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究高脂蛋白(a)[Lp(a)]血症与心血管病关系
摘要:目的 通过对脂蛋白(a)[Lp(a)]以及心血管病相关知识的了解,探究高脂蛋白(a)[Lp(a)]血症和心血管病两者的关联。方法 调查统计在我院接受治疗的100名心血管病患者进行各项有关脂蛋白的专项检查之后的数据信息。结果 在这些心血管病患者中存在35名高脂蛋白(a)[Lp(a)]血症患者,出现的概率高达35%。结论 高[Lp(a)]血症很有可能导致心血管病发病,因此应当致力于探索有效降低脂蛋白[Lp(a)]的治疗方法,以降低心血管疾病的发作。
关键词:高脂蛋白(a)[Lp(a)]血症;心血管病;关系
从脂蛋白(a)[Lp(a)]被人们发现之后,许多研究报告都发现,它很有可能导致心血管疾病;但是也有一些人对这种观点表示怀疑。对于这方面的研究,还需要投入更多的精力。此外,在现在医院对患者进行检测Lp(a)水平的时候,经常使用免疫法,以提高检测的精确度。为了对此进行实践探究,本文进行了如下的实际调查。
1对象与方法
1.1对象
本文选取了2012年2月到2013年2月到我院接受治疗的100名心血管疾病患者作为调查样本,并分成两组。一组是通过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之后确诊为急性心肌梗死的43名患者,包括25名男性与18名女性,年龄范围为50-77岁;另一组是患不稳定性心绞痛以及陈旧性的心肌梗死的病人57名,包括38名男性与19名女性,年龄范围为52-76岁。此外本次实验挑选了160名既没有心血管疾病也没有吃改变血脂水平药物的健康人士作为参照组,其中包括89名男性和71名女性,年龄范围在40-80岁。
1.2方法
接受实验的全部人员于早上七点到八点之间在空腹状态下,由工作人员抽取肘静脉血2ml,然后将血样放入肝素锂抗凝试管进行离心操作,离心出需要的血清,然后再检测血清中的脂蛋白(a)[Lp(a)]含量。
1.3脂蛋白(a)[Lp(a)]测定
为了确保实验数据的科学性,实验遵循的是免疫法。此外,实验过程中使用的药品都是日本第一化学药品株式会社生产的,而实验所用的仪器是由雅培Aeroset生产的全自动生化分析仪。
1.4统计学处理
数据的处理过程中,使用的是SPSS17. 0软件包。计算结果以均值以及标准差体现,利用t检测,计算结果采取(X2)检测,当P<0. 05的时候表示结果有显著性意义,危险程度的数值表示显示为相对危险度(OR值)。
2结果
2.1 3组的测定结果以及由独立的样本t检验之后的结果统计如下。
表1 急性心肌梗死以及不稳定性心绞痛患者和对照组Lp(a)水平比较
分组 |
例数(n) |
均值±标准差(x±s) |
比较 |
t值 |
P值 |
急性心肌梗死Ⅰ |
43 |
230.35±155.23 |
ⅠvsⅢ |
2.14 |
0.03 |
不稳定性心绞痛Ⅱ |
57 |
206.34±166.98 |
ⅡvsⅢ |
0.75 |
0.46 |
参照组Ⅲ |
160 |
196.02±168.32 |
Ⅰ以及ⅡvsⅢ |
1.70 |
0.09 |
由表1的数据可以发现,前两组的脂蛋白(a)Lp(a)水平比第三组高一点;第一组和第三组通过t检测之后,前者P<0.05结果差异含显著意义;而第二组和第三组通过t检测之后,P>0.05,差异均无显著意义。
2.2 对接受实验的患者进行更深入的研究,因为前两组Lp(a)≥300 mg/L的人数不多,所以将这两组合成一个大组,都属于心血管疾病组。通过表2的数据比较,可以发现Lp(a)≥300 mg/L和Lp(a)<300 mg/L的患者比例在心血管疾病组和参照组有很大不同。
表2 心血管疾病组与对照组Lp(a)\300 mg/L的统计结果
Lp(a)水平(mg/L) |
心血管疾病组(%) |
参照组(%) |
X2 |
精确p |
OR值 |
≥300 |
25(25.00) |
19(19.00) |
4.47 |
0.04(双侧) |
1.44 |
<300 |
120(75.00) |
130(81.30) |
|
|
|
心血管疾病组以及对照组在Lp(a)≥300 mg/L和<300 mg/L的区别上进行了x2方面的检验,x2=4.473,P=0. 037,P<0. 05,结果差异含显著性意义,表明Lp(a)的含量高低引起了不同的心血管疾病病发的概率;当脂蛋白含量(a)Lp(a)高于300 mg/L的时候,出现心血管疾病的可能性为1. 44倍,95%置信范围是1. 026~2. 015,这表明这个数值具备显著性意义。
