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广告伦理道德的维护与构建
网络虚假广告屡禁不止,危害严重社会文化、消费者等,为了保护我国博大而精深的文化传统美德,为了保护消费者的利益,为了市场经济的稳定和繁荣,实施强力的防治措施势在必行。
(一)完善法律法规体系
目前我国涉及虚假广告的法律法规有《广告法》、《广告管理条例》、《药品广告管理办法》、《反不正当竞争法》等。但是不难发现广告相关法规仍不完善,实际操作性不强,对虚假广告的处理不够明确,力度也不大,应当还要进行适当修改,并且立法部门有必要结合现状,对广告法律体系进行系统的梳理,填补法律漏洞,细化虚假广告的认定标准,不断完善相关惩处措施,不让虚假广告钻法律的空子。
(二)加强网络广告行业自律机制
广告行业可以说是“把关人”,它可以 把一些有违背社会道德、危害公众利益的广告拒之门外。所以加强行业自律是十分必要的。一方面我们应该健全广告协会内部管理制度,加强行业成员的职业道德教育,对发布虚假广告的行为应予打击。媒体广告经营部门应该加强广告的审查与管理。做到不姑息、不包庇。认认真真、踏踏实实的 核实广告内容的真实性,以此提高广告质量。在一定程度上遏制虚假广告的滋生。
(三)增强消费者维权意识,提高虚假广告辨别能力
我国人民维权意识一直到现在都还十分淡薄,当自己的合法权利被侵犯时,很多人会选择无动于衷,这种沉默的方式更加助长了虚假广告的嚣张气焰,我们要善于利用法律武器维护自己的正当利益。还有消费者有时有种盲从心理,在不知选购何种商品时,广告直接成为消费选择的者最佳向导.所以,消费者必须提高对虚假广告的鉴别能力,不能对广告的内容深信不疑,谨防上当受骗,只有把自身与法律相结合才能更好的减小虚假广告的生存空间,最大限度地遏制虚广告的生存市场。
结 论
良好的环境才能孕育出良好的成果,虚假广告对中国广告业的健康发展百害而无一利。但是面对暴利的诱惑,虚假广告得以肆无忌惮,大张旗鼓的粉墨登场,不怕法律的严惩,丝毫不顾及公众的感受。依然我行我素。虚假广告已成为中国的一大公害,治理虚假广告迫在眉睫。我们只有不断完善广告立法、执法和司法制度,采取对违法者必究,执法必严的措施,才能使广告业健康有序的发展,也能使社会公众免受虚假广告的毒害。治理虚假是一项任重而道远的工作。我们只有从各方面严厉的打击虚假广告才能更好地遏制虚假广告的发展势头,从而建立公平、公正有序的良性竞争机制,为市场竞争更加添一份活力。我们坚信,随着我国相关法律的不断健全和完善,随着广告行业自律机制的不断加强,随着人们维权意识的增加等,各种规格违法行为将会得到制止。我国的广告业会在不久的将来迎来自己的春天!
- 2025年中科院分区表已公布!Scientific Reports降至三区
- 官方认定!CSSCI南大核心首批191家“青年学者友好期刊名单”
- 2023JCR影响因子正式公布!
- 国内核心期刊分级情况概览及说明!本篇适用人群:需要发南核、北核、CSCD、科核、AMI、SCD、RCCSE期刊的学者
- 我用了一个很复杂的图,帮你们解释下“23版最新北大核心目录有效期问题”。
- 重磅!CSSCI来源期刊(2023-2024版)最新期刊目录看点分析!全网首发!
- CSSCI官方早就公布了最新南核目录,有心的人已经拿到并且投入使用!附南核目录新增期刊!
- 北大核心期刊目录换届,我们应该熟知的10个知识点。
- 注意,最新期刊论文格式标准已发布,论文写作规则发生重大变化!文字版GB/T 7713.2—2022 学术论文编写规则
- 盘点那些评职称超管用的资源,1,3和5已经“绝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