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胜从选择开始,我们是您最好的选择!—— 中州期刊联盟(新乡市博翰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0373-5939925
2851259250@qq.com
我要检测 我要投稿 合法期刊查询
您的位置:网站首页 > 优秀论文 > 正文

新的心脑血管病危险因素探究

作者:中州期刊www.zzqklm.com来源:原创日期:2014-06-17人气:892
无论是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心脑血管病的发病率和致死率都居高不下。虽然近些年来,科技和医疗手段都在不断进步,但心脑血管疾病的痊愈率依然不容乐观。尤为严峻的是,治愈的患者中大约有四分之三的人会失去一定程度的劳动能力甚至有可能出现重度残疾。

引发心脑血管病的因素多种多样,常见的危险因素包括高血压、高胆固醇血症、糖尿病、血液粘稠和肥胖等,但这些传统危险因素只能解释半数左右心脑血管病的发生。根据最近十余年的研究,医学工作者发现代谢综合征、血清炎性标志物、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血浆脂蛋白、血浆中凝血因子I过高、遗传多态性等新的危险因素均与心脑血管病有着密切联系。下面,笔者将就其中几项重要因素进行分析。

1. 代谢综合征

代谢综合征是指由致病因子引起新陈代谢紊乱而导致的综合性症候群,而且该病患者一般还可能有高血压、血脂异常、糖尿病、动脉硬化或冠心病等伴随症状。临床研究表明,代谢综合征可能是多个心脑血管类疾病致病因子的综合作用。通过研究该病征的发病机理,医学工作者发现胰岛素抵抗极有可能是其中最主要的致病因子,但到目前为止,国内外对此依然存在一定争议。

导致胰岛素抵抗的因素较多,一般将其分为两大类:一类是原发性因素,如与胰岛素及其受体或受体信号传递相关的基因缺陷;另一类则是继发性因素,诸如血液中胰岛素受体抗体(一种能特异识别胰岛素受体的免疫球蛋白)过高、肥胖、不良饮食习惯或生活方式等。

调查表明,在正常人群中,代谢综合征患者大约有10%~20%;而在高血压患者中,代谢综合征患者约有三分之一;而在2型糖尿病的患者中,有近五分之四的人患有代谢综合征。因此,筛查代谢综合征患者,监测代谢综合征及胰岛素抵抗的危险因素对于预防和治疗心脑血管病来说具有重要意义。

2. 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

同型半胱氨酸,又称2-氨基-4-巯基丁酸,它与甲硫基丁氨酸的新陈代谢过程密切相关。一旦人体内的同型半胱氨酸代谢过程出现问题,则人体内的蛋白质、脂肪等物质的新陈代谢也将陷入紊乱中,而这有可能导致循环系统中形成血栓,甚至诱发冠心病、动脉硬化等心脑血管疾病。

导致同型半胱氨酸的代谢反应出现问题的因素主要分为两类:一类是原发性因素,主要是基因缺陷导致代谢过程中相关酶的出现失活;另一类是继发性因素,主要是指甲硫氨酸及同型半胱氨酸新陈代谢过程中缺少某些必需物质(主要包括蝶酰谷氨酸、维生素B6及维生素B12等代谢调节元素)。

同型半胱氨酸诱发心脑血管病的机理主要是同型半胱氨酸大量积累造成内皮损伤,并通过某种作用激活HAGEMAN因子、促凝血球蛋白原,导致血小板合成量增加最终形成血栓,甚至引起冠心病、动脉粥样硬化等心脑血管疾病。

据调查,近十分之一的冠心病患者体内出现了同型半胱氨酸升高的现象。而且,患有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的心脑血管病患者死亡危险性高出普通患者3~5倍。因此,检查患者体内同型半胱氨酸的水平是判断和治疗心脑血管病过程中的一项重要内容。

3. 血清炎性标志物

血清炎性标志物,又称炎症因子,是一项重要的医学指标,对于心脑血管病的预测、检查和治疗来说都有着不可替代的价值。下面,笔者将就其中几种标志物进行简要阐述。

(1)超敏C反应蛋白

该物质是由肝脏合成的、用于预测心脑血管病最有价值的因子之一。医师可以根据该反应蛋白在血清中的水平来分析动脉硬化、血栓和脑卒中等心脑血管疾病出现的可能性和严重性。

(2)白介素-6

白介素-6是由淋巴细胞、某些吞噬细胞(例如巨噬细胞、单核细胞等)等的具有免疫功能的细胞所分泌的一种淋巴因子。血液中白介素-6的水平标志着人体内炎症反应情况。白介素-6参与心脑血管疾病的整个过程,因此这一指标对于心脑血管病的预测和治疗观察极为重要。

(3)基质金属蛋白酶

这种酶是一种靠某些金属离子来调节活性并用于降解细胞外基质的蛋白酶。它会参与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动脉硬化等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病、发展等过程,是预判和诊断心脑血管病的一项重要指标。

虽然这些血清炎性标志物对心脑血管疾病的具体作用还有待进一步研究,但血清炎症因子水平对于预判和诊断患者病情和分析临床药物的治疗效果来说是不可或缺的。

结束语

总而言之,心脑血管疾病的诱发因素数量庞大,这给疾病预测和治疗带来了许多麻烦。虽然心脑血管病的疗法尚不够完善,但笔者相信随着医疗技术的进步,医学工作者必定能攻克这一难题。

当代医师必须综合考虑各项因素的影响并采取具有针对性的措施,才能更好地对患者的病情进行评估和治疗,并达到标本兼治的目的。另外,心脑血管病患者应定期到医院进行身体检查,并为自己制定合理的饮食和运动方案来配合医师的治疗方案,这样才能获得更好地医疗效果。

参考文献

[1]包华,赵秀杰,郑晓明. 缺血性脑血管病危险因素研究进展[J]. 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 

   2012,15(24): 84-85.

[2]田雨,麦劲壮,李莹等. 代谢综合征与心脑血管病关系的前瞻性研究[J]. 中国预防医学杂志, 2013,14(4): 241-245.

[3]王拥军. 再来说说控制脑血管病的因素[J]. 健康管理, 2013(01):97-98.

网络客服QQ: 沈编辑

投诉建议:0373-5939925    投诉建议QQ:

招聘合作:2851259250@qq.com (如您是期刊主编、文章高手,可通过邮件合作)

地址:河南省新乡市金穗大道东段266号中州期刊联盟 ICP备案号:豫ICP备2020036848

【免责声明】:中州期刊联盟所提供的信息资源如有侵权、违规,请及时告知。

版权所有:中州期刊联盟(新乡市博翰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关注”中州期刊联盟”公众号
了解论文写作全系列课程

核心期刊为何难发?

论文发表总嫌贵?

职院单位发核心?

扫描关注公众号

论文发表不再有疑惑

论文写作全系列课程

扫码了解更多

轻松写核心期刊论文

在线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