2. 3 临床跟踪30名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经过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手术之前以及手术之后待病情稳定之后的脂蛋白含量(a)Lp(a)含量,通过t检验的结果如下表所示。
表3 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蛋白(a)Lp(a)术前和术后含量平比较
分组 |
例数(n) |
均值±标准差(x±s) |
t值 |
P值 |
术前 |
30 |
300.43±187.86 |
4.36 |
0 |
术后 |
30 |
229.36±157.98 |
|
|
由表3可以看出,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手术之后以及手术之后脂蛋白含量(a)Lp(a)含量有所改变,手术之前含量上升,而且P<0.01差异符合非常显著性的意义。
3讨论
脂蛋白含量(a)Lp(a)包括低密度脂蛋白的主要成分载脂蛋白以及特异成分载脂蛋白。前者作为已经被确定的会导致心血管疾病的影响成分,是脂蛋白含量(a)Lp(a)最主要的成分。而后者是特异的apo(a)成分,它导致心血管疾病的概率比前者还要大。不过目前对这方面的探究还不充足,而且很容易变异,不方便控制。根据目前的研究可知,脂蛋白含量(a)Lp(a)的影响主要还是来自于遗传因素。通过此次实验,我们可以总结出以下几点:
(1) 脂蛋白含量(a)Lp(a)的含量在急性心肌损伤的时候在发生变化。急性心肌梗死与不稳定性心绞痛患者的血清里的脂蛋白含量比参照组多;而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组与参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但是不稳定心绞痛患者以及陈旧性心肌梗死患者跟参照组没有显著性意义。此外脂蛋白含量的标准差比较大,表明脂蛋白的分布不集中。
(2) Lp(a)含量过高可能是导致心血管疾病的主要因素。通过实验结果分析,我们可以看出当Lp(a)含量高于300 mg/L的时候心血管疾病的病发概率是Lp(a)含量低于300 mg/L的时候的1.44倍。可以认为Lp(a)含量高的病人比Lp(a)含量低的病人患心血管疾病的风险高。
4结论
脂蛋白含量(a)Lp(a)的含量是在不断变化的,通过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实验说明,脂蛋白应该属于正急性时相蛋白,容易造成急性损失,所以其含量的高低对心血管疾病的病发率产生一定的影响,以300ml为衡量的标准,超过这个标准心血管疾病的病发率就非常高了。但是其中包含的具体原因还没有完全研究出来。
参考文献
[1] 韩爱忠, 汪俊军. 脂蛋白(a)与心血管病关系[J]. 临床心血管病杂志, 2012,28(9):643-645.
[2] 韩爱忠, 汪俊军, 孟杨, 等. 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血浆氧化脂蛋白(a)水平[J]. 临床检验杂志, 2010,28(1):24-26.
[3] 张金红, 刘爱兵, 脂蛋白(a)水平与心血管疾病之间的关系研究[J]. 中国卫生检验杂志, 2010,20 (12): 3362-3364.
- 2025年中科院分区表已公布!Scientific Reports降至三区
- 官方认定!CSSCI南大核心首批191家“青年学者友好期刊名单”
- 2023JCR影响因子正式公布!
- 国内核心期刊分级情况概览及说明!本篇适用人群:需要发南核、北核、CSCD、科核、AMI、SCD、RCCSE期刊的学者
- 我用了一个很复杂的图,帮你们解释下“23版最新北大核心目录有效期问题”。
- 重磅!CSSCI来源期刊(2023-2024版)最新期刊目录看点分析!全网首发!
- CSSCI官方早就公布了最新南核目录,有心的人已经拿到并且投入使用!附南核目录新增期刊!
- 北大核心期刊目录换届,我们应该熟知的10个知识点。
- 注意,最新期刊论文格式标准已发布,论文写作规则发生重大变化!文字版GB/T 7713.2—2022 学术论文编写规则
- 盘点那些评职称超管用的资源,1,3和5已经“绝种”了