家油画创作中的根源。

中国的民族特性是包含有中国画里意象、写意的特质,也包含着年画、陶瓷画、剪纸等传统艺术形式。而传统油画大多以油画技巧为主,以神学题材为主,如何把握两者的结合,既要有技巧也要有民族观念的特点。在艺术创作中,我认为主要根据学院油画教学中出现的一些弊端,提出以“观念先行,以观念带动技术”的创作模式改革。强调技术不在是艺术家骄傲的资本。头脑中的观念和思想才是关键。主动地通过多看、多想、多研究,感受不同中国文化及艺术形式的熏陶,结合自己的民族特质与特点,慢慢地形成自己的艺术风格特色。

在实践过程中,这样的观念带动了创作的主动性增强,对创作的理解以及绘画本质的理解比较深,不在是大多数人一般认为,油画就是盲目的大量的无目的“写生”。认识到油画艺术创作与民族特性结合在风格上也是多样的,并没有固定的、标准的模式。并且每种风格它本身有着完善的言说体系。这样让每一个人的画面都是个人对中国民族特质的思考与过滤,是对这个世界态度的认知。让人很真诚的面对你所表达的对象,表达你心里所要表达的客观与主观的有机结合。

四、中国油画创作中的审美性

审美性是中国艺术未来走向与定位的重要标准。油画是视觉艺术,是美的艺术。艺术的美是艺术家对生活感知的升华,是审美意识的归纳,也是对欣赏者的艺术品味与审美规则的衡量。油画的审美性是艺术家在特定的时间对客观现实的一种独特的审美认知。作为绘画范畴的油画艺术具有两重审美属性,第一个层面是艺术形象依附的物质材料及构成形态所具有的审美性。另一层面是艺术形象所要表达的主题精神和艺术家主观愿望所要表达的审美理想。因此,在开始进行油画创作时,我们一般都会从造型的需要出发,研究色彩、掌握色彩变化规律。用写实色彩和装饰色彩相结合来表达思想内容。然后初步实现从绘画色彩到设计色彩的过渡,逐渐解决理论与实践中的色彩问题。这是我们在实践过程中,学习对造型的美的掌握和提炼,是绘画的审美的初级阶段。

而第二个层面就要求艺术家本身就需要有审美的天分。绘画其实不仅仅是一种技能,而是一种天性,审美也是一种本能。大多数成名的画家都是从幼儿园开始就喜欢画画,觉得画画是一件令人快乐的事情。这也是艺术家早期对美向往的一种心理,是心灵的解放。随着人成熟以后,语言的运用可能更加倾向与自己的本土化的情感,审美的认知又慢慢地强化起来。从而油画的语言和自己的审美就有了同步的结合。油画创作才逐渐地成为每个人的鲜明的个性的代表。因此,中国油画创作需要艺术家们不受外界的侵扰,不断提高自身的审美能力,逐渐形成独特的审美认知,让自己的绘画作品更具美感。

五、结语

在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油画创作的发展是多姿多彩,学术思想极为活跃,作品的创作风格也是多种多样,探索成果更是硕果累累,形成了各种风格的油画语系并存发展的繁荣局面。在构建和谐社会的今天,精神文明建设直接影响着人们的艺术形态,艺术家在创作过程中的探索是及其重要的。中国油画未来的发展需要我们的艺术家们用心去感受生活,体验生活。有位油画家说过,“人们总是对着镜子观察自己,看到的只是自己的正面。客观的自己和心中的理想的自己在镜子里不断调试,慢慢地凝结成全新的自己。”绘画的创新也是不断的否定中产生的。中国油画创作的演变从长期束缚人们头脑的传统写实主义观念中自我解放出来,艺术家们从为政治为宗教的束缚中走向属于内心表现的自由创作的形态,中国油画创作的会迎来崭新的时代。

参考文献:

 [1]《中国油画》2010第2期 天津人民美术出版社

 [2] 戴士和.《写意油画教学》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7年12月第1版

[3]胡振德.高校油画教学的历史沿革与改革方向[J].福建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0,(1).

网络客服QQ: 沈编辑

投诉建议:0373-5939925    投诉建议QQ:

招聘合作:2851259250@qq.com (如您是期刊主编、文章高手,可通过邮件合作)

地址:河南省新乡市金穗大道东段266号中州期刊联盟 ICP备案号:豫ICP备2020036848

【免责声明】:中州期刊联盟所提供的信息资源如有侵权、违规,请及时告知。

版权所有:中州期刊联盟(新乡市博翰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关注”中州期刊联盟”公众号
了解论文写作全系列课程

核心期刊为何难发?

论文发表总嫌贵?

职院单位发核心?

扫描关注公众号

论文发表不再有疑惑

论文写作全系列课程

扫码了解更多

轻松写核心期刊论文

在线